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成熟的商陆浆果中提取色素用于羊毛织物的染色,研究直接染色情况下不同染色工艺参数对染色深度的影响,采用Al3+进行媒染染色并与直接染色法对比研究其对染色牢度的影响,测试直接染色后羊毛织物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直接染色情况下,K/S值随料液比的增加而增大,在料液比为1∶8.33时趋于平缓,K/S值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在温度大于60℃时所染织物的色光由红色变成淡黄色,K/S值随盐浓度提高而下降,所染羊毛织物在染浴pH值为3.5时有最大得色量;媒染剂Al3+能提高织物的耐洗和耐摩擦牢度;直接染色后织物有较好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研究秦皮天然染料在染色加工中的应用,采用水浸提法从中药秦皮中提取天然染料对羊毛进行染色,通过测试染后样品K/S值对比了直接染色及不同媒染剂媒染染色工艺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并研究了染色温度及时间、染浴pH值、媒染剂硫酸铜用量、媒染温度及时间等后媒法染色工艺对羊毛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硫酸铜作为媒染剂,采用后媒法染色工艺染色效果最好。秦皮天然染料对羊毛的最佳工艺为:后媒染染色工艺,染色温度100℃,染色时间45 min,染液pH值4.0,媒染剂硫酸铜用量2.0%(owf),媒染温度100℃,媒染时间30 min,染后样品K/S值及耐摩擦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3.
羊毛低温染色工艺中生物酶的优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羊毛织物生物酶处理后可低温染色的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不同的碱性蛋白酶对羊毛低温染色效果的影响,从中优选出Lan L酶。采用分浴法或同浴法染色工艺,可获得良好的染色效果和手感。生物酶处理,为羊毛低温染色提供绿色环保方法。  相似文献   

4.
板栗壳天然染料对羊毛针织物的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开发和使用板栗壳天然染料,利用正交实验分析了板栗壳染料在羊毛针织物上的染色性能,得到了直接染色、预媒染色和后媒染色的优化工艺,测试与比较了采用3种染色方法的优化工艺的染色牢度.结果表明,板栗壳染料适于采用铝顸媒染色法染羊毛针织物,其最佳染色工艺:染色温度95℃,提取液用量40 mL,pH值为5,媒染剂明矾用量为4%.  相似文献   

5.
曹红梅  胡志良 《印染》2021,(11):34-37+40
采用柠檬酸钠和乙醇钠复配成稀碱,并将其用于羊毛织物的预处理。优化的预处理工艺为:稀碱质量浓度0.6 g/L,在45℃处理40 min。对稀碱预处理前后的羊毛进行表征,发现处理后羊毛鳞片层边缘有轻微钝化现象,但结晶结构基本没有改变。氨基酸分析显示水解反应主要发生在羊毛的鳞片层。与高温直接染色相比,稀碱预处理后再低温染色的羊毛,织物表面得色量有明显提升,断裂强力损伤变大,但总体强力损伤在可接受范围内,耐皂洗色牢度提高了0.5级,耐光色牢度不变。  相似文献   

6.
采用传统水提法进行苏木色素提取制备染液,探讨了苏木色素对羊毛织物直接染色及不同媒染剂媒染染色效果,测试了染色羊毛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耐日晒色牢度和防紫外线性能.结果 表明,苏木提取液在可见光区540 nm、紫外光区220 nm和290 nm附近有明显吸收峰;苏木色素上染羊毛织物直接染色条件选取pH值为5、...  相似文献   

7.
天然染料苏木在真丝绸上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程万里 《丝绸》2000,(10):21-23
对苏木染料的提取、媒染和染色工艺进行了正交试验,讨论了关键影响因素,并确定了最佳染色条件,得到染深浓颜色的工艺条件,同时对染色试样作了测试。  相似文献   

8.
9.
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法,对羊毛织物用高粱红天然染料进行了直接染色试验。结果表明:染液浓度和pH值对羊毛织物的染色深度具有显著影响;染色后,织物的摩擦牢度和水洗牢度均符合产品要求。  相似文献   

10.
张林龙  张伟 《毛纺科技》2015,43(4):45-48
文章主要研究用水浸法提取落葵浆果天然染料及研究浸提液对羊毛织物的染色性能。以水为提取剂提取落葵浆果天然染料,探讨提取工艺中料液比、提取温度及时间等因素对落葵浆果天然染料提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落葵浆果水浸提法优化工艺为:料液比1∶2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30 min。落葵浆果天然染料可以对羊毛织物进行染色,媒染染色与直接染色相比,染色深度深且会呈现不同的颜色。由于媒染剂的络合作用,媒染染色色牢度比直接染色普遍高1~2级。  相似文献   

