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深南背斜是深县凹陷南部的一个塌陷背斜 ,本区有良好的石油地质条件 ,已发现了一定规模油气藏。由于该区构造复杂 ,地震资料品质较差 ,圈闭落实程度较低 ,已发现的油藏纵向上具含油层位多、油水间互等特点 ,并存在低阻油层 ,影响了勘探开发成效。针对上述勘探中存在的技术难点 ,在工作中应用了高次覆盖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提高了地震资料品质 ,并利用新资料理顺断裂结构 ,落实和评价了有效圈闭 ;用定向斜井钻探技术和核磁共振测井解释技术 ,发现了多套含油目的层系 ,提高了低阻油层的认识水平。通过应用综合勘探技术 ,深南背斜油气勘探已取得了进展 ,开发已建立了一定规模产能。  相似文献   

2.
高密度三维地震技术——老油区二次勘探的关键技术之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曲寿利 《石油物探》2006,45(6):557-562
随着老油区勘探开发的深入,勘探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概括而言,老油区勘探开发面临的难点表现在①勘探目的层埋藏深;②勘探对象多为小断块、小幅度构造和隐性岩性圈闭;③油气藏多为低渗透、特低渗透油气藏;④单元储量规模小等方面。当前的地震资料精度不能满足老油田勘探开发的需求,成为制约勘探开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新一代地震技术——高密度三维地震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地震资料的品质,这对提高老油区勘探开发的成功率有着重要的意义。介绍了高密度三维地震技术及其实现方法,分析了实施高密度三维地震技术的关键问题,给出了国内外高密度三维地震技术的应用实例,展示了高密度三维地震技术的良好应用效果和应用潜力,证明了高密度三维地震技术是老油区二次勘探的关键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3.
孤东油田周边微构造圈闭油藏勘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各油区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隐蔽性油藏已成为勘探的热点和重点,而微构造圈闭油藏是介于一般构造油藏和隐蔽性油藏之间的一种油藏模式。以孤东油田周边勘探为例,总结出微构造圈闭成藏模式主要有三种,即背斜微构造、断鼻微构造、断块微构造,此外,还有复合型的微构造圈闭油藏,如岩性 微背斜构造圈闭油藏等;并对其勘探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由于微构造圈闭油藏所处的特有构造位置及其“微型”特点,其勘探方法将有别于一般构造圈闭的勘探方法,从资料要求、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含油性分析及圈闭评价四方面介绍了勘探经验。  相似文献   

4.
微构造油藏勘探实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孤东油田周边已勘探发现微构造油藏11个,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79万t。微构造圈闭的构造幅度低、含油面积小,常发育于大构造或大油田周边的平缓构造带上,其成藏模式主要有3种,即背斜微构造、断鼻微构造、断块微构造。根据微构造油藏的特点,充分利用现有的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钻井资料,精细解释构造和断层,进行含油性分析,可发现该类油藏。此勘探经验可在具有与孤东油田类似地质特征的油田运用。图3参5  相似文献   

5.
清水洼陷周边地区滚动勘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发展新的含油区块和新的含油层系,实现老区滚动勘探的新突破,从清水洼陷周边地区各含油气构造的基本地质特征入手,运用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及储层预测等新技术,新方法,对其开展滚动勘探研究,其结果:在双台子中央构造带发现多个高产凝析油气藏,进一步落实了榆树台披覆背斜构造的形态及其侧翼的有利圈闭,在大洼海外河陡坡带发现中生界潜山及第三系多个油藏。  相似文献   

6.
孔雀河斜坡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东北部,该区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但地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曾经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勘探,均未获得突破。在新一轮勘探中,运用基于地质目标的采集方案设计、交互地震资料处理、地震地质资料综合解释的一体化勘探技术,以提高勘探精度。通过第一轮一体化地震勘探,在该区发现和落实圈闭20个,并在维马2号断背斜上钻探了孔雀1井,中途测试获商业油气流,实现了当年勘探、当年初见成效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7.
随着各油区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隐蔽性油藏已成为勘探的热点和重点,而微构造圈闭油藏是介于一般构造油藏和隐蔽性油藏之间的一种油藏模式。以孤东油田周边勘探为例,总结出微构造圈闭成藏模式主要有三种,即背斜微构造、断鼻微构造、断块微构造,此外,还有复合型的微构造圈闭油藏,如岩性+微背斜构造圈闭油藏等;并对其勘探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由于微构造圈闭油藏所处的特有构造位置及其“微型”特点,其勘探方法将有别于一般构造圈闭的勘探方法,从资料要求、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含油性分析及圈闭评价四方面介绍了勘探经验。  相似文献   

