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雌激素作为典型的内分泌干扰物,可在动物体内蓄积,并通过食物链传递进入人体,引起发育、生殖、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变化,严重危害人体健康。鉴于雌激素的危害性以及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普遍存在性,精确分析动物食品中雌激素含量可以有效评估食品安全风险,对保障消费者的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建立准确检测动物性食品中雌激素的方法已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动物性食品中雌激素检测的主要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及质谱联用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传统检测方法,以及电化学法、免疫法及光谱法等新型检测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对比和总结,以期为雌激素检测方法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冯春雷  鲁丁强  庞广昌 《食品科学》2022,43(15):245-255
乳制品作为人们广泛消费的一种食品,其安全性备受关注。研究发现,乳制品中出现的高含量的天然雌激素和滥用或非法使用的合成雌激素可能导致人体内分泌失调,甚至诱发癌症。研究还发现,雌激素与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rotein 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GPER)互相作用来控制基于钙离子通道的快速非基因组途径,该途径有别于经典的核受体(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α和ERβ)介导的基因组途径。本文阐述了GPER与雌激素以及乳制品中雌激素检测的关系,重点介绍了乳制品中雌激素生物学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GPER在乳制品雌激素检测中的应用潜力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雌激素是促进雌性动物第二性征发育及性器官成熟的物质,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当其摄入过多时有可能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心脑血管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发病率,加剧哮喘等炎症症状。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雌激素类物质主要通过饮食的方式进入机体,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后者的使用种类和数量比过去要多,且剂量也高很多,对人体固有雌激素的正常生理功能构成干扰,对人体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因此,食品中常见雌激素类物质污染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且食物中的联合暴露危害可能与单一雌激素类物质作用的危害有所区别,所以探讨食品中常见雌激素类物质共暴露的联合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雌激素类物质的分类情况,以及每个类别中的代表性化合物,重点综述了存在于食品中的几种常见雌激素类物质的危害,分析了食品中联合暴露的作用模式,为探索食品中常见雌激素类物质共暴露的作用机制、控制食品中典型雌激素类物质的健康危害及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6):220-229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是一类由烷基酚(AP)和环氧乙烷反应合成的化合物,因其具有优良的表面活性,广泛应用于农药、包装材料、乳化剂和洗涤剂等产品中。环境中长链的APEO会降解为AP、短链APnEO(n≤2)等代谢物,这些产物会在生物体内累积,并对生物体产生雌激素效应等毒效应。目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体血液、尿液、脂肪和母乳等中都检出了AP和短链APEO,而膳食摄入可能是人体暴露AP、APEO的主要途径,因此,有必要对食品中AP、APEO展开进一步研究。文中梳理了国内外食品中AP、APEO的污染现状及其来源,并综述了食品中AP、APEO的提取及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5.
硒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 不同形态的硒对人体的功能不同, 其中有机硒在抗氧化、抗癌、抗病毒、提高免疫力等方面对人体有重要作用。人体获取硒的途径主要通过膳食摄取, 如食用天然富硒食品、人工合成有机硒产品及有机硒强化剂等。市场上的富硒食品质量参差不齐, 为合理地评价食品中硒的摄入形态和水平, 对食品中硒的形态及含量的检测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重点。本文对食品中有机硒检测分离、形态分析以及含量测定等进行了综述, 并对以液相萃取法和酶解法为主的分离方法, 以气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spectrometry, GC-ICP-MS)、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spectrometry, HPLC-ICP-M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HPLC-MS/MS)以及电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spectrometry, CE-ICP-MS)为主的检测方法等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以期对食品中有机硒的检测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促进食品中有机硒检测标准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该文介绍了食品中铝的常见来源,以及铝元素对人体健康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对近年来食品中铝元素含量的检测方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等)进行了总结,介绍了各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最后对食品中铝元素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鲜味作为五大基本味觉之一,对食品滋味具有重要贡献。食品中的鲜味物质(包括鲜味肽、有机酸、氨基酸、核苷酸以及复合鲜味剂等)以其营养、安全等特点,近年来逐渐成为食品鲜味科学领域以及鲜味调味品方面的研究热点,为相关食品风味的改善提供了理论参考及研究方向。本研究介绍了鲜味物质的发展过程,并对鲜味及鲜味物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同时对鲜味物质的种类进行概述,并对食品中主要的鲜味物质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最后对食品中鲜味物质的发展进行展望,以便于为食品中仪器检测鲜味物质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徐娟  陈爱英  单正明 《食品科学》2002,23(9):152-155
