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为探明赣江流域水库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水平,分析测定了流域内7座中型水库沉积物中Cu、Cr、Zn、Pb、Cd、As、Hg等重金属含量,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收集整理了库水和下游河道沉积物的污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典型水库沉积物中Cd、Cu为主要污染元素,但水库水体未受污染。地积累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赣江流域水库沉积物Cd、Cu均属轻度污染程度,与流域内表层土壤的污染程度有关。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结果显示,赣江流域水库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总体处于中等风险。值得注意的是Pb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属较强风险,其中极强风险、较强风险、中等风险的样点分别占14.28%、28.57%、28.57%。  相似文献   

2.
沿太子河布置34个采样断面,取沉积物样品对其重金属(Cu,Zn,Pb和Cd)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并应用地积累指数法对太子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太子河上游断面(本溪市区段和葠窝水库部分断面)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较高;Cd的污染偏重,Cu和Pb其次,Zn无污染;与10年前相比,太子河本溪市区段重金属污染程度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3.
水库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且污染物种类多、来源广、危害大。目前,关于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的研究较少。以三峡库区长寿湖水库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累积指数(I_(geo))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结合沉积年代学序列,对沉积物中重金属Co,Cd,Cr,Cu,Ni,Pb和Zn的垂直变化特征、重金属来源及生态风险评价进行了分析。地累积指数分析表明: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累积顺序为CdCoZnNiPbCuCr,其中Cd和Zn累积较明显,属于轻度污染。潜在生态风险系数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值大多数低于150,说明潜在生态风险整体较轻,但自1889年以来,RI值一直大于150,应当引起重视。应用主成分析法分析长寿湖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来源,结果表明: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主要来源于流域土壤的自然风化和土壤侵蚀,同时也受到龙溪河流域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导致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龙江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长江》2021,52(11)
为了解广西龙江河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于2018年3月采集12个样点的沉积物样品,测定沉积物中重金属Cu、Zn、Pb、Cd、Cr、As的含量和赋存形态,运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并分析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1)除Cr的平均含量近似于背景值外,Cd、 Pb、As、Zn、Cu的平均含量分别为背景值的57.88,7.12,6.30,4.19,2.17倍。(2) Cr和As以残渣态为主;Zn在中上游碳酸盐结合态含量较高,在下游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含量较高;Cu和Pb的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物结合态含量较高;Cd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碳酸盐结合态为主,与2013年相比,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含量大幅度减少,碳酸盐结合态含量大幅度增加。(3)地累积指数表明,Cr为未污染,Cu为轻度污染,Zn和As为偏中度污染,Pb为中度污染,Cd为严重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表明,Cu、Zn、Pb和Cr 4种元素均为低生态风险,As和Cd元素生态风险指数较大。(4)沉积物重金属相关性表明,Cu、Zn、Pb、Cr、As 5种元素存在明显同源性。通过沉积物重金属主成分分析,发现第一主成分(Cu、Zn、Pb、Cr)的来源为工业源,第二主成分(Cd)的来源为农业活动及采矿活动,第三主成分(As)的来源为矿业活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云蒙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来源及其潜在生态风险,2018年8月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Cr、Ni、Cu、Zn、Cd和Pb等6种重金属的含量,并将地统计学方法与GIS技术相结合分析云蒙湖湖区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污染状况评价,使用相关性与主成分分析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来源进行解析。云蒙湖表层沉积物中Cr、Ni、Cu、Zn、Cd和Pb含量均值分别为62.91、9.66、56.79、93.14、0.09、11.07 mg/kg;地积累指数法评估显示,水库沉积物重金属总体污染状况为未污染或轻度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显示,湖区RI平均值为50.12,属于低度生态风险水平;云蒙湖沉积物中Cr、Cd、Pb来源主要为工业污染和农业生产活动,Zn和Cu主要来源于水产养殖污染。  相似文献   

6.
分别采用加权内梅罗综合指数法(NI)、地累积指数法(Igeo)、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和淡水系统沉积物基准法(SQGs)对漳泽水库沉积物中7种重金属Pb、Cd、Cu、Zn、Hg、As、Se污染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对比,比较了各方法的优劣性。从评价结果说明Cd和Hg达到中度以上污染,其生态风险明显,既有同源性也有异源性,基本来源于南源、碧头河及峪里南河,其余重金属生态风险低。用不同方法分析了漳泽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生态风险具有一致性,可为漳泽水库生态风险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北京市中心城河流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现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和分析了沉积物中汞、砷、铅、铬、镉、锰、铜7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污染来源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重金属平均含量为Hg 0.670 mg/kg,As 6.01 mg/kg,Pb 31.1 mg/kg,Cr 63 mg/kg,Cd 0.29 mg/kg,Mn 277mg/kg,Cu 45mg/kg;平均地累积指数排序为Hg(1.49)Cr(0.34)Cu(0.24)Cd(0.14)Pb(-0.77)As(-1.41)Mn(-2.30),沉积物主要受Hg、Cr、Cu、Cd的污染,Hg处于中等污染程度,Cr、Cu、Cd处于轻度-中等污染程度,污染主要来源于三方面:交通、汽配(修)及供暖燃煤。重金属平均潜在生态风险系数排序为Hg(357)Cd(80)Cu(13)As(9)Pb(7)Cr(4)Mn(2),中心城沉积物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为472,总体上具有较强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海河流域中部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和污染现状,分别测定了17个采样点表层沉积物中Cr、Ni、Cu、Zn、As、Cd、Hg、Pb共8种重金属元素质量比,并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富集系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分析其同源性、污染来源及污染程度。结果表明:海河流域中部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质量比整体上较历史水平有所下降,8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系数从高到低依次为Cd(1-98)、Hg(1-80)、Cu(1-37)、Zn(1-18)、Pb(1-12)、Ni(1-07)、Cr(1-02)、As(0-77),Cd污染相对严重;Cd和Hg的富集系数平均值均高于1-5,污染来源以人为输入为主,其余6种重金属元素则主要以自然来源为主;海河流域中部重金属总体上污染较轻,个别点位污染等级达到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9.
