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环氧树脂(EP)/癸二酸二酰肼(SDH)粘料体系中固化剂含量和促进剂含量对固化反应和粘料体系热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固化工艺温度有固化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当EP/SDH的摩尔比为1:1/5,促进剂含量为0.4%时,固化产物的耐热性较好,该体系的固化反应表观活化能(E)为91.90KJ/mol,反应级数(n)为0.95,频率因子(InA)为22.09Sec^-1。  相似文献   

2.
微波固化环氧树脂/氨基二苯醚树脂的耐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二苯醚树脂(DPO)为原料,合成了一类新型耐高温树脂一氨基二苯醚树脂(ANDPO),用作双酚A环氧树脂(EP)的固化剂,以提高环氧树脂的耐热性。采用微波技术固化EP/ANDPO体系。通过FTIR定量研究了EP/ANDPO体系的反应程度,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法(TG)研究了固化体系的耐热性能,并与热固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波固化显著提高了体系的固化速度和热性能。体系转化率为95%时,400W的微波只需10min即可完成固化,而热固化需要在150℃固化240min。微波固化产物的Tg、表观分解温度TA、温度指数Tzg分别为172.6℃、322℃和200℃。而热固化产品的Tg、TA、Tzg分别为163.5℃、306℃和189℃。两种固化方式所得产品的TA、Tzg均高于目前所用的芳香族胺类固化剂,显著提高了环氧树脂的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3.
电子束固化木器清漆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束( EB)固化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辐射固化技术,其固化的清漆涂层性能在许多方面优于紫外( UV)光固化清漆涂层。本研究通过选取不同类型的商品化丙烯酸树脂及活性稀释剂配制木器涂料配方,分别利用电子束( EB)和紫外光( UV)对其进行固化,然后对固化后的涂层进行基本性能、热性能和机械性能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 EB固化速度快,固化膜具有较高的铅笔硬度和附着力,而且树脂种类和单体结构的不同会对电子束固化涂层的热性能及机械性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周大鹏  范宏 《塑料工业》2007,35(7):39-41,50
利用动态力学分析(DMA)技术考察了后固化对木粉增强酚醛模塑料制件固化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后固化时问的增加,材料力学损耗(tanδ)的峰形变窄、峰值降低,储存模量提高。表明后固化进一步提高了酚醛模塑料制件的交联密度和交联结构的均一性。经后固化处理24h后,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热变形温度分别提高了19.5℃和25℃,达到252.63℃和205℃,材料的冲击强度降低,弯曲强度在后固化进程中出现最大值,材料的弯曲模量升高,表面绝缘电阻从2.5×10^9Ω增加到4.8×10^12Ω,后固化处理增加了木粉及其增强材料的耐水性能,但也造成了一定的质量损失。  相似文献   

5.
混杂紫外光固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国内外混杂紫外光固化研究的进展和应用情况。其中包括丙烯酸酯-环氧树脂体系、丙烯酸酯-乙烯基醚体系的自由基-阳离子混杂光固化,自由基-自由基体系混杂固化,光-热、光-空气及光-潮气混杂固化等。这些混杂固化方式使固化产物的综合性能更为优异。  相似文献   

6.
厌氧胶固化速度与贮存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海潮 《粘接》2000,21(5):13-15
就引发剂、阻聚剂、螯合剂对厌氧胶固化速度与贮存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制出一种既快速固化又高度稳定的厌氧胺。其室温固化速度(钢-钢)5min,贮存期2年以上。  相似文献   

7.
研究双-2-唑琳和2-乙基-2-唑啉(OXA)对环氧树脂(EPO)的固化反应,用溶剂萃取法考察OXA/EPO,反应温度和加速剂对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指出:固化速度随OXA用量增加而增大,但当OXA/EPO>0.2,OXA量对固化速度的影响逐渐减小,已二酸、三嗅酚和对苯二酚对此固化体系有一定的加速作用,其效果取决于固化条件。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有机硅建筑密封剂潮气固化和降解的机理,并根据理想弹性体概念和理想弹性方程及Maxwell模型建立了有机硅建筑密封剂在潮气中曝露时交联和降解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实验数据求得了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有机硅建筑密封剂在潮气中的性能变化呈现两个不可逆的简单的一级反应,即交联反应和降解反应,这两个反应的速度常数分别为k1=0.0224(1/天)和k2=0.027(1/天)。本方程的建立,为有机硅建筑  相似文献   

9.
利用 4-羟基二苯甲酮( 4-HBP)和丙烯酰氯合成了 4-丙烯酰氧基二苯甲酮( 4-ABP),将其与丙烯酸类单体共聚制备了光交联型羟丙分散体( PCHAD)进一步与氨基树脂复配,得到了一系列光 /热双重固化羟基丙烯酸酯分散体 PCHAD-AR。利用差式,扫描量热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对 PCHAD-AR的光 /热双重固化行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光 /热双固化顺序和氨基树脂含量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氨基树脂后不影响双固化体系的光交联行为;最佳固化工艺为先光后热固化,当光固化 60 s、170 ℃热固化 20 min,氨基树脂用量为分散体的 10%时,涂膜的 Tg为 57. 1 ℃,凝胶含量达到 98%以上,涂膜硬度为 3H,柔韧性为 0. 5 mm,附着力 0级,耐酸、耐醇、耐水稳定性均达到 10 d以上,相比于单一的光、热固化体系,双固化体系涂膜耐碱性提升,涂膜外观无明显变化的时间由 1d延长至 3d。  相似文献   

