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产酸相和产甲烷相的分离使两相厌氧消化工艺具有一系列的特点和优势,在对该工艺的理论和机理进行分析基础上,讨论了两相厌氧消化工艺的相分离,以及相分离的实现对整个工艺的影响,介绍了污泥两相厌氧消化工艺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2.
产酸相和产甲烷相的分离使两相厌氧消化工艺具有一系列的特点和优势,在对该工艺的理论和机理进行分析基础上,讨论了两相厌氧消化工艺的相分离,以及相分离的实现对整个工艺的影响,介绍了污泥两相厌氧消化工艺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采取动态半连续流中温厌氧消化试验,进行污泥减量化及资源化的中试研究.对系统进行每天定量投配生污泥,考察不同停留时间污泥系统中pH值、VFA、碱度、固相及液相COD的参数变化情况以及COD、VSS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锦州石化公司剩余活性污泥有较好的消化性能,消化周期为20~25 d,COD去除率为70.3%,VSS去除率为55.6%,1 kgCOD产气量为0.33 m3.污泥混合物实现了剩余污泥的减量化与资源化.  相似文献   

4.
5.
本文研究了高温/中温(75℃、2.5d/37℃、10d)两相厌氧消化反应器系统用于同时处理城市污水厂污泥和其它高浓度有机废物,目的在于考察该系统分别同时处理污水厂污泥与马铃薯加工废物、污泥与猪血及污泥与罐肠加工废物时的效能变化,为拟建实际规模高温/中温两相厌氧消化系统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过氧乙酸(PAA)对污泥进行预处理,考察了预处理对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以未处理污泥作为对比,研究了经过氧乙酸预处理后,污泥性质及甲烷产气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过氧乙酸预处理的污泥在进行厌氧消化时,污泥在厌氧消化过程中平均日产气速率是52.78mL,比未经过预处理的提高了19.95%;预处理后污泥厌氧消化总产气量为1 478mL,比未经过预处理的多产气246mL。预处理污泥出现产气量峰值的时间比原泥提前2d。过氧乙酸预处理,促进了污泥的水解,厌氧消化过程中,预处理污泥的SCOD浓度高于原泥,最大值为818mg/L,比原泥中SCOD浓度的峰值大57.51%。  相似文献   

7.
城市污水污泥的厌氧消化与厌氧堆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污泥,数量巨大,成分复杂,如何经济,有效的加以利用已成为目前环境科学中深为关注的课题之一。本文探讨了污泥资源化工作中厌氧消化和厌氧堆肥工艺的温度,时间,泥水比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实现污泥工业化利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两相厌氧消化法中的产耗酸平衡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引入了挥发酸产率系数α的新概念,推导了产酸动力学方程和产耗酸动力学平衡方程。平衡方程表明:要协调两相反应,就必须控制两相反应器间的容积比、污泥浓度比和总水力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污泥负荷概念引入厌氧消化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理论探讨.通过生产性规模试验表明,污泥负荷与COD去除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η=97.53-198.64N_s.而COD溶积负荷与COD去除率无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污泥好氧消化同时加入Fenton试剂对污泥的处理效果,利用3个反应器作对比实验,考察了3个反应器中污泥的SS、VSS去除率,污泥上清液中COD、总磷、氨氮浓度及污泥比阻、OUR和pH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每天每升污泥中分别加入Fenton试剂2.0和3.0g,好氧消化15 d,污泥的SS和VSS去除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s of aerobic/anoxic(A/A)digestion of sludge at 30±1℃,while the sludge retention time(SRT)was kept 16d.The variations of oxidation reduction potential(Eh)and pH were continuously monitored during the A/A digestion and the conversions of ammonium and nitrate were investigated.Important features on both Eh and pH profiles were identified to develop process control strategy.Since the feature point on Eh profile where d2 Eh /dt2=0 is very stable during anoxic cycle,it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end of denitrification.The end of nitrification can be identified according to dpH/dt=0.A real-time control strategy of A/A digestion of sludge was developed and tested with pH and Eh as control parameters.It is shown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real-time control strategy is better than that of a fixed-time control strategy.While the real-time controlled A/A digestion system can achieve a similar volatile suspended solids(VSS)destruction efficiency of 35.2% as a continuously aerated system,it improves the supernatant quality in a shorter aeration time(7.75d for a 20d period).  相似文献   

