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近年来的烟草病害调查中,发现四川什邡、绵竹两县的晒烟上的一种新病害,田间症状主要是叶面的坏死斑点和环纹,退绿黄化斑植株矮化、生长不良。电镜下发现大量近圆形的球状粒体,大小为60~80nm。病毒分离物91—36号能侵染心叶烟和克利夫兰烟,矮牵牛为局部枯斑寄主。分离物的稀释限点为10~(-3)~10~(-4),热钝化温度为45~50℃,体外保毒期为5~6小时。分离物与 TMV、CMV、PVY、PVX 四种抗血清均呈阴性反应,与 TSWV 抗血清呈阳性反应,上述结果表明,四川晒烟上的这种病害的病原为番茄斑萎病毒(TSWV)。这是番茄斑萎病毒在我国烟草上为害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烟草正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的调查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背景和目的  烟草是云南省支柱产业,近年来烟草斑萎类病害发生严重。了解烟草斑萎类病害在云南的病原种类、病害发生、流行和分布势在必行。  方法  2012以来,本课题组从云南省10个地州市共采集疑似Orthotospovirus属病毒侵染的烟草样品38份,采用症状学观察、酶联免疫吸附反应以及RT-PCR鉴定。  结果  结果显示有20份烟草样品感染Orthotospovirus属病毒,其中番茄斑萎病毒单独侵染样品11份、朱顶红褪绿环斑病毒单独侵染样品4份、番茄环纹斑点病毒单独侵染样品2份、马蹄莲褪绿斑病毒单独侵染样品2份、番茄斑萎病毒和朱顶红褪绿环斑病毒复合侵染1份。  结论  本研究首次报道朱顶红褪绿环斑病毒侵染烟草,同时发现番茄斑萎病毒和朱顶红褪绿环斑病毒复合侵染烟草,鉴定结果对于科学制定烟草斑萎病害综合防治措施,保障云南省烟草种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山东烟区首次发现番茄斑萎病毒侵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番茄斑萎病毒(TSWV)在山东烟草上的侵染,基于GenBank中已有的TSWV基因组序列设计该病毒特异性引物,通过总RNA提取,RT-PCR扩增,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拼接分析等,结果表明,山东临沂疑似病样中含有TSWV,该TSWV分离物具有3条RNA链,大小分别为8911、4773和2971 bp,与国内已报道的其他TSWV分离物核酸序列同源性均在99.0%以上,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在98.0%以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物与已报道的TSWV云南分离物聚类到同一分支中,推测山东烟区中的TSWV可能由云南烟区通过带毒介体的迁入而传入。该研究为山东烟区TSWV的发生流行溯源和该危险性病毒病的精准测报及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烟草抗番茄斑萎病毒基因筛选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同源克隆的方法在TSWV高感烟草品种NC89、TSWV耐病烟草品种中烟100中分别克隆出一个疑似抗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 TSWV)的基因,分别命名为NtSw-5NC89和NtSw-5zy100。序列分析表明,NtSw-5NC89长3819bp,包含1个完整的读码框,编码1273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5.64和147529.5Da;NtSw-5zy100长3165bp,包含1个完整的读码框,编码1054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75和122032.9Da;NtSw-5NC89和NtSw-5zy100均不含信号肽,均无明显跨膜区,二者均含有大多数植物抗性蛋白所共有的CC-(NB-ARC)-LRR典型结构。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NtSw-5NC89与马铃薯假定晚疫病抗性蛋白同源R1A-3近源关系最近,NtSw-5zy100与烟草假定晚疫病抗性蛋白同源R1A-3同型X2近源关系最近。该结果可为烟草番茄斑萎病毒抗性研究和烟草番茄斑萎病毒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防治烟草番茄斑萎病毒(TSWV)引起的烟草病毒病害,从植物中筛选出抗病毒的先导化合物,并利用枯斑计数法,对从肿柄菊中分离的14种倍半萜类化合物进行抑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接种病毒24 h后施用100μg/mL制剂(防控作用)情况下有7种化合物的抑制率高于对照宁南霉素(58.80%),其中倍半萜类化合物12的抑制率最高,为76.00%;先施用制剂6 h后接种病毒(预防作用)情况下,有4种化合物的抑制率高于对照宁南霉素(61.25%),其中化合物12的抑制率为78.50%;抑制率随化合物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具有明显的浓度效应,浓度为200μg/mL时化合物12防控作用和预防作用的抑制率分别为86.00%和89.20%。因此,肿柄菊中倍半萜类化合物可作为抗TSWV新型生物源农药研发的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从云南楚雄番茄染病材料上得到病毒分离物进行鉴定,建立病毒N基因植物表达载体,以便进行抗病育种研究。方法利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N基因,全长777 bp,将克隆得到的TSWV-N基因连接至质粒p BI121重组植物表达载体p BI121-TSWV-N。结果 TSWV-N基因与NCBI上已登记的番茄斑萎病毒中国云南分离物同源性达到97%~100%。结论所分离病毒确为番茄斑萎病毒,包含有TSWV-N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7.
1986年乔治亚州首次确认了烟草植株因番茄斑萎症病毒感染的斑萎症。自1995年开始,斑萎症所造成的损失已超过其他所有烟草病害造成损失的总和。   相似文献   

