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新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化城市的场效应,提升城市的势能,促进城市产生升级.高新区依托城市,与城市功能联动发展.我们应充分发挥二者的功能,加快我国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国家经开区和高新区往往被混同的现象,追溯两者的政策渊源,澄清其各自存在的理论逻辑及政策设计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些关于开发区发展实践及空间转型的思考.研究认为:经开区和高新区的设立分别来自于两种不同的政策原型--出口加工区和科技园区,相应地在具体政策上针对外资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不同进行了差异化的设计;以政策原点作为衡量的基准,经开区的政策延续明显地表现出时空不匹配,高新区则基本未能实现其政策目标;未来开发区的空间转型应该是从政策区向城市功能区回归,并针对具体的个案有差别化的、更为细致的考虑. 相似文献
4.
国家高新区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创新空间是其创新活动培育的重要空间载体,对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在此背景下,科学地解释国家高新区空间组织逻辑尤为重要。引入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结合“创新群落”“创新种群”等概念,在构建以创新空间组群和创新空间单元为主的国家高新区创新空间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创新空间组群的组织逻辑—面向技术应用、知识生产、服务扩散等异质性主体创新发展需求的“集群式”空间组织,创新空间单元的组织逻辑—面向创新人群、创新型企业等个体创新发展需求的复合多元式空间组织。 相似文献
5.
国际旅游城市的功能与发展趋势李庚(执笔)一、旅游日益成为当代城市的基本功能现代交通以城市为载体,为不同地域间人们交流提供了可能,使城市为定居人口服务的功能大大扩展,承担日益扩大的人流、文化流和情感流沟通的组织工作。随交流规模的扩大,城市的观赏功能和人...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9)
文章就桂林国家高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优势、现状成果进行分析,认为在新常态下桂林国家高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应积极推进自主创新方面的组织引导、服务和保障作用,围绕产业导向、区位资源,不断提升和创新文化品牌建设,以文化创意品牌建设为核心,汇集技术、人才、信息等各种创新要素,建立发展创新模式,才是未来园区发展的有效驱动力。 相似文献
7.
试论城市功能与社会经济发展之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新思考“为什么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后要讨论城市功能问题”,从中认识城市功能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强调城市功能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以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新的政策机遇和发展背景下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竞争力要素,研究了基于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高新区功能定位,提出高新区要以建立区域持续创新体系为核心,以建设创新型科技新城为目标,将南京高新区打造成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高科技文化社区和体制、机制创新的示范区。 相似文献
9.
新城市主义思想中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精神对当前中国城市的规划与发展有着直接和现实的借鉴意义.该文通过作者在宁波国家高新区核心地块概念规划设计中将“以人为本”作为出发点进行方案创作的实践过程,试图为“人本主义”理念在我国城市规划设计领域的运用提供一个案例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浅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近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状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的新特点,并探讨其规划设计方面发展的趋势,结合近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应的园区规划及项目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进步,产业观光越来越成为影响工业建筑设计的重要因素。原来注重经济、功能、安全的工业建筑设计,开始关注社会、城市和群众的精神生活。本文通过分析三种与产业观光有关的工业设计类型及一个建筑实践,阐述产业观光对未来工业建筑设计的深刻影响和工业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通过研究可知,工业建筑开始具有更多的公共建筑的特性;更注重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工业建筑在造型、空间、材料等方面更为注重表达产品或企业的精神内涵;环境规划更为重视生态环保;室内设计更为人性化和兼具文化性;结构设备电气等相关专业设计也更多借鉴民用建筑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15.
中国城市规划制度化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关于中国城市规划制度发展史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综合借鉴西方制度经济分析中(哈耶克与诺斯)两条不同的分析理路,力求从长时空探求中国城市规划制度历史发展演变的深层内在逻辑.在对其三个主要历史发展阶段进行回顾分析后,指出制度变迁中"外生力量的内生化"是其发展的内在逻辑,必须在中国当前的问题语境中对两条分析理路进行适当的"反思平衡".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规划学科重点发展领域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实现,全球化与地域化两极互动的发展趋势,要求我国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必须加快理论的研究与创新、实践的总结与提炼.从城市规划学科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未来发展趋势和重点发展的研究领域等方面,讨论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格局与趋势. 相似文献
17.
1949-2019年中国城市更新的发展与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规划》2020,(2)
城市更新一直是国际城市规划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中国城市更新自1949年发展至今,内涵日益丰富,外延不断拓展,对其70年发展历程的回顾,有助于理解中国城市更新特定的诞生逻辑、阶段问题与经验教训。根据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城市建设宏观政策变化,将中国城市更新分为相应的4个重要发展阶段。并且,对每一个阶段城市更新的政策背景、代表性案例、更新思想、学术活动以及更新制度建设进行总结分析,归纳中国城市更新的阶段性特征。最后,在历史演化与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城市更新应倡导多元价值观、多元更新模式、多学科交叉与合作、多元主体参与和共同治理的方向转型。未来,建设科学化、系统化和制度化的城市更新体系,将成为规划工作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8.
采取史料分析和老专家访谈等方法,对1957年的“反四过”运动进行历史考察.新中国初期的增产节约运动是“反四过”的主要诱因,“四过”实际指向整个基本建设领域,但城市规划却扮演了“替罪羊”的角色,其原因主要是在“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的特殊形势下,对城市规划科学性的认识明显不足. “反四过”的发生成为“三年不搞城市规划”的重要导火索,对1 960年代规划事业走向衰败产生了深刻的不良影响.城市规划界应当将其作为重要的警示教育题材之一,经常性地开展自省和自律,并务实寻求城市规划工作的合理定位. 相似文献
19.
城市的规划建设和发展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立足于较长的时间跨度,才能更加客观、理性地审视规划实施的有关问题。从历史研究的角度,对60年前八大重点城市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题讨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代背景下,八大重点城市规划在总体上得到了良好的实现,但规划实施中的问题也是不胜枚举的。制约规划实施的矛盾,突出表现在城市规划的整体性与建设实施的分散性、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多部门配合与协调的矛盾,以及工业和国民经济计划多变等。60年前城市规划实施的情形,与当前规划实施的局面有着惊人的相似。高度重视规划管理工作的经验积累与科学总结,是保障城市规划实施及促进规划学科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