异黄酮(isoflavone)、木脂素(lignan)和香豆雌酚(coumestrol)等多酚类雌激素,是大豆、芝麻、大米、水果和蔬菜等食品特有的天然生理活性成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健康效应。作为食品的功能因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植物雌激素的化学结构、生物活性、作用机理及抗癌效应的研究受到普遍关注,成为功能食品研究的新的生长点。本文综述了植物雌激素的测定方法、结构与生理活性、生物学功能等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了雌激素在功能食品生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牛奶在人类日常饮食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近年来随着对环境雌激素研究的深入,牛奶中的雌激素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有研究表明,现代商业牛奶中雌激素含量显著上升。本文阐述了雌激素的分类及应用,并对牛奶和奶制品中雌激素残留状况,可能危害及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食品及其包装材料中双酚A的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酚A(BPA)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类有机化工原料之一,人们几乎每天都在接触和使用该化合物及其制品。由于其具有类雌激素特性,引起人们对其影响身体健康可能性的关注,特别是食品及食品包装材料中双酚A的危害成为争论的焦点。本文综述了双酚A的残留现状,以及食品及其包装材料中双酚A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免疫分析法、光谱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传感器法等检测方法的应用情况,并对检测方法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己烯雌酚是人工合成的雌激素,主要添加在饲料中,能引起人体内激素失调等疾病。综述了己烯雌酚的理化性质、存在的危害、测定方法等,重点介绍了己烯雌酚的定性和定量测定方法,为我国食品检测方法的研究提供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人类肠道内包含的微生物与人类宿主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一旦发生微生物群落失调,可能会影响雌激素的代谢从而导致很多相关妇科疾病。妇科疾病可能改变全身各部位的微生物群,而微生物群的组成可以影响妇科疾病的疗效。食品益生菌是服用一定数量后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活的微生物,通过益生菌对微生物群进行调节,可能有助于提高妇科疾病的治疗效果。本文综述了雌激素代谢与常见妇科疾病的关系,分析了益生菌调控体内雌激素代谢的主要途径,并总结了益生菌在常见妇科疾病防治上的应用,以期为食品益生菌在雌激素依赖性妇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内分泌干扰物是一种外源性化学物质, 食物是人体摄入这些化学物的主要来源,当人体摄入受到环境或食物接触材料污染的食物,其中的内分泌干扰化学物很容易进入人体并蓄积,能在不同程度上干扰内源性激素系统, 导致不良健康影响 。因此对其进行便捷、高效、灵敏、快速检测尤为必要。目前常通过气相色谱法及其他仪器方法对其进行检测, 然而这些方法耗时费力且成本高昂, 难以满足现场快速检测的要求。适配体是通过体外指数富集的的配基系统进化技术(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 SELEX) 策略系统筛选出的单链寡核苷酸分子, 具有易合成、易修饰、性质稳定、特异性好和亲和常数高等优势, 已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检测方法的构建。基于适配体识别的电化学或光学的内分泌干扰物快速检测方法具有使用简便、响应快速、便于现场筛查使用的优势, 可以与实验室精准检测技术优势互补, 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适配体识别构建的电化学、光学传感器在对水样、食品、塑料制品、生物样本中 内分泌干扰物快速检测的研究进展, 总结了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 为适配体传感检测技术在内分泌干扰物识别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莠去津是目前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使用量最大的一种旱田除草剂,长期接触会损害人体健康,发展快速、简易、高灵敏检测食品中莠去津残留量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食品中莠去津的主要检测技术及其研究进展,包括免疫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和生物传感器法,对各种检测技术的检测原理、操作步骤及其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对食品中莠去津残留的检测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Many chemicals that are not structurally related to estrogen have estrogen-like activity. In this study, we tried to apply a quail embryo culture system for assessing the in vivo effects of such chemicals on the development of quail embryos. Beta-estradiol induced feminization of the gonads of genetically male embryos, which was confirmed by the increase in the size of the left gonad and female-specific aromatase expression, while male-specific SOX9 expression was not affected. Nonylphenol, which has a weak estrogenic activity, reduced the viability and body weight of embryos. Simultaneously, several genetically male embryos were feminized in terms of gonadal size and aromatase expression.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vian embryo culture system was useful for evaluating endocrine disrupters.  相似文献   

16.
亚硫酸盐作为一类食品添加剂,具有漂白、防腐、抗氧化、抑制细菌生长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然而摄入过量的亚硫酸盐会对人体造成全身性的危害。如何控制食品中亚硫酸盐含量成为食品安全面临的一大难题。为了深刻地认识亚硫酸盐对人体的危害,解决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问题,本论文对食品中的亚硫酸盐进行综述,介绍了食品中亚硫酸盐的存在形式、作用、限量标准及现状,重点阐述了食品中亚硫酸盐对人体的毒害作用,列举了目前国内外食品中亚硫酸盐检测方法,为食品中亚硫酸盐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