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结合我国中小型建筑企业的特点,明晰中小型建筑企业成长性的内涵,从建筑产出能力、项目管理能力、融资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四个方面,建立中小型建筑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构建中小型建筑企业成长性评价模型。以某建筑企业为例,运用该模型进行成长性评价与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为促进中小型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建筑企业竞争力参数模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提高竞争力 ,建筑企业需再造他们的战略 ,然而 ,为了实现这种再造过程需要一个竞争模型 ,现有的相关研究工作主要是对在一般市场条件下影响建筑企业竞争力的因素的研究 ,而对特殊的市场环境下 ,对建筑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工作却较少。本文提出了在中国建筑市场下 ,确立以核心竞争力参数 (KCP)来评价建筑企业竞争力的参数模型 ,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参数模型的结构。  一、中国建筑业的环境在调查中国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参数 (KCP)之前 ,首先要对参数产生的中国建筑业环境进行研究。Newcomberetal(1990 )认为建筑业的…  相似文献   

3.
将指标综合选择方法引入建筑产业评价领域,利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等分析方法,定量化地选定了12 个观测指标,从资源要素、产业外部环境、产业内生能力3 个方面提出区域建筑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针对该评价指标体系本身非递阶层次结构特点,利用网络分析法(ANP)建立了中国区域建筑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对全国31 个省、市、自治区建筑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具体测定与排序。计算结果表明:建筑产业竞争力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东部和沿海地区表现明显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如何合理地评价建筑企业竞争力,以便为企业制定竞争战略提供可靠的依据,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文中建立了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的多指标体系和综合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提出了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以我国上市建筑企业做为研究对象,采用该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评价建筑企业竞争力,通过对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能够确定建筑企业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5.
根据企业竞争力的相关理论,结合我国建筑企业竞争现状,确立了建筑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并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最后运用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以实证分析的方式对我国22个目标企业的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为建筑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研究企业竞争力有利于发现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研究结果可以引导企业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明确企业发展方向。文章运用粗糙集理论评价模型,通过建立竞争力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选择了27家建筑企业上市公司2008年的相关数据进行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建筑企业上市公司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工程管理能力和规模竞争能力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企业竞争力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建筑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动态含义;构建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投影寻踪评价模型,以实现对建筑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动态评价;选取我国21家建筑企业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企业认清行业现状、识别自身情况、发现机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我国建筑业的飞速发展,由融资约束、市场竞争力不足和污染环境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导致我国大型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基于此,本研究在考虑经济、社会、技术、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构建大型建筑企业ESG绩效评价体系。运用熵权-TOPSIS评价模型对大型建筑企业ESG绩效进行评价研究,并提出有助于大型建筑企业ESG绩效提升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有助于为大型建筑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提高融资能力、防范经营风险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建筑企业特点,借鉴战略平衡计分卡(BSC),构建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对浙江省8家特级资质建筑企业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展示了8家特级工程总承包企业各自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同时表明该评价体系,可以作为建筑企业自我评价的依据,也可作为政府主管部门评价建筑企业实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牛晓东 《山西建筑》2007,33(6):207-208
从企业竞争力理论出发,介绍了建筑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并对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确定进行了阐述,给出了其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全面合理地确定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指导和促进建筑企业健康、协调、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2)
毕业生质量的评价模型应该是动态的、分层次的、多属性的,这样才能给高校教学工作者和管理层提供更加全面和及时的反馈信息,从而更好的推动高等学校人才的培养。本文在已有的评测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相对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测试过程进行系统开发,最后以某届毕业生的评测过程为例,以验证评价模型和系统的正确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数字高程模型精度评价通常采用抽样方法,具有随机性及不定性.采用基于Strahler积分的改进型DEM精度评估模型以及经典方法等高线重构,通过定量化评估指标对3种经典内插方法生成的DEM数据进行整体精度比较和评价,克服了传统抽样评价方法的随机性及不定性缺陷.  相似文献   