利用地累积指数法I_(geo)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法,对凉水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情况进行评价。分析了Cu、Zn、As、Cd和Pb的浓度,结果表明,Zn的浓度最高,Cd的浓度最低。以地累积指数法评价,可得凉水河底泥重金属污染程度轻重排序为ZnCdCuPbAs;以RI法评价,可得Cd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系数E_r~i相对较高,Cd的E_r~i对RI的平均贡献率达到69.39%。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滇池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研究大多侧重于表层沉积物,对于重金属垂向分布规律的研究较少。用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火焰模式测定了云南滇池草海和外海各6个采样点沉积物中的4种重金属元素(Zn、Cu、Cr、Cd)的含量,对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垂向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应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滇池草海沉积物中重金属质量比高于外海。滇池外海中4种重金属平均质量比排序为:Zn Cu Cr Cd,而草海中4种重金属平均质量比排序为:Zn Cu Cr≈Cd。除了Cr,草海沉积物内其它3种重金属质量比随深度增加而减小的趋势明显,外海这种趋势不明显。结合地质累积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出滇池整体上Cd的污染程度最为严重,其次是Zn和Cu,Cr污染程度最小。草海的重金属污染程度明显高于外海,草海呈现从南到北重金属污染越发严重的趋势,而北边靠近五家堆湿地公园处污染又有所减轻。随区域变化,外海的重金属污染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东江下游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东江下游包括东江干流、东江支流和东莞运河的8个监测断面的水质及表层沉积物中As、Ni、Pb、Cd、Cu、Zn、Cr和Hg的质量比,并应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对东江下游水环境的重金属污染潜在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东江下游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积累明显,Cd的地积累指数对应的污染程度为极强;Hg为中—强;Cu、Zn在东江干流为中,在东江支流和东莞运河达到强—极强。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显示,东江下游区段(包括东江干流、东江支流和东莞运河)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接近或超过300,表明重金属引起的东江下游潜在生态风险程度达到了重度;存在潜在生态风险的重金属类物质主要是Cd、Hg和Cu,其危害程度由大至小依次为:Cd>Hg>Cu。水质监测结果显示,东江下游枯水期水质堪忧,Hg已超出地表水Ⅲ级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2.
针对鄱阳湖流域中赣江南昌段底泥重金属空间分布及污染特征,开展相关实验研究,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对底泥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赣江南昌段沉积物中重金属w(Cu)、w(Pb)、w(Cd)、w(Zn)、w(Cr)、w(As)平均含量分别为29.509、22.372、2.341、22.092、20.203、11.671,其中6种重金属呈显著相关。根据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评价表明,赣江南昌段Cd和Cu是主要风险污染物,因此赣江南昌段重金属污染治理应以Cu、Cd为重点。  相似文献   

13.
研究黄河花园口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可为黄河中游重金属污染治理和生态风险管理提供参考。在黄河花园口河段布设8个采样点,取表层沉积物样品对其重金属(Pb、Cu、Cd、Zn)含量进行检测分析,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分别评价其污染水平。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Pb、Cu、Cd、Zn)的含量分别为:22.10、20.07、0.198、125.28 mg/kg。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顺序为:CdZnPbCu。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各重金属污染对花园口河段构成的潜在生态危害由强至弱依次为:CdCuPbZn,其中Cd是最大贡献因子。总体上讲,黄河花园口河段处于轻微生态风险等级,未受到明显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4.
