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关于国产地震勘探仪器研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夏祥瑞 《物探装备》2007,17(1):21-24
国产地震勘探仪器的开发与研制经过了50年的发展历程,追踪国外先进技术,走过了四个发展阶段。文中分析了地震勘探仪器研制工作的“下岗”原因,并对自主开发新一代地震勘探仪器提出了衷恳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随着地球物理勘探向单点、高密度方向发展,生产作业向复杂区域延伸,节点地震仪器借助GPS授时技术取得了迅速发展,占领了部分的地震勘探仪器装备市场。本文通过引入高密度勘探对地震仪器装备的要求,介绍了当前具有代表性的节点仪器GSX、Zland、HawK和AutoSeis的技术状况,分析了节点仪器在高密度勘探施工中面临的问题,阐述了节点仪器在高密度勘探施工中的技术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地震数据采集核心装备是推动地震勘探技术和方法发展的原动力。高密度、宽方位、全波采集等地震勘探技术已成为解决复杂地质问题的关键技术,超万道地震仪器、高保真宽频数字检波器、高效激发震源等是这些技术推广应用的基础。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地震数据采集核心装备技术进展,剖析了中国石油地震数据采集核心装备的发展现状。根据物探技术发展需求,提出了发展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地震仪器、数字检波器和宽频高效采集可控震源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G3i仪器是INOVA公司推出的新一代有线遥测地震仪器,经过几年的应用与不断完善,展现出了良好的滑动扫描性能。本文将详细阐述G3i仪器的技术特点及滑动扫描的工作原理,并对实现滑动扫描仪器所需的软、硬件配置要求进行了总结;同时针对G3i仪器在滑动扫描勘探项目中的应用情况,介绍了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地震勘探仪器的发展、时代划分及其技术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地震勘探的实际需要,地震勘探仪器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文章论述地震勘探仪器的发展、时代划分及各代仪器的主要技术特征、性能等,重点介绍新一代全数字遥测地震仪的基本结构、性能和特点。  相似文献   

6.
地震数据采集记录系统的发展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数据采集记录系统是地球物理勘探的核心装备之一。随着物探技术与电子技术的发展,这一系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文章从未来地球物理勘探开发的需求出发,分析了目前世界主要地球物理装备制造市场仪器现状以及在用或强力推出的几种不同结构、不同数据回收方式的仪器的优缺点,阐述了未来仪器将朝着超大道数、混合型方向发展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和电子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充实我国的地震探勘装备,提高勘探质量和勘探精度,我们引进了先进的勘探设备。本文就勘探仪器软件的一些基本知识及今后发展带计算机的勘探仪器软件应考虑的一些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地震勘探仪器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围绕地震勘探仪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3个层面:操作应用层、技术支持层和设计制造层。为了更有效地做好这3个层面的工作,熟悉地震勘探仪器的发展历史,掌握当代地震勘探仪器的关键技术,把握地震勘探仪器今后的发展方向,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依据技术特点将地震勘探仪器划分为六代,并分别介绍了每一代仪器的主要性能;从5个角度分析了地震勘探仪器发展变化的历程和一般规律;从7个方面详细阐明了当代主流地震勘探仪器的关键技术;最后从用户的追求和电子技术的走势,展望了地震勘探仪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高分辨率地震勘探中,有少数探区仍然坚持使用类似14位的SN368仪器,但大部分探区却不惜花费巨额资金从国外引进了24位新一代采集系统,并形成了一种潮流。那么新仪器对油气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到底具有什么优势呢?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际资料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结论:24位仪器对我国目的层在2.OS以下的石油勘探来说,其记录品质不比SN368系统好,二者基本相当。因为新仪器设计的动态范围虽然较大,但实际可用的动态范围并不比15位仪器的大,而且无有效提升高频小信号的功能。因此,当前在地震勘探中应克服"唯武器论"的倾向。为适应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需要,尽快地着手研制新型的高分辨率数字地震仪。  相似文献   

10.
地震勘探仪器是油气勘探的核心装备,直接关系到物探采集数据的质量、施工的效率和成本。本文对多种地震仪器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的介绍,通过分析现有多种地震仪器的功能和特点,结合地震仪器市场现状,对地震仪器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11.
