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文  罗宇  曾嵘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26(10):2591-2594,2673
网络层组播是提供一对多或者多对多通信的最佳方式,但是由于其在技术上和非技术上的原因难以在Inteme上部署。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基于覆盖组播的组通信服务系统,为组通信应用提供组播服务。这个系统独立于路由器的组播机制,能够快速实现与应用系统的集成,而且能够利用多种传输协议,为构建基于Internet的组通信应用系统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组播(multicast)是一到多或者多到多的多方通信形式,远程会议、交互式仿真、分布式内容系统、多方游戏等应用都对组播业务(multicast service)提出了需求。在OSI模型的网络层或者应用层实现业务是目前组播业务的两种实现体制。IP组播研究起步较早,但最近研究发现网络层组播研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基于互联网的性质和应用的特点,在IP组播模型、Overlay Network和Peer-to-Peer等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应用层组播技术。但应用层组播也有其自身缺陷。本文总结了网络层组播和应用层组播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两者相结合的体系结构,以取得优势互补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应用层组播转发树节点选择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层组播解决了网络层组播难于部署的问题,但是效率不及网络层组播。针对如何构建一棵高效的应用层组播转发树的问题,重点研究了基于最小路径延迟、基于最大链路带宽、基于最近网络拓扑三种父母节点选择策略对转发树通信效率的影响。仿真实验结果证明,在约束节点度前提下,不同的网络规模中,基于最小路径延迟方法生成树的平均延迟、平均加入时间最小,更适合于延迟敏感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软件》2017,(1):135-138
鉴于Qt在开发基于组播通信的应用时无法绑定到指定网卡接收数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在Windows平台下实现任意源组播和指定源组播通信的方法。本文以Windows下的Qt开发环境为基础,通过分析软件接收组播数据的特点,解决了无法绑定到指定网卡接收数据的问题,实现了Windows平台下在单网卡和多网卡计算机环境中任意源组播和指定源组播通信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组播服务多采用静态分配组播地址的现状,从IPv6特定源组播(SSM)模型出发,提出适应快速组播服务发布需求的基于自身配置的SSM模型组播地址配置方案(HBMAA),使得组播源主机可以在申请到单播地址的同时动态获取到一组组播地址,从而简化了组播地址的分配工作。此外,通过对该配置方案应用基于DHCPv6的组播服务真实性验证体系(SSVA),为主机的组播地址建立对应的动态组播验证策略,使组播服务具备了更好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相似文献   

6.
汤伟  刘晓明  黄松 《计算机仿真》2005,22(3):145-148
底层通信方式是影响HLA/RTI仿真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采用组播的通信方式能够显著的提高HLA/RTI仿真系统的性能。基于IP组播的应用研究了很长时间,但在实施上还存在很多困难,软硬件方面的问题都有。近年来,不少人都开始反思IP组播体系结构本身的问题,并提出将复杂的组播功能放在端系统来实现的新思想,这就是应用层组播技术。该文根据应用层组播的思想,设计实现了一套简单的基于应用层组播的HLA/RTI组播通信解决方案,为解决HLA/RTI仿真系统的通信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Internet网络组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了移动代理和流媒体组播两种比较成熟的技术的基础上,将两种技术结合起来,提出了基于移动代理的流媒体组播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有效解决现有组播通信系统中传输数据量大、不支持组播路由和用户的公平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针对IP组播和应用层组播的特点,将两者组合使用,提出一种基于分层组播的业务实现方案。在局域范围内形成若干IP组播域,在每个IP组播域内设置组播代理,数据源通过IP组播代理完成数据的转发,可有效地降低组播树的更新频率,减少组播造成的网络开销,同时提高组播业务流的可控性。  相似文献   

9.
