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品安全导刊》2014,(7):13-13
目前,由国家卫计委、工信部、质检总局等5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的公告》,明确自7月1日起,禁止将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用于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膨化食品生产中不得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2.
<正>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五部门发布公告,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膨化食品不再允许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公告称,经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中含铝食品添加剂进行重新评估,决定自2014年7月1日起,禁止将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用于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膨化食品生产中不得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小麦粉及其制品(除油炸面制品、面糊、裹粉、  相似文献   

3.
监管     
《中国烹饪》2014,(8):139-139
卫计委:7月起馒头发糕等面粉制品不得加明矾 针对含铝添加剂的使用问题,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目前联合发文,对其使用范围做出了重大调整。从今年7月1日起,国家禁止将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用于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膨化食品生产中不得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小麦粉及其制品(除油炸面制品、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生产中不得使用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而制作馒头、油条等食品时常用的明矾,就是硫酸铝钾。  相似文献   

4.
《食品开发》2014,(3):30-30
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日前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的公告.公告指出,自2014年7月1日起,禁止将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用于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膨化食品生产中不得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小麦粉及其制品(除油炸面制品、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生产中不得使用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近年来,食品中铝的含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铝不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机体长期摄入过多会蓄积在人体各器官组织内,造成种种危害效应。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由国家卫计委、工信部、质检总局等5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的公告》,明确自7月1日起,禁止将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用于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膨化食品生产中不得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小麦粉及其制品(除油炸面制品、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生产中不得使用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需要指出的是,此次发布的公告不是"全面禁铝",而是调整了一些含铝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当中的使用。最大的调整就是把过去可以使用在面制品中的含铝添加剂缩小到只  相似文献   

6.
钟凯 《饮食科学》2014,(9):22-23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联合发文,对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做出了重大调整。从2014年7月1日开始,三种含铝的食品添加剂(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不能再用于食品加工和生产,馒头、发糕等等面粉制品(除油炸面制品、挂浆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外)不能添加含铝膨松剂(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而在膨化食品中也不再允许使用任何含铝添加剂。  相似文献   

7.
《中国食品》2014,(15):112-113
各设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设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发布《关于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的公告》(2014年第8号,以下简称《公告》),决定撤销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等3种食品添加剂,不再允许膨化食品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并调整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正>根据《食品安全法》和《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的规定,经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中含铝食品添加剂进行重新评估,现决定撤销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等3种食品添加剂,不再允许膨化食品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并调整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的  相似文献   

9.
<正>近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对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做出调整。从7月1日起,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和辛烯基琥珀铝酸铝淀粉不能再用于食品加工和生产;馒头、发糕等面制品(油炸面制品、挂浆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除外)不得添加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而膨化食品中也不再允许使用任何含铝食品添加剂。为何要做出这样的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到底对健康有何影响呢?6月16日,国家食品安  相似文献   

10.
<正>卫生部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征求意见稿),修订含铝食品添加剂规定,以解决我国居民铝摄入量超量问题,其中儿童膨化食品拟禁含铝添加剂。从总体品种上看,卫生部共拟撤销14种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11.
7月1日起,部分含铝食品添加剂将禁用,对此,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员王竹天表示,不是笼统地去除含铝食品添加剂。而是缩小其使用范围,按照调整后的标准,含铝添加剂的摄入量基本降了一半左右。儿童膨化食品不许再使用含铝添加剂。  相似文献   

12.
近段时间,关于食品中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为了了解我市市场上出售的膨化食品中添加剂的使用情况我们在上海某大型超市开展了针对64种膨化食品的调研,根据《GB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分析其配料表中各类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膨化食品于上世纪60年代末出现,  相似文献   

13.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3,(2):168+188+223
卫生部关于征求调整硫酸铝钾等12种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意见的函根据《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规定,卫生部拟调整《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中硫酸铝钾等9种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撤销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3种食品添加剂。具体调整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6月16日举行的“控铝促健康”开放日活动上获悉,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新标准,自今年7月1日起,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等3种食品添加剂将被撤销,膨化食品也不再允许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15.
含铝添加剂摄入过多会在人体内积蓄,对人体健康造成损伤,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含铝添加剂在食品中经常被使用.为了解山东省某县食品中含铝添加剂的使用情况,本次从山东省某县食品市场随机抽取189份样品,进行铝残留量的检测.结果表明,本次抽取的样品铝的残留量均在国家限量(100 mg/kg)内,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  相似文献   

16.
海外纵横     
欧盟修改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条件和标准 近日,欧委会制定委员会法规草案.修改欧洲议会及理事会有关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条件和标准的第EC1333/2008号法规附件11(欧共体批准用于食品的食品添加剂清单及使用条件)。为保证欧盟消费者铝允许周摄入量达到正常水平,建议将铝允许周摄入量(EFSA)降低到1mg/公斤体重/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云南省含铝食品添加剂的添加使用状况及残留情况, 为有效开展居民健康饮食指导、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 根据云南当地居民饮食习惯, 随机抽取全省共1255份样品, 按国家统一的方法进行检测, 并分析含铝添加剂铝残留情况。结果 不同食品类别食品添加剂铝残留量的检出情况不同, 油炸面制品超标率最高为62.1%, 地方特色食品乳扇铝残留量也较高, 超过0.1 g/kg的样品达50.8%; 其次为小麦粉及其制品、膨化食品, 超过0.02 g/kg的样品为34.4%和34.1%; 海蜇铝的残留量超标率为38.5%; 铝残留量较低的食品为焙烤食品和粉丝、粉条, 超标率分别为2.40%、7.14%。结论 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普遍, 超标和非法添加现象不容忽视, 应加强对百姓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 对标准的变化加强宣贯, 对不法商贩加大打击力度。改进工艺, 对于乳扇等地方食品加强标准建设。  相似文献   

18.
食物中铝的来源主要有含铝食品添加剂,以及来自水、食品原料、包装材料中铝的转移,根据风险评估资料,其中含铝食品添加剂对居民铝摄入的贡献在75%~80%,在我们的生活中,面粉、油条、馒头等各种食品都可能添加了含铝食品添加剂,若食用超量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新加坡农粮兽医局考虑修改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减少该国人均铝摄取量。农粮局近期指出,虽然含铝食品添加剂是受严格管控的物品,但只要符合相关标准,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这类添加剂还是被允许的。  相似文献   

19.
竹叶抗氧化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叶抗氧化物(Antioxidant of bamboo leaves,AOB)是一种具有本土资源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高效经济的天然食品抗氧化剂,于2003年底通过国家评审,2004年4月被批准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允许的使用范围是:食用油脂、肉制品、水产品和膨化食品,最大使用量0.5g/kg。  相似文献   

20.
《饮食科学》2009,(1):9-9
为保护婴幼儿身体健康,进一步规范婴幼儿配方食品和谷类食品中香料使用,卫生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了《婴幼儿配方食品和谷类食品中香料使用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指出,凡适用范围涵盖0至6个月婴幼儿的配方食品不得添加任何食用香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