8.
从辽宁省主栽烟区凤城、开原、西丰、岫岩、宽甸调查和采集样本多份,新分离到田间自然发病的烟草坏死病毒(TNV),将病毒纯化作汁液接种寄主范围试验,侵染6科29种植物,如茄科、豆科、葫芦科、藜科等多种植物上均表现侵染。接种烟草2~3天即出现坏死枯斑;接种大豆叶约4~5天出现褐色坏死斑。病毒常规测定得知其钝化温度(TIP)约85~95℃;稀释限点(DEP)为10~(-6)~10~(-7);体外存活期(LIV)较长,(做到30~35天)。提纯病毒的紫外吸收光谱,呈典型核蛋白吸收峰,其最高值在264nm 处,其最低值在245nm 处,A260/A280约1.51。电镜测视病毒粒子球形,直径27~28nm,与抗 TNV 标准抗血清产生清晰的沉淀线。初步证实辽宁新发生的这种病毒,应是烟草坏死病毒,这对田间防治和抗病选育工作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挖掘具有纳米硒化能力的生防菌株,开发烟草病毒病的绿色防治材料,从烟草病毒病重病田块健株根际土壤中筛选获得到一株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KBD-1,对其进行了纳米硒化,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测定了两者对烟草常见病毒基因表达的影响,并采用接种法测定了其对烟株相应病毒病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纳米硒化后的KBD-1菌体外部存在高密度电子颗粒,在X射线11.22 keV处出现硒的特征吸收峰。纳米硒化后的P.fluorescens KBD-1菌液浓度在5×105 cfu/mL(单质硒浓度0.25 mg/L)时,对烟草花叶病毒(TMV)、马铃薯Y病毒(PVY)、黄瓜花叶病毒(CMV)、番茄斑萎病毒(TSWV)4种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均在88.0%以上,对CMV防治效果最高达91.4%,该浓度处理对烟株促生效果显著。荧光假单胞菌KBD-1可成功将亚硒酸钠还原生成纳米硒,并能增强原始菌株的抗烟草病毒活性和促生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重庆市烟草病害调查中,从彭水县润溪镇烟田发现一种未知的烟草叶斑病。为明确其病原物的分类地位,通过田间采集症状典型病害样品,经组织分离、菌株纯化并采用科赫氏法则测定其致病性,结合rDNA-ITS分子鉴定方法,对该叶斑病进行了诊断和鉴定。结果表明:该叶斑病的病斑在叶片上呈不规则形,周围有淡黄色晕圈,病部中央灰白色,且密生有黑色小点;分离物菌株psrx-1能引起健康烟株叶片发病,具有致病性;病原菌株的形态学特征表现为分生孢子座垫状、黑褐色,呈球形或半球形,分生孢子梗紧密排列、梗短小、直立,分生孢子暗褐色、球形或近球形,无隔膜,表面有颗粒状凸起或褶皱。经rDNA-ITS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将该病害鉴定为附球菌(Epicoccum sp.)引起的烟草叶斑病害,为重庆烟区首次发现的一种烟草新病害。  相似文献   

11.
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MV)是烟草主要病害之一,利用色谱分离、纯化技术,采用活性追踪方法,对采自于云南省玉溪市的心叶烟(Nicotiana glutinosa L.)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从中分离得到了12个具有抗TMV活性的生物碱类化合物,其中3个为新化合物(1~3)[(S)-Nkolbisine-β-D-glucoside,(R)-Nkolbisine-β-D-glucoside,Lepabisine A],9个已知化合物(4~12)均为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类生物碱能够钝化烟草普通花叶病毒并抑制其增殖。新化合物1对病毒抑制作用强于对照药物宁南霉素。该研究首次从烟草中发现具有抗TMV活性的一类生物碱类化合物,为进一步系统研究烟草内源性抗烟草花叶病毒病物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烟草新病害-靶斑病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05年辽宁省丹东烟区在成熟期烟叶上突发一种病害,危害严重(图版1)。2006年7月此病在丹东的宽甸、凤城烟区再次大发生,在辽宁的北部开原、西丰、清原也有不同程度发生。该病害流行迅速、再侵染频繁、危害性大,病斑常连片,重者失去烘烤价值。经柯赫氏法则证病,鉴定此病害为我国烟草上的新病害-烟草靶斑病(Tobaccotarget spot disease),应引起足够重视。该病危害烟草叶片,初为小的圆形水渍状斑点,随后迅速扩大,病斑不规则,直径可达2~10cm,病斑内的组织浅褐色,常有同心轮纹,病斑的坏死部分易碎脱落形成穿孔,形似枪弹射击后留在靶子上的空洞(图版2),故称靶斑病。   相似文献   

