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融危机是当今经济学者所关心和主要研究的方向,经济学家从经济学的不同角度来研究和解释危机产生的根源和原因。本文首先探讨了文化与经济的密切关系,然后从霍夫斯坦特的文化维度来研究和探析中美商业文化的差异,并从商业文化的视角来解读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索罗斯的哲学观点"可错性"、"反身性"、"开放社会"出发,探讨了现代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对现代经济学的弊端进行了揭露。现代经济学在研究方法有着本质的缺陷,这导致其无法解释和有效防范危机。本文认为,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内在缺陷,而货币政策滞后和错误使用也是导致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文章据此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及其风险扩张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地产泡沫破裂是美国发生次贷危机与金融危机的根源。美国次贷危机之所以快速向系统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演变,关键原因是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及其衍生品具有内在的风险扩张机制。次贷市场不透明,以及缺少流动性保障的交易机制、评估普遍存在“助涨杀跌”的顺周期效应、金融机构风险管控不力、营销模式隐含了很高的道德风险等制度性因素,对次贷市场的风险集聚和危机爆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美国金融危机已演变为全球性经济与金融危机,全球经济有可能因此陷入中长期衰退状态。  相似文献   

4.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产生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虚拟资本的独立性、逐利性、贪婪性是形成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通过对金融危机的根源分析,启示我们:妥善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防止虚拟资产泡沫的过度膨胀;妥善处理好经济增长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妥善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防范金融风险;妥善处理好金融接轨和危机防范的关系,警惕危机转嫁.  相似文献   

5.
“增量利益关系说”是二十一世纪初经济法学者陈乃新提出的从“增量利益”角度研究经济法的一种学术观点。它从时间雏度方法入手,得出了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人们在社会化生产中生产和实现剩余并相应地进行剩余的分配和再分配中所产生的关系——增量利益关系,从而把经济法与其它部门法区别开。它的研究视角对发展完善经济法,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全球似乎又到了经济危机的紧要关头。 人们从来都倾向于高估解决危机的能力,然而现实却总是以超乎所有人的想象在发展。眼下,世人正眼睁睁地看着欧洲主权债务灾情一步步恶化,由单一的债务危机演变为交织着金融危机、政治危机、社会危机在内的复合型危机。希腊、MF(曼氏金融)、意大利……风险被一个一个引爆,世人似乎已阻止不了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到来。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国内学者有关国际经济法发展阶段的几种观点。根据国际经济法调整的对象,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是国际经济法的萌芽与形成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至20世纪70年代为国际经济法的调整时期,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为国际经济法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8.
社会中间组织是独立于政府与市场主体的一种新的经济法主体,为经济法实现协调国家经济运行的立法目的提供了广阔的理论前景。本文在界定了社会中间组织的概念、特征及分类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其作为经济法主体的内在逻辑,并对其在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并没有像分析家们最初预期的那样,很快风平浪静,反而愈演愈烈,最终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动荡,进而演变为全球经济危机。本文对次贷危机演化为金融危机,金融危机转变为经济危机的传导路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强政府监管防范金融危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次贷危机的根源在于全球经济失衡,失衡的根源在于金融霸权和国际义务严重不对等的美国模式。美国模式是基于美国价值观,美国社会、政治和经济运行的综合模式,是美国主导全球化进程但并不承担相应国际义务的优劣并存的模式。美国模式既是导致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也是其自身遭遇次贷危机的根源。  相似文献   

11.
马尔库塞以19世纪的发达工业社会为依托,批判性继承了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以异化为逻辑起点,剖析自然异化的危机根源、具体表现,形成了生态学思想的整体认识,探寻一条人与自然解放的新路径。其中蕴含的认知逻辑、解放路径和价值诉求,仍然是当前解决生态问题的科学指南,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遵循。  相似文献   

12.
韦伯的“铁笼”之喻揭示了曾代表现代性曙光的理性业已以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的方式成为现代社会危机的根源,激发了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西方学者的现代性批判与现代性重建运动。不同于当代西方学者始于伦理化“交往范式”的现代性重建路径,人类命运共同体牢牢立足唯物史观的“生产—交往”范式,力图以真正共同体的价值追求超越现代性的伦理式方案,在理论与实践上证明了自身是打破铁笼的中国式现代化方案,同时也对人类社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提供了助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经济法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比较社会法与经济法的特征,认为社会法和经济法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经济法是社会法域下的一个部门法,经济法应当归属于社会法。  相似文献   

14.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民法与经济法学界围绕经济法是否是为独立的部门法和经济法与民法的调整对象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回顾这场论战,对于今天的学者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八十年代的论争从沟通不足到充分沟通从而某种程度上达成了双赢。论争的重要原因在于学者对经济法的现代性认识不足。而论争也并非纯粹的逻辑上的学术争论,这其中有着抢地盘的意味。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是现代性问题。网络文化的悖论性存在状态是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的本体根源;网络文化危机是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的本质所在;缺乏社会文化动因推动公共治理是难以遏制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蔓延的外在原因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民营企业失败的主要根源,针对民营企业面临着处理集权与分权的难题和决策高风险的危机,提出民营企业成长壮大必须实现三大突破——企业家自身突破、家族制管理模式突破与产权制度突破.  相似文献   

17.
《南昌水专学报》2018,(2):49-53
从解释学"前理解"这一视域切入,危机事件舆情危机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政府、媒体、公众三者对相关事件的"前理解"存在对立或分歧,进而导致后续舆情危机。文章从这一视域出发分析了三者面对相关事件时的"前理解"差异及其与舆情危机产生的关联性,指出预防、减少、消解危机事件舆情危机,皆可从解决三者"前理解"的对立或分歧入手,尽力达到"前理解"的一致或相互包容,才能有效应对危机事件舆情危机。  相似文献   

18.
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历史上,西安事变有着独特的地位。这一重大的历史事变,其深刻的民族根源、历史根源不容忽视。严重的民族危机是西安事变的根本因素。一方面国外强敌入侵,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大肆排斥异已;另一方面国内抗日民族运动高涨,共产党顺应历史,积极领导抗日救亡运动。终于,历史留下了一个醒目的标题——西安事变。  相似文献   

19.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已经逐渐演变成一次全球性的大危机。这次危机将会导致国际经济金融体系的重新洗牌、国际经济规则的重新制订。我们应该审时度势,主动参与国际经济新规则制订,为中国未来三五十年的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20.
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是企业危机产生的重要根源之一,企业危机管理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比较分析则显示,当危机爆发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是企业有效控制危机、快速从危机中恢复的基石和途径,危机对企业来说是机遇;企业推卸社会责任的行为短期对企业有利,但责任的缺乏将让企业失去市场信任和未来,危机对企业来说是危险。在危机管理中,企业唯有积极承担相应责任,企业的危机管理预警机制、策略和技巧等才能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