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古村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和独特的营造方式,是传承古村落历史文化特色的重要元素。在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过程中如何传承历史建筑风貌与地域特色,促进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规划建设面临的难题。该文以琼库什台历史文化名村的建筑营造与保护为主线,分析建筑现状、建构方式、建筑评价等,并总结传统建筑风貌特征、营造方式与风貌整治策略,为今后的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有参考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建筑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寄托着人类对自身历史的追忆和感情。中国传统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与其他建筑明显不同的特点,其高超的建造技术、精湛的营造工艺在世界建筑体系中自成一家。现代建筑的发展是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发展的。但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保存城市的记忆,如何保护历史的延续性,如何保留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城市建设者、规划者、设计  相似文献   

3.
在台湾社区营造运动蓬勃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历史建筑的保存深受本土化的社区意识影响。与此同时,台北都市再生基地计划的应运而生使得社区营造有了空间层面的落脚点。文章以社区营造为背景,通过分析社区营造中专业团队、社区居民与历史建筑的相互作用,结合台北新富町文化市场的再生总结出社区营造背景下历史建筑的再生经验。  相似文献   

4.
沅水中上游区域是我国东部地区与西南地区经济技术及物资流转的必经之地,起着引东接西、连南通北的重要作用,客观上造就了该区域多种文化的交融和整合,并深刻地反映在各类营造活动中,形成了该地域建筑文化的特殊性。通过归纳该流域的一类典型建筑——"窨子屋"的平面基本类型和建筑特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认为窨子屋是当地社会、经济、历史乃至自然环境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典型的地域性建筑。  相似文献   

5.
宁波帮博物馆设计力图营造一个充满地域特色的叙事的空间序列。结合宁波帮历史发展轨迹与人文意蕴,形成建筑叙事空间主线。层叠交错的院落营造情景化的空间,以现代建筑语言塑造出一个寄托地区情感、家国情怀的空间场所。  相似文献   

6.
针对城市对人文内涵的需求及历史建筑更新存在的现状问题,可以将叙事学领域中的“场景”概念应用于历史建筑改造更新中,以活化历史建筑价值,丰富人的城市体验。笔者通过研究场景概念与营造原理,结合将场景应用于历史建筑更新的目标与原则,从物质组织、行为引导、情感激发、价值增益四个方面,提出一套基于场景营造的历史建筑更新策略,为历史建筑更新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自宋代《营造法式》起,建筑设计与营造进入较为规范的设计模式,整个传统官式建筑的营造得到了约束。不同地区因其地域环境、材料工具等因素的影响,在当地传统建筑建造过程中也会因地制宜考虑自身特点来进行少量变形与改善。通枋就是天水地区在地域、材料、文化等因素的条件下,经过工匠创新的产物。其结构构造制式不同于北方官式建筑中常见的额枋形式,形成了具有天水地方特色的营造技艺和建筑景观。运用类型学和结构数理分析的方法对天水地区通枋结构构造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张宇 《新建筑》2012,(1):148-149
《巴蜀摩崖石窟建筑环境研究》对巴蜀地区的摩崖石窟进行了多学科、全方位的系统阐释,详细地剖析了巴蜀摩崖石窟的发展历程、技术艺术背景、历史政治形成、分布选址布局、建筑空间关系以及窟龛内反映的建筑形式等,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摩崖建筑环境观。摩崖石窟是集宗教艺术、历史文化于一体的宗教建筑类型,其内部空间营造布局采用的建筑手法,窟龛的结构构造、外部形制、装饰雕刻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建筑发展水平。巴蜀地区摩崖石窟大多开凿于盛唐之后,兴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涌现出许多建筑大师和建筑杰作,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民宅……,它们历经六、七千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呼和浩特大召寺属于藏传佛教建筑,建筑营造技术和工艺体系的主要特点就是“多元共生,兼收并蓄”。从古至今,建筑文化和建筑营造技术工艺的交流与融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大召寺藏传的营造技术及工艺,在历史的长河中,多种文化在不停地经历着多次洗礼,并且由差异与冲突过渡到依赖与认同的循环过程,它们矛盾的统一至今仍有所体现。作为文化的载体之一,建筑不可避免地反映着这种文化融合的过程,建筑营造技术及工艺记载着历史发展的印记。  相似文献   

