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4.
现代建筑在日本扎根是战后之事。现代建筑在日本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同样是从失败中、从斗争中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今日的日本建筑能在世界上站住脚、享有声誉,是几代建筑师艰苦奋斗、努力求索的结果。前川国男(1905—1986)就是一位具有领袖人物意义的日本现代建筑师。前川早年毕业东京大学,曾从师勒·柯布西埃,开设前川国男建筑事务所,参加了数量惊人的设计竞赛和实际上工程,许多建筑被看成里程碑式建筑,1968年获日本建筑学会最高大奖。前川的建筑事业发展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后日本现代建筑发展历程,它似乎也能给今日中国走现代建筑道路的人们一点启示:怎样思考建筑的意义?该把研究问题的重点放在何处?形式?功能?技术?材料?现代?后现代?……若能引起同行的一点思索,译编这篇文章就有了意义。 相似文献
5.
吴玉 《建筑装饰材料世界》2008,(4):12-13
已经成功举办过三届的中国国际建筑文化交流活动,日前再次全面启动。中国国际建筑文化交流是由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人居环境专业委员会、国际建筑学会、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共 相似文献
6.
本期“建筑文化”栏的文章,选自1988年11月在同济大学召开的“中西建筑与文化比较”学术研讨会上的论文,现特予登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8.
9.
前段时间,在中国工程院等单位举行的“我国大型建筑工程设计的发展方向”工程科技论坛上,两院院士、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的发问语惊四座。吴良镛在报告中指出,在西方往往只是书本、杂志或展览会上出现的畸形建筑.现在正在北京及其他少数大城市兴建。他警示说,大型建筑工程还要以实用、经济、安全为前提,不能追新、求特,做“外国建筑师的试验场”。吴良镛说.在中国.有多少城市每年的产值只有几亿、十几亿,许多地方还是吃饭财政,好多人还等待扶贫……“这些建筑将成为时代的‘伤疤’.永远记录下我们的伤痛”。 相似文献
10.
2006年上半年一系列与记忆中国营造学社和纪念梁思成的活动确已在业内外产生影响.《新周刊》及央视科教频道等10余家公众媒体都对活动做了报道,设计大师熊明认为”这些活动很有创意.但要在继承传统时.不忘记建筑创新。”熊明大师的话很重要.不仅仅是“忆旧”或“寻根”,而是要找到适合建筑事业卓越发展的文化旗帜。正如崔恺大师所倡导的“中国的建筑需要文化的大旗”。 相似文献
11.
该文首先分析了中西方由于自然观不同而形成的不同建筑观,而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又使双方的建筑观发生着变化.近现代以来,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西方的经济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从而使西方的建筑观被中国普遍接受.但事实上,中国的传统建筑观才真正有利于应对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在文化交流过程中,有选择地吸收西方文化,并积极发掘和继承本民族文化,树立正确的中国建筑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为建筑师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市场机制的引入也让中国的建筑师面临新的挑战。业内人士指出,要坚持设计创作的自主性,中国建筑师应该成为中国现代建筑文化的主体。 相似文献
13.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住宅产业化调研组 《建筑装饰材料世界》2013,(7):23-25
新近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沈阳市现代建筑产业实现产值310亿元,这意味着沈阳已成为我国现代建筑产业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在沈阳,与现代建筑产业同步快速发展的还有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构件行业(简称"PC"),其产能规模与发展水平在国内亦处于领先位置。 相似文献
14.
15.
16.
应中国建筑技术发展中心的邀请,法国信托局中央房产总公司代表德拉帕拉斯先生一行3月29日~4月12日在华访问。在京期间除参观于3月30日~4月8日在京举行的“国际建筑技术、设备与制品展览会”外,还就引进问题 相似文献
17.
《建筑装饰材料世界》2006,(3):9-9
由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人居环境专业委员会、国际建筑学会、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每年一度的中国国际建筑文化交流,于2005年11 月25-27日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挪威、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相关地方政府、开发商和国内外建筑设计机构约80家, 近300多位国内外代表齐聚一堂相互交流探讨。这是近年来在上海举办的颇具规模、层次的国际建筑文化交流盛会,也是中国为东道将国际建筑巨子与国内大师作品同台展示。本次活动得到了联合国人居署的特别支持。联合国人居 相似文献
18.
19.
西方现代建筑发展时间已超过一百年,但真正将之以工业化的方式整体呈现则在本世纪初。在时间的历程上,这段时间正是亚州国家最为动荡的时期,日本“明治维新”已使其转换成工业化国家的雏型,此后,因整体政、经、社会因素,西方现代建筑对亚州国家亦有不同程度之影响,从亚州国家的地域特色及政经改革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契机 推进集体建筑企业的股份合作制陈建江《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深化企业改革,必须解决深层次矛盾,着力进行企业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合作制,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形式,是由当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