12.
活性泥渣对城市污水回用石灰混凝处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污水回用处理石灰混凝法中,悬浮活性泥渣具有吸附有机物的功能,因此,在污水处理工艺设计时,要选择带泥渣悬浮型或泥渣循环型的澄清池型.当悬浮活性泥渣含量为5%时,石灰加入量为理论加入量的140%时,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厌氧消化机理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厌氧消化机理的发展及厌氧消化处理有机废水工艺的发展做了介绍.其中着重对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处理废水的原理和工艺过程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以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作为发酵生物制氢反应装置,针对有机负荷(OLR)对厌氧活性污泥发酵生物制氢系统运行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在水力停留时间(HRT)8 h,(35±1)℃,进水COD质量浓度6000 mg/L,即OLR为18 kg/(m3.d)的条件下运行,厌氧活性污泥发酵产氢系统达到稳定时的平均产氢量为10.96 L/d,比OLR 12 kg/(m3.d)条件下提高了19.3%,比OLR 6 kg/(m3.d)条件下提高了52.3%.当进水COD质量浓度达到8000 mg/L,即OLR为24 kg/(m3.d)时,pH、ALK分别从大于4.1和250 mg/L的水平,迅速下降到3.7和5 mg/L以下,而ORP则从-350 mV急速上升到-210 mV以上.表明厌氧活性污泥微生物已无法承受有机负荷提高造成的环境变化,其活性受到严重抑制,反应器产氢能力急剧下降,系统的产酸发酵类型也发生了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15.
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容易腐败成为新的环境污染源,污泥高温厌氧消化是解决污染并实现污泥资源化的有效途径,但处理工艺的高能耗成为限制厌氧消化系统推广应用的瓶颈问题。通过将再生水源热泵应用到污泥消化流程中,提出了一种适合现阶段我国污水处理厂的能源综合利用技术路线。再生水源热泵回收污水处理厂外排再生水所含低温余热,将其提升后满足污泥高温厌氧消化供热要求,同时厌氧消化工艺产出沼气,可供给用做污水处理曝气流程的风机动力源。能流分析表明,再生水源热泵的应用可有效降低污泥厌氧消化处理的能耗,所产沼气可替代污水曝气处理流程中鼓风机40%电耗。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秸秆污泥厌氧消化体系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采用Ⅰ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在高低两种基质负荷条件下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和多样性,并监测其产气性能.结果表明:高负荷基质条件下(TS 20 g/(L·d)),平均日产气量为4.1 L;低负荷基质条件下(TS 12 g/(L·d)),平均日产气量为2.1 L.高负荷基质条件下细菌的相对丰度为91.57%,产甲烷古菌的相对丰度为8.43%;低负荷基质条件下细菌的相对丰度为94.35%,产甲烷古菌的相对丰度为5.65%,高负荷基质条件下产甲烷古菌的丰度比在低负荷基质条件下相对增加了49.2%,表明产甲烷古菌的相对丰度和产气量有一定的正相关性.高负荷基质条件下的前3种优势菌群分别为:相对丰度为51.06%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1.65%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8.25%的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低负荷条件下的前3种优势菌群分别为:相对丰度为50.78%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7.67%的Cloacimonetes、6.46%的互养菌门(Synergistetes).两种基质条件下都检测到12种产甲烷菌属,分属氢营养型、甲基营养型、乙酸营养型,说明整个秸秆污泥厌氧消化体系的代谢途径较为丰富,各种微生物群落生长代谢相互依存、相互平衡,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负荷,建立了较为平衡的稳态缓冲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剩余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的水解速率,采用批次试验对处理实际生活污水的剩余污泥进行低温热处理,研究了在处理时间为10~80min,处理温度50~90℃条件下,低温热处理对有机物溶出、溶解性碳水化合物(SC)和溶解性蛋白质(SP)相对分子质量变化及脱水性能改变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SC和SP分别在90℃、80min,90℃、70min和70℃、40min条件下达到最高值,较原污泥中各项指标分别增长了15.5、19.2和5.2倍. 升高温度可以促进大分子物质向小分子物质的转化,在50~90℃,SC最小相对分子质量从163u降低到2.5u,SP从1.41u降低到0.26u. 通过污泥毛细吸水时间(CST)来表征污泥的脱水性能,CST在80℃后增长速率加快,70℃、80min条件下较原污泥增长了108.8s,而在90℃、80min条件下增长了375.7s.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得出结论,最合适的热水解条件为70℃、30min.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提高低温(15 ℃)SBR系统的硝化效能,通过间歇培养实验探讨pH对系统活性污泥硝化效能的调控与影响.结果表明,将初始pH控制为8.0~9.0,低温SBR系统的活性污泥(以MLSS计)具有最佳的氨氮氧化能力,在NO2--N积累阶段对NH4+-N的比去除速率可达25.49 g·kg-1·d-1,NO2--N的比生成速率达22 g·kg-1·d-1;初始pH为7.5~8.0时,NO2--N氧化效果最佳,NO3--N的比生成速率可达35.6 g·kg-1·d-1;将反应系统的pH维持在8.0,可使亚硝酸菌和硝酸菌代谢活性均保持在较高水平,达到良好的硝化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