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牛蒡茶辅助降低血脂的功能,为新牛蒡茶的开发及带动其在保健品、食品和药品等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各组在给予高脂饲料喂养的同时,各剂量组给予不同剂量的牛蒡茶,35d后观察大鼠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中、高剂量组大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均低于高脂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TC分别下降22.2%,27.2%,血清TG分别下降33.3%,31.6%。结论牛蒡茶有辅助降血脂功能。  相似文献   

2.
普洱茶茶褐素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普洱茶荼褐素对高脂SD大鼠的降血脂作用,采用生化试剂盒分析普洱茶茶褐素对实验大鼠血清中TC、TG、LD-C、HDL-C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饲喂高脂饲料4周后,模型组大鼠血清TC、LDL-C极显著升高(P<0.01),TG显著升高(P<0.05),说明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建立成功.与高脂模型组相比,饲喂茶褐素的降脂组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LDL-C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TG显著降低(P<0.05),而HDL-C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普洱茶茶褐素具有降血脂作用.预防组高脂饮食大鼠因同时饲喂茶褐素,故其血清中TC、TG、LDL-C水平升高以及HDL-C水平降低均受到抑制,与正常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茶褐素能减少肝脏脂肪沉积,具有预防实验大鼠脂肪肝形成的作用.正常试物组(饲喂基础饲料和茶褐素)大鼠虽然被饲喂茶褐素,但其血清TC、TG、HDL-C、LDL-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茶褐素对正常大鼠血脂代谢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从不同微生物发酵的普洱茶中提取茶多糖,并对其分离纯化?分子量分析,明确茶多糖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规律。采用热水浸提乙醇沉淀法提取茶多糖,双氧水脱色,再用凝胶色谱(GPC)法测定其分子量。结果表明,由木霉和酵母发酵的普洱茶多糖提取物中糖分与蛋白质含量均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由木霉发酵的普洱茶中多糖的分子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先增大然后减小;由酵母发酵的普洱茶中多糖的分子量未呈现出规律性变化。结果表明,茶原料、发酵的微生物种类以及发酵时间等对发酵普洱茶中多糖分子量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普洱茶中茶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普洱茶为材料,采用水提醇沉法,研究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次数、乙醇浓度4个因素对普洱茶中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且用此提取工艺测定市售不同级别普洱茶中茶多糖含量。结果普洱茶中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40 min,浸提次数3次,乙醇浓度80%。该提取工艺重复性好,吸光度与葡萄糖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n=5),线性范围0.02~0.10 mg/L(r2=0.9999)。实验也发现,普洱茶的嫩度越低,茶多糖的含量越高。结论本方法简便、快捷、重复性好,可作为茶叶多糖原材料和产品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普洱茶发酵过程中茶多糖分子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不同微生物发酵的普洱茶中提取茶多糖,并对其分离纯化?分子量分析,明确茶多糖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规律。采用热水浸提乙醇沉淀法提取茶多糖,双氧水脱色,再用凝胶色谱(GPC)法测定其分子量。结果表明,由木霉和酵母发酵的普洱茶多糖提取物中糖分与蛋白质含量均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由木霉发酵的普洱茶中多糖的分子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先增大然后减小;由酵母发酵的普洱茶中多糖的分子量未呈现出规律性变化。结果表明,茶原料、发酵的微生物种类以及发酵时间等对发酵普洱茶中多糖分子量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半数抑制浓度IC50的大小研究了十种茶叶(不同年份的生普和熟普)有机溶剂萃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生茶有机溶剂萃取层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的IC50最小分别可达0.339 mg/mL、0.074 mg/mL、1.206 mg/mL,熟茶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的IC50最小分别可达0.554 mg/mL、0.164 mg/mL、1.927 mg/mL,生茶的抗氧化能力明显优于熟茶;各种普洱茶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主要取决于各萃取液中的多酚和黄酮含量。生茶乙酸乙酯层的茶多酚萃取量最多,在7.33-9.57%之间,正丁醇层的黄酮类物质的萃取量最多在7.08-10.99%之间,熟茶正丁醇层的茶多酚含量和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在个有机溶剂层中均是最高的,分别在3.62-5.73%之间和4.75-5.83%之间,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的萃取化合物具有较多的羟基,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茶叶的储存时间对各萃取液的抗氧化能力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云南普洱茶保健功效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简单介绍了普洱茶的品质特征,对普洱茶的保健功效在国内外的历史记载进行综述,分析了对普洱茶保健功效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普洱茶中多酚与茶褐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浴浸提的方法考察普洱茶多酚和茶褐素的最佳浸提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正交实验统计分析,确定普洱茶多酚和茶褐素的提取条件为:温度100℃,时间60min,料液比为1:25,茶多酚含量可达到9.04%,茶褐素提取率可达到93.15%.  相似文献   

