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味核苷酸及其在食品调味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桂友 《中国调味品》2001,(10):25-29,32
以5′-肌苷酸和5′-鸟苷酸为代表的5′-核苷酸及其一些衍生物,已逐渐应用于食品的调味中。本文综述了5′-核苷酸及其一些衍生物呈鲜味特点、味性质与化学结构的关系以及在食物调味中的运用情况,以便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5′-核苷酸类鲜味调味剂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2.
呈味核苷酸及其在食品调味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桂友 《中国调味品》2001,(10):25-29
以5′-肌苷酸和5′-鸟苷酸为代表的5′-核苷酸及其一些衍生物,已逐渐应用于食品的调味中.本文综述了5′-核苷酸及其一些衍生物呈鲜味特点、呈味性质与化学结构的关系以及在食物调味中的运用情况.以便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5′-核苷酸类鲜味调味剂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3.
呈味核苷酸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杜琨  张亚宁  方多 《中国酿造》2005,(10):50-52
综述了5'-核苷酸及其一些衍生物在天然食物中的分布、稳定性、增效作用、制备以及在食品调味中的应用等问题,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5’-核苷酸类鲜味剂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4.
5.
呈味核苷酸在酱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GMP、IMP、I+G、MSG有相乘效应,添加到酱油中可增添鲜味提高酱油的品位,但持久稳定性差。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并介绍了核苷酸在调味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称为食品的味,其基本原味有甜、酸、咸,苦4种,后来根据不同国家进行调查总结认为:日本有5种原味:咸味、酸味、苦味、鲜味、甜味;欧美有6种原味;咸味、酸味、苦味、甜味、碱性味、酸性味;中国有7种原味:咸味、酸味、苦味、甜味、鲜味、辣味、香味。印度有8种原味:咸味、酸味、苦味、甜味、涩味、辣味、淡味、馊味。 在我们的日常的食事生活中,只知道能吃得滋味美好的食物,但不知道食物鲜美的实质是什么。 到了本世纪初期日本池田于1908年发现海带产生鲜味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MSG)后来  相似文献   

7.
呈味核苷酸的生产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四种生产呈味核苷酸的生产方法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评述,还就呈味核苷酸的应用和发展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9.
呈味核苷酸在酱油中的应用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叙述了呈味核苷酸的性质,化学结构、呈鲜机制和呈味特点,介绍呈味核苷酸在酱油中的应用技术,认为需通过加热使酱油中的苷酸分解酶失活,在核苷酸添加曦方面结合成本分析提出了配比数据。  相似文献   

10.
调味品中呈味核苷酸二钠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主要研究调味品中呈味核苷酸二钠的检测方法,对比研究QB/T 2845-2007和SB/T 10371-2003中I+G含量检测方法,以实验数据及理论分析得出结论:调味品中I+G的含量检测以采用SB/T 10371中I+G检测方法为宜.  相似文献   

11.
呈味核苷酸的5′—肌苷酸和5′—鸟苷酸具有特殊鲜味,它们和味精配合使用,不仅使其风味更加鲜美,而且成本比单纯使用味精降低50%左右。本文对呈味核苷酸的研制、生产工艺作了介绍。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着重对RNA 酶解法和自溶法作了详细评述。  相似文献   

12.
1.3 发酵—转化法生产5’—核苷酸1.3.1 5’—肌苷酸生产此法是先发酵生成肌苷(IR),然后磷酸化为5’—IMP,其工艺流程如图5所示。肌苷菌种培养→扩大培养→发酵48h→离子变换柱分离肌苷干燥分离冷冻结晶浓缩磷酸化结晶过滤烘干IMP图5发酵—磷酸化法生产IMP 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3.
呈昧核苷酸促进调料工业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呈味核苷酸主要指5’-肌苷酸钠(5’-IMP)。5’-鸟苷酸钠(5,毛MP)和IMP+GUP三种,均有强烈的鲜味,能以几何级数程度,增加食品原料及味精的鲜味,是我国第二代调味品(超鲜味精)及第三代调味品(复合调味料)、新一代鸡精调味品的主要原料。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呈味核苷酸在食品调料应用中开发日新月异,其产品及功能越来越多,又大大促进了核苷酸产业及调料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1960年日本的国中明博士等,分别从鲣鱼和香菇中发现肌苷酸(IMP)和鸟苷酸(GMP),它们具有比谷氨酸单钠更鲜美的呈味效应,且与谷氨酸单钠盐具有相乘的协同效应,二者混合的鲜味比单独使用味精的鲜度可提高数倍至十余倍。日本早在上世纪的60年代初,冠以“强力味精”的品名,在鲜味剂市场上悄然独占鳌头。  相似文献   

16.
食品中的呈味肽及其呈味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呈味肽因其不同链长度和结构序列具有不同的滋味特征,包括甜味、苦味、酸味、咸味和鲜味。目前国内对于呈味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种类和数量的发掘阶段,关于呈味肽与味觉感受器相互作用而呈味的机理还不是十分清晰;而国外对于呈味肽的降血压、降血糖等生物活性功能以及5类呈味肽的相应呈味机理研究有相关新报道。本文阐述了食品中的呈味肽以及其在食品中的作用,并综述了其呈味机理的研究新进展,以期为食品风味研究及调味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呈味核苷酸的提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乔世伟 《中国调味品》2001,27(2):18-19,31
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制取5’-核苷酸的方法。从大麦芽根部提出5’-磷酸二酯酶,以味精废液培育出的酵母为原料,采用稀碱法进行酵母破壁,然后再经5’-磷酸二酯酶的降解作用,制取出呈味5’-核苷酸。  相似文献   

18.
呈味肽的研究及其在调味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甲 《肉类研究》2010,(5):88-92
呈味肽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氨基酸合成或酶水解后得到的、分子量500-1500Da之间的低聚肽,其具有良好的呈味功能。由于其氨基酸组成的不同,使得呈味肽具有了甜味或苦味,少数具有鲜味或酸味等味道。本文还介绍了在食品调味领域中起重要作用的呈味肽的研究进展及应用,以期了解调味品领域的发展趋势,提供未来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呈味核苷酸的化学性质及特性,对其开发和生产现状作了简介,并综合概述了几种生产方法,闸明了呈味核苷酸在食品、医药及农业方面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