13.
烟草丛顶病防治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年的研究确认,在云南发生的烟草丛枝类病害是烟草丛顶病,病原物是烟草丛顶病毒(TBTV)和烟草脉扭病毒(TVDV)。蚜虫传播是田间最主要的传染途径。采用"治虫防病"措施防丛顶病效果达61%;"以治(避)虫防病为主体,综合防治烟草丛顶病技术"的防效为86.9%,20hm2中心防治示范样板防效为77.2%。1999~2002年大面积推广应用综合防治技术,烟草丛顶病控制在1%以下,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4.
1985年在乔治亚州出现了因西红柿斑萎症tospovirus病毒引起的烟草斑萎症。自1995年以来,因斑萎症造成的损失已超过了所有其他病害损失的总和。单株烟草的损失预计在25%到30%,更大的损失亦属常见。标准的化学防治(acibenzolar-S-methyl和im- idacloprid)可减少40-50%的损失。虽然该控制水平效果显著,但经常仍显不足。进一步减少斑萎症的方法正在不断的探索之中。本文是对众多此类探索之一所作的总结。  相似文献   

15.
什邡晒烟病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邡晒烟种植历史悠久,常年种植面积8-9万亩。自六十年代以来,晒烟生产一直受花叶病、脉斑病、灼斑花叶病为害,每隔一年大发生一次,常常造成大幅度减产降质。上述三种病害,经复旦大学生物系植物病毒研究室l和北京农牧渔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鉴定,其病源均为马铃薯y病毒(组)  相似文献   

16.
部分烟草种质资源的PVY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69份烟草种质资源的马铃薯Y病毒(PVY)病圃人工诱发接种鉴定,初步筛查出C151、Hawana10、坝林晒烟和Criollo salteno 11等11份表现为高抗PVY的烟草种质资源,其中烤烟3份,晒烟3份,黄花烟3份,雪茄烟2份.C151属于烤烟类型,花色白,田间可采叶数22~24片,叶形长椭圆,叶色深绿,可作为抗PvY育种亲本.  相似文献   

17.
德阳地区晒烟病毒种类及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毒病在德阳晒烟上每隔1-2年大发生一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1989-1991年,采用ELISA等手段,鉴定了该地区晒烟病毒标样722个。结果表明,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病毒Y(PVY)是晒烟上的3种主要病毒。在不同年份或同一年份的不同时期,这3种病毒发生的比例各不相同。重病年以蚜传的CMV、PVY为主。烟草病毒病流行与否与2、3月的气温及雨日关系密切。调查了该地区的毒源植物,提出了以治蚜避蚜、提高烟株抗病力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2012年7月从山东泰安烟草种植区采集疑似感染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烟草样品。利用双生病毒的通用引物PA/PB对样品进行扩增和测序,所得序列经NCBIBLAST比对证明,该感病烟草的病毒分离物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yellowleafcurlvirus,TYLCV)。随后对TYLCV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扩增和测序(GenBank登录号JX856172),经分子比对和进化分析发现,其与山东泰安番茄分离物TYLCV(JF414236)同源性最高为99%,并与山东其他地区和天津、北京等地报道的TYLCV同属一个大的进化分支,均属于以色列株系(TYLcv-IL)。本研究首次明确了在自然条件下烟草受到TYLCV的侵染。  相似文献   

19.
名词解释     
白肋烟白肋烟是马里兰型深色晒烟品种的一个突变种。1864年美国俄亥俄州布朗县的一个农场在马里兰阔叶烟苗床里初次发现了缺绿的突变烟株,后经专门种植证明具有特殊使用价值,因而发展成为烟草的一个新类型。  相似文献   

20.
为了有效控制烟草苗期病毒病,进行了种子携带病毒对烟草苗期病毒病发生的影响盆栽试验。取健康烟草种子用不同浓度的TMV、CMV和PVY侵染液浸泡处理后进行漂浮育苗。在烟苗大十字期测定浸种烟苗的病毒携带率及含量。结果表明,种子经TMV、CMV和PVY侵染液浸泡的处理烟苗均不同程度地感染了病毒病。导致烟苗带毒的侵染液最低病毒浓度(阈值)TMV为7.46×10~4copies/μL、CMV为7.44×10~4copies/μL、PVY为7.52×10~4copies/μL。烟苗携带病毒含量与侵染液的病毒浓度不相关。烟草种子表面携带病毒含量高于阈值则导致烟草苗期感染病毒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