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测定塑限的土工试验方法,以福建省典型的3种残积土为研究对象,用滚搓法和液塑限联合测定法对残积土的塑限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滚搓法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不同操作者的试验结果变异系数较高,但对设备的要求低,同时也有一定的准确度,是一个有代表性的普适方法;液塑限联合测定法可以最大程度消除操作人员对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变异系数低,但需要仪器管理人员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以保持设备的高效准确运行。在复杂的工程实践中,建议两种方法共同实施,尽可能准确地反映残积土的真实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2.
3.
阐述了湖南临澧南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使用的精品机制砂干法生产工艺,以及进行了临澧南方精品机制砂与精品河砂、普通河砂的配合比试验对比。试验表明,在胶凝材料掺量一致的情况下,使用精品机制砂的C30混凝土28d强度达到38.3MPa,高于精品河砂和普通河砂。  相似文献   

4.
塑限是土的重要的物理指标之一,为了比较液塑限联合测定法和滚搓法这两种土的塑限测试方法的精密度,按照《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2部分(GB/T6739.2)的规定,制备了5个水平的样品,组织9家实验室开展了精密度协作试验。采用曼德尔统计法、科克伦检验和格拉布斯检验对测试结果进行了一致性和离群值的检验,剔除2组离群值后,依据《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6部分(GB/T 6739.6)对两种塑限测试方法进行了精密度比较,最后给出了不同技术活动中选择塑限测试方法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重复性方差Sr2和再现性方差SR2与样品塑限水平没有依赖关系,部分样品的实验室内精密度显示滚搓法优于液塑限联合测定法,两种方法的总精密度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项目建设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为了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机制砂应运而生,采用此种施工材料不仅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而且能满足项目建设的各种资源需求。本文结合荔榕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围绕机制砂混凝土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展开了详细的探讨,为同类工程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商和辉  林伟清 《山西建筑》2010,36(16):82-83
对碟式仪液限法、滚搓法塑限法和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碟式仪液限法、滚搓法塑限法人为因素影响很大,所得成果的再现性和可比性较差,而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易于掌握,采用电磁落锥可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好的成果再现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7.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中液塑限值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3月1日起施行的GBJ123-88土工试验方法标准中,在土的界限含水量测定方法中规定了液、塑限联合测定法、通过总结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介绍了该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200多组试验数据为依据,对含水量与圆锥下沉深度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找出了相关系数与规范规定的差值之间的关系,在作图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计算法,并的符合规范要求及实际工作的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机制砂主要特征、机制砂调节剂的功能作用和使用方法、高含粉机制砂混凝土的特性等几个方面对机制砂调节剂在高含粉机制砂混凝土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研究发现,机制砂调节剂可以改善高含粉机制砂混凝土的强度、抗裂性和耐久性等问题,同时还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稳定性,适用范围广泛。因此,机制砂调节剂在高含粉机制砂混凝土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和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利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来确定细粒土的液塑限指标时 ,人工计算和绘图过程中极易产生误差 ;本文通过EXCEL电子表格来计算 ;利用其画图功能来绘图 ,消除人工计算和绘图产生的误差 ,使试验更加准确直观确定细粒土的液塑限指标。并可以推广到其它颗分、三轴、压缩、击实等试验结果的整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从机制砂概念入手,使大家对机制砂的含义和机制砂的生产工艺有所了解,并对国内的机制砂标准进行了简单地介绍。目前随着我国农田、河道环境保护措施的逐步加强,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的施工中都出现天然河砂资源缺乏、天然砂细度下降,含泥量增高,价格上涨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质量,提高了工程的建设成本。根据笔者对人工砂的研究和在学习新标准时人工机制砂材料的理解和体会,在文中重点对正确使用机制砂提出了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为了使大家对机制砂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以便能正确使用好人工砂,希望能"抛砖引玉",使这一新型材料在应用时就能得到合理的利用,希望对使用机制砂的工程项目引起重视,达到在节约工程造价、改善环境保护等方面会带来很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杜春生  许香莲 《山西建筑》2008,34(2):179-180
通过人工砂和天然砂在砂浆和混凝土中的使用效果对比,说明采用人工砂替代天然砂,可以提高砂浆和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从而得出人工砂是配制砂浆和混凝土理想细骨料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交流电阻率法检测重金属锌污染的可行性,通过对不同的锌污染砂试样进行电阻率测试,分析了电流频率、含水量、孔隙比、锌污染含量等对砂电阻率的影响,建立了影响锌污染砂交流电阻率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电阻率随电流频率的增加先急速降低,当电流频率增加到50kHz时,电阻率逐渐趋于稳定;以锌含量50mg/kg为界,锌含量越低,电阻率对电流频率的变化越敏感;电阻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含水量越低,电阻率变化越快;电阻率随孔隙比的增加而增大,增幅较缓;电阻率随锌含量的增大而急速减小,当锌含量高于250mg/kg后,电阻率逐渐趋于稳定;砂电阻率与锌污染含量间呈现高度相关的幂函数关系,得出了包含饱和度、孔隙率、锌污染含量的砂交流电阻率关系公式。  相似文献   

