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面驱动单螺杆泵组合杆柱设计的微元段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荣 《石油机械》2004,32(4):30-32
根据地面驱动单螺杆泵工作特点 ,考虑井筒不同深度处流体粘度随温度变化以及井斜角变化对杆柱受力计算的影响 ,提出了螺杆泵采油井组合杆柱设计的微元段法 ,这种方法适合于任意下泵深度。应用第四强度理论计算复合应力和应力利用率 ,根据等强度设计准则 ,可以进行任意级组合杆柱设计。实例计算结果表明 ,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小于 5 % ,说明该微元段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螺杆泵井杆柱组合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螺杆泵井杆柱力学模型过于简单的问题,对抽油杆柱的扭转载荷与轴向载荷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结合第四强度理论,对杆柱强度条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多级杆柱的设计思想,得出把抽油杆柱设计成多级杆柱的等强度组合设计方法.按要求和标准确定多级杆柱的长度和直径,然后按强度条件进行校核,并给出了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3.
地面驱动单螺杆泵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辽河油田研制的地面驱动单螺杆泵的结构、设计方法、试验及应用情况,并给出了实例计算,提出了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4.
张连山 《石油机械》1993,21(10):33-36
介绍了加拿大克罗德(Corod)公司地面驱动单螺杆泵的特点和性能。矿场试验表明,这种单螺杆泵适宜在中浅油井采油,还可在原油粘度高、产量变化范围宽的油井中使用。  相似文献   

5.
张袁辉  蒋海  魏纳 《海洋石油》2006,26(3):94-96
在采用节点系统分析方法优化设计地面驱动单螺杆泵采油系统所建立的模型中,需要求得螺杆泵吸入口和排出口压力,以便根据压差重新选择螺杆泵和设计抽油杆柱。在计算排出口压力计算过程中,考虑了由于抽油杆柱旋转引起杆管环空气液两相流摩阻的影响。以GLB40-42型螺杆泵为例,理论和计算数据分析表明,转速和抽油杆直径对流体流动摩阻压降有显著影响,从而为进一步优化设计螺杆泵和抽油杆柱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6.
螺杆泵排水采气与螺杆泵采油区别较大,不能将油田上使用的螺杆泵系统直接应用于排水采气。在螺杆泵排水采气试验过程中,抽油杆发生频繁断裂事故,由于没有完善的抽油杆受力分析模型,无法对抽油杆强度进行验算,不能正确指出导致抽油杆断裂的原因,直接影响了螺杆泵排水采气试验的继续进行。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比各种分析计算模型,并用现场实测数据加以验证,从理论上查找误差产生的原因,最终建立和完善了螺杆泵排水采气杆柱强度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地面驱动单螺杆泵抽油杆失效分析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地面驱动单螺杆泵抽油杆失效类型有断杆、脱扣 ,以及抽油杆与接箍联接螺纹剪切破坏等。影响地面驱动单螺杆泵抽油杆失效的主要因素有杆柱安全系数小 ,抽油杆刚度差 ,砂卡及高粘油胶质沉积 ,过载保护不理想及配合螺纹精度低及接箍材料不合格等。提出应改进过载保护系统 ,正确设计抽油杆柱 ,合理选取有关参数 ,进行刚度校核及严把质量关 ,确保螺杆泵系统高效可靠地运行。  相似文献   

8.
井下单螺杆抽油泵杆柱受力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高圣平 《石油机械》1997,25(1):8-10
在井下单螺杆抽油泵系统中,抽油杆柱既传递扭矩又承受轴向载荷,其受力状态与常规抽油系统中的抽油杆柱大不相同。对井下单螺杆抽油泵杆柱进行了受力分析,并建立了杆柱设计与计算的力学模型。提出了井下单螺杆抽油泵杆柱设计的原则和在二向应力状态下等强度组合杆柱设计和计算的方法:为降低杆柱摩阻和油液压头损失,应尽量采用小规格的D级抽油杆,在小规格的抽油杆柱的最大工作应力大于抽油杆的许用应力时再选用大一规格的抽油杆。此方法可利用计算机编程进行杆柱设计与计算,其程序简单易行,适用于现场工程设计计算。最后给出了设计与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9.
液力驱动式单螺杆泵设计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增亮  蔡秀玲 《石油机械》2001,29(12):21-29
在介绍了液力驱动式单螺杆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后,给出了泵的两个主要部件单螺杆泵与单螺杆马达的螺杆-衬套副的端面直径、衬套导程和偏心距的计算方法,以及单螺杆泵与马达协调工作时,两者之间的扭矩和功率的大小应满足的关系。给出的计算公式是根据单螺杆式水力机械的基本理论和工作特点,并考虑现场实际提出的,因此对这种类型的单螺杆泵的设计具有普遍意义,对于不同总体结构布置形式的液力驱动式单螺杆泵,设计时有些公式应重新推导。  相似文献   

10.
定子橡胶对于特定的介质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泵的寿命和效率。首先要对油井介质取样,进行橡胶室内油井温度下恒温浸泡试验,根据橡胶在24h、48h、72h、96h后的溶胀情况、拉断强度、300定伸强度、扯断伸长率、扯断永久变形等主要性能参数值进行比较,同时考虑橡胶的工艺性,然后确定适合该油井介质的橡胶型号。也可通过一定时间现场工作经验积累,选择距该油井最近的螺杆泵井位,将两油井介质物性进行比较,参考使用经过考验的较为理想的螺杆泵的橡胶型号。  相似文献   

