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结构Push-over曲线的目标位移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u Ruifang    Zhang Junfa  Zhou Xiyuan 《建筑结构》2008,38(7):96-99,116
结合我国现行抗震规范中的弹性反应谱,给出了基于结构Push-over曲线的目标位移的确定方法,并据此对结构抗震性能进行了评估。经对比分析,列举了确定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粘滞阻尼比的实用公式。此外,以规范反应谱为目标谱,合成人工地震波对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检验简化计算结果。实例分析表明,所给出的目标位移的确定方法有较好的精度,便于工程技术人员掌握,是进行抗震性能设计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抗震9度区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为例,把多层框架等效成单自由度体系,在若干相同水准的地震作用下对单、多自由度体系分别进行非弹性动力反应分析.通过比较两体系的位移反应,初步得出单、多自由度体系间的位移延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低温建筑技术》2016,(5):84-87
模态Pushover分析方法(MPA)可以有效考虑结构高阶振型,但其在确定各阶模态Pushover分析的目标位移时,采用了结构的弹性模态,并未考虑塑形状态下结构力学性能的改变。本文对MPA单自由度体系等效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MPA的"两阶段"等效方法,并以三个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4.
关于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方法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本文主要就现有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方法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即水平荷载模式选择,等效恢复力关系的确定及结构目标位移计算及方法的可靠性评价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吴健  邢东亮 《山西建筑》2010,36(32):80-82
介绍了拟采用的四种侧向加载模式,在此基础上,采用ETABS8.4.8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两个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在四种不同的侧向加载模式下进行了Push-over分析比较,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按现行抗震规范设计的底部空框架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可能无法实现“强柱弱梁”的预期延性破坏机制。为此,建立了填充墙与主体框架协同作用的等效斜撑-框架模型,改进等效单自由度体系阻尼比与刚度的确定方法,提出了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针对底部为空框架的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不同性能目标下的静力推覆分析,实现其“使用良好”、 “修复后使用”和“防止倒塌”性能水平的抗震设计。采用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和能力谱法验证了基于位移的改进抗震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分析表明,应用基于位移的改进抗震设计方法,可综合考虑填充墙对主体框架的利弊作用,实现结构性能抗震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一方钢管混凝土柱的改进IMS体系进行的Push-over分析,并结合弹性反应谱进行抗震性能评估,了解其在8度大震作用下的弹塑性特征,分析结果得出该结构体系能够满足8度大震下的抗震设防要求。  相似文献   

8.
基于能量原理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间弹塑性位移求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按照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设计了三个层数分别为4、7和10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利用能量法对各框架结构按等效单自由度体系计算了其滞回输入能;利用pushover方法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层间能量分布规律,通过与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进行比较,证明该法是可行的;利用文献[1]中楼层弹塑性变形耗能与弹塑性层间位移的关系求出各框架结构的层间弹塑性位移,并与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简化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9.
方霜 《山西建筑》2010,36(33):65-66
介绍了结构抗震理论的发展历程和相关的研究理论,着重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理论为基点,给出了实现“三水准”的两阶段设计方法,实践证明:这种设计方法遵照国家的建筑设计规范,计算简单,可以在工程中得到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蒋建  丁建 《结构工程师》2006,22(1):6-10,17
根据建筑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针对框架结构提出了直接基于损伤性能的设计方法。首先,建立等效位移延性系数与结构损伤指标的关系,得到了反映不同设防水准损伤目标的结构等效位移延性系数;其次,运用R-μ关系模型,根据等效位移延性系数确定了地震折减系数,从而计算出结构弹塑性地震作用;然后,通过结构的需求曲线与推覆曲线对结构在强震作用的性能进行评价;最后,通过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设计步骤及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贾连光  侯刚  孙鹏 《辽宁建材》2006,20(5):44-48
本文对铰接钢框架的受力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塑性铰传统布置方式的改进方案。通过对具体算例采用本文推荐的塑性铰布置方式进行Push-over分析,验证了采取此种布置方式的合理性;同时得出了针对铰接钢框架进行Push-over分析时,梁跨中产生塑性铰的规律;并且对铰接钢框架结构运用两种塑性铰布置方式进行Push-over分析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基于Push-over方法的框支短肢剪力墙转换层结构弹塑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框支短肢剪力墙结构是短肢墙与框支剪力墙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结构形式,由于短肢剪力墙的特性,使得其与框支剪力墙结构有很大的不同。为了研究框支短肢剪力墙转换层结构的弹塑性性能,分别以一榀框支短肢剪力墙斜柱式转换试件和一榀相同尺寸的框支短肢剪力墙梁式转换试件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剪力墙做适当的简化后进行Push-over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得到的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值有较好的吻合;斜柱式转换层结构具有良好的延性和极限刚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能量的抗震性态设计方法需要合理估计实际结构的地震动输入能量及滞回耗能,以近场、远场地震动记录各6条作为输入,建立两组地震动总输入能及滞回耗能的等效速度谱,提出根据能量反应谱估计多自由度体系能量的计算方法。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法对3个不同层数的钢框架算例评估能量计算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基于能量反应谱计算多自由度体系总输入能及滞回耗能的方法精度良好,结果可靠。对高层结构或结构遭受对高阶振型敏感的地震波,建议按该方法考虑高阶振型所携带能量。  相似文献   

14.
