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交替A/O工艺处理养猪废水.进行硝化菌与反硝化菌的培养、驯化;交替阶段厌氧和好氧段各自运行的最佳时间的确定;交替A/O工艺对NH3-N、TN、NO3-N的去除情况以及交替A/O工艺对养猪废液脱氮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A段运行2.5 h,O段运行时间为2 h,交替13.5 h即3个交替过程后,NH3-N的去除率为60...  相似文献   

2.
A/O脱氮工艺影响因素及其控制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有效提高A/O工艺脱氮效率,以淀粉废水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DO、硝化液回流量、污泥回流量、SRT、进水COD与TN质量质量浓度比和HRT等因素对脱氮效率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如以出水氨氮质量浓度来控制好氧区DO值,以缺氧区硝酸氮质量浓度来控制内循环回流量,以进水COD与TN质量质量浓度比或出水总氮质量浓度来控制外碳源投量,最后根据上述分析建立了A/O工艺硝化与反硝化反应专家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3.
内循环对A2/O工艺脱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效容积为52L的A~2/O工艺,以实际生活污水为水源,研究了不同进水ρ(NH_4~+-N)负荷条件下,内循环回流比对系统脱氮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硝化速率随着进水ρ(NH_4~+-N)负荷增加而升高,系统脱氮效率随着内循环回流比增加而升高,内循环回流比从0增加到6,系统脱氮效率升高了14.0%,其中,ρ(NO_x~-N)去除率升高了10.2%,ρ(NH_4~+-N)去除率升高了3.8%.为稳定出水中氮的浓度、降低运行费用,内循环回流比应随进水ρ(NH_4~+-N)负荷的增加而增加,一般情况下内循环回流比易控制在2左右.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延吉市污水处理厂现场进行模拟实验,考察了厌氧段对出水氨氮和总磷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出水的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比污水厂的出水分别高出17%和18%,厌氧段的最佳停留时间为1.5 h,进而验证了该厂运行A/O工艺的可行性,并提出了该厂污水处理的改进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5.
A/O脱氮工艺中内循环控制策略的建立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在A/O(anoxic/oxic)脱氮工艺中对内循环进行有效的控制,将好氧区生成的硝酸氮回流到缺氧区,实现氮的有效去除,在分析了反硝化反应对进水COD利用效率及反硝化速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得出内循环控制策略就是控制内循环回流量以维持缺氧区末端硝酸氮质量浓度处于最优设定值2.5 mg/L,研究表明该设定值具有很强的鲁棒性,不随进水负荷变化而变化,出水硝酸氮和总氮质量浓度可以实现最低值,同时可大大降低内循环能耗.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内循环模糊控制器以期实现污水厂的智能控制.  相似文献   

6.
未来在月球、火星等空间永久基地上使用的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BLSS)需要实现水的再生与闭路循环.A2/O工艺具有较好的去碳、脱氮、除磷效果,因而可应用于空间基地的废水处理中.但是,A2/O工艺的固有缺陷使其很难在同一系统中同时高效地去除氮和磷.通过对超声波强化污水生物去除有机物、生物脱氮除磷等方法的分析研究,探讨了...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昆山市某污水处理厂(A-A^2/O工艺)的实际运行状况。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有机物、总磷、悬浮物等污染物均有良好的处理效果,但脱氮效果偏低且不够稳定。通过分析进水水质及运行控制条件对脱氮效果的影响发现,该污水厂水温及进水碳氮比对脱氮效果影响较小,内回流比对反硝化效率影响显著,其主要原因为好氧段过量曝气导致大量溶解氧通过内回流进入缺氧反硝化池,消耗有机碳源并抑制反硝化过程,导致反硝化效率偏低。但好氧段保持较高溶解氧强化了A2/O工艺在低温条件下的硝化效果。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昆山市某污水处理厂(A-A2/O工艺)的实际运行状况.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有机物、总磷、悬浮物等污染物均有良好的处理效果,但脱氮效果偏低且不够稳定.通过分析进水水质及运行控制条件对脱氮效果的影响发现,该污水厂水温及进水碳氮比对脱氮效果影响较小,内回流比对反硝化效率影响显著,其主要原因为好氧段过量曝气导致大量溶解氧通过内回流进入缺氧反硝化池,消耗有机碳源并抑制反硝化过程,导致反硝化效率偏低.但好氧段保持较高溶解氧强化了A2/O工艺在低温条件下的硝化效果.  相似文献   

9.
采用模拟青吉污水厂两级A/O工艺的中试系统进行了4个工况的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和TN分别为600 mg/L和70 mg/L左右时,控制污泥回流比为100%,混合液回流比先后调整为200%或150%,出水TN均不会超过20 mg/L。在进水TN浓度进一步提高、进水COD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必须采取增加MLSS、提高混合液回流比和外加碳源等措施,出水TN方能不大于20 mg/L。在分析总结中试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应于不同进水TN的两级A/O工艺出水TN达标排放的各工况运行参数组合及其碳源投加量估算方法,可用于指导污水厂运行。  相似文献   

