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依据建设部发布的信息,我国建筑能耗惊人,在建造和使用建筑的过程中,直接、间接消耗的能源占到全社会总能耗的46.7%。而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建筑运行能耗则占总能耗的30%左右。我国为了降低建筑能耗,正在建立健全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完善节能与绿色建筑的技术标准支撑体系,建立有效的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的行政监管体系,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  相似文献   

2.
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建筑节能与环保已成为当今的一项重大战略问题。城市建筑增多,导致采暖、空调能耗的持续增加,截至目前,建筑能耗占全国总能耗比例的33%。因建筑墙体材料的生产对土地、煤、电等能源带来的耗损日益增加。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处于建设鼎盛期,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16亿至20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而97%以上是高能耗建筑。由于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所占的重大比例,建筑节能成为世界节能浪潮的主流之一,建筑节能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建筑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源的需求量不断攀升,我国早在2006年就制定了"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也逐渐明晰.我国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比重大、增长快,建筑节能对发展低碳经济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建筑节能的概念出发,阐述了建筑节能的紧迫性和途径,指出建筑节能在应用新材料时应注意的问题. .  相似文献   

5.
广义的建筑节能是考虑建筑物整个寿命周期内的能源节约,即绿色建筑;狭义的建筑节能是考虑建筑物在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能源节约,即节能建筑。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由输入型节能为主向输入型与输出型节能双重方向发展。一、充分认识建筑节能的发展潜力1.我国建筑能耗高,能源利用效率低。我国建筑业占全国总能耗的23%以上,到2010年,增加三分之一。从  相似文献   

6.
北海市处于大西南与东南亚的中枢位置,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口岸,其特殊的区位优势将大大推动北海的城市发展建设,但同时也引起巨大的能源消耗。对现有住宅的研究表明,由于缺乏建筑节能规范的约束,北海市现有住宅建筑能耗高,所占能耗比重很大,且住宅室内物理环境较差。故提出北海市住宅节能应:使建筑节能法制化;改善室内物理环境、降低建筑运行能耗;降低建筑建造能耗;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等。  相似文献   

7.
能源不足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力节约能源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的战略决策。建筑采暖能耗几乎占我国总能耗的10%,因此,建筑节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本文着重介绍了我国建筑节能所处的落后状态,以及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以期引起决策者和设计者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
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建筑节能与环保已成为当前一项重大的战略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筑的增多,采暖、空调能耗的持续增加,截止目前,建筑能耗已占全国总能耗比例的33%。因建筑墙体所用材料的生产,对土地、煤炭和电力三大能源带来的耗损在日益增加,所以,设计人员需要从节能、环保和规范实施方面来做好建筑设计工作。一、关于节能建筑节能建筑就是要节省建筑的资源消耗和运行能耗,能源的节约与生活的舒适有着紧密的关系。节能已成为21世纪全球发展的关键所在,尤其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类公共建筑及居住建筑的加快建设,我国建筑能耗总量逐年增长,建筑能耗总量在本世纪初达到3.58亿吨标准煤,在全社会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27.45%。据统计,我国保有的建筑面积目前已达到430亿平方米以上,还在以每年约20亿平方米的速度增加,其中99%的现有建筑和95%的新建建筑属于高能耗建筑;而且随着人们对室内环境舒适度要求的提高,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的用能需求都将大幅增加,因此,我国建筑能耗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按照目前的建筑能耗状况,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比2004年增加2.5亿吨标准煤/年,新增电耗将达到5800~6300亿度。  相似文献   

10.
1、建筑外墙保温节能的发展与现状建筑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聚居空间,要维持良好的生活环境,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在全世界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耗中,无论是工业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建筑能耗都在一个国家的总能耗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从世界范围来看,建筑节能己经必然性地成为世界性大潮流,也是现代建筑技术科学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在我国,长期以来,由于经济不发达、科技发展落后及人民生活水平不高,人们对建筑节能的认识不足,建筑  相似文献   

11.
我国建筑建造反使用能耗高,并且能源利用效率低,主要是因为政府重视度不够,监管不力,节能技术发展缓慢,节能意识不到位等原因。单就建筑界讲,建筑节能应该体现在建筑的设计、建造及使用等阶段,建筑节能不能仅注重降低能耗,还要重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需要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与参与。  相似文献   

