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以实际项目为例,重点介绍了主动式冷梁空调系统风系统调适方法,包括冷梁末端系统风平衡调适及冷梁空调主送风系统平衡调适。并结合主动式冷梁空调系统特点及调适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倡导节约能源的今天,主动式冷梁作为一种新型的空调系统末端以其舒适性、节能性受到了广泛关注。而评价主动式冷梁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它的诱导比。借助于FLUENT软件模拟了在不同一次风量下的型号为巴科尔AIR-FIT 2600主动式冷梁的诱导比,将冷梁的模型做出简化并且详细介绍了该模拟过程。模拟结果表明,主动式冷梁的诱导比随着一次风量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当一次风量达到一定风量之后,主动式冷梁的诱导比增长的速率开始趋于平缓。并针对此结果做出了分析,为主动式冷梁的一次风量的选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主动式冷梁(Active chilled beam)作为辐射供冷末端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节能、舒适等优势。本文首先根据主动式冷梁系统的工作原理,提出了3个反映其冷却性能、系统能效和结构特点的评价指标。在不同室外气象参数条件下,校核计算了主动式冷梁系统的适用范围,得出中国除部分高湿度临海地区需增加一次风系统表冷器排数外,绝大部分城市采用常规表冷器便可达到室内的负荷要求。而后,通过对3个评价指标的计算,进一步探讨了主动式冷梁系统在中国不同地区的适用效果,得出冷却性能和系统能效均按自西向东、自南向北的方向递增,而结构产生的性能优势变化趋势相反。由此可见,在中国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采用主动式冷梁空调系统能效更高,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冷梁的原理与特点,就具体项目指出冷梁设计的方法、要点,通过分析、对比其它冷梁复合系统,提出地源热泵加主动式冷梁系统在舒适、经济、节能、环保等多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王翔  徐春华 《暖通空调》2012,42(1):36-39
介绍了上海世博会某展馆的单风道变风量与被动式冷梁复合系统的设计,分析了复合系统在整体经济性、节能性和舒适性方面的特点,指出该复合系统起到了全空气系统和辐射供冷系统优势互补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介绍了建筑物中主动式冷梁和被动式冷梁的原理与特点,同时指出冷梁送风系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限制因素。简述了冷梁送风系统的设计步骤,然后针对当盘管内冷水温度低于空气露点温度时提出了预防系统结露的自动控制方案,并指出目前普遍采用的系统设计形式并不能发挥冷梁的节能优势,提出了采用冷梁和空调箱分设冷水机组的节能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主动式冷梁的运行原理及设计特点,分析了主动式冷梁空调系统在某绿色建筑中的设计方法,指出新风设计以及防止结露的控制措施在该系统中尤为重要。结合GB/T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分析了主动式冷梁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得分项,为该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8.
主动式冷梁是一种带新风诱导的气-水换热末端装置。诱导比是衡量主动式冷梁诱导性能的重要指标,在一次风量稳定的情况下,诱导比大的主动式冷梁冷却能力高。通过改变冷梁喷嘴直径、喷嘴收缩角和喷嘴间距,采用CFD软件对冷梁的诱导性能进行模拟研究,计算分析一次风量下诱导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选用直径小的圆柱型喷嘴或收缩角小的喷嘴,且喷嘴间距分布在36 mm~72 mm之间,主动式冷梁可获得较高的诱导比。  相似文献   

9.
以无限空间射流理论和表冷器换热理论为基础,对主动式冷梁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在假设条件下,建立了诱导送风模型和干工况表冷器换热模型。结合这两种模型,最终建立了主动式冷梁工作模型。在设定的5种静压箱静压值下,对主动式冷梁样品的一次风量、二次风量、水侧换热量等热工参数进行测试。选取诱导比和制冷量两个表征冷梁性能的参数作为标准,对模型理论值与样品实际值进行了一致性与差异性分析,验证了所构建的主动式冷梁模型。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主动式冷梁和被动式冷梁的原理与特点,分析了冷梁系统的气流组织形式与适用性,并将其与普通的风机盘管系统进行了对比.认为冷梁作为干工况风机盘管的一种先进的应用形式,是现有系统很好的补充,非常适用于办公室等区域.指出目前普遍采用的系统设计形式并不能发挥冷梁的节能优势,提出了采用冷梁和空调箱分设冷水机组的节能设计方法.同时指出冷梁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限制因素,应用时必须结合建筑实际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1.
