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根据相关统计自2002年以来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分别为:女性80.23岁,男性78.32岁。各国营养起居室都认为,日本的长寿与其传统饮食及烹调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饮食在人生年龄加减法中可以说是第一个重要物质因素。我国在解放前平均年龄只有35岁,20世纪80年代平均年龄达到70岁,以及世界上长寿国家的经验都证明,饮食在人生年龄加减法中是具有决定性的物质因素。转变膳食观念,用饮食科学创造人生年龄的减法,要处理好如下几个关系:  1、饮食与寿命的关系,用饮食科学控制衰老进程。人生离不开饮食。“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每个人一生经口腔吞进的饮料、食物达数万公斤。近代医学研究已经证明,人的进食成分、数量明显地影响着人的健康和寿命。美国学者罗斯和荷兰的布拉斯于20世纪70年代指出,适当地饮食调节能控制人的衰老进程。他们对大白鼠断奶后自由进食到死亡过程进行了观察,发现每天吃24克食物的仅能活540天;每天吃18克食物的活690天。国外人寿保险公司统计,凡贪食而体重超常的人,生命系数将减少0.07-0.28,即缩短寿命3.7-15.2年。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指出,饮食失调会影响人的寿命。中近代研究者对世界上几个长寿地区作调查研究后得出结论:人的饮食习惯与寿命有着密切关系。所有这些都证明,人的饮食直接关系到寿命,是人生年龄加减法的重要条件,必须树立科学饮食的新观念。  2、习惯...  相似文献   

3.
李冶 《饮食科学》2001,(10):33-33
21世纪,是生物工程的世纪,运用先进的分析测试技术与高性能的分析仪器,人们发现微量元素与人类的健康、疾病、长寿、智力、美容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工程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微量元素硒是人类生存必需的蕾养素。  相似文献   

4.
延缓衰老、增长寿命,人类始终不变的追求。但是,长生不老、青春永驻,目前还只能是愿望,谁也不能逃脱严酷的自然规律。任何一种生物的寿命都是有限的。不过,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的平均寿命在逐渐延长,在石器时代人均寿命为19岁,在中世纪为28岁,到了20世纪初期为45岁,中期为62岁,进入到20世纪70年代世界人口的平均寿命达到75岁。  相似文献   

5.
李霖 《烹调知识》2003,(12):43-43
日本是世界上的长寿国家,有关专家在总结了日本人饮食习惯后,找出了11种日本式吃法,也许这正是大和民族的长寿之道。  相似文献   

6.
肠内菌丛与健康长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肠内菌丛与健康长寿陈瑞娟(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北京,100027)健康长寿是人类的共同愿望。在当今世界,日本已跃居为世界第一长寿国,1994年男性平均寿命76.25岁,女性82.51岁。可是在20世纪初,日本人的平均寿命仅36~37岁,与当时位居...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寿命的长短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饮食习惯与寿限的关系特别密切,而且从古至今、国内国外都非常重视这种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平均寿命比日本少9年,日本人长寿的原因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日本人的一个饮食特点就是没滋没味,他们的烹饪方式主要是生食和蒸煮,新鲜的蔬菜只撒少许  相似文献   

9.
日本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有关专家在总结了日本人饮食习惯后,找出了11种日本式吃法,也许这正是日本人的长寿之道。 1,每顿菜肴要多品种少量。鱼、肉、蔬菜、豆类、水果和米饭、面条,都用小碟、小碗盛装,花样繁多,每顿都能摄入多种营养。  相似文献   

10.
天地 《烹调知识》2011,(4):78-79
中国人平均寿命比日本少9年,日本人长寿的原因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日本人的一个饮食特点就是"没滋没味",他们的烹饪方式主要是生食和蒸煮,新鲜的蔬菜只撒少许盐,滴几滴橄榄油,再撒上少许芝麻,就被端上了餐桌。这种吃法对我们来说,恐怕是难以下咽。这不是习惯问题,而是观念问题。  相似文献   

11.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着一个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秘方”,虽然那个“秘方”至今还没有找到,但科学已经证实,人类确实能够通过各种饮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然而世界如此之大,其饮食习惯也不尽相同.寻找某一个固定的“秘方”显然是不可能的,于是在各个地区,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长寿食品。这些长寿食品虽说不能让人“长生不老”,但在提高人体健康方面确实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很多长寿国家都与人们吃鱼多有关,根据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各国平均寿命排行榜·日本女性平均寿命为86岁,男性为79岁,位居世界女性、男性长寿排名首位。  相似文献   

13.
日本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之一,而向岛居民长寿率又居于日本之首,他们的主要长寿饮食之一便是吃银鱼一类的海产品。在日本1981年底一期出版的《治疗》杂志上,报道了一位102岁的妇女,由于吃了酸败食物而中毒死亡。在其死后的长寿因素的调查中发现,她终生喜欢吃银鱼,几乎每餐必备。因食用“银鱼其全部等于把一个生命的机体全部吃下去,近乎于完全营养,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诗人、作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无产阶级文化战士郭末若(1892-1978年)离开我们已近30多年了,翻开中国现代名人史册,人们观其一生功绩,不禁为这位大文豪、大学者一生的充沛精力和敏捷的思维所钦佩,用现代医学和养生学来看,他的才学与长寿,与其讲究科学饮食养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世界体育用品业.是一个迅速发展的行业.它在20世纪下半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一些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发达.体育运动得到了较好的开展和普及.形成了繁荣的体育用品市场。体育用品市场造就了一批跨国体育用品公司和国际著名品牌。在20世纪下半叶,世界上形成了美国、欧共体和日本三大体育用品市场,20世纪90年代末三大市场占了世界体育用品销售量的73.8%.其中美国占35.6%,欧共体占21.6%,日本市场占16.6%。  相似文献   

16.
高翔 《饮食科学》2001,(2):34-34
经科学考察,爱斯基摩人是世界上冠心痛发病率最低的民族,糖尿病的患病率极低,科学家们认为,这是他们以食鱼肉为主的结果。日本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之国,在众多长寿的因素之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日本人普遍喜欢吃鱼,一些著名的营养学家认为,鱼是日本人的长寿之友。  相似文献   

17.
《烹调知识》2013,(10):80-80
人们常说,世界长寿之国,当选日本,实际并非如此,在世界长寿地区排行榜中,日本排行“老三”。摩洛哥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我国澳门地区屈居第二。  相似文献   

18.
彭亮 《家具》2003,(4):63-69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全球经济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世界制造业的中心正在转移,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末,世界制造业的重心沿着欧美-日本-东南亚-中国的方向转移,一个“中国制造”的时代正在到来。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是人类社会的“首席产业”。特别是对于中国这个人口大国的发展中国家来  相似文献   

19.
泡菜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本文简要介绍了泡菜在韩国、日本和中国的发展进程,并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泡菜起源于中国,约在1300年前中国酱菜的制作工艺传到了韩国,并结合韩民族的饮食习惯,发展成为今日的韩国泡菜。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开始仿制韩国泡菜,并逐渐发展成为日本泡菜。但由于日本商人的营销手段比较高明,到了2000年,日本泡菜已占据了世界市场份额的80%。就有关泡菜方面的研究而言,中国还落后于韩国和日本。因此,深入研究泡菜,使其产业化,保护我国的传统发酵制品是豁要的,其发展前景巨大。  相似文献   

20.
在清朝慈禧太后生活的那个时代,整个人类的平均寿命在50岁左右。从康熙到光绪8个皇帝的平均寿命为53岁左右,但作为同治、光绪两朝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的寿命却高达73岁,和她同时代的人相比,不能不说是个长寿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