11.
木材的使用无处不在,体现了自然美。木材的概念分类俱多。中国传统建筑和木材息息相关。中国传统建筑的类型很多,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广泛,首先是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宫殿中的应用与体现,其次是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坛庙中的应用与体现,再次是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民居中的应用与体现,最后是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古典园林中的应用与体现。木材对中国建筑的整体影响深远,无论科技怎样发展,木材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5)
Since China is play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ternational affairs more and more people throughout the world have the fever of Chinese Culture. And under Chinese governmental encourage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Confucius Institute is springing up like the mushrooms shooting up throughout the world. Speaking of Chinese culture, Chinese Calligraphy, as a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of Confucius Institute, the dominating role of Chinese calligraphy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from chapter to chapter.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园林的海外营建不仅是工程项目的建设,更是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文化传播。系统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园林的海外发展脉络,构建了中国园林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框架,通过时空分析和文化影响力计算等,定量研究并可视化 展示了中国园林跨文化传播的时空范围、方式和效果等。研究 表明:1)依据传播速度和特点,中国园林在海外的跨文化传 播可划分为4个阶段;2)中国园林跨文化传播的源地主要为苏 州、上海和北京;3)中国园林跨文化传播的目的地与影响力具 有高度的空间聚集性,主要集中于美国纽约、华盛顿,德国慕 尼黑,法国巴黎,以及日本札幌、川崎等城市;4)政治、经 济、文化交流和技术规范共同影响着中国园林的跨文化传播效 果。研究结果对于理解中国园林的跨文化传播路径和特点及提 高中国园林的跨文化传播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园林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园林之所以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是由于中国独特的地貌、悠久的历史以及多民族文化交融和谐共生的结果。通过对中国园林发展历程和基本特征的总结与分析,提出了中国园林主题是和谐,灵魂是文化,本质是民生。  相似文献   

15.
宋代港市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山 《华中建筑》2002,20(5):100-102,106
该文在简述了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动脉的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的发生,发展过程后,以海外贸易的黄金时期宋代为切入点,尝试结合海港城市在空间形态和结构上突破性的发展和变化,借此管窥宋代商业城市的渐进性的变革过程以及随之而来的具有世界性开放特征的城市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16.
国画家园林是中国园林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悠久的历史。国画家园林在选址、主题、意境等方面上,有很多优秀的实例。作为国画家园林的一个现代实践,静清苑的景观设计,通过简洁的形式,将中国绘画艺术、园林山水景观与现代生活的需要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高能 《山西建筑》2009,35(13):35-36
对中西方文化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当代中国建筑的发展方向,指出应将中国建筑艺术文化中的精髓同西方建筑艺术领域的先进元素相结合,向前辈学习,从而走出一条建筑文化发展的中国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8.
王鲁民 《新建筑》2006,(5):54-58
中国近代史上中西建筑文化融合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途径,一种是基于中国传统建筑观念的、以中国传统建筑为本体的吸纳西方建筑技术、纹样和造型特征的途径;一种是基于西方建筑观念,以西方建筑为本体的吸纳中国传统建筑造型特征和装饰纹样的途径。这两种途径,从文化学立场看,均显示出中国传统的把建筑视为塑造人们起居格局并建构社会秩序的工具的观念具有深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海外建设了大量的中国园林,旨在将中国园林的菁华与特色传播到世界诸多城市.通过文献研究、归类分析等方法对海外中国园林的建设概况、营建与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力求展现40年间海外中国园林的建设发展成就,阐明其营建与运行机制,探索保持海外中国园林长久生命力的手段.并在此研究基础上,将海外中国园林置于新时...  相似文献   

20.
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于2015年1月正式实施。为提升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发展水平,纵向重点比较了新旧标准在评价指标和等级评定方面的重大变化,横向比较了新标准与台湾最新版本EEWH在评价对象、评价阶段、评价指标、等级评定和附加项5个方面的异同。研究分析显示新标准采用分数量化评级,新增"运营管理"指标和"提高与创新"附加项,相比旧标准在泛用性、准确性、可操作性、灵活性上都有所进步。而对比台湾地区的EEWH,我国新标准额外关注了建筑本身之外的项目管理因素,在准确性上虽不及台湾地区的EEWH,但操作灵活,适合目前我国的国情。新标准的科学量化、简易操作的特性对推动我国绿色建筑认证工作的普遍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