9.
通过水浴浸提的方法考察普洱茶多酚和茶褐素的最佳浸提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正交实验统计分析,确定普洱茶多酚和茶褐素的提取条件为:温度100℃,时间60min,料液比为1∶25,茶多酚含量可达到9·04%,茶褐素提取率可达到93·15%。   相似文献   

10.
普洱茶茶多酚及清除·OH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光谱法测定普洱茶中茶多酚的含量。方法的回收率为94%~105%,变异系数小于1.00%。用邻菲罗啉—Cu —H2O2化学发光体系,结合流动注射技术研究普洱茶清除·OH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普洱茶中茶多酚的含量和清除·OH的能力,随着贮藏时间延长、贮藏温度提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11.
普洱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因自古以来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普洱茶以西双版纳地区仅有的滇青毛茶为原料,经再加工而制成。普洱茶是制作各种紧压茶的原料,包括沱茶、饼茶、方茶、紧茶、女儿茶。  相似文献   

12.
普洱茶生茶与熟茶对大鼠营养生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普洱茶生茶与熟茶对大鼠营养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生长期SD大鼠30只,分为3组,每组10只,饲喂人工半合成饲料。普洱茶生茶组和普洱熟茶组的人工半合成饲料中分别添加6%的普洱茶生茶和熟茶粉。各组饲料的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纤维素含量均保持一致。采用对喂法喂养30d,观察有关营养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两个普洱茶组大鼠体质量、食物转化率、血清和肝脏中甘油三酯以及游离脂肪酸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熟茶组和生茶组体质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9.6%和7.3%;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分别比对照组降低47.1%和32.2%。熟茶组大鼠血清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LDL-C水平两个普洱茶组均有所升高(P<0.05)。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普洱茶生茶组比对照组升高2.5%,血清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含量生茶组和熟茶组分别比对照组降低27.0%和20.8%(P<0.05)。结论:普洱茶能够生理性控制正常大鼠的体质量增长,显著降低体内甘油三酯水平,有明显的减肥降脂功效,熟茶的减肥降脂效果优于生茶,对正常大鼠胆固醇代谢没有明显影响。普洱茶还能够降低血清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含量,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有较强...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普洱茶(熟茶)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抗氧化应激作用的影响,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阴性、阳性、药物对照组、普洱茶低、中、高剂量组,60d后牺牲试验大鼠,测定大鼠肝组织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表达情况、大鼠肝组织中氧自由基(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大鼠血清胰岛素(INS)、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TG)水平。结果表明:与阳性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CYP2E1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5);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IGF-1基因表达、GSH-PX活性及中、高剂量组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中MDA含量及中、高剂量组大鼠ROS活性,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NS活力、TG含量,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FF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1)。说明普洱茶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具有抗氧化应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云南普洱茶多糖提取工艺及翻堆样中含量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为溶剂,用无水乙醇做沉淀剂提取茶多糖,研究了云南普洱茶茶多糖提取最佳方法并测定不同翻堆样普洱茶(人工接种优势菌种,“渥堆”封闭发酵,10d翻堆一次,40d结束)中茶多糖含量。试验证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无水乙醇浸提4h,取茶渣,沸水提取40min,重复3次,2倍体积无水乙醇沉淀;“渥堆”是普洱茶制作过程中的一道特殊工序,是形成普洱茶品质特征最关键的一步,翻堆样中茶叶渥堆时间越长,茶多糖含量越高,一翻堆含量仅0.45%,到四翻堆上升到1.68%,以上均为干物质计。  相似文献   

15.
以水为浸提液,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研究了浸提温度、浸提的茶水比例和筛目数等对普洱熟茶茶粒得率的影响,后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普洱熟茶茶粒的制作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茶粒得率的影响因素及其顺序为浸提茶水比例,浸提温度和筛目的选取。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浸提温度90℃、茶水比例为1:40、筛目选择80目的条件下,茶粒得率为35.4%。  相似文献   