分析和讨论了变风量空调系统主要的前沿技术,包括变风量末端装置的改进,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投票法变送风温度设定和变静压控制、总风量控制、最小阻力控制等风机转速控制方法,以及全新风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对一台主动式冷梁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改变一次风量、一次风温度和供水温度,分析得出以上因素对冷梁诱导比和换热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一次风量在130~170 m~3/h范围内,诱导比由2. 5增加到2. 9,增幅为16%,换热量从1 350 J增加到1 900 J,增长了28. 9%。一次风温度对诱导比影响并不明显;一次风温和供水温度之间的温差越大,换热量越大。供水温度对诱导比和换热量的影响在冬夏季有很大不同,冬季工况下,供水温度在30~50℃时,诱导比从1. 7升高到2. 9,提高了70%;换热量从400 J增加到1 900 J,增长375%。夏季工况下,供水温度由15℃升高到18℃,诱导比从2. 5升高到2. 8,增长了12%;换热量从800 J减少到500 J,减少了37. 5%。研究结果为主动式冷梁的实际应用提供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介绍地源热泵和主动式冷梁的技术特点,总结冷梁的"防结露"控制措施。重点分析了"土壤源热泵+高温水制冷"系统在西安地区运行时的节能效果,为该技术在西安地区的广泛应用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主动式冷梁应用在空调系统中的节能重要性。冷梁应用可以提高室内环境热舒适性,同时可降低空调运行能耗实现建筑节能。提出新风设计及防止结露的控制措施在该系统中尤为重要,并为该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主动式冷梁搭建实验台,在一次风量200 m3/h以内,供水温度15~17℃条件下进行实验,研究了:(1)诱导规律,(2)换热器翅片间流动状态、换热系数及压降,可评价冷梁性能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一次风量的增加,诱导比呈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在二次风速0.8 m/s内微风速下,换热器翅片上的流态为层流;换热器各测试工况点的换热系数保持在15~28 W/(m2·K)范围内,随二次风量和水流量的增加而提高,但供水水温的增加导致换热系数降低;在二次风速0.6 m/s以内,二次风经过换热器的压降在2 Pa以内,呈指数增长。实验数据及结果对冷梁的设计人员具有直观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主动式冷梁应用在空调系统节能中的重要性。由于冷梁的特殊工作原理导致冷梁的制冷制热能力低,特别是对于空调外区和内区冷热负荷差异大的幕墙建筑,如果采用冷梁方案,需要在外围护结构(玻璃幕墙)处增加地板对流器,才能保证室内空调的热舒适性和实现建筑节能。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变风量空调系统一次风温度的设定以及对系统能耗的影响,提出了冬季一次风温度的合理选取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介铝了风机动力型变风量末端装置的基本形式、内外区的概念.详细叙述了风机动力型变风量空调系统完整的设计过程,并给出了一个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变风量空调系统常用的风量平衡调试方法和启动阶段的运行控制方法,总结了变风量空调系统启动阶段送风量不平衡的原因,解析了送风支管设置手动风阀对VAVBOX风阀的影响,提出了解决变风量空调系统启动阶段风量不平衡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确定合适的静压设定值是定静压控制的变风量空调系统节能、稳定运行的关键。介绍了国外定静压控制的变风量空调系统静压设定值的确定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一实际系统进行研究。提出了先确定最不利环路,再确定风系统的静压设定值的现场改进调试方法,并在同一项目中运用两种方法分别确定了系统的静压设定值,其得出的结果相同。两种方法均能较为准确地确定合适的静压设定值,对定静压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调试与运行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