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引言自从用了碳砖炉底,炉底寿命显著提高,高炉长寿的矛盾由炉底转移到炉身。一代役龄中,往往需要中修(炉身更换内衬和冷却设施)1~3次,炉身寿命成了高炉工作者主攻对象。现在国外在对冷却器材质和结构、内衬砖材质、冷却介质和冷却系统、炉顶装料装置、操作等方面进行改进后,密集式冷却板或冷却壁结构的炉身均已取得十年以上寿命的成果。近几年来,通过国内高炉工作者的努力,炉身寿命也在不断增加。随着高炉的强化和产量的增加,高炉炉  相似文献   

2.
高炉是炼铁生产的主体,它的建设投资大,施工周期长。因而,高炉的寿命一直为炼铁工作者所重视。目前,决定高炉寿命的关键已从炉缸、炉底转移到炉身,特别是炉身下部已成为急待解决的关键部位。国内有些大高炉生产两年左右就因炉身损坏而被迫停产中修,以致一代高炉需要二至三次中修,这不仅需耗巨资,而且影响产量,造成双重经济损失。所以,国内外高炉工作者都在努力寻求延长炉身寿命的办法和措施,力争高炉炉体同步大修。  相似文献   

3.
现代大型高炉,由于炉底采用炭砖与高铝砖综合结构,并设有炉底通风或通水装置,同时炉缸下部亦采用炭砖砌筑,因此,高炉内衬的薄弱环节继而转向炉身部分。从近几年来,国内一些炉子的炉身寿命较短可足证明。有的高炉炉身寿命之短已到惊人程度。如武钢2号高炉、鞍钢的4号高炉、7号高炉及太钢的3号高炉等等。本文根据武钢高炉三次大、中修的炉身寿命情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4号高炉第二代第一次中修炉腹,炉腰,炉身下部采用球墨铸铁冷却壁,炉身寿命没有得到明显延长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延长炉身寿命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5.
一、炉身塌砖经过四号高炉是1970年9月建成投产的。容积2516米~3。它是我国第一座炉腹以上采用汽化冷却、取消炉缸支柱、不设炉腰托圈的大型高炉。1974年2月,因炉身冷却壁大量烧坏进行了第一次中修。1977年10月再次因为炉身汽化冷却出问题进行了第二次中修,将炉身由汽化冷却改为水冷,在沟下增加烧结矿筛分设备。1978年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当时国内大型高炉的先进水平,年平均利用系数为1.526,焦比526.3公斤。1981年2月底炉身砖衬全部脱落,4月份进行了第三次中修。四号高炉开炉以来中修次数、中修炉身寿命及产铁量见表1。由表1可见:  相似文献   

6.
高炉大型化,炉体寿命有所降低(6年左右)。国外特别是日本进行了许多调查研究与试验改进工作,大型高炉炉龄延长了,八十年代炉龄可达10年,而且一代无中修,只是晚期喷补炉衬1~2次。国内高炉炉体寿命虽有8年,但需中修1~2次,与国外差距大。在使用炭砖以前,影响炉体寿命的主要因素是炉缸,炉底的破损。1963年11月冶金部曾组织高炉、热风炉寿命调查组对19个厂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目前,国内外炼铁工作者为延长高炉炉衬寿命,力争高炉达到一代炉龄(尽量减少高炉中修次数或取消中修),使之高炉在一代炉役期间获得最佳的技术经济指标。在炉底、炉缸的结构和材质相继解决之后,其寿命大大延长。但随着含铁品位提高,渣量降低,造成了碱金属及其它有害元素在炉内的循环与富集,使之炉身寿命急剧缩短。为了减轻碱金属及其它有害元素对炉衬的侵蚀,因而重点转入了对高炉炉身材质的研究。我国高炉在一代炉役期间,需经过多次中、小修,每修一次停产少则十几天,多则几十天,严重影响高炉一代炉役的产铁量。  相似文献   

8.
武钢四座高炉(容积分别为1386,1436,1513,2516米~3)炉身寿命一般仅3~4年一代炉役中需要进行2—3次中修。因此炉身下部和炉腰是目前武钢高炉寿命短的关键部位。影响炉身寿命的原因很多,如原燃料条件、冷却结构和冷却方式、内衬材质、操作和维护等,且互相制约,本文侧重讨论结构  相似文献   

9.
高炉炉身寿命是高炉中修的重要依据之一。目前在炉缸和炉底寿命延长的情况下,炉身寿命就成了高炉结构中最薄弱的环节。表1列出鞍钢四座高炉炉身寿命及结构特征。由表1可见,不同的高炉炉身寿命是很不一样的。最短的只有9个月(9高炉第三代),最长的可达13年零4月(4高炉第五代)。为何炉身寿命有如此大的差别呢?主要决定于高炉的工作制度和炉身结构。这二者如能好的结合,在炉身下部形成一层保护性  相似文献   