16.
普洱茶液态自然发酵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利用自身菌体,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察了培菌温度、发酵温度、摇床转速、装液量和固液比等对普洱茶液态发酵液中主要成分的影响。研究表明:各因素对普洱茶液态发酵液中茶褐素含量的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固液比、摇床转速、发酵温度、培菌温度、装液量;最佳工艺参数:培菌温度30℃、发酵温度50℃、摇床转速120r/min、装液量50mL、固液比3∶80。在此条件下,发酵液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6.62%,茶褐素含量29.20%,茶多酚含量23.48%。   相似文献   

17.
研究10种树脂对普洱茶多糖溶液色素脱除的效果,比较sevag法、三氯乙酸法、盐酸等电点法对普洱茶多糖的脱蛋白质效果.脱色、脱蛋白后的茶多糖经冷冻干燥、透析后,再用DEAE-52纤维素柱层析分离纯化.结果表明:D101大孔吸附树脂为普洱茶多糖脱色的最佳树脂,脱色率为72.27%,多糖保留率为46.97%,脱蛋白率为71.38%;三氯乙酸的脱蛋白效果最佳,添加2%(体积分数)质量分数为50%的三氯乙酸可脱除95.2%的蛋白质;选择水和NaCl溶液作为洗脱剂的温和条件,DEAE-52纤维素柱水洗脱的多糖得率最高,为51.23%.  相似文献   

18.
谭梦珠  刘通讯 《食品工业科技》2014,(24):190-193,197
探讨了碳(糖)、氮源(氨基酸)复配对渥堆发酵过程中普洱茶的理化指标的影响,并通过感官评价来评判其发酵品质。结果表明:糖和氨基酸复配组合可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加快茶多酚和儿茶素的分解转化,以及茶褐素的积累,以及确保发酵最终水浸出物的含量,从而促进普洱茶特殊品质的形成;加入糖和氨基酸复配组合的普洱茶发酵18d后,在外形、汤色、滋味、香气、叶底等感官品质上基本具有了熟茶的品质;综合而言,苯丙氨酸+果糖、苯丙氨酸+果胶、丙氨酸+果糖三种组合能更好的提高普洱茶品质。  相似文献   

19.
普洱茶对a-淀粉酶抑制作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年代普洱茶、不同产地的普洱茶原料、不同产地的普洱茶出堆样的活性成分进行提取,测定其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年代的普洱茶中,以贮藏时间15-18年的普洱茶样品(S-6、S-7)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其值分别高达50.00%和54.63%;不同产地的普洱茶原料中,以勐海、临沧的普洱茶样品(S-5、S-6)的抑制作用最强,其值分别高达50.92%和50.73%;不同产地的普洱茶出堆样中,以临沧的普洱茶样品(S-6)的抑制率稍高,其抑制率为23.17%.可见,不同原料的普洱茶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是不同的.其中以不同年代的普洱茶中样品S-6、S-7和在不同产地的普洱茶中样品S-5、S-6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20.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8):142-148
为探讨超高压处理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研究了普洱生茶经100500 MPa超高压处理后的咖啡碱、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香气组分的变化规律,最后进行了感官品质的评价。结果表明:咖啡碱、茶多酚、氨基酸等理化成分含量经超高压处理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符合普洱茶自然陈化的一般趋势;生茶在300500 MPa超高压处理后的咖啡碱、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香气组分的变化规律,最后进行了感官品质的评价。结果表明:咖啡碱、茶多酚、氨基酸等理化成分含量经超高压处理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符合普洱茶自然陈化的一般趋势;生茶在300400 MPa下处理时感官评分较对照组高,口感和自然陈化的2年普洱茶相仿;经300 MPa下处理的生茶样品的香气组分与对照组相比,萜烯、酯类、醇类和醛类的质量分数明显增加,烷烃类和酮类有所下降,并且新增了α-柏木烯(1.26%)、4(14),11-桉叶二烯(1.55%)、癸醛(0.71%)等香气成分,这对普洱茶的风味改善起到良好效果,并与感官评定结果相符合,说明适当的超高压处理对加速普洱茶的陈化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