爆炸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式构件可能会出现多种破坏模式,主要有弯曲破坏、直剪破坏和弯剪联合破坏等。现有结构构件抗爆分析方法主要考虑爆炸荷载下结构构件的弯曲破坏,对直剪破坏和弯剪联合破坏研究较少,尤其缺少快速准确的抗爆分析方法。基于等效单自由度模型理论,改进了钢筋混凝土梁抗爆分析的直剪单自由度方法,提出了直剪、弯剪联合破坏的判定准则,给出了两种破坏模式下钢筋混凝土梁动态响应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考虑爆炸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的弯曲破坏、直剪破坏和弯剪联合破坏,提出钢筋混凝土梁式构件抗爆分析的改进等效单自由度方法,并给出了其分析步骤。该方法可以直接评估爆炸荷载下钢筋混凝土梁式构件的破坏模式,并计算其动态响应。通过有限元软件LS-DYNA数值模拟了不同爆炸工况下钢筋混凝土梁式构件的动态响应和破坏模式,与改进的等效单自由度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提出的改进等效单自由度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Push-over原理的SAP2000结构弹塑性分析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ush-over分析是实现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重要方法之一,阐述了Push-over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给出适合我国抗震规范的、利用SAP2000程序进行Push-over分析的计算步骤,并用一框架结构实例说明.分析结果包括底部剪力-顶部位移结构破坏时塑性铰的分布等,利用分析结果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做出了评估.表明Push-over分析是现阶段对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进行弹塑性分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Push-over分析理论,具体实现了对SRC框架-RC筒体结构的Push-over分析。在结构分析中,对RC核心筒体选用等效斜支撑框架的宏模型;采用CSI Section Builder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型钢混凝土柱进行全过程分析,确定其P-M-M相关面,进而确定SRC柱塑性铰的属性。运用SAP2000非线性有限元通用软件建立SRC框架-RC筒体空间有限元计算模型,在现有Push-over理论框架下对该结构模型实施静力弹塑性分析,探讨了框架与筒体的高宽比对整体混合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罕遇地震作用下分析效率,降低选波的不确定性.基于能量等效准则,提出基于梁柱等效刚度的弹性反应谱计算方法,并得到构件的刚度折减系数.以十层钢筋混凝土框架为例,通过不同地震作用下与时程法的对比分析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的分析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响应,与时程分析法相比,可极大减少结构的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框架结构在超过弹性阶段的工作性能和破坏特征 ,可采用伪静力试验和静力弹塑性分析两种不同的方法。对两层两跨异型柱框架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以尽可能多地获取伪静力试验中所能得到的数据 ,并将计算结果和伪静力试验结果作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接触爆炸荷载作用下可引起结构的破坏.为研究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抗爆性能,基于等效单自由度方法和能量方法,推导了接触爆炸荷载作用下钢-混凝土组合梁最大弹塑性变形的简化计算方法,并同数值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此方法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可用于评估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抗爆能力,并可供实际工程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抗震规范对结构的性能水平和震害损失的定量描述不是很明确,为此本文对抗震性能目标进行量化研究.以层间位移角为主要性能指标,综述了国内外规范对性能目标的规定以及相关试验研究成果.收集钢筋混凝土框架的33组试验数据,对位移角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不同性能水平时的量化指标.在综合考虑结构与非结构构件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