10.
《炼铁》1984,(3)
冶金部和中国金属学会于1984年6月5日至9日在武钢召开了大中型高炉炉身寿命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生产、科研、设计和高等院校32个单位的代表共80名.会议总结交流了建国以来各厂提高炉身寿命的经验和教训,分析了当前炉身寿命短的各种原因,并对今后延长炉身寿命提出了具体措施. 与会代表认为,自从高炉采用碳砖综合炉底以后,影响高炉寿命的薄弱环节已转移到炉身下部.目前高炉炉身寿命一般只有四年左右,它不仅因中修需要耗费巨额投资和大量人力、物力,而且严重影响生铁产量.为此,高炉炉身寿命过短已成为当前发展钢铁生产的突出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高炉的强化,加重了炉体设备和内衬的工作负荷。高炉炉底由于采用了炭质材料,并与水冷的炉底结构配合,已经取得十年以上的寿命。炉身的寿命一般为3~5年。据此,高炉的长寿矛盾已由炉底转移到炉身。高炉大修(含中修)前、后能耗较高。停炉和开炉要消耗大量能源。检修要耗费资金和劳动力。1982年武钢3~#高炉中修费用约1200万元。  相似文献   

12.
近10年来,国内外高炉随着容积的扩大和冶炼强度的不断提高,炉体寿命有降低的趋势;国内高炉炉身寿命尚未达到8年,但一代炉役需中修1~2次,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国外高炉炉身寿命,因冷却形式、内衬材质、监控仪表以及操作和维护水平的不同,长者约11~12年,短者1~2年。如:日本六十年代高炉的平均寿命为5~6年,1980年平均寿命接近8年;君津3号高炉炉龄达到10年8个月。苏联高炉炉身寿命六十年代平均为3~3.4年。法国Solmar钢铁厂1、2号高炉炉身寿命仅10个月和25个月。据英国对33  相似文献   

13.
目前影响高炉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炉身下部与炉腰、炉腹砖衬寿命短,一般耐火砖衬在0.5~1年内全部脱落,水冷壁过早暴露,因直接承受高温热腐蚀和炉料,气流冲刷而很快破损,致使炉壳发红,被迫停炉中修,所以提高炉身砖衬的使用寿命已成为延长高炉寿命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1967年Konopinky教授在欧洲第一次将碳化硅砖用于高炉后很快在全世界得到推广。近十几年来,国外工程技术人员针对高炉生产特点经过试验研究,普遍认为除粘土结合碳化硅砖外,其他氮化硅结合,氧氮化  相似文献   

14.
全国大中型高炉炉身寿命讨论会开得很好,很有成效。这次会议是对建国三十五年来高炉炉身寿命问题的一次系统总结。对延长我国高炉寿命,特别是炉身寿命具有重要意义。现在我扼要地讲儿点意见。一、思想上要充分认识解决炉身短寿问题的迫切性自从采用炭砖综合炉底并增加炉底冷却以来,炉底炉缸的寿命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而炉身下部寿命短的问题则突出了。随着炉容增大,操作上不断强化以及其它一些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攀钢大型高炉冶炼钒钛矿实践,研究了钛的行为对炉缸、炉底的保护作用及一代炉龄延长到20年的可能性。炉身下部是高炉长寿的另一限制性环节,本文就此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砖衬、冷却壁材质、冷却水水质和提高高炉操作技术,使高炉一次中修延长到10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一、武钢高炉炉身结构的变化目前,高炉炉身寿命特别是炉身下部及炉腰,已经成为大型高炉能否长期维持稳产高产的关键。在武钢,1970年之前各高炉基本上是按苏联五十年代的设计建造的。1970年以后,几座高炉利用大修或中修机会进行了结构改造。具体来说,武钢高炉炉身结构采用过以下几种类型。 1.于1958年首先建成投产1965年中修的一号高炉,采用了如图1右边所示的第一种结构。二、三号高炉建设也相继采用过这种设计。它的特点是:炉腰托圈以上设四层扁水箱,其上(炉身下部)为八层(二高炉大修  相似文献   

17.
冷钢2号100m~3高炉在1991年2月大修时,炉身中下部、炉腰、炉腹、炉底的最上一层,以及铁口区采用了新型耐火材料——高炉铝炭砖。经过近二年生产实践,高炉生产正常,多次打开人孔观察,高炉铝炭砖完整无损。与1990年2月大修的1号高炉(容积175m~3,在炉身下部、炉腰、炉腹使用自焙炭砖)相比,炉壳温度低50℃,1992年全年平均焦比低23kg。内衬寿命可以大为延长,预期一代炉龄可以不中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介绍包钢1~#高炉中修停炉时对高炉炉衬和冷却壁严重破损原因及有害元素在炉内纵向分布进行的调查.分析了包钢1513m~3级高炉,当炉腹冷却壁总破损率达到40%以上时,标志高炉进入中晚期工作,≥80%时,高炉一代中修寿命基本结束.另外,根据高炉炉身冷却壁解剖分析结果,对冷却壁破损原因,提出了延长冷却壁寿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1.前言自从高炉炉底采用大型碳砖和冷却措施后,大型高炉炉底寿命一般可达十年以上。炉身下部、炉腰及炉腹砖衬由于承受复杂的高温物理化学作用而成为薄弱环节,严重影响高炉寿命。  相似文献   

20.
太钢3号高炉1987年中修时在炉腰、炉身下部4层立冷板采用软水闭路循环冷却,并在软水冷却的5.8m高度范围内采用氮化硅结合的碳化硅砖和高铝砖两环交错砌筑,至1992年2月停炉大修,生产了4年零10个月,取得了一代中修炉龄延长、生产指标改善的效果。生铁产量增加43.1%,高炉利用系数提高0.096,单位炉容产铁量增加897t,炉龄延长454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