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毛刺的产生是金属切削加工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精密车削中进给方向毛刺的研究,分析了切削参数对毛刺尺寸的影响,为毛刺生成机理的研究以及毛刺的抑制和去除做了部分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2.
徐立 《工具技术》1998,32(2):30-31
去毛刺是不可忽视的工序一汽集团公司工艺研究所(长春130011)徐立收稿日期:1997年8月一、毛刺生成原因及去毛刺的必要性1.毛刺生成原因切削加工后的工件上带有毛刺有多种原因,主要与工件材料、切削用量、刀具类型、刀具几何参数、切削力和工件形状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毛刺的研究现状及去除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述车削、钻削、铣削毛刺研究的分类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针对毛刺的危害 ,介绍几种生产实际中常用的去毛刺方法。阐述提高毛刺测量技术、扩大毛刺研究领域、制定毛刺标准和建立毛刺形成预报专家系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微切削毛刺的形态、分类及其生成机理;阐述了微切削毛刺的仿真分析研究进展;在微切削毛刺的试验研究进展方面,分析了切削工艺参数、刀具几何、切削方式和辅助工艺对微切削毛刺的影响;介绍了几种常用复合材料加工毛刺的研究现状;根据毛刺的成形机理和加工方式,综述了去除毛刺的工艺方法与设备,提出了去毛刺装置的性能要求;最后总结了微细毛刺研究方面的不足,并指出了将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二维切削中切削方向毛刺与亏缺的界限转换条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二维切削中切削方向毛刺与亏的生成模型,给出了切削方向毛刺与亏缺的判别准则,并对影响切削方向毛刺与亏缺转换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相应的理论分析,提示出切削方向毛刺与亏缺的界限转换条件为:剪切应变ε≤3,为亏缺;3<ε<4,为过渡区;ε>4,为毛刺。并且,切削方向毛刺与亏缺的界限转换条件因切削条件变化而变化。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切削毛刺的生成与抑制理论提供了科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毛刺是金属切削加工中产生的常见现象之一,它的尺寸和形状直接影响到工件的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甚至影响到工件的使用性能及其寿命.随着机械制造业朝着高精度,高效率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对切削加工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专家系统具有数据结构化,数据和应用程序的高度独立性、数据共享,并将数据冗余减少到最小限度等优点,在金属切削毛刺形成研究与控制上逐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加工精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分析现有毛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与专家系统进行了对比与分析,体现出了专家系统在毛刺研究领域应用具有的优点,并阐述了现有的金属切削毛刺专家系统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尚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为今后毛刺专家系统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微细切削加工中形成的毛刺严重降低了被加工微型零部件的精度和棱边质量,影响了工件的使用性能,对微细切削的毛刺研究有利于推动微细切削技术的发展。系统概述了国内外微细切削毛刺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研究者对微细切削毛刺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及预测预报技术的研究,并在分析微细切削特殊切削环境的基础上,结合尺度效应理论研究了微细切削毛刺的形成机理,指出了微细切削毛刺研究尚存的主要问题,同时确立了今后深入开展微细切削毛刺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以铝合金Al6061-T6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利用MIKRON UCP800五轴联动加工中心进行了微铣槽试验,研究了主轴转速、切削深度和进给速度对顶部毛刺尺寸的影响,初步揭示了上述切削参数对顶部毛刺尺寸的影响规律,为主动控制微铣加工过程中的毛刺尺寸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镍磷合金超精密切削过程中泊松毛刺的形成原因及规律,并且寻求泊松毛刺尺寸更精准的表征方式,本文通过对镍磷合金泊松毛刺的形成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建立其正交切削过程中的泊松毛刺高度和宽度预测模型,并通过实验分析切削参数对泊松毛刺高度和宽度的影响,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切削深度对毛刺尺寸影响显著,切削深度由3μm增加至9μm时,毛刺高度增加了0.099 8μm,毛刺宽度增加了1.06μm,而切削速度对毛刺高度及宽度的影响很小。且通过对比实验得到的毛刺数据和预测数据可知,毛刺高度和宽度预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值分别为5.43%和8.17%,验证了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同时目前的泊松毛刺高度和宽度表征方法具有一定的误差,因此本文提出了利用积分法计算泊松毛刺体积的方法,并基于体积法建立了更准确的泊松毛刺尺寸表征方法,通过计算得到体积的预测模型平均相对误差值为4.81%,可知泊松毛刺体积的预测模型准确度相对更高。研究结果为镍磷合金正交切削过程中合理选择切削参数和泊松毛刺尺寸评估方法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毛刺的产生和存在是金属切削加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它直接影响了工件的加工精度及质量。基于数据库和Java ,研究了金属切削毛刺数据库系统的设计 ,实现了切削毛刺数据的管理、切削毛刺类型与尺寸大小及加工参数的查询 ,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金属切削毛刺的预报与控制理论。  相似文献   

11.