8.
针对深南构造带破碎、储层空间变化大、油水关系复杂等的特点,应用三维地震资料目标精细处理、精细解释、测井评价、定向井钻探等技术,结合地质、测井、录井、分析化验等资料,进行了综合地质研究,实现了低勘探开发区评价和寻找较整装油藏的滚动勘探开发,发现了深南断层上升盘的泽70和下降盘的泽10两个油藏(千万吨级储量规模的油田),并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滚动勘探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9.
珠江口盆地东部历经30多年的勘探,发现了一系列大中型油田,同时也留下一批难以动用的含油构造。这些构造主要有两大特点:1储量规模较小或不落实,开发不具商业性;2储层物性或原油品质较差,产能不具经济性。借助思路创新和技术攻关,形成一套针对含油构造的“2+N”联动评价新思路,即两种勘探理念和多项关键技术互联互通,实行交互式立体评价。以复式油气藏勘探理念为指导,在油气成藏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优选有利含油构造。基于三维地震资料采集或重处理,运用精细的速度分析和时-深转换方法,落实构造形态和规模;综合地震反演等多种地球物理手段,刻画储层分布规律;针对测井解释盲区,复查老井、对比邻井,结合实际资料修正测井解释参数,识别出新油层;自主研发和应用先进的测井和测试技术,落实油层并激活产能。此外,深入贯彻勘探、开发、工程一体化理念,最终实现含油构造的商业开发。运用该套思路,恩平18-1、陆丰15-1、西江23-1等含油构造得到成功评价,储量规模得到升级,推动了珠江口盆地东部的勘探开发进程,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雷11井区复杂断块油藏滚动勘探开发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雷11井区莲花油层复杂的储层和构造条件,依托VSP测井、环井开发地震、地质目标构造精细解释、储层反演等为主的开发地震技术,低阻油层综合解释技术以及油藏精细描述技术的配套应用研究,解决了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中的复杂性和多解性问题,取得了明显的效益:新增含油面积1.62 km2,新增石油地质储量256×104t;部署34口开发井,已实施18口,成功率100%.实践证明,复杂小断块油藏必须实行滚动勘探开发;应用多学科,研究配套的滚动勘探开发技术,不断深化认识油藏地质特征是获取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选取柴达木盆地西部英雄岭地区为攻关地区,开展复杂山地地震勘探技术研究。本文在分析工区地震勘探难点及以往地震技术应用效果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技术思路,通过试验总结形成了复杂山地宽线地震采集、处理配套技术,应用该套技术提高了工区地震资料品质,落实了目标区构造圈闭,证明宽线地震勘探技术是适用于柴达木盆地西部复杂山地的勘探技术。  相似文献   

12.
松辽盆地南部低阻油层分布规律及勘探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吉林油田开展了低阻油层成因机理分析及其测井解释方法的技术攻关,经勘探实践发现,松辽盆地南部较普遍发育有低阻油气层。据29个油气田统计,具有低阻油层特征的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近1.7×108t,约占目前吉林油田总储量的20%左右。在总结大量成果的基础上,介绍了岩石物理成因研究与低幅度—低阻油藏的分布规律,认为在生油坳陷及其区域构造背景条件下,老油田主力油藏之上的披覆圈闭与之下层位的低幅度构造、油气运移路径上的低幅度圈闭及局部高矿化度地层水的地区发育有规模的低阻油藏。同时,分析了松辽盆地南部低阻油层勘探潜力,并提出红岗阶地、扶新隆起及其华字井阶地仍是低阻油层有利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13.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油气勘探实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深化地质研究认识到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成藏条件好,勘探潜力大。针对该区地表起伏大,边界大断裂地震资料处理归位不准确,圈闭落实程度低等问题,在三维地震重新采集的基础上,开展地震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和隐蔽圈闭识别技术攻关,在南部陡坡带栗园地区钻探发现一批含油圈闭,已控制石油地质储量1740×104t。  相似文献   

