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王维  贾毅 《石油机械》1994,22(4):36-45
在提出了双圆弧齿轮的"错齿"概念后,通过图示法揭示了双圆弧错齿人字齿轮啮合过程的机理。推导出双圆弧错齿人字齿轮多点接触系数和多对齿啮合系数计算公式。实例计算表明,"错齿"对提高双圆弧人字齿轮强度和降低噪声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师明善  王林祥 《石油学报》1993,14(2):129-136
双圆弧齿轮传动的啮合特性和螺旋角的设计与渐开线齿轮传动有质的区别.本文用重合度、单线啮合系数和点啮合系数描述啮合的特性,指出影响啮合的关键是螺旋角的设计,阐述了他们对承载能力和传动质量的影响,并就钻采设备用双圆弧齿轮传动的特定工况推荐了合理的设计值及其范围.  相似文献   

3.
双圆弧齿轮减速器振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綦耀光 《石油机械》1998,26(1):43-45,53
介绍了双圆弧齿轮减速器振动特性研究的现状,指出双圆弧齿轮传动动力学的研究是齿轮传动动力学研究中比较薄弱的研究领域,尚难以指导双圆弧齿轮减速器的减振降噪设计和故障诊断工作,必须从齿轮单齿啮合刚度、齿轮轮齿的啮合规律、减速器的振动模型和振动特性等方面进行广泛的研究。同时对各种阻尼减振、降噪措施等进行优选,对阻尼材料和修形、叉穴等降噪技术进行机理研究,认清其减振、降噪原理。  相似文献   

4.
滚子链传动中啮合冲击力是主动链轮转速、链条节距、中心距、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齿数和轮齿刚度的函数。文中借助运动学和动力学,对中心距和齿数比为任意值时的链传动进行了分析;并考虑到轮齿刚性系数的影响,导出了冲击力与链传动几何和物理参数的关系式;绘出了有关曲线;提出了减缓冲击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双圆弧齿轮的修形降噪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理论和实验方面探讨了双圆弧齿轮啮入冲击产生噪声的机理和双圆弧齿轮修形原理。指出应根据轮齿刚度、跑合磨损量、制造安装误差等来确定修形量,并介绍了采用滚齿机进行修形的工艺方法。实验和工业实践证明,采用这种修形方法可取得较为满意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6.
多齿差内啮合圆弧摆线齿轮泵的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齿差内啮合圆弧摆线齿轮泵是一种新型内啮会齿轮泵。在分析齿轮副啮合原理的基础上,推导出了摆线齿廓方程,论述了齿轮副参数的选择及设计方法,并简要地介绍了齿轮副的加工、输送高粘度介质的试验和其应用。该泵获中石化总公司1993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7.
双圆弧齿轮轮齿有限元分析节点与单元的自动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双圆弧齿轮轮齿齿廓曲线的解析表达式后,选用较好的节点分布模型,建立轮齿节点自动生成规则,编排并调试了节点自动生成程序CGFP1和建立并调试了轮齿单元自动剖分程序CGFP2。利用介绍的程序,可直接生成满足有限元法分析通用软件所需的数据文件,从而大大提高双圆弧齿轮轮齿强度、刚度数值分析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在研究的齿轮齿条钻机设计方案中,由于其特殊的结构设计,钻机井架重心和传动系统重心不在同一竖直平面上,产生的附加弯矩将会影响齿轮齿条的啮合。鉴于此,根据钻机实际偏载工况,建立了齿轮齿条模型,并从齿轮强度校核理论、有限元仿真两方面分析了齿轮齿条的啮合情况。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无附加弯矩,附加弯矩会导致齿轮和齿条的齿面应力分布不均;同时随着附加弯矩的增加,应力呈线性增加,并在齿条受拉方向集中程度增加,增大了齿轮齿条轮齿破坏的风险;当齿轮运动逐步靠近齿条顶端时,推断齿轮和齿条可能出现脱开;附加弯矩将严重影响钻机的安全运行和钻井安全,并对齿轮齿条起升系统、井架结构和材料强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所得结论对钻机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油田在用的抽油机渐开线中硬齿面齿轮减速器和软齿面双圆弧齿轮减速器的极限承载能力和轮齿的破坏形式,作者对CYJ3型抽油机所配的两种减速器做了对比试验。试验是根据封闭功率流原理,通过机械加载试验台,在齿轮的材料和齿轮副的几何参数相同条件下进行的,并作了试验分析。通过试验对比,得出了两种减速器齿轮的实际承载能力,分析了渐开线齿轮的点蚀出现在齿面节线附近,并随载荷的增加,有迅速扩展的趋势;而双圆弧齿轮的齿廓啮合,接触良好,无点蚀及微裂纹。  相似文献   

