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以建筑平面图为你,对利用AutoCAD2000绘制建筑施工图的绘制方法、绘制特点进行了探讨,以供广大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次毕业设计完成的是某高校综合实验楼的建筑、结构设计,通过毕业设计的实践,学习、掌握和提高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按照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建筑方面从校园环境出发,创造平淡、含蓄、简洁、素雅的建筑形象,实现功能、造型、环境与人性化的和谐统一。结构形式采用框架结构,结构布置力求满足建筑功能及结构传力明确的要求,做到结构简单、实用且传力快捷,结构计算上容易实现,总体设计满足毕业设计的要求。本设计结构部分应用PKPM系列电算软件完成,并结合手算分析。其中主要用到PMCAD、JCCAD等模块。通过PMCAD模块建立了一套描述建筑物整体结构的数据,为各功能设计提供数据接口,同时为基础设计提供设计荷载。  相似文献   

3.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施工图是用来表示工程项目总体布局、建筑物的外部形状、内部布置、结构构造、内外装修、材料作法以及设备、施工等要求的图样。一套完整的施工图一般包括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给排水、采暖通风施工图及电气施工图等专项图纸,也可将给排水、采暖通风和电气施工图合在一起统称设备施工图。传统的施工图任务组织分工,通常是由设计单位遵照国家及工程项目当地政府现行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完成施工图设计,由  相似文献   

4.
筒仓CAD系统是已经研制成功的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圆形筒仓设计的结构CAD系统 .该系统自动完成从内力分析、配筋计算、构造设计到施工图绘制、计算书编辑的全过程 ,能有效地优化筒仓设计方案、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质量 .文章简要介绍了筒仓CAD系统的构成、实现思想和实现技术 .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用 BASIC 语言所建立的绘制建筑施工图子程序库的工作。本子程序库是一系列图素子程序的集合。图素子程序分“固定图素”、“基本参数图素”及“专用参数图素”三类。在使用过程中,也可根据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子程序的再开发。文中列举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实例,说明各类子程序的内容、调用格式及用途等。借助此子程序库,可在 BCM3A—SR6602微机绘图系统上绘制建筑施工图中的平、立、剖面图及局部大样等图纸。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研究公共建筑的节能潜力与节能设计措施,选择重庆市区大型商场建筑为研究对象。在调研了主要的商场建筑的基础上,建立了商场建筑基本模型;针对商场建筑外墙部分,从提高外墙保温隔热性能方面制定出采用双层玻璃窗、增加外墙保温层及空气间层等四种不同的节能构造设计方案,并分别与现状外墙的能耗状况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比较各方案的热工性与经济性指标,得出商场建筑外墙节能设计的有效措施,为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介绍港口装卸桥金属结构CAD系统STRCT的整机结构几何参数设计、部件结构初步设计、有限元分析、结构优化设计、强度、疲劳、稳定性校核、结构详细设计、绘制施工图和编制技术文件等主要功能、设计流程、特点及系统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当前建筑宜居性设计方法中存在的设计结果用户满意度较低、合理性差和宜居性达不到要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源时空数据的建筑宜居性动态设计方法。将建筑道路交通景观设计的关键点划分为路面视觉造型构建、路基景观构建、分隔带景观构建。基于建筑道路交通及景观分析结果,得到相关多源时空数据,通过乘幂关系对建筑楼板边长与厚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获取楼板厚度与楼板短边长度、楼板长宽比值的关系,以此得到建筑宜居性要求下最小板厚的设计结果,完成建筑振动舒适度动态设计。结合可靠性理论,定义了建筑结构宜居性的功能函数,将函数计算结果与加速度限值相关规范相结合,以人体加速度对应的不同适应度来指导实际建筑宜居性设计,实现建筑宜居性动态构建。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用户满意度平均约为95.8%,建筑宜居性系数平均为0.9,合理性较强。  相似文献   

9.
基于面向对象技术,在Windows平台上利用VC++6.0语言开发了与AutoCAD接口的钢筋混凝土筒仓顶盖CAD系统.该系统从内力计算到施工图的绘制全部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实现了筒仓仓顶荷载向仓身的自动传递,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性能,能有效进行设计方案优化,提高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中专教育的特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制图课是一门技术基础课,从应用的角度看,怎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专业课是我们当前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下面我对工民建专业的建筑专业制图教改谈一些看法。一、任筑专业制图在应用中存在的问回毕业设计是中专学校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设计能力的重要环节。工民建专业绘制建筑施工图是毕业设计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次辅导工民建专业毕业设计和参加毕业答辩工作,发现学生在绘制建筑施工图时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通病:1.不重视建筑制图标准的应用。2.建筑祥图中的结构形状表达不够充分。3.…  相似文献   