12.
创新节能技术打造绿色家园——住宅建筑节能新技术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筑节能是建筑技术进步的一个重大标志,也是建筑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关键环节。发达国家为此进行了长久的努力,并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我国建筑用能在能源消耗中占有较大比重。2000年我国建筑用商品能源消耗共计3.56亿t标准煤,占当年全社会终端能源消耗的比重为27.8%,接近发达国家建筑用能占全社会能源消费量的1/3左右的水平。建筑节能工作任务巨大,刻不容缓。如何在住宅建筑设计中,更好地利用自然能源,提高住宅建筑中能源利用效率,则是建筑师需要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亚热带地区建筑能源效率与节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建筑节能和国外的差距,阐述了嵌入式能量(Embodied Energy)和建筑能量密度(Building Energy Intensity)的特点,说明了亚热带地区的气候与热湿负荷特点,对建筑材料和建筑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问题也做出了论述.建筑能耗包括建造过程和使用过程中的总能耗,不能只注重建筑节能的初次投资,或只对运行成本进行节能考虑,要使整个建筑寿命期内嵌入的建筑能量最小,才能有利于建筑节能.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公路建设与养护中节能减排问题,介绍了公路建设与养护过程中的能耗状况,分析了温拌沥青技术、冷再生技术的节能减排特点,指出使用这些技术可以解决铺筑热拌沥青混合料所带来的能耗与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5.
建筑能耗已占我国社会能耗总量的1/3,研究与开发合适的建筑节能产品势在必行.针对目前建筑节能存在的管控分离问题,基于信息技术设计了一种管控结合的建筑节能管理系统,并给出了建筑节能减排的整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节能设计—实现建筑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能源危机对建筑与城市建筑的冲击和挑战。以及建筑界为此而作出的反应,论述了实现建筑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物根本措施之一是降低能源消耗,并给出在城市建设中节省资源和能源消耗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气象参数是影响建筑热环境和供暖空调能耗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成都地区1971—2000年共30 a的历史观测数据,生成了建筑能耗模拟软件EnergyPlus所需要的逐时气象数据文件。比较分析了该地区30 a干球温度、太阳辐射等各气象参数月均值的变化,模拟分析了该地区建筑的采暖、制冷及总能耗,利用多元回归建立了建筑能耗与气象参数之间的关系式,并检验了该关系式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成都地区办公建筑能耗变化与各气象参数没有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建筑月总能耗与各气象参数呈纯二次多项式关系,月采暖能耗、月制冷能耗与各气象参数呈交叉二项式关系;建筑月能耗回归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建筑月能耗与各气象参数的关系,且月采暖能耗和月制冷能耗回归模型预测的准确性优于月总能耗模型。  相似文献   

18.
随着深海及边际油田的不断开发,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广泛应用于海上油气田开发。FPSO作为兼具产能和耗能的油气生产装置,在满足其用能需求的前提下,采取一个经济的能源分配方案,不仅有利于降低建设成本,同时有助于提高整个系统的能源利用率,促进节能。以能源系统年总成本费用最低为目标函数,在考虑能源平衡约束和技术约束的条件下,建立并求解一个FPSO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模型,以此确定年总成本最少的情况下的设备选择和容量以及相应的运行方案,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以渤海某FPSO为实例,对模型进行了计算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运行方案相比,分布式能源系统可降低经济费用14.6%。此外,研究了能源价格对系统经济性的影响,发现天然气价格的上涨对DES(分布式能源系统)设计和运行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效益与节能效益的基础上,考虑了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力求充分体现EPC项目带来的综合利益,为将来构建EPC项目评价体系与考核高校节能减排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进而建立了EPC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作为EPC项目综合效益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0.
With rapid economy growth,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 has been gradually increase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51 office buildings in Hainan Province, a hot and humid area, were studied through collection of verified data in site visits and field tests. The result revealed that, electricity accounted for 99.79% of the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natural gas 0.17%, and diesel 0.04%. The air conditioning dominated the energy use with a share of 43.18%, equipment in the particular areas 26.90%, equipment in the office rooms 11.95%, lighting system 8.67%, general service system 7.57%, and miscellaneous items 1.73%. Statistical method including six indicators obtaine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benchmark with upper limit of 98.31 kW·h/m2 and lower limit of 55.26 kW·h/m2. According to ASHRAE standard (comfortable standard) and GB/T 18883-2002 (acceptable standard), the 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51 sampled office buildings was classified into three ranks: good, normal and bad. With benchmark of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combined with 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it was found that only 3.92% of sampled buildings can be identified as the best performance buildings with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advanced 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the buildings classified into normal level accounted for the maximum rati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