11.
地面驱动螺杆泵抽油杆柱动力学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刘巨保  罗敏  李淑红 《石油学报》2005,26(1):121-124
地面驱动螺杆泵抽油杆柱动力学分析是杆柱设计、失效机理分析的关键技术.针对细长抽油杆柱旋转运动时沿井深和井眼圆周方向与油管内壁产生碰撞接触的问题,建立了抽油杆柱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利用构造动力间隙元来描述旋转抽油杆与油管的随机碰撞接触状态,并与空间梁单元相结合,建立了旋转抽油杆柱动力学分析方法.在大庆油田B2-6-41等井的应用结果表明,井口扭矩计算平均值与实际测试值的相对误差为1.5%.根据求得的时域内抽油杆柱受力变形值以及与油管柱碰撞接触力,计算了抽油杆柱动强度和扶正器安放位置.利用该方法设计的抽油杆柱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使检泵周期超过550d.  相似文献   

12.
螺杆泵采油井杆柱断脱机理及其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造成螺杆泵采油井抽油杆杆柱断裂、脱扣和撸扣的主要原因有杆体外径选择偏小 ,杆体制造或使用过程中产生缺陷 ,堵塞扭矩过大 ,反扭矩大于螺纹联接扭矩以及抽油杆螺纹牙受剪应力过大等。针对上述原因 ,制定了合理选配杆柱 ,加强检测 ,采用专用抽油杆 ,应用无油管采油技术 ,安装防反转装置 ,设置过载保护系统以及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等技术对策 ,提高了抽油杆柱的可靠性 ,有效地避免了杆柱断脱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井口驱动螺杆泵抽油杆柱载荷计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增亮  谷玉洪 《石油机械》1997,25(7):5-7,21
针对井口驱动螺杆泵抽油杆柱断脱频繁的问题,应用弹塑性理论分析了抽油杆柱在井中的受力状况。指出抽油杆柱在工作过程中处于非理想的直井条件下,同时承受拉伸、弯曲和扭转三种载荷的作用。对各项载荷进行了较详细的理论推导,对于单纯从理论上难于准确确定的个别载荷,采用了理论分析与实测相结合的处理方法。最终给出了各项载荷的计算公式,为抽油杆柱的合理设计、泵的选择及工况诊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螺杆泵采油油管柱弯曲对抽油杆柱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抽油杆柱断脱是螺杆泵采油最棘手的问题之一。为此, 就螺杆泵采油时油管柱弯曲对抽油杆柱的影响做了分析。通过分析, 给出了油管柱轴向压力与弯曲变形计算式, 着重讨论了油管柱弯曲对抽油杆柱的弯曲角度、弯曲产生的附加弯矩和附加应力的影响。认为螺杆泵正常工作以后, 因温度的影响, 油管的弯曲增加, 抽油杆柱产生与油管相同的弯曲。最后对某油田的某一螺杆泵井作了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15.
李敬元  魏继德 《石油机械》1998,26(1):13-17,28
就工作原理而言,螺杆泵兼有离心泵和容积泵两者的优点,其缺点是驱动杆柱断裂较频繁。根据螺杆泵的工作状况,考虑抽油杆柱的重力、浮力、拉力、扭矩、井限轨道等因素的影响,给出了驱动杆柱动力学基本方程,建立了三个模型,即对驱动抽油杆柱作整体力学分析的稳态拉力-扭矩模型;对井口处的驱动杆柱作局部弯曲分析的数学模型,以及对与螺杆泵转子相连接的下部杆柱作动力分析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了稳定器布置方法。  相似文献   

16.
螺杆泵杆柱扶正防脱扣装置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荣恩  焦丽颖 《石油机械》1997,25(10):22-23,50
针对螺杆泵采油过程中出现抽油杆柱经常脱扣的问题,在分析抽油杆柱脱扣原因的基础上,设计了螺杆泵杆柱扶正防脱扣装置,简要介绍了这种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这种装置具有施工方便、性能可靠、经济耐用、防脱扣效果好、作业成功率高等特点,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防脱扣效果,保证了螺杆泵采油井的正常生产,是一种与螺杆泵配合使用以防抽油杆柱脱扣的理想专用工具。  相似文献   

17.
直井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杆管偏磨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直井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杆柱简化为在油管内偏心旋转的杆柱。考虑了杆柱偏心旋转惯性离心力、轴向力对杆柱横向弯曲变形的影响。应用可移动双向弹簧元模拟杆管接触状态,并考虑了杆体、结箍以及扶正器与油管间隙不同对杆柱挠度约束的差别,建立了螺杆泵采油杆柱在油管内受力变形的有限元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抽油杆柱在油管内偏心旋转会产生陀螺效应,杆柱在油管内变形形态呈下密上疏的螺旋状,这是直井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系统杆管偏磨的主要原因之一。杆柱与油管接触段长度主要取决于转速、下泵深度和偏心距等参数。当转速较高时,几乎所有接箍均与油管内壁接触,也会出现杆体与油管内壁接触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