11.
旧建筑的抗震性能已经不能满足现行抗震规范的要求,合理的改造加固设计是提升此类建筑抗震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南京某综合政务服务大楼为例,阐述了改造加固内容与设计思路;针对基础及上部结构体系等需加固处理部分,根据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不同部位的受力特点,设计了新增人工挖孔桩基础、增设钢支撑抗侧力构件、剪力墙开设洞口的粘贴钢板法加固、框架柱粘贴外包型钢加固等不同的加固方式;利用PKPM软件进行整体建模计算,分析了改造加固效果。这种设计方案可为此类建筑的改造加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结合Excel使用VBA开发了简单的结构计算器,可供结构工程师在方案设计阶段使用。程序可以完成内力计算、配筋以及简单框架的绘制。文章论述了程序设计的核心思想、关键技术并给出必要的程序代码。  相似文献   

13.
利用计算表单软件强大的公式输入和函数库等数值计算功能以及快速数据批处理、可视化交互和计算分析功能,可解决静定梁内力图绘制过程中遇到的大量计算和图形绘制问题,其方法具有节约时间、计算准确等特点,对科研、教学、工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阐述了静定梁内力图的计算和绘制方法,提出了使用Excel计算表单的解决方案,利用计算表单软件Excel的计算批处理、函数库、图表等功能与技术对某一商场改造工程上的力学计算问题进行了应用分析,分析过程简单快捷有效,值得工程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详细介绍了运用AutoCAD二次开发技术开发砼结构梁、柱施工图辅助绘制软件的全过程,对系统功能实现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和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ASSAP1系统是一套简洁,通用、高效和界面友好的空间网架、网壳结构CAD软件。系统提供四种方法进行有限元前处理,可以完成焊接球节点网架、网壳结构全套施工图绘制。系统中相关辅助功能模块的开发,为系统高效运行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6.
水电站厂房具有跨度大、层高较高、吊车起重量大、计算工况多以及内力产生的结构变形比一般工业厂房大等特点.以某水电站厂房作为研究对象,为对厂房排架柱内力展开计算,分析了排架柱结构形式及其特征,以控制变形作为其结构设计的关键因素,并根据结构的选型与布置、构造以及构件的刚度比综合确定其计算简图.采用PK程序对风荷载、最大起重力、最大刹车力作用下的排架柱内力进行了计算,并采用空间杆系分析方法TAT为结构变形进行补充计算,计算结果反映了排架柱的实际受力情况,能够作为绘制施工图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7.
移动计算包括3个重要组成部分:移动计算机、无线网络和移动应用软件.移动计算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应用的研究热点包括:移动IP电话、可穿戴计算机、条形码技术、无线感应器技术等.本研究项目使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给出了一个基于移动计算技术的建筑信息管理构架,又从应用和技术的角度,分别给出了2个具体的应用模型和技术模型.建筑管理人员和系统设计人员可以使用这一模型来选择建筑信息管理战略,确定系统功能,选择移动计算技术,设计系统框架.  相似文献   

18.
完成了宾馆综合大楼框架—剪力墙高层结构的抗风、抗震结构设计。主要内容包括:1.工程概况与结构体系的选择;2.结构布置;3.荷载计算;4.刚度计算;5.水平荷载作用效应分析;6.框架以及壁式框架梁、柱弯矩的计算;7.单片剪力墙的弯矩轴力计算;8.重力荷载作用框架和剪力墙的内力计算;9.剪力墙墙肢及过梁内力计算;10.荷载效应组合;11.截面设计。整个设计围绕延性设计这一思想进行,力求体现建筑师的设计风格,不违背建筑设计的意图,体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由于建筑使用功能及建筑效果的需要,超长医用建筑不断出现,多数医院建筑体型复杂、结构超长、平立面不规则,对结构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超长医用建筑在结构设计时,如何解决结构抗震和温度应力的问题尤为重要。文章以泰安市中心医院新建院区的门诊医技病房综合楼为例,针对其建筑体型、平立面的规则程度,通过抗震缝将门诊医技病房综合楼分为了门诊医技楼和病房楼2个独立的结构单元,采用了具有2道抗震防线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并对薄弱连接部位进行了性能化分析,采用了部分型钢混凝土结构,提高了其抗震性能,取得了良好的抗震设计效果。结合实际对超长混凝土结构进行了温度应力的计算,合理利用材料,结合相应的构造措施,有效的减小了温度应力对超长医用建筑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论述了建筑装饰设计的设计方向,讲述建筑装饰设计应结合建筑结构艺术和形式艺术。分别分析了只重建筑结构的装饰设计的不完整性和只讲形式艺术的片面性。提倡在进行建筑装饰设计时,内部结构的合理性和外部造型的完美性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