在混合组播概念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流媒体直播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主要特点是以频道组织数据流,每一个频道同时包含客户端加入应用层组播和网络层组播所需要的信息,主机根据频道信息可选择采用应用层组播还是网络层组播来接收流媒体数据.该系统既可以大规模部署,又可以提高带宽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组播技术的出现解决了网络数据冗余传输的问题,可以有效节省网络资源。由于IP组播其对网络层的依赖性,其实现必须得到路由器的支持,因此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应用层的安全组播系统,系统可以根据接收者对延时和带宽的要求,提供组播服务。系统中采用综合点到点加密和使用同一密钥加密的方法,以较低的系统开销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可缩放安全多播通信系统的研究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许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41(19):116-118,122
安全多播是近年的因特网安全的一个研究热点。在分析安全多播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缩放的多层安全多播框架HPNSM,其中位于高层的管理者采用分布式密钥协商方式,低层的管理域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密钥管理方式。高层的管理者拥有自己的多播地址,并由通过选举算法产生组管理者进行管理。组密钥的更新由低层管理域触发,由子组管理者产生新的组密钥并发送给所有的管理域。和已有的方法相比,HPNSM可以避免多播管理者单点失效问题,减少密钥更新代价,并具有较强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2.
适用于多源IP组播的安全访问控制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娜  陈越  汪斌强 《计算机应用》2006,26(4):818-819
目前针对IP组播的安全访问控制问题的解决方案只是实现了对组播接收者的访问控制。为此,提出了一个广泛地适用于多源IP组播的安全访问控制协议(Multi-source Multicast Access Control,MMAC)。协议通过引入专门的管理主机和管理频道实现了对组播参与者(发方和收方)及不可信路由器的安全访问控制。最后对MMAC协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武涛  郑雪峰  姚宣霞 《计算机工程》2007,33(18):151-153
组密钥管理作为安全组播的核心问题之一,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该文在分析了已有组密钥管理方案的基础上,针对一对多的通信方式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密钥管理方案,该方案在有成员变动时,与以往的密钥管理方案相比,大大降低了计算量及通信量,对时延敏感的多播应用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克服IP组播模型的开放性,使得在现有互联网条件下能够为组播管理者提供用户对频道的访问控制,在原有安全组播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IPv6网络环境的组播用户安全管理系统模型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钩子(hook)机制在接入路由器上挂载了认证与访问控制模块,任何想要监听组播流的用户,都要通过该模块进行身份认证与频道访问权限的判定,从而实现了基于频道的组播用户安全管理。并在教育科研骨干网中实验验证了该系统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5.
组播可以有效地实现多节点之间的通信,目前组播应用在互联网上已经越来越广泛.安全是阻碍组播应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问题.在以往的安全组播方案中,组播安全管理都由组播发起者来承担.本文提出了可代替组播发起者来承担组播安全管理的安全组播服务体系结构SMSA(Secure Multicast Service Arehitecture),SMSA可以同时为大量组播组提供安全服务,本文介绍了SMSA的详细实现方案及实验过程,结果表明SMSA提高了组播安全的效率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组播安全通信以及动态控制组成员通信关系的问题,提出将密钥包含在授权信息中分发给用户的授权算法.用户通过认证身份获取相应组播地址上的发送、接收权限,由控制中心动态更新通信结点授权,并采用加密算法与类型字映射表以增大破解难度.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的组播安全传输系统能够做到在控制中心对机密组进行实时的划分和调整,以达到控制用户通信关系或动态抗破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王剑  曹争 《微机发展》2006,16(7):144-146
组播业务的实施离不开组播安全。文中提出了一种使用会话初始化协议(SIP)作为信令实现安全组播的方法,该方法利用SIP协议身份验证机制、S/MIME加密与签名、会话参数协商能力,提供了组播源和接收者访问控制、组播源认证以及安全通信。该方法具有安全性高、运行稳定、扩展性好的优点,并能轻松移植到IPv6下运行。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基于IPSec的组播安全体系结构,提出了组播数据处理模块AMESP的具体方案,详细描述了AMESP提供的安全功能和工作原理,并介绍了AMESP与IPSec协议簇协同工作的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互联网带宽的增加和组播技术的日渐成熟,利用组播技术进行网络视频会议、股市行情分发等大规模应用已成为现实。文中介绍了IP组播体系结构需要提供的安全服务。接着通过介绍几种代表性的组播体系结构,说明了目前组播体系结构的研究进展。最后通过分析这些体系结构,提出了建设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应用层组播数据分发的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P2SP(peer to server & peer)架构的应用层混合组播模型VPHM。该模型构建了一个四层的数据分发结构,从上至下为服务节点层、超级节点层、虚拟服务层和peer节点层。上三层组成组播域,保证了组播的广度,下两层组成VP2SP(virtual P2SP)域,确保了组播的深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低的平均端到端时延和较小的控制开销,适用于高服务质量的大规模应用层组播应用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