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含砷难处理金矿的细菌氧化预处理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分析了细菌氧化预处理含砷金矿石的机理、影响细菌浸出的因素及工艺流程,详细综述了国内外含砷难处理金矿石细菌氧化预处理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难处理高砷金矿的细菌氧化-提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经过驯化的HQ0211菌对高砷金矿进行氧化预处理-氰化提金实验研究.该矿石含金128.5 g/t,含砷16.84%(质量分数,余同),含硫21.72%,含铁26.62%,氰化浸出率只有29.35%,是典型的高砷难处理矿.经过细菌氧化预处理,金矿脱砷率达到96.2%,失重率达到43.9%.矿石的金氰化浸出率由原来的29.35%提高到92.57%,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3.
难处理金矿加压氧化预处理技术及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殷书岩  杨洪英 《贵金属》2008,29(1):56-59
难处理金矿由于毒砂和黄铁矿等硫化物的包裹,直接氰化金的回收率很低,为了提高金的浸出率,必须先打破毒砂黄铁矿等的包裹.加压氧化是在高温高压下,在加压釜中由氧气作氧化剂氧化硫化物,破除硫化物对金的包裹,使金能直接与氰化物接触,提高金的浸出率.该工艺具有反应快、金的回收率高、环保等优点,近年来已成为难处理金矿的一种重要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4.
5.
难浸金矿的细菌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彤 《贵金属》1996,17(3):40-46
介绍了氧化硫化矿物的细菌氧化特点与原理,并评述生物氧化工艺在难浸金矿预处理中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含砷难处理金矿的细菌预氧化-氰化法提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我国二种难处理会砷金矿(半壁山、包古图)的细菌(T.ferrooxidans)预氧化槽浸工艺及其基础理论,讨论了初始接种量、矿浆浓度、铁离子浓度及矿物工艺学参数等因素对细菌氧化毒砂的影响,初步探讨了细菌浸出机理及反应动力学,并讨论了砷硫化物氧化率、金解离率及金氰化浸出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优质金矿不断被开发消耗,难处理金矿占比不断地提高,从难处理金矿中回收金是金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简要分析了难处理金矿浸出困难的原因,介绍了焙烧氧化法、热压氧化法、生物氧化法、机械活化法、微波法5种预处理技术和氰化法、硫脲法、硫代硫酸盐法、卤素法、火法5种金回收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比较了5种预处理技术和4种湿法金回收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对难处理金矿预处理和金回收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高砷难处理金精矿细菌氧化-氰化提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高砷金精矿中配入不同比例的低砷碳酸盐型金精矿,使其所含硫、砷及铁等主要矿物成分含量发生变化,研究给矿中铁砷摩尔比对难处理高砷金精矿细菌氧化一氰化浸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砷金精矿中铁砷摩尔比直接影响细菌预氧化的效果,同时也影响细菌的活性和溶液中铁砷摩尔比的变化,给矿中铁砷摩尔比越高,溶液中的铁砷摩尔比也越高,且随着给矿中铁砷摩尔比的增加,溶液中铁砷摩尔比的变化幅度加大,给矿中铁砷摩尔比介于4.6~2之间,有利于细菌预氧化和氰化浸出,铁、砷氧化率分别由6.14%和7.38%提高到89.90%和93.60%,金、银浸出率分别由64.18%和35.93%提高到97.78%和88.83%,较好地改善细菌氧化效果,稳定和优化细菌预氧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高砷硫金矿的预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鲍利军  吴国元 《贵金属》2003,24(3):61-66
黄铁矿和砷黄铁矿是高砷硫金矿和精矿的2种主要成分,它们将Au包裹在其中,用一般已知的方法处理该矿,存在Au收率低、过程复杂,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目前对高砷硫金矿的预处理方法主要有氧化焙烧法、加压氧化法、细菌氧化法、硝酸分解法、真空脱砷法等。其中真空脱砷法处理高砷硫金精矿能保护环境免受污染,同时使As作为对环境无污染产物析出,是一种理想的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湖南某高砷难处理金精矿的细菌氧化-氰化提金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某高砷金精矿属于难处理矿石,含砷11.28%,含金66.18g/t,金的直接浸出率仅为21.91%.通过该样品5%、10%、15%、20%矿浆浓度的细菌氧化试验,发现金精矿砷的氧化率达到93%以上.细菌氧化渣的金浸出率随着矿浆浓度的增大而降低,5%矿浆浓度下细菌氧化渣的金浸出率为93.15%;10%矿浆浓度下细菌氧化渣的金浸出率为92.46%;15%矿浆浓度下细菌氧化渣的金浸出率为90.50%;20%矿浆浓度下细菌氧化渣的金浸出率为87.58%,比未经处理时金的直接氰化浸出率21.91%有了很大的提高,预处理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1.
生物冶金法处理难浸金矿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斌  陆跃华 《贵金属》1996,17(3):47-54
叙述生物冶金法处理难浸含金硫化矿的优点及所用微生物种类,浸出的机理和方法研究与细菌氧化厂的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12.
难处理金矿的处理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志楼  杨天足 《贵金属》2014,35(1):79-83,89
难处理金矿直接氰化金的回收率低,为了提高回收率,必须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处理。本文简要地分析了难处理金矿的难浸原因,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处理难处理金矿的方法,详细地介绍了非氰化法、强化氰化、预处理法、火法熔炼法处理难处理金矿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介绍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13.
难处理金矿石细菌氧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影响细菌氧化难处理金矿石的诸多因素,许多学者仅从单个或几个方面做出研究.鉴于此种状况,本文从生物学角度对细菌冶金工艺中的细菌生活场所、驯化条件、适宜的生长环境因子等因素进行了论述, 从矿物学角度进行了矿石矿物组成、矿石化学成分的研究,另外还作了矿石粒度、矿浆浓度、表面活性剂和反应器结构等工艺方面的探索.从多方面论述了不同情况对细菌浸矿速率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杨典奇  唐云  唐立靖  姜凤 《贵金属》2017,38(1):65-68
研究了微波焙烧预处理对微细浸染型难处理金矿浸出的影响。正交试验表明,各因素对浸出率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微波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浸出时间、浸出剂TY-3用量和氢氧化钠用量。在微波焙烧温度550℃,焙烧时间40 min,浸出剂TY-3用量14 kg/t,氢氧化钠用量8 kg/t,浸出10 h的优化条件下,浸出率达94.8%。XRD分析结果表明,经微波加热焙烧后,原矿中黄铁矿转化为赤铁矿。与马弗炉焙烧对比,微波焙烧可能具有选择性加热作用,更有利于矿石中包裹金的暴露。  相似文献   

