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随着现代工业自动化技术日趋成熟,机器视觉这一新兴技术也在各行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许多制造企业采用机器视觉技术助力自动生产线实现智能检测,自动识别等功能,以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介绍了智能外检系统在涤纶长丝自动包装线中的应用。该系统利用机器视觉设备对涤纶长丝丝饼外观进行视觉检测,将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算法应用到涤纶长丝外观缺陷的数据特征学习和识别上,替代了传统人工依靠肉眼、经验对涤纶长丝丝饼外观进行的物理检测。其可以对不同批号、不同等级的检测对象(含DTY、FDY和POY)进行自动外观缺陷检测处理。目前已在涤纶长丝生产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极大地减少了检验人员数量,降低该工艺对人员经验的依赖,提高了涤纶长丝自动包装线整体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工业生产是基于智能技术、信息技术,从自动识别到自动执行,机器视觉作为智能化辅助生产技术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通过对机器视觉在智能设备装配中识别引导功能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结合实际案例方式,对识别引导功能进行阐明,为下一步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智能制造是我国迈向制造强国的重要途径,加快我国工业发展步伐,有利于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机器视觉是一种通过使用光学设备和无接触式传感器来实现对目标图像信息自动接收与处理,从而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或实现对机器人移动控制。另外,机器视觉通过模拟人类眼睛来进行测量和判断信息,以高精度、高效率和可持续工作能力,在结构化场景量化方面有着突出的作用。随着工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机器视觉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汽车、印刷、包装、农业、医药、纺织等各个行业。所以,如何推进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对于智能产业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机器视觉工作原理,对机器视觉的智能定位与检测等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智能定位与检测系统,对视觉跟踪精度进行测试,跟踪精度约为(-0.2°~+0.2°),并将该技术应用于LED球泡灯自动化装配线,可满足装配线的实际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5.
李冬艳  高霄 《机械制造》2023,(1):38-40+49
将机器视觉技术引入首饰加工领域,形成应用机器视觉的首饰自动化加工单元。给出了加工工艺、加工节拍、产能和自动化加工单元布局,分析了工作流程,并介绍了自动供料系统、数控机床、机器视觉模块、中央控制系统等主要模块。  相似文献   

6.
智能制造是企业实现规模化效益和高质量产品的必由之路。BESTFIT在线检测是实现机器视觉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主要应用在白车身四门两盖制造工艺中,相对于人工生产线,显著提升了生产节拍和工艺质量,保证了柔性化自动生产线的可靠性与设备安全性。本文详细分析了装配线机器视觉智能制造技术实现路径,并通过技术分析,重点阐述了如何突破安装精度设计和节拍提升设计这两大关键点,保证质量与产量并行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工业智能制造行业中,质量缺陷检测工作面临一定的困难。在传统的物体表面缺陷检测中,人工目测不但过于主观,而且效率低下。基于机器视觉和深度学习的智能检测技术借助光学成像及图像处理等功能,能够准确计算待测物体的坐标信息,然后对物体实施自动定位并引导,同时完成自动装配。该检测技术具备非接触、无损伤、准确性高、连续工作时间长和高效率等优势,是目前智能制造检测较理想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华丽变身,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目标,智能制造是核心方向,而机器视觉技术的运用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什么是机器视觉,及其自身发展特点;再次,叙说了机器视觉技术的系统组成,机器视觉的发展历程和应用;最后,机器视觉技术在汽车领域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的研究与应用水平在不断提高,其耐久性、稳定性和快速性、精准性等优势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巨大帮助。在产业制造技术精密度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引入工业机器人代表的智能机器视觉技术,能够让制造设备更加智能化,生产效率显著提升,对于促进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帮助智能制造快速成长、有效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而言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就机器视觉技术和智能制造进行概述,进而分析机器视觉技术对制造业产生的巨大影响,最后具体探析了机器视觉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小龙虾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分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解决方案。设计了小龙虾自动分级流水线的控制系统,阐述了系统的硬件方案,根据机器视觉技术特点及检测需求给出系统软件工作流程。实验验证表明,系统能够满足小龙虾分级检测需要,工作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1.
针对工业装配生产线的自动装配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目视觉技术的机器人自动识别与智能抓取的结构.运用最大隶属度规则建立匹配关系矩阵,构建决策矩阵达到工件的模糊自主识别目的,并采用基于二阶惯性矩的轴向确定方法.在机器人装配作业平台上进行了工件识别与抓取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获得很好的识别效果和实时性,为工业机器人智能抓取目标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新型的神经网络及其在智能质量诊断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模式识别的新型神经网络模型———局部有监督特征映射 (RegionalSupervisedFeatureMapping, RSFM)网络,将其应用到质量控制图的模式识别中,为基于统计过程控制(SPC)的智能工序质量诊断分析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文中研究了网络的基本性能并对其参数进行优化,提出了采用欧氏距离判别法作为混合型多特征异常模式的识别方法。实验证明,所提出的模型对控制图的基本模式和混合型多特征异常模式都能够有效识别,网络收敛速度快、识别精度高,可进行大样本训练,适用于控制图的在线实时模式识别。  相似文献   