金属切削毛刺生成机理的研究及其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国内外金属切削毛刺生成机理的研究沿革及现状进行系统的概述与分析,指出金属切削毛刺研究中尚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金属零件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常会产生毛刺,毛刺的存在将严重地影响零件或产品的质量。影响毛刺生成的因素很多,如何防止和减少金属切削毛刺,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现就这一问题作一简要探讨性综述。一、从零件设计上避免生成毛刺1.选择合适的工件材料工件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对毛利的生成有很大影响,如变形硬化指数,延伸率,硬度和抗拉强度等。因此,在零件设计时,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条件下,应尽可能的选用变形硬化指数和延伸率较小的材料,以减少金属切削加工时毛刺的生成。2采用合理的零件结构形状在金属切削加工中,毛刺主要…  相似文献   

13.
国外关于切削毛刺生成机理与去除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贵成 《工具技术》1991,25(3):31-32
<正> 一、抑制和减小切削毛刺的必要性随着宇航事业的发展,对切削加工精度要求越来越高,某些特殊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在1μm或0.5μm以上。这就使得在切削加工精度要求不太高时产生的切削毛刺被认为其影响可以忽略的传统认识到受了挑战。对大多数设加工工件加工工时统计分析数字表明,去除毛刺工序所用工时约占全部加工工时的5~10%。1973年前后,美国用于去除毛刺的费用大约每年为60亿美元。尤其在数控机床和全自动化流水线的加工中,去除毛刺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切削方向毛刺/亏缺的形成过程,利用最小能量原理,建立切削方向毛刺/亏缺的数学模型,初步确定了切削方向毛刺/亏缺形态界限转换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5.
系统概括了国内外时金属切削毛刺的预报预测研究现状,分析了有限元法在毛刺形成过程、形态度尺寸大小和界限转换条件的定量或定性预测预报中的具体应用,为系统深入地研究切削毛刺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金属切削毛刺是切削加工中产生的常见现象,它严重地影响着产品的精度和使用性能,有必要对毛刺的预测预报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系统地概括了国内外对金属切削毛刺的预报预测研究现状,分析了有限元法在毛刺形成过程、形态及尺寸大小和界限转换条件的定量或定性预测预报中的具体应用,为系统深入地研究切削毛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金属切削加工中毛刺的定义和分类,并主要从零件设计、工艺路线、加工方法及刀具应用等方面阐述了抑制毛刺生成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刘利 《工具技术》1991,25(7):40-41
<正> 据美国有关方面统计,美国用于去毛刺的费用,每年高达数十亿美元。现有许多去毛刺的方法,均因成本等原因难以普及。日本甲南电机公司采用的控制方法则显得简单、实用、有效,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金属切削毛刺形成预报研究的背景,并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且做出了比较,再在总结与归纳出金属切削毛刺预报的研究现状中尚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在科技不断发展的现在,对金属切削加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金属切削毛刺研究说涉及的领域很多,所以也给研究带了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最后指出了解决金属切削毛刺形成预报的关键问题和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工具技术》2015,(9):42-46
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DEFORM-2D,建立了支撑材料形状对金属切削毛刺形成影响研究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了三角形、矩形和弧形支撑材料对毛刺形成的抑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三角形支撑材料,当顶角在30°-60°变化时,毛刺尺寸随着顶角的增大而增大。相对于矩形支撑材料和三角形支撑材料,弧形支撑材料对毛刺形成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