对豫西山前地区地表水取样150个,对样品进行As、Hg、Cr~(6+)、Cu、Cd、Zn、Pb等重金属含量分析测试,利用单项污染指数法、超标倍数(P_c)分级、地表水重金属综合累积污染指数、地表水密切值评价法等水体污染评价方法对研究区河流水质进行了分析评价。综合地表水重金属单项超标倍数、重金属综合累积污染指数、密切值等对双桥河污染程度进行评价,得出了密切值与综合累积污染指数的关系;利用综合累积污染指数评价法对各河流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得出:弘农涧河大部分河段处于中度以上污染,有些地方达到重度污染;利用超标倍数评价法对各河流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得出,各重金属元素的样品超标率As为4.00%、Hg为30.67%、Cu为10.67%、Cd为34.67%、Zn为11.33%、Cd为42.67%,其中Cd超标倍数最高,其次为Pb。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揭示明珠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情况,分别用火焰原子吸收、石墨炉原子吸收、原子荧光法测定了重金属含量,利用地累积指数初步评价单项重金属污染情况,继而运用污染负荷指数法对明珠湖流域整体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最后使用 Hankanson提出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综合评价该湖沉积物的重金属存在的生态风险。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显示,明珠湖表层沉积物中1月、12月分别为Z n、C d污染程度为无污染-中度污染,其余重金属均为无污染状态,污染负荷指数法对该流域IPLzone值进行计算结果为无污染,单项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程度的大小顺序为:Hg > Cd > As > Cu > Cr > Pb >Zn ,Hg较其他金属富集量最多,达到中度潜在生态危害,多项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都属于低潜在生态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6.
洞庭湖流域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洞庭湖流域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水体沉积物中7种重金属质量分数和分布特征,并对其来源和风险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东洞庭湖中7种重金属质量分数在3个湖区中最高,入湖河流Cr、Pb质量分数在湘江较高,Ni、As、Cd质量分数在资水上游最高,Cu质量分数在资水下游最高,Zn质量分数在沅江下游最高,沉积物各元素空间分布差异大;地累积指数法显示,7种重金属污染情况排序依次为CdNiCrCuZnPbAs,东洞庭湖为湖区沉积物污染最严重区域,资水为入湖河流沉积物污染最严重区域,均达到严重污染程度;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显示,单一元素污染危害程度依次为CdNiAsCuPbCrZn,全流域沉积物高风险因子Cd对生物影响最大,其在湖区中东洞庭湖最高,入湖河流中资水最高,流域整体处于高潜在生态风险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显示,Cr、Ni、Cu、Pb和As可能属于自然来源,Zn可能来源于锌矿产的开采或矿产的岩石风化、侵蚀,而Cd可能来源于农药、化肥和生活污水,也可能来源于钢材制造、颜料、油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掌握武汉东湖的水环境状况,以沉积物为研究对象,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了不同湖域沉积物柱状样中9种重金属(Cd、Zn、As、Cu、Co、Pb、Mn、Cr、Ni)含量,对重金属元素的垂向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9种重金属元素含量排序为MnCrPbZnNiCuCoAsCd;垂向分布特征为Cr、Ni的含量随沉积物深度增加而增加,Cu、As、Cd的含量随沉积物深度增加而减少。地累积指数评价表明,郭郑湖西岸污染最为严重,汤菱湖最轻,累积较为严重的是Cr、Mn、Cd和Pb,其中Cd和Pb达到中度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水库重金属污染及其生态效应问题,分析海河流域北部4座典型水库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As、Cr、Cu、Ni、Pb和Zn)的分布情况,并评价污染物类型的相关性。采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物种敏感性分布法分析4个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沙河水库、密云水库和于桥水库的重金属沉积物生态风险等级为优,官厅水库重金属沉积物生态风险等级为良。不同重金属对5%的底栖生物物种的危害质量分数(HC5)不同,由高到低依次为As(0.210 mg/kg)>Ni(0.071 mg/kg)>Cr(0.052 mg/kg)>Zn(0.050 mg/kg)>Cu(0.006 mg/kg)>Pb(0.005 mg/kg)。研究成果有助于了解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为水库生态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抚河流域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来源,于2021年7月对江西省抚河流域干流及主要支流进行采样,测定了该流域沉积物中Cr、Mn、Ni、Cu、Zn、Cd、Pb、U、Zr的含量。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对重金属含量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正定因子矩阵模型等分析。结果显示Zr、U、Cd三种重金属在流域内上游含量较高,Cr最高值出现在下游地带,Ni、Cu、Zn、Pb均在中游宜黄水与抚州市区段出口交汇处取得最大值。来源分析表明Mn、Cu、Zn、Pb主要来源于工业活动污染,Cd、U、Zr主要来源于自然岩石风化,Cr主要来自农业活动,Ni主要来自工农业复合污染。Pb同位素分析表明流域内沉积物Pb元素主要来源于工业活动。  相似文献   

20.
以黄土高原的典型工业污染河流北洛河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干支流17个采样点沉积物中的8种重金属(Hg、As、Cd、Cr、Cu、Pb、Ni、Zn)质量分数,结合描述性统计结果对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进一步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析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与生态风险,利用PMF模型和相关性分析进行来源解析。结果表明:北洛河上游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平均质量分数高于中下游,As、Cd和Zn的均值分别为背景值的1.26、1.28和1.41倍,Zn、Hg、Cd、Pb、As和Cu的变异系数大于30%,为高度变异水平。地累积指数法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显示,北洛河上游B1处和下游B13处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处于中高水平;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显示,单一元素污染危害程度依次为Cd>Hg>As>Cu>Ni>Pb>Zn>Cr,整体来看,Cd和Hg的潜在生态危害较大,中游B10和下游B13存在中等生态风险,其余点位均为轻微生态风险。来源解析表明,北洛河沉积物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