15.
马德全  唐云  王红星 《贵金属》2019,40(1):37-41
针对微细浸染型金矿的矿石性质,采用超声波强化两段预处理-非氰浸出工艺进行研究,考察氧化剂用量、预处理时间、浸出时间、超声波功率、超声波时间对金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声波功率为120 W、时间为150 min,强氧化剂TY-1用量为6 kg/t、催化剂TY-2用量为2 kg/t、氧化时间为4 h、氢氧化钠用量为20 kg/t、碱预处理时间为10 h、非氰浸出剂TY-3用量为10 kg/t、浸出时间2 h的条件下,可获得86.43%的金浸出率。  相似文献   

16.
1 IntroductionTheextractionofgoldfromrefractoryoreshasbeenintensivelyinvestigatedbymineralprocessingresearchers ,becausemoreandmoreexploitedgoldoresfailtobeefficientlyextractedbyconventionalcyanidationwithoutpretreatment.Thepre dominantcausesofrefractor…  相似文献   

17.
难浸金矿加石灰焙烧工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鹏飞 《贵金属》1998,19(2):50-53
在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加石灰焙烧工艺的特点,讨论其研究与应用中的问题,提出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蔡云卓  杨玉璐 《贵金属》1998,19(2):49-49
贵金属光学金相图谱之七蔡云卓杨玉璐(贵金属研究所,中国昆明650221)TheOpticalMetalographsofPreciousMetals(7)CaiYunzhuo,YangYulu(InstituteofPreciousMetals,Ku...  相似文献   

19.
超声强化原位电氯化法浸取难处理金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用超声波和非超声波两种条件作用下原位电化学生成氧化剂浸取难处理金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能够显著地提高金的浸出率,且缩短浸取反应时间.在没有超声波条件下采用原位电氯化法浸取6h,金的浸出率为54.84%;但在超声波作用下,金的浸出率可达90.68%.另外,通过对浸取前后矿渣的XRD图谱比较可知,没有使用超声强化的电氯化浸取后矿渣表面检测到元素硫,而用超声作用的矿渣表面则没有检测到硫.并由此分析了超声波对金矿浸出的作用机理和对电极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