14.
万庄构造具有良好的资源条件,储盖组合好,处于有利的构造背景下,是一个具有多套含油层系的复式油气聚集区,但勘探成效较低。在新理论指导下,应用新技术,制定了新的勘探思路,通过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对构造进行精细描述、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对成藏规律进行重新认识、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在该区油气勘探中获得了重大突破。发现了一批有利的构造圈闭,总面积达31.9km2;落实了岩性圈闭3个,总面积达14.0km2;Q56西反向断鼻圈闭和zh12井南岩性圈闭进行钻探,均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5.
塔中地区油气勘探成果及勘探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总结了塔中地区的勘探成果,讨论了塔中北坡构造带及中央断垒带的资源潜力,分析了钻探失利的五个原因,其中由静校正和平均速度问题导致的构造不落实是钻探失得的原因,指出塔中地区油气勘探重点应放在下构造层塔中Ⅰ号断裂带和中构造层北坡低幅度构造带上,侧重石炭系东河砂岩低幅度背斜圈闭和奥陶系内幕地层-岩性圈闭等圈闭类型的评价,提高预测碳酸盐岩有效储集层的能力,重视火成岩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和奥陶系“丘状异常体”的发育特片,开拓勘探新领域。  相似文献   

16.
库车前陆盆地勘探重点对象是潜伏背斜,主要通过地震勘探发现和落实。总结库车前陆盆地油气勘探历程,地震勘探技术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1)地震弯线—叠后时间偏移;(2)地震直线—叠后、叠前时间偏移;(3)地震宽线—叠前时间、深度偏移;(4)地震宽方位三维—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通过不断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偏移成像精度日益提高,发现和落实了大批盐下白垩系潜伏背斜圈闭;其中大北—克深区带分布最为集中,且大多数为大中型气田,构成潜伏背斜气田群,表明地震勘探技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制约着库车地震勘探的4大难题"洪积扇资料信噪比低、山地静校正问题突出、盐下地震成像困难及砾岩层速度陷阱"得到了很好的解决。随着库车潜伏背斜油藏开发进入中晚期,开发难度增大,对地震勘探技术提出了更精细的要求,单点高密度宽方位三维及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地震勘探技术是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随着塔河油田三叠系油藏勘探和开发的深入,规模小、构造幅度低且被断层复杂化的油气藏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圈闭识别的难度逐渐加大,因此识别和落实低幅度背斜圈闭对三叠系油气藏勘探开发至关重要。针对此,开展了低幅度构造识别技术研究,形成了由地震资料层位精细标定、层位自动追踪对比、等时切片提取、相干断裂系统解释、精细速度分析、地震振幅属性提取与分析等技术构建的低幅度构造识别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塔河油田阿克亚苏盐上地区,新发现了众多低幅度构造油气圈闭,扩大了阿克亚苏地区三叠系低幅度含油气圈闭群。在新落实的低幅度构造上部署的多口井均有油气发现。  相似文献   

18.
冀中复杂断块区提高滚动勘探精度和效益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冀中地区滚动勘探开发实践证明,要在复杂断块区进一步提高勘探精度和勘探效益、实现老区增储上产,关键在于根据不同地质条件选择应用变速成图技术。高分辨率及全三维地震资料目标精细处理技术、复杂断块构造精细解释技术和低电阻油层识别技术。这些关键技术对于精细描述潜山顶面构造形态、提高潜山和断块勘探精度、发现新的含油层系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冀中地区应用这些技术,“九五”前三年仅在老油田内部就新增石油地质储量2000×104t以上,同步建成产能超过40×104t。图4(梁星如摘)  相似文献   

19.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油气富集控制因素与勘探技术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是富油凹陷的一个复式油气聚集带。其油气富集控制因素主要有:斜坡带是凹陷油气长期运移的指向区;砂体发育,储集条件好;鼻状隆起为油气聚集提供良好构造背景;断层切割形成一系列断鼻断块为油气聚集提供有利圈闭。针对北部斜坡带油层埋藏浅、断块构造复杂的特点,采用保护浅层反射信息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收到显著效果。近3年在北部斜坡带的勘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发现了一批含油圈闭,新增较大规模整装储量。该带已成为泌阳凹陷增储上产的重点区带。  相似文献   

20.
泌阳凹陷新庄地区浅层三维地震勘探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泌阳凹陷新庄地区油层埋藏浅、厚度大、富集程度高,油藏类型以断鼻断块油藏为主。针对新庄地区油层埋深浅、断块复杂的特点,采用了保护好浅层反射信息的三维地震勘探方法。采集上运用基于模型的设计技术而确定了小偏移距、小面元的束状观测系统;处理上注重速度分析和叠前偏移处理;解释上综合应用人机联作系统的多种功能识别断层、落实断块。解释成果用于部署探井,发现了一批含油圈闭,收到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