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泽平 《建筑》2014,(13):14-17
自1982年组建至今,中建总公司一直是中国房屋建筑领域的龙头企业,以承建“高、大、精、尖、新”工程著称于世,霸主地位无人能撼。正当无数企业对其羡慕嫉妒恨的时候,中建总公司已开始逐渐放弃中低端房建市场,并于2006年明确提出由房建向基础设施建设转型。  相似文献   

2.
本期主题为“时代建筑20年”和“国际化与本土化:南京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  相似文献   

3.
选题意义: 信息科技将进一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知识传播应用进程的重要引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推动建设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建筑工程的领导软件和知名品牌PKPM,是以陈岱林为核心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程软件研究所创造的。PKPM的诞生,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EB~PKPM系统从图形平台到几十个专业CAD设计程序全是自行开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版权的软件,使设计单位省去购买国外同类产品的巨大开销。 PKPM的发展,是建设领域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的结果,PKPM的成长,也是这些年轻的科研企业在探索中前进的缩影。  相似文献   

4.
鲁一宣 《建筑》2014,(6):36-37
在贯彻中国建筑“五化”战略中,中建八局一公司坚持标准化与信息化“双化”联动,并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有力提升了项目管理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远大住宅工业有限公司(简称“远大住工”),自1996年启程建筑工业化探索之路,于2007年获颁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称号,是国内最具规模和实力的绿色建筑制造商之一,也是集研发设计、工业生产、工程施工、装备制造、运营服务为一体的建筑工业化综合型龙头企业、中国建筑工业化的探路者和开拓者.当前,远大住工已在全国建成11家世界一流的绿色建筑研发制造基地,年产能达1500万平方米,建筑工业化率达85%以上,已实施工业化建筑近1000万平方米,产品涵盖保障房、商品房、别墅、酒店、办公楼等.到2015年末,公司将完成全国25个省级城市和主要国际市场的布局,实现产能5000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6.
7.
8.
Gres.  DA 董黎 《华中建筑》1997,15(4):123-127
格里森:中国的建筑艺术DomAdelbertGresnigt(格里森)O.S.B著董黎译由于天主教差会提出在华教堂应采用中国建筑形式的建议,天主教驻中国总代表刚恒毅枢机主教曾从四个方面来阐述自已的观点,并将其归结成一句话:“既不要完全中国式的建筑也不...  相似文献   

9.
中国建筑现在的发展状态是非常畸形和混乱的。一是畸形繁荣,因为数量巨大而陶醉在一片欣欣向荣之中;另一是畸形的专业化,在非常大量而且非常快速地建造中,建筑师基本上没有什么时间思考,甚至包括专业上很多基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智能建筑是实现绿色建筑目标的新技术手段.即通过智能化实现建筑的舒适、安全、健康、方便和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的入世和近年来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已经促使越來越多的中国建筑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为使企业能够更好的实现国际化发展,有必要对这些企业海外经营绩效进行评价,以及时的发现他们在经营中存在的不足和偏差,从而为企业制定科学而有效的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和指导,因此,建立一套科学而适用的国际化绩效评价体系就尤为重要。本文在总结以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平衡计分卡的考核框架体系并结合了建筑产业的特点,构建出一套能够适用于中国建筑企业的国际化绩效评价体系。最后,通过一个企业实际的应用案例来展示该体系的可行性与适用性。从而,本研究为建筑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理论指导体系。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1月10日,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第七届理事会正式成立,国内各有关行业的一些大型企事业单位,以及一批积极参与工程建设标准化活动的生产企业加入到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这些单位长期重视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积极组织或参与各类工程建设标准化活动,在标准的制订、实施及实施监督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为工程建设标准化事业的不断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为了更好地宣传协会各理事、常务理事和副理事长单位以及广大会员单位的标准化业绩和先进事迹,充分展示协会会员在我国建设事业蓬勃发展进程中的风采风貌,交流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经验,本刊自第二期开始,将设专栏进行报道,每期8个版面,欢迎协会有关会员单位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中国建筑实现了重大的有历史意义的转轨与转型,中国的建筑历史进入新的阶段,已经并正在形成与老的建筑传统有显著区别的建筑新法。  相似文献   