10.
A/O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最终沉淀池污泥全部回流到厌氧的A/O工艺各单元的水质、污泥特性、污泥脱氢酶活性、生物相等.结果发现,厌氧单元和好氧单元的污泥浓度分别是7~11g.L-1和6~8 g.L-1;厌氧单元的污泥脱氢酶活性较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系统中污泥菌胶团结构紧实,沉降性能良好,微生物以假单胞菌和产碱杆菌为主.经厌氧处理后,CODcr去除率达到50%~70%,pH降到8左右,系统的CODcr总去除率高达87.5%~98%,出水SS低,pH=7~8.  相似文献   

11.
A/O工艺实现城市污水半亚硝化与生物除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污水半亚硝化是实现其厌氧氨氧化的基础和关键步骤,但相关研究甚少,为此,利用A/O反应器处理实际城市污水,研究实现半亚硝化的可行性及其对生物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A/O反应器可实现稳定的亚硝酸盐积累,积累率约为85%;通过调整水力停留时间可控制A/O反应器出水NO2--N/NH4+-N在1.0左右,满足厌氧氨氧化对进水水质的要求;温度和溶解氧质量浓度的波动会导致亚硝酸盐积累的破坏.实现半亚硝化的稳定后,A/O反应器除磷稳定性变差,可能与出水游离亚硝酸质量浓度(FNA)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2.
焦化废水的新物化法处理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开发焦化废水专用处理药剂,在进水水量为120~144m^3/d的中试规模下,处理后废水中的COD,NH3-N,酚,氰等主要污染物指标均接近或大大低于国家规定的I级和Ⅱ级排放标准(GB13456-92),并可作回水使用,处理后的废渣可掺入动力煤中燃烧,对环境不产生二次污染。为便于与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相区别,将这种物理化学方法称之为新物化法。  相似文献   

13.
采用UASB+A/O组合工艺处理养殖废水。在进水COD为6120 mg/L、BOD5为3850 mg/L、NH3-N为450 mg/L、SS为8300 mg/L时,出水COD为82 mg/L、BOD5为17 mg/L、SS为41 mg/L、氨氮为13 mg/L,去除率分别达到98.7%、99.56%、97.11%和99.51%,出水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8978-96)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以天然麦壳为生物吸附剂,研究其对模拟皮革废水中氨氮的吸附性能,并考察温度、氨氮的初始浓度、麦壳吸附剂的投加量、溶液的pH,以及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在温度为45℃、氨氮初始浓度为50mg/L、麦壳投加量为0.1g、溶液pH为8、接触时间为5h时,麦壳对氨氮的吸附去除效果最好,最大吸附量为8.144mg/g.经1mol/L的磷酸或氢氧化钠改性后,其氨氮吸附量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15.
城市污水灌溉中氮素转化的实验研究及污染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水灌溉是我国北方地区城市郊区农业发展的既 成事实.它一方面可以缓解当地的农业水资源紧缺的 矛盾,另一方面,污水中还含有作物生长所必需的丰富 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但是由于缺乏科学指导,用于 灌溉的污水大多数未经任何处理,污水中含有的有毒 有害物质已经使污水灌  相似文献   

16.
以江南地区某城市污水处理厂A-A2/O工艺实际运行资料为背景,通过现场分段采样并通过物料衡算对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脱氮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污水厂的硝化效果良好,脱氮效率主要受制于反硝化不足,污泥反硝化池、厌氧池、缺氧池以及好氧区总氮分担去除率各占了12%、32%、42%和14%。而污泥脱硝池运行异常以及曝气区溶解氧过高是导致反硝化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膜生物反应器A/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试验采用A/O工艺和膜生物反应器相结合对学校内生活小区污水的处理效果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对污染物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出水COD、NH3-N、TP分别为16mg/L、8.7 mg/L、1.78 mg/L,其去除率分别达到96%、83%、62%,出水水质均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标准B标准。  相似文献   

18.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etrochemical wastewater purific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pollutants loading/degrading rates in A/O process for petrochem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was investigated by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 of the 16S rRNA gene fragments amplifi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Results show that while the influent COD and NH4+-N concentrations are 425.92-560 mg/L and 64-100 mg/L respectively, the corresponding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the effluent are 160 mg/L and 55 mg/L, which are 1.6 and 3.6 times more than the national standards respectively. It demonstrates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pollutants removal process is inefficient. The analysis of PCR-DGGE profile indicates that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of the activated sludge in A/O system is species-rich but unstable, and the highest and the lowest similarity coefficients are 36% and 6.25% respectively, which shows that remarkable community structure evolution exists in the system. The variation of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pollutants loading influences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pollutants obviously, and relatively stable community structure leads to the stable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of biolog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