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该文对微生物产单宁酶发酵五倍子合成没食子酸进行了研究