14.
《建筑创作》2004,(9):110-115
在当今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国际化发展趋势下,社会对服务性行业的需求日渐专业化。北京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不仅是举世瞩目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还承担着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重要任务,各方面的基础设施都需要达到国际专业化水准。在这种背景下,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合全院有志于医疗建筑设计的建筑师,成立了以医疗建筑设计与研究为主的医疗建筑设计工作室,这一创作团体致力于以广泛的医疗建筑设计实践经验结合先进的专业设计理念完善每一个设计程序,追求高品质、高技术、专业化的建筑精品。  相似文献   

15.
从中西文化比较和建筑形态观念两论述了中国传统建筑在近代的文化转型,结合实例,阐述了中国传统建筑在近代发展变化的历史背景和三种主要建筑类型,由此说明文化转的历史意义及对未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高学斌 《建筑》2013,(1):19-21
大力推进建筑信息化、工业化和建筑业员工职业化三化建设,是国家十二五建设规划中提出的要求,也是事关建筑业能否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建筑信息化的实质,是对建筑企业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方式进行变革。实行这一变革,必须以标准化、制度化为基础,以提高集约化管理程度和精细化管理水平,进而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目标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近十年来,我国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日益增强。2011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突破12万亿元,增加值约占当  相似文献   

17.
海外建筑师与中国建筑文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外建筑师在中国从事建筑设计是中国现代建筑文化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建筑文化自身的发展和转型具有特殊意义。理性地思考和审慎地面对海外建筑师在中国的建筑实践,规范有序地将其纳入中国新建筑文化的创造体系是推动建筑文化成功转型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孙文杰 《建筑》2002,(9):5-7
中国入世后 ,应该说建筑业是受到直接冲击比较小的一个行业。因为作为中国传统产业的建筑业 ,目前尚是一门劳动密集型和管理密集型的行业 ,入门的准入度不高 ,建筑企业丛生 ,从行业领域看 ,由于“僧多粥少”导致建筑业的平均利润率很低。所以对于以资金密集和知识密集见长的国际投资者来说 ,如单从投资回报考虑 ,大都对在中国投资建筑企业不感兴趣。在公平竞争原则和非岐视原则之下 ,国际承包商凭借他们的综合实力将更加容易打入中国市场 ,然而 ,建筑业是一门属地性很强的行业 ,固定的建筑产品及流动的施工队伍 ,使得管理的难度大大增加 ,如…  相似文献   

19.
重构建筑学与国家的关系:中国建筑现代转型问题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国家与建筑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这一关联的现代转变及其影响至今在中国建筑史研究中还鲜有讨论。本文考察19世纪中叶以来,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国家性质的变化对中国现代建筑专业的影响。文章论证,在近代中国,伴随着外来势力和文化在中国影响的扩大,多元的公民社会出现并成为建筑商品化和多元化建筑价值取向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建筑的话语权的把持者,即建筑职业标准和审美评判的主体也发生了变化,建筑师职业在中国社会分工中的独立。传统国家与建筑业的主宰与被主宰关系被以租界为代表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取代,建筑形式从传统等级社会的制约下获得了发展的自由。20世纪20年代之后新的民族国家的建立不仅延续了外国租界对于建筑活动的法制化管理方式,还出于国家认同和改造国民的需要,推动了建筑中关于民族风格的探索以及对于政府行政建筑、纪念物和国民教育空间等特殊类型建筑的建造。国家与建筑学形成一种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以后,限于当时的建设条件,国家与建筑再次经历了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多元化格局为中国建筑业的繁荣提供了新的条件,国家正在重建与建筑之间管理与被管理、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的入世和近年来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已经促使越来越多的中国建筑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为使企业能够更好的实现国际化发展,有必要对这些企业海外经营绩效进行评价,以及时的发现他们在经营中存在的不足和偏差,从而为企业制定科学而有效的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和指导,因此,建立一套科学而适用的国际化绩效评价体系就尤为重要。本文在总结以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平衡计分卡的考核框架体系并结合了建筑产业的持点,构建出一套能够适用于中国建筑企业的国际化绩效评价体系。最后,通过一个企业实际的应用案例来展示该体系的可行性与适用性。从而,本研究为建筑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理论指导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