11.
文章研究了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叶绿素的方法和叶绿素锌钠盐制备的工艺.并用自制的天然色素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染色,优化了染色温度、压力等条件.得到了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天然色素上染羊毛纤维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2.
以柚子皮为原料提取色素上染羊毛。以温度、时间、硫酸亚铁用量为因素,设计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温度60℃,时间120 min,硫酸亚铁含量0.3 g时,试验方案最佳,羊毛的上染效果最好。并进行了上染羊毛的表观色泽测试和K/S值测试,研究了温度和硫酸亚铁含量对K/S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和硫酸亚铁含量的增大,羊毛K/S值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后得出K/S最大平均值为2.644 2,颜色接近柠檬黄色,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3.
栀子色素的提取及对羊毛的染色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栀子色素的提取及对羊毛纤维染色的可行性和染色条件.优选了栀子色素的提取条件和提取液对羊毛纤维的染色条件.结果表明:栀子色素可直接用水提取,一次性浸提率较高;提取液可以作为母液直接用于羊毛纤维的染色,并具有较好的染料提升性,染色时可以通过改变提取液浓度,染出不同深浅的黄色,同时染色时可不使用中性电解质和媒染剂,有较好的染色鲜艳度、染色深度和染色牢度.  相似文献   

14.
采用降解壳聚糖对桑蚕丝绸进行预处理,利用植物染料苏木对处理后的丝绸进行染色.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降解壳聚糖预处理桑蚕丝绸苏木染料染色的最佳工艺为:降解壳聚糖质量分数80%,苏木提取液质量分数90%,90℃染色40 min.经上述工艺处理后,桑蚕丝绸染色牢度提高,染色深度增加.  相似文献   

15.
采用黄芩甙对羊毛针织物进行染色.利用单因素实验,选用不同黄芩甙染色浓度、不同染色温度、不同染色时间用浸渍法进行染色,通过测定染色织物的摩擦牢度,日晒牢度,皂洗牢度和K/S值,并综合考虑确定最佳工艺条件.黄芩甙对毛织物染色最佳工艺条件为:黄芩甙用量8% (owf)、染色温度70℃,染色时间50 min.固色选择硫酸亚铁和稀土氯化钕作为媒染剂对毛织物进行处理,通过分析媒染剂对各项牢度和K/S值的影响,确定最佳媒染剂为稀土氯化钕,稀土氯化钕的最佳用量为0.8% (owf).  相似文献   

16.
从商陆茎中提取天然色素,用于羊毛织物的染色。研究不同色素用量、pH值、温度对羊毛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商陆色素在羊毛纤维上的吸附机理以及染色织物的牢度。研究表明,羊毛织物的K/S值随着商陆色素量的增加而提高,当色素用量大于6%后,织物的K/S值基本不变。羊毛织物的K/S值随pH的升高而降低,当pH<3.5时,羊毛的K/S值较大,染色深度较深;当pH>4.5后,色素的上染率很低。染色温度低于60℃时,染色织物呈玫瑰红色,染色温度高于60℃后,染色织物偏黄色。低温染色时,织物的水洗牢度较低;高温染色时,牢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7.
利用艾叶色素良好的染色性能,以染色温度、pH、染色时间为影响因素,设计正交试验,研究了在2种媒染剂作用下,艾叶色素后媒染色法对羊毛纤维的染色工艺,对染色试样进行耐洗色牢度测试,分析得出最优的染色工艺参数,并对2种媒染剂的媒染效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殷雪  魏菊  吴坚  王堃 《毛纺科技》2012,40(4):40-43
采用紫甘薯色素水溶液对羊毛织物进行直接染色,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分析,考察了pH值、染料质量浓度、温度、时间等因素对上染百分率、色差及抑菌率的影响.确定了羊毛织物最佳的抗菌染色一浴工艺为:染料质量浓度7 g/L,pH值4,温度80℃,时间45 min,浴比1∶30.结果表明,采用紫甘薯色素染色的羊毛织物不仅具有较好的耐洗和耐摩擦色牢度,并有较高的抑菌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可达98%.  相似文献   

19.
以红莲子草的水提取液为染液,对羊毛织物进行直接染色和媒染染色实验。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实验分析了影响提取效果和直接染色效果的主要因素,确定了红莲子草染液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50℃,料液比1∶10,时间60 min,提取2次。直接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染液浓度0.75x,温度60℃,p H值5,时间50 min。不同的媒染剂和染色方法染得羊毛织物的色调不同。直接染色织物湿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相对较低,经媒染处理后其耐洗牢度和摩擦牢度均提高1~2级,各项牢度均达到3级以上。  相似文献   

20.
以栎树叶提取液对羊毛织物染色,探讨媒染剂对染色性能的影响,并以栎树叶色素与苏木色素2种天然染料对羊毛织物进行拼色实验,研究2种染料的配比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染色以及Fe2、Cu2、Al3+后媒法染色可以分别染得不同色泽的羊毛织物,其中硫酸铜媒染样品所测各项牢度均达到4级.栎树叶染料与苏木染料拼色样品的色光、色深及染色牢度均随2种染料浓度变化而呈现规律性的变化,拼色及媒染可进一步丰富色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