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6月16日,西藏尼洋河流域综合治理与保护控制性工程多布水电站施工准备工程奠基仪式和国电西藏分公司揭牌仪式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举行。  相似文献   

2.
该文分析了尼洋河水安全现状,梳理了当前尼洋河流域水安全与流域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尼洋河流域水安全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并从加强水资源与水生态保护、完善防洪减灾体系、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推进水文化景观建设、提高流域管理等5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同时提出了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流域生态保护、积极探索流域高质量发展路径等建议,为尼洋河流域水安全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西藏尼洋河水利资源开发利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西藏林芝地区经济发展面临能源短缺的严重问题,根据当地1953~1975年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尼洋河流域水资源状况,即流域平均降水量在1 000 mm以上,平均年蒸发量为1 703.2 mm,河流多年平均流量为558 m3/s,平均径流模为33.3(L?s-1)/km2。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修建“八一”水电站及巴河梯级水电站等工程以开发尼洋河水利资源的措施,同时提出尼洋河的地形条件宜采取引水式开发。该流域水利资源的开发,将对促进林芝地区经济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尼洋河是雅鲁藏布江左岸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7864km2,从源头湖口至出口总落差2080m,河口处多年平均流量为480m3/s。通过对尼洋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电力系统现状的简述,提出了流域工作发展方向,并对其近期和远景负荷及其负荷特性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防止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实现该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减少入河泥沙的重要途径.阐述了山西省古交市阁上乡狮子河流域采用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及封禁治理进行综合治理的主要做法,分析其产生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这些措施实施后,使流域内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促进了该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尼洋河流域为研究区,考虑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借助DPSIR模型为基础筛选16个指标,构建尼洋河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系统,通过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尼洋河流域整体上为中等脆弱,其中,下游地区为重度脆弱区,中游为中等脆弱区,上游为比较脆弱地区。  相似文献   

7.
湟水流域是青海省工农业生产基地,也是青海省主要水土流失区。通过对湟水流域基本特点、水土流失危害、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分析,阐明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湟水流域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主要论述了宜川县县城北部的交子沟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通过对宜川县交子沟流域水土流失现状以及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重点阐述了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治理防护及实施后的监督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尼洋河流域洪水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尼洋河为雅鲁藏布江左岸支流 ,受流域特殊气候及下垫面等条件的影响 ,本流域洪水属雨水融水混合补给型洪水。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 ,通过对水文气象资料的深入分析 ,阐述了流域的洪水特性  相似文献   

10.
尼洋河流域位于藏东南地区,由于地处青藏高原又受到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水资源充沛水文循环机制独特。由于尼洋河流域基础水文气象数据的不足,使得水文模型在该流域很难建立,利用能够充分利用GIS和RS地理空间分布数据的SWAT模型对尼洋河2000—2008年径流过程进行模拟,以减少由于水文基础资料缺乏对模型建立的影响,得到平均纳什系数为0. 79,平均体积差异系数为8%。结果表明SWAT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尼洋河流域径流过程,为尼洋河水资源利用和管理及水文循环机制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