Most of us are aware that the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is being transformed in several significant ways. Natural gas is supplanting coal as the leading utility choice fo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lines are creating new grid linkages, including links to utility-scale renewable generation facilities. Finally, in certain parts of the country, mass-market customers are investing heavily in distributed generation, chiefly photovoltaic solar power, usually via rooftop solar panels. Each development has its issues, but rooftop solar seems to generate controversy that spills into the popular press.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垃圾邮件的产生原因、传播特点、危害及防范等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主要从垃圾邮件造成的负面影响和有效防范措施两个层面进行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饶翔  汪晋  袁用波 《海洋石油》2015,35(3):51-56
原油中所含的有机氯物质是导致炼油设备腐蚀的关键问题之一。此文通过研究注水助剂、注入水以及酸化措施液对江汉油田八面河油区原油有机氯含量的影响,探讨了八面河油田原油有机氯产生的化学反应途径,提出了控制使用含氯的油田化学助剂的建议,对避免外输原油中有机氯超标和下游炼化设备的有机氯腐蚀问题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缺少伴生气的海上油田的热电联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电负荷和热负荷都比较大而伴生气量严重不足的海上油田,实现热电联供将会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节省操作费用,从而提高油田收益率,降低桶油成本。选择合理的热电联供方案并对方案的可行性及技术关键点进行充分的分析与研究,对油田的总体开发是十分重要并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智能钻井理论与技术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杂地质条件下,钻井工程会遇到大量非均质性、不确定性、非结构性、非数值化的难题,迫切需要智能钻井理论与技术来解决以上难题。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论述了第一代和第二代智能钻井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技术价值,后者能够更广泛更全面地集成当代高科技和当代钻井、测井、录井等成果,将成为今后的主流钻井技术,其主要工作与关键技术是设计研制电子钻柱。分析了未来智能钻井技术的其他研究方向,深入研究了智能钻井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及其概念与内涵。重点介绍了正在研发中的基于对接式电接头电子钻柱的智能钻井技术,论述了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技术难点。基于对接式电接头电子钻柱的智能钻井技术具有众多优点,可彻底解决第一代智能钻井技术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成油气系统作为控制油气形成与赋存的地质单元,其概念已为国内外油气地质家普遍接受。成油气系统与盆地数值模拟的关系十分密切。本文论述成油气系统数值模拟综合分析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多级冷能发电循环构型的优化是提高LNG冷能发电系统?效率的重要途径。从减少有机朗肯循环工质蒸发器?损失的角度,对现有三级发电循环方案进行了HYSYS模拟分析和改进,提出了新型三级冷能发电循环优化方案,并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价。结果表明:新型三级冷能发电循环优化方案净输出功较现有方案增加了438.00 kW,?效率提高了10.35%;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和净现值分别提升了5.30%和28.23%,平准化度电成本降低了3.16%,新型三级冷能发电循环优化方案具有更好的盈利能力和降本增效效果。以上研究可为LNG接收站冷能发电工艺的优化设计和经济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简要说明了我国电业生产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及国际上常用的火电厂烟气脱硫工艺。详细介绍了上海石化热电总厂扩建工程所采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CFB)脱硫的原理、技术特点及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概况、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向地球深部进军是我国重要的资源战略,同时也是地质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油气勘探认识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范围内深层—超深层已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领域,更是中国常规油气勘探的主战场之一。我国许多含油气盆地中都发现了与深部地质作用相关的H2、He、CO2、地热等共伴生资源的规模聚集。因而,探究深部地质作用及其对深层资源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梳理了盆地深部地质作用对深层烃源岩生烃与演化、储层发育与保存、油气运移与聚集及油气共伴生资源富集的控制作用,总结了研究进展和面临的科学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科技攻关的方向。盆地深部地质作用与深层资源形成分布面临的主要科学问题有:深部地质作用下有机质成烃化学动力学与多元生烃潜力;深部高温高压超临界体系流体—岩石—烃类相互作用机理及超深层储层的有效性;深部油气系统中烃类相态转化、运聚成藏及保存机制;深部特殊地质环境下油气共伴生资源的形成与富集。深入开展深部地质作用与深层油气资源研究,需要从沉积盆地深部构造演化入手,围绕深部地质过程与资源效应这一核心科学问题,选择深部流体活跃的典型盆地为解剖对象,揭示深部层系物理化学作用机理,阐明不同深部地质过程对不同类型资源(油气、H2、CO2、He、地热及干热岩)形成与聚集的控制机制,探索深部资源新领域。未来的主要攻关方向包括:深部地质动力学背景与地质作用机制;深层生烃动力学与生烃量估算;深层储层发育与保持机理;深层油气运移与聚集机理;深层共伴生资源差异性富集机理。通过攻关,丰富完善盆地深部地质作用影响下油气富集理论与评价方法,也为深部其他战略性共伴生资源的评价与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较之于超低排放燃煤发电,燃气发电是否仍然具有环保与生态方面的比较优势,是我国未来电源结构优化决策时的重要考量因素。为此,基于我国火电行业现有的环保标准,从污染物排放水平、污染物治理产生的问题、碳排放及资源消耗等方面对比了二者的环境和生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实施低氮燃烧改造和加装SCR后,燃气电厂的常规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低于超低排放燃煤发电;②燃气发电单位度电CO_2排放量较超低排放燃煤发电减少约50%,并可显著节约水资源与土地资源;③由于超低排放燃煤发电存在着SO_3等可凝结颗粒物和重金属排放等问题,因而燃气发电的环保、生态效应优势更为显著。进而提出以下发展建议:①继续加大环保政策力度,鼓励燃气电厂建设;②参照北京、深圳地区对燃气轮机的NO_x排放标准,修订《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将全国范围内燃气轮机NO_x的排放限值设定为15 mg/m~3,同时取消对燃气轮机烟尘、SO_2的排放限值;③加快构建和完善全国碳市场并设定"地板价",通过碳价机制形成气候友好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引导电力企业加快向低碳电力结构转型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