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0月14日,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以《改革谈:大国经济该从哪里升级?》为主题发表演讲。厉以宁认为中国改革是从产权改革开始,但到现在为止,产权改革并没有结束,主要表现在农民还没有成为市场主体,“农民没有成为市场主体,中国经济怎么能发展起来呢?”厉以宁认为家庭农场主是中国未来农民的走向。 相似文献
2.
3.
5.
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逐步实现现代化,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和农民问题,是中国现代化的难点。解决这个问题,在围绕“农”字做文章的同时,也要注重在“农”字以外做文章,“功夫在农外”。“三农”问题要从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找出路。要通过“三化”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也就是说,用先进技术改造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通过城镇化实现大量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的改革,把农村经济纳入全国统一的市场化和社会化的轨道。 我们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快速推进工业化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政策逐步放宽,城镇… 相似文献
7.
中国有着沿袭数千年农业大国的历史背景,在中国实现城市化,是否城市数量增长越快越好?城市规模越大越好?现在确实到了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的时候。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以产业、人口、文化与空间为其内涵。本文通过统计数据说明近十五年我国空间城镇化已经超过人口发展,出现忽略产业的趋势,并对有工业基础和以农业为主的两个地区进行比较研究,论证:无论有无工业基础,地方城镇都呈现出空间构造的特征。它们首先通过新农村建设获取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随后,有工业基础的地区进行房地产开发,甚至侵占工业用地和耕地;而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则在规划工业区的同时,为换取开发资金,将大量用地指标转让给中心城市开发,进行城乡捆绑式的发展。笔者认为,过度的空间构造源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方针,并带来经济泡沫、资源矛盾与社会冲突。因此,本文认为城镇化应该回归到"人口、文化、空间与产业的协调综合发展"之上来。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是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核心,也是国家主体功能规划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对1982-2013年我国城市城镇人口(含常住人口)、建成区面积、二三产业生产总值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及经济城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综合K值法和协调性指数这两种方法,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三者的协调性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研究表明:1982-2013年我国城镇化水平持续平稳增长,城镇化失调逐渐显现,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交替领先,且两者均滞后于经济城镇化;从空间分布看,各区域城镇化协调性分异明显,协调性呈现西高东低态势,且东北三省城镇化失调现象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正>纵观世界各国,中国的城镇化起步较晚,这些年我们将城镇化作为一个理论和实践层面的课题进行探索,因为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这是一个关系到中国当前和长远、涉及发展与民生的重大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令人瞩目的快速城镇化过程,城镇化水平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大幅度增加,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世界经济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快速 相似文献
11.
12.
看淡城镇化与城市群对土地的依赖城镇化是拉动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关键,其实不然。中国城镇化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建造房子。截至去年年底,全国住宅用地的在建面积26.16万公顷,未开工面积10.05万公顷。按照人均25平方米的居住用地计算,完全足够10亿人居住,这说明中国的房地产已经过剩了。 相似文献
13.
一、农村城镇化不应变调 偶然间在网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 名列吉林省十强镇的某镇,虽然是吉林东部的铁路公路枢纽,又有机场,但“没雨满天灰,有雨两腿泥,污水露天排放,镇民养猪养鸡。十年来,城里变拥挤了,树木砍光了,从前花团锦簇,绿树葱茏、富有田园情调的茅舍小镇,变成了灰尘四起、拥挤嘈杂、聚集失业人群的杂乱集镇,治安问题也日益严重,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受到了破坏。 笔者还多次考察过大连金石滩,金石滩有辽阔的海岸线,有美轮美奂的高尔夫球场,有形成于六亿年前的“龟裂石”,为东北地区惟一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但遗憾的是,进入… 相似文献
14.
当前许多地方把城镇化作为发展经济的突破口,通过推进城镇化,许多城镇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城镇面貌大为改善。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地方以低价征用农村集体土地和拆迁百姓房屋、滥用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城镇化,使得一些群众主要是农民和拆迁户并没有同时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受益,生活状况反而更加困难,收入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不稳定因素增加。资源浪费严重,农业受到严重影响,周边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到经济社会生态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对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如何使城镇化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保持一致,使广大…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期的代表性特征,并基于这些特征进行了探讨性的分析与思考,最后结合国外城镇化模式,提出了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期应注意的几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中国语境下的Urbanization,因都市化、城市化、城镇化不同译名,呈现多元的表述方式。新型城镇化等衍生词,则进一步丰富其表达。本文引入概念历史的分析视角,运用文献计量法,以波动频次与文本语境分析作为切入,追溯以上概念的起源与阶段性变化,考察概念演进的动因机制,目的是"以词为镜",折射出中国城市化经验的某种独特性,理解其中历史逻辑,建立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18.
19.
城乡统筹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赖明 《建设科技(建设部)》2003,(12):30-32
城乡统筹推进城镇化是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本主要探讨城乡统筹推进城镇化的重点.提出城镇化重点要解决劳动力市场和土地市场两大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前提.城镇化进程要合理开发建设用地.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面对目前中国复杂的经济问题,改革从何下手?社会上有各种议论。其中有人认为,“城镇化是改革的突破口”,对此如何认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