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宝星国际小学及幼儿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宝星国际社区是宝星国际小学及幼儿园的"场"设计依托这个"场",去探求建筑的形态及空间。在设计中强调和谐与对话的理念:强调"场"中教育建筑与住宅社区的对话;强调小学与幼儿园之间的对话。并在建筑组合中营造积极共融的空间,通过对建筑空间及形态的营造为儿童及少年从小培养一种与环境和谐、与人和谐的育人理念。  相似文献   

2.
建筑设计中的空间组合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建筑空间与建筑功能、建筑艺术、建筑技术、建筑环境的关系,以创造和谐统一的空间形态为目的,提出了建筑设计空间组合的原则和方法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三明水舞.半山郡方案设计为例,研究如何在地形高差复杂的场所中营造与地形完美结合的空间。本项目的规划设计理念是"前庭后院、一谷两岸、组团聚落"的"全生态"格局。适应山地地形环境,以台地建筑为基调,同时融入现代建筑空间元素,让建筑的有形和文化生态的无形共鸣交融,营造山、水、人、居和谐生活图景。  相似文献   

4.
将企业文化注入建筑,使建筑更具文化内涵,也是对建筑设计的巨大挑战,本文以新疆中泰科技大楼高大中庭设计为例,中泰企业文化的"中"、"泰"、"和"、"信"等在建筑中的体现和渗透,使建筑高大中庭空间与立面效果相呼应,使其具有分明的现代感与稳定性及可识别性,同时和谐地融入开发区环境中;并在建筑结构、消防、节能等方面营造企业大气开明特质的室内共享空间。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旅游产业的日益繁荣,以休闲身心、亲近自然的"度假旅游"越来越受人们欢迎,其兴起不仅是人们对"度假旅游"向往的结果,而且是其凭借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优势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建筑形体与环境。为探讨自然景观资源与度假酒店公共空间的关系,湛江喜来登度假酒店设计项目引入了整体性设计原则,通过将公共空间与自然景观进行统筹处理,以求达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鸣,共存共融。公共空间整体性设计在度假酒店建筑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了人、建筑、环境的共融共存关系,为当代酒店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以阅中古镇民居建筑为例,通过分析,得出四川民居空间变化灵活,与环境和谐统一,尺度小巧亲切,造型轻盈秀丽的特点.也从气候、历史、技术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四川民居空间的特点和产生.  相似文献   

7.
陆婷  熊洪俊 《山西建筑》2008,34(7):33-34
以重庆市经开区体育中心规划为例,对具有山地特色的体育中心空间环境的塑造及其形态特征、空间关系的整体性、协调性进行了探索,以使建筑的布局、规划与山地环境相融合,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8.
2010上海世博会体现了"和谐城市"的基本理念。"和谐城市"不仅涵盖"环境和谐"、"社会和谐"和"发展和谐",而且包含不同城市空间层次的"空间和谐"。本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空间层面分析"和谐城市"理念在上海世博会的体现,即世博园区规划、城市最佳实践区模拟街区规划和浦西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生,感知世博会的和谐、生态理念。  相似文献   

9.
郑炎  晏忠 《四川建材》2007,33(4):104-105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如何合理组织各种空间,使整个设计更趋合理,造型更加美观,居住更加舒适至关重要。本文就主要阐述了建筑空间与建筑功能、建筑艺术、建筑技术、建筑环境的关系,以创造和谐统一的空间形态为目的,提出了建筑设计空间组合的原则和方法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传承语境下的应变者 上海会馆史陈列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章明  张姿  赵鑫甜 《时代建筑》2011,(5):112-117
上海会馆史陈列馆以重要历史保护建筑三山会馆为参照体系,在空间、时间和价值认同等层面挖掘新旧建筑的应对策略,提出了在既有环境中传承的"解决之道"、在时间脉络中创新的"应变之道",以及协调多元社会价值认同的"和谐之道"。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如何合理组织各种空间,使整个设计更趋合理,造型更加美观,居住更加舒适至关重要.本文就主要阐述了建筑空间与建筑功能、建筑艺术、建筑技术、建筑环境的关系,以创造和谐统一的空间形态为目的,提出了建筑设计空间组合的原则和方法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2.
<正>[编者按]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城市空间与建筑也随之产生巨大的变化。面对千城一面的城市建筑环境,地域性的探索显得尤为重要。"一切建筑都是地区建筑",这句话准确地阐述了建筑与环境、空间、场所之间的关系,为地域性建筑的创作提供了理论的依据。本组文章从区域空间规划、旅游建筑、建筑符号等角度探索蒙元文化背景下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新思路,从满足人的"空间功能"需求到传承  相似文献   