10.
对原有的CYJl0-3-53HB总中心距为lm的两级双圆弧齿轮啮合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使高速级与低速级的承载能力之差由原来的70环降低到21.4%,传递功率提高了23.5,并成功地用于12型巧至日型抽油机上通过包括材质、总中心距及其分配在内的优化设计,两级承载能力之差可以控制在5%左右;源程序数模还考虑了降低双圆弧齿轮减速器噪声声级的设计因素,以求承载能力和传动质量的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杨佩东 《焊管》2020,43(10):35-39
针对焊管生产线开卷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齿轮机构断齿等失效现象,以某公司开卷机齿轮机构为研究对象,采用SolidWorks中Toolbox插件进行齿轮建模,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中瞬态动力学分析模块Transient Structural对齿轮机构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通过对齿轮机构进行材料分配、网格划分、边界条件及载荷约束后,得出最大Von Mises等效应力为204 MPa,小于齿轮的许用应力,最大等效应变为9.722 9×10-4 mm,且二者出现的位置相同。最大接触应力出现在靠近节线的齿根面附近,与齿轮最先出现点蚀位置相同。在接触状态云图中齿轮啮合过程中无粘结现象,接触状态良好。从最大等效应力随时间变化曲线图中可知,在主动轮与从动轮刚接触啮合时,所产生的等效应力最大。  相似文献   

12.
为齿轮强度提高、轮齿修形及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持,研究不同转速和扭矩工况下齿轮本体温度场的变化。以海洋工程升降平台齿轮箱单元高速传动轴齿轮副为研究对象,基于热学理论计算齿轮啮合面的热流密度和不同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将计算出来的热流密度和对流换热系数作为边界条件加载到Ansys中,对齿轮进行稳态热分析,并分析不同转速和不同扭矩齿轮在正常工况下的稳态温度场。仿真结果表明:在正常稳态工况下,主动轮与从动轮的稳态温度场分布情况相似,最高温度分布在齿轮啮合面中间区域,往周围温度逐渐降低,但主动轮的最高温度高于从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的最高温度随着转速或扭矩的逐渐增大而升高,且对应的最低温度也升高;但主动轮和从动轮单齿本体温度场分布趋势不会随着齿轮转速或扭矩的改变而改变;从温度变化来看,在不同的扭矩和转速下,齿面温度变化的斜率均较为平稳,没有出现突变情况,温度集中于齿面,并且向齿轮轴心扩散,但在距离齿根圆2.5倍模数的区域,齿轮温度梯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齿轮齿条平移机构是影响机械手总成在猴道中运动性能的重要因素。在ABAQUS中建立有限元模型,同时定义边界条件和接触参数,分析了不同转速下齿轮齿条啮合过程中的齿面接触应力和弯曲应力,为齿轮齿条传动系统的选型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Hertz弹性碰撞理论,在ADAMS中建立了虚拟样机模型,对齿轮齿条刚体啮合力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计算,并研究了其转速特性曲线,以减少齿轮齿条啮合过程中的冲击和振动。  相似文献   

14.
双曲柄式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明善 《石油机械》1991,19(1):31-35,39
双曲柄式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是一种兼有作为基本构件的曲柄和绕主轴线公转的曲柄,集2K-H型和K-H-V型少齿差行星减速器为一体的高性能行星齿轮传动形式。文章阐述了它的发展过程、结构特点、设计要点、独特的优越性及其应用前景,认为目前将渐开线和摆线针齿啮合一起用于这种传动中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周志宏  覃刚 《石油机械》1996,24(5):54-57
在M.J.Wagner提出的纯滚动齿轮的端面齿廓方程基础上,分析了用铣刀加工齿轮的工艺过程,推导了铣刀齿形造形段的方程及加工齿根圆柱面的铣刀齿形坐标,并设计了铣刀轴截面的全部齿形,为纯滚动齿轮的设计制造提供了一种加工方法。实践表明,用这种方法加工的铣刀可切制纯滚动齿轮的齿形,用于生产加工时,应把螺旋角视为标准参数。  相似文献   

16.
抽油机双圆弧人字齿轮减速器串轴原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永勤 《石油机械》1997,25(11):37-39
抽油机双圆弧人字齿轮减速器在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串轴的问题,为此从设计、制造和使用工况等方面分析了其原因。介绍了防止串轴的方法,指出应从设计方面入手,通过改变局部结构及尺寸而非增大整体直径的途径来提高减速器中间轴、主动轴和从动轴刚度,同时提高齿轮加工精度,以减小齿形误差和齿厚偏差,并提高齿面强度。对于用户来说,则应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细心调节抽油机的平衡,使其工作在良好的平衡状态下。  相似文献   

17.
螺纹参数的精确测量对油套管接头的设计开发和加工制造有重要作用。为了对螺纹关键参数进行精确测量,研发了油套管螺纹中径和螺距的测量方法。建立了测量空间坐标系,在每个螺纹牙侧面进行两处采点测量,给出了测点的直线方程,结合直线间距离算法,得到了螺纹中径线与螺纹牙的交点,利用最小二乘法对交点数据进行拟合,建立了交点与螺纹中径线的几何关系及其数学模型,推导出了中径和螺距的计算公式。以油管螺纹接头为例进行了螺纹中径及螺距的测量试验和应用,并将测量值和实际值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各螺纹牙中径和螺距测量精度高,误差不超过1%。该三坐标测量方法的提出为未知理论螺距和牙型角的螺纹测量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