10.
以α,α’,2,3,5,6-六溴对二甲苯与乙二胺的线形低聚物(BNFR)为阻燃剂,采用热分析、红外光谱、有限氧指数和UL94V燃烧实验分析了BNFR对环氧树脂热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NFR能够参与树脂的固化反应,通过化学键成为树脂立体固化网络的组成部分。加入BNFR后,体系热降解5%和10%时的热降解温度均升高了15℃。在常规环氧树脂中添加6%BNFR(间苯二胺为固化剂)或者11%BNFR(邻苯二甲酸酐或JAq改性胺为固化剂)即能赋予基材UL94V-0的阻燃级别,有限氧指数大于26。使阻燃体系交联密度增加的固化剂及固化条件能进一步提升该体系的阻燃性能和热性能。阻燃体系中,n(Br):n(Sb)最佳配比为3:1。  相似文献   

11.
紫外光固化体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紫外光固化体系,包括自由基紫外光固化体系、阳离子紫外光固化体系、自由基-阳离子混杂光固化体系和双重固化体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树脂基复合材料固化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比模量高、抗疲劳性能优良、工艺性能良好及具有可设计性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介绍了国内外树脂基复合材料基体的固化方法。固化方法主要有热固化、辐射固化、电子束固化。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二段硫化条件(硫化温度和硫化时间)对均聚氯醚橡胶(CO)基本性能和压缩永久变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段硫化温度越高,硫化时间越长,胶料的拉伸强度和定伸应力越大,硬度越高;而撕裂强度、伸长率、拉断永久变形以及压缩永久变形越小,其中胶料的硬度、拉伸强度、伸长率、压缩永久变形在一定时间后基本上趋于平衡,较好的二段硫化条件为150℃~160℃×3~4h。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自蔓延光固化树脂体系,并以此为基体制备了UV光固化碳纤维布增强的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组成树脂的自蔓延光固化行为。结果表明,光引发剂和热引发剂相互配合使用可以实现环氧树脂的自蔓延光固化,其中热引发剂可以是自由基也可以是阳离子引发剂,阳离子引发剂比自由基引发剂更容易诱发自蔓延固化。以自蔓延光固化树脂为基体制备的碳纤维布增强的复合材料可以实现快速光固化,其固化过程是树脂的二维平面自蔓延过程。  相似文献   

15.
UV固化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几方面综述了UV固化技术及其胶粘剂的一些新研究进展 :自由基光固化体系、阳离子光固化体系、混杂光固化体系、双重固化体系 ,并对今后开发工作提出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辐射固化涂料的分类和固化机理,以及辐敏齐聚物的制备、分类、特性及其用途,综述了辐射固化技术和齐聚物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7.
辐射固化有机硅隔离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华  陶永杰 《粘接》2005,26(1):28-31
综述了辐射固化有机硅隔离剂的类型、特点及其研究进展,分析了影响辐射固化有机硅隔离剂性能的因素,概述了辐射固化有机硅隔离剂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UV光-暗双重固化体系的研究现状,总结了UV光-暗双重固化中的UV光固化反应和暗聚合反应类型,并重点介绍了UV光-湿气、UV光-热、UV光-空气和复合型4种双重固化方式。与单一的UV光固化技术相比,UV光-暗双重固化能够很好地解决单一UV光固化体系存在的固化不完全等问题,且UV光-暗双重固化技术制得的固化膜普遍具有化学稳定性好、耐侯性优异、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不饱和聚酯树脂紫外光固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光引发剂、稀释剂对191#不饱和聚酯树脂紫外光固化速度的影响.研究表明, 光引发剂种类、稀释剂含量对固化速度都有影响且它们的含量有最佳值.  相似文献   

20.
通过差热分析(DSC)研究了非等温过程环氧树脂/液晶固化剂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了不同配比对固化反应的影响,固化反应转化率与固化温度的关系,计算了固化反应的活化能,确定了环氧树脂/液晶固化剂的固化工艺条件,用偏光显微镜观察了环氧树脂/液晶固化剂/4,4-二氨基二苯砜(DDS)体系在不同温度下固化时的形态。结果表明:液晶固化剂的加入量越大,固化反应速度越快;环氧树脂/液晶固化剂体系固化反应的活化能力为71.5kJ/mol,偏光显微镜观察表明:随着固化起始温度的增加,固化体系的形态由原来的具有各向异性的丝状结构变化为各向同性,液晶丝状条纹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