13.
砂土流滑运动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砂土流滑发生时,大面积土体高速流动将导致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流滑砂土运动距离、破坏范围的研究可以为抗震减灾提供依据。文章通过砂土流动的室内模型试验,记录了砂土在不同初始状态下的流态化运动过程。然后,选择砂土模型中的特征质点,标定其在构形图中的位置,计算并分析其应变变化情况。研究表明:砂土的流动过程可分为整体流动阶段和局部流动阶段两个阶段。随着砂土流动时间的增长,总应变逐渐增长,应变率先增加后减少。  相似文献   

14.
桩-土-承台共同作用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浩  周健  邓志辉 《岩土工程学报》2006,28(10):1253-1258
通过带承台单桩及双桩基础的模型试验,对低承台桩基桩间土变形发展及其与承台板板底应力、桩侧摩阻力及桩端阻力间的相互影响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试验表明:在相同基础荷载作用下,桩数的增加使桩端刺入变形量占基础沉降的比例降低。双桩基础桩体的存在对板底应力体现出增强作用,在相同桩间土变形量下,双桩基础板底应力大于带承台单桩基础。桩土相对位移的发展从桩端部位开始,逐步向承台板扩展,同一部位基础外侧的桩土相对位移要大于基础内侧。靠基础内外,桩的不同侧面表现出不同的侧阻发挥过程及极限值。同样桩间土变形量下,带承台双桩基础在桩端平面上土体的竖向应力要大于带承台单桩基础,从而发挥出较大的桩端阻力。  相似文献   

15.
李金  李丽 《城市建筑》2013,(24):12-13
CBD交通系统存在着交通拥堵现象多发、交通资源利用不合理、交通换乘存在弊端以及高层建筑空间可达度不足等阻力因素。本文试图从减少交通总量、改进路网模式、优化建筑布局等角度提出解决策略,建立一种普适性的CBD规划模型。  相似文献   

16.
胡平 《中外建筑》2013,(6):106-107
2008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首次提出“招标控制价”的概念。在工程评标时,将高于招标控制价的报价视为废标。显然,清单计价规范的出台和实施给工程项目投标报价阶段的决策带来了深刻变化,有必要对这一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项目投标报价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将针对工程项目无标底招标中广泛采用的综合评估法,从虚拟投标人的角度出发,引入投标人风险态度因子,建立投标报价策略模型。  相似文献   

17.
包俊  廖艳 《建筑经济》2021,42(6):86-89
以TFV理论为指导,借鉴DNA双螺旋结构的特征,提出通过组织结构扁平化、领导力培养、员工培养形成精益建造管理理念支撑关键链,通过企业标准化管理、5S管理、供应链管理形成精益建造管理关键技术应用关键链,以此构建基于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筑企业精益建造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地基沉降的灰色群优化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筑地基的沉降观测一般是时间非等间距的;分析了基于灰色理论建立的非等间隔数据GM(1,1)模型进行预测所得出的结果的误差变化,得出需要进行预测的后续时间越长,误差就越大;用越久远的数据建立的非等间隔数据GM(1,1)模型进行预测,所得出的相同后续时间的结果误差越大;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模型群,进而对模型群进行了优化,建立了非等间隔数据GM(1,1)模型群的优化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9.
设计BIM模型数据流转到造价BIM模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敏  曾华 《工程质量》2013,(12):19-22,31
BIM数据从设计到造价的流转如何实现?BIM中设计阶段的信息该如何有效地为造价咨询企业利用?造价咨询企业利用BIM设计如果数据互通性很差,没有标准数据接口,不能兼容共享,形成数据的孤岛,模型需要做哪些工作?本文分析了国内外主流造价软件在导入BIM设计模型的一些实际应用情况,以工程成本核算为基础分析BIM技术的潜在价值,最后通过对BIM数据在设计和造价咨询流转的实践工程中所反映出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泰斯模型的讨论 ,分别给出了变流量的地下水头计算公式 ,地下水恢复水头计算公式 ,特别是变流量抽水时的恢复水位的计算公式。同时给出了导水系数变化时的水位计算公式和定降深时的流量计算公式。拓展了泰斯公式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