13.
机制砂在普通混凝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人工砂在今后施工生产中的可用性,探讨了人工砂的研发标准,总结出采用人工砂拌制混凝土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人工砂与天然砂混合配置混凝土既能满足混凝土的各项性能要求,同时又可以节约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14.
针对闽南地区花岗岩机制砂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泵送混凝土试块,按照CECS 02:2005《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的标准方法分别测试14、28、60、90、180、360 d混凝土试块的声速值、回弹值和破损强度值,并选用指定的幂函数模型来拟合声速、回弹和实际抗压强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回归分析建立闽南地...  相似文献   

15.
以国内外25次大地震中的344组场地液化实测资料为基础,通过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和检验,分析了修正标准贯入击数N1与饱和砂土抗液化强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建立了饱和砂土液化极限状态曲线或抗液化强度临界曲线经验公式。经统计分析,给出了液化和非液化的概率密度函数以及抗液化安全系数与液化概率之间的经验公式,最后导出了具有概率意义的饱和砂土抗液化强度经验公式。当液化概率水平为50%时,即等价于传统的确定性砂土液化判别,该方法预测液化和非液化的可靠性分别为90.4%和81.2%,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本文提出的砂土液化概率判别方法,使工程场地的砂土液化概率判别如同确定性砂土液化判别一样简单、方便,从而使砂土液化概率判别方法用于工程实践和纳入有关规范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张谦 《山西建筑》2012,38(10):140-141
分别介绍了细集料亚甲蓝与砂当量两种不同的试验方法及实验数据的不同之处,总结归纳了两种试验方法的特点,并得出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尾矿在预拌混凝土中应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工程建设对天然砂大量需求的状况,从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研究以尾矿砂取代部分天然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很有必要.主要通过试验研究以一定比例的尾矿砂代替天然砂制作混凝土,并将其工作性能、力学性能与天然砂混凝土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8.
对砂土地基上圆形浅基础在竖向荷载V 、水平荷载 H 及力矩 M 复合加载条件下的承载力进行了系统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在分析中,砂土假定为纯摩擦材料,遵循基于 Mohr-Coulomb 破坏准则的理想弹塑性本构关系。首先,对圆形浅基础的竖向承载力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并与滑移线解法进行了对比,两种方法所得结果比较吻合。进而探讨了砂土内摩擦角对于基础在 V-H 、V-M荷载平面与V-H-M 三维荷载空间内的破坏包络轨迹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与不排水情况下软黏土地基上基础破坏包络面相比,砂土地基上圆形浅基础的破坏包络面形状有较大差异,但V-H 和V-M 平面内的破坏包络面形状仍具有较好的归一化特性。基于有限元计算结果,建立了圆形浅基础在V-H-M 三维荷载空间内的破坏包络面方程,该方程可用来合理评价复合加载条件下砂土地基上圆形浅基础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热针法测得了不同条件下南海钙质砂的热传导性能,探讨了含水率、干密度、温度、颗粒粒径等因素对钙质砂热导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钙质砂热导率随含水率、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含水率越大,干密度对热导率的影响越明显;相对于随干密度的变化,钙质砂热导率随含水率的变化尤为显著;钙质砂热导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是热导率在不同温度下随含水率的增长趋势不同;颗粒粒径对钙质砂热导率的影响甚微;在钙质砂中掺入一定量石英砂有助于改善其导热性能。  相似文献   

20.
李志忠 《山西建筑》2011,37(20):59-60
结合陕西榆林地区地表土质类型多数为砂土,承载力低的特性,针对砂土地基几种常用的加固方法,从加固机理、加固成本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对本地区砂土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