13.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活塞表面字符识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IMAQ Vision工具包在LabVIEW虚拟仪器平台上开发了识别活塞表面字符的机器视觉系统.该系统通过适当的图象处理和分析,如模板匹配、图象校正、图象提取、阈值分割、形态学膨胀、腐蚀以及光学字符识别等技术,能够实现活塞表面字符的自动检测与识别.实验证明,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自动泊车系统对不同类型停车位进行识别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距离和视觉信息融合的停车位智能识别方法。建立了根据超声波传感器、视觉信息传感器、里程计信息来辨识停车位两侧车辆姿态和车位参数的模型,根据Mamdani模糊推理计算输出相应的泊车车位识别结果。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车位自动辨识以及相应的泊车路径仿真模型,针对五个典型的停车位场景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车位智能识别和泊车路径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将自主开发的自动泊车系统搭载于某轿车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泊车系统对规则和不规则车位的自动识别正确率为88%~98%,平均值为92.8%,从而验证了车位智能识别方法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机器视觉的机械零件自动精密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运用机器视觉实现对机械零件长度的自动精密测量的方法。采用机器视觉技术获取试件的图像数据,利用图像处理中亚像素边缘检测方法实现对边缘的精确定位,并提出了一种相机自动标定方法,从而实现长度的自动精密测量。  相似文献   

16.
面向虚拟装配的零部件精确定位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基于几何约束自动识别的零部件精确定位技术中存在的识别效率和准确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层的几何约束自动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装配意图获取、约束优先级判断、约束类型匹配、约束参数匹配、约束位置匹配和约束有效性检查等分层判断机制,有效地提高了几何约束自动识别的效率和准确性。相关方法已经在虚拟装配工艺规划系统中进行了验证,并已应用到航天产品的虚拟装配工艺规划中。  相似文献   

17.
针对球阀阀芯自动装配过程中存在装配柔性低、时常无法精确定位的问题,基于机器视觉技术,构建了一套在线机器视觉系统.采用NI Vision Assistant模块对系统及图像进行快速、准确的标定,并在其中对零件图像进行预处理、模式匹配以及边缘检测等修正处理.在LabVIEW中调用Vision Assistant节点,得出零...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地减少在装配仿真完成后进行机构运动仿真的前处理工作量,提高机构运动仿真的智能化程度,提出了一种在虚拟装配环境下面向运动仿真的机构运动副自动识别方法。通过提取虚拟装配环境下零部件间的装配约束信息,计算两个相连接零部件间所有约束的约束度,并利用计算所得的约束度自动映射出运动仿真机构中相应的运动副,为机构运动仿真中建立机构信息模型提供了基础信息。结合自主研发的原型系统虚拟装配工艺规划软件,给出了基于虚拟装配系统实现运动仿真的底层数据结构、机构模型的数据结构、信息传递过程和算法实现流程,并通过具体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汪文君  王益祥  吴林 《机械》2012,39(1):63-66
码头散装机采用人工控制有不方便、费时、效率低下等缺点.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就需要实现码头散装机工作时散装头与罐装船船口之间的精确定位.利用双目立体视觉理论,根据码头散装机双目立体视觉的定位模型,设计了基于工控机及PLC的硬件系统,其中工控机用于数据的采集和图像的处理,PLC用于控制散装头的位置.开发了定位系统软件,从而实现散装机自动定位系统.此系统经过长期现场实际测试,系统基本上能够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能提高装载效率.  相似文献   

20.
文中根据企业离散型制造、生产对象复杂程度高、品种多样化、生产批量差异大的特点,结合智能制造系统典型特征,通过硬件和软件并行建设,建立全自动生产、人机协作生产和单工位智能装配3类生产模式,实现生产敏捷化。将制造信息转化为可度量的数字、数据和模型,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解决制造系统中各种复杂的优化决策问题等,实现设备互联互通和高度集成、产品状态的敏捷感知、实时数据分析、自动决策和精准执行命令,从而建立以“人机协作、数字赋能、智慧管理”为特征的电装智能生产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