13.
建筑作为凝固的生活事件,它的起源、发展和消亡都表现在时间的维度里,并伴随着使用者丰富的日常活动。本文以建筑空间和人物行为活动在时间维度下发生的场景事件为载体,分析了厦门城中村建筑空间的宏观变化和人物行为活动参与下的建筑空间微观变化。阐述了城中村当下所面临的建筑空间发展问题和缺乏社区公共空间问题,并根据人们对生活环境空间的需求,提出了以"自下而上的生活逻辑"为出发点的概念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木兰石砌"建筑作为武汉北部丘陵山区古村落人居环境建设代表,融汇了中华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环境资源条件与在地建造匠心,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本文以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街罗家岗古村落为例,从空间、历史、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系统研究"木兰石砌"聚落群,总结罗家岗古村落选址择地、营造技术、环境建造等方面守中致用的人居智慧,并针对罗家岗村"木兰石砌"建筑面临的衰败问题与村落发展困境,基于"三生"协调发展目标,鉴古开今,探索村落人居环境与"木兰石砌"建筑保护与更新发展的措施与路径,为当代古村落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5.
张凯  申丽萍 《华中建筑》2005,23(6):61-63
在南京市玄武区文化艺术中心的设计中,在城市敏感地段,以城市文脉、城市空间、环境艺术为出发点,着眼于总体的和谐关系去完成艺术环境的塑造,并将建筑艺术与其功能结构以及该地段不同时段的文脉 融入新的建筑环境中,做到对话与共生,营造具有南京地域文化氛围的新文化会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刘琰  修学华 《江苏建筑》2011,(1):35-36,44
建筑的生态设计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的和谐统一,利用自然或人工手法创造出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文章以宁宿徐高速公路八仙台服务区的设计为例,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建筑空间的生态设计手法.总结出建筑空间生态设计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模式,必然成为未来服务区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车冉  王绍森 《当代建筑》2021,(11):128-131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主义建筑中人们越来越关注性能和效率导致建筑与环境、历史、当代文化的割裂.而游牧空间能协调并重组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各种差异性元素,为环境叙事提供整合差异性的空间基础,并赋予当代建筑与环境之间创造性的增值.本文以宁波宁亿生活美学馆概念设计为例,尝试将环境叙事下的游牧空间描述性的定义转译为具有开放、多元、流动、生成等特征的适应建筑与空间环境关系发展需求的"游牧空间".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巨变,建筑曾经的纯物质且较为单一的空间概念也在随之变化。本文以长沙市工人文化宫为例,在建筑空间塑造上做了发散性地探讨,在同一空间中向人们传递多义空间信息,使空间的表情更加丰富,让人与建筑、建筑与城市、建筑与自然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19.
住区的外部空间作为家居生活室内空间的有机延续,是居民生活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针对现阶段城市高层住区外部空间给人的沉重压抑感展开研究,将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和谐相融,借鉴"高台"设计理念,把纯粹的高台建筑转化为高台景观与建筑并存,形成多维空间层次,旨在丰富住区外部空间环境,让生活回归本源,打造独具特色、人性化的品质生活住区。  相似文献   

20.
将建筑(内在因素)和环境(外在因素)的具体条件加以综合思考与推敲,即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因材制宜,方能找到理想的整体空间组合,取得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该文以黄河小浪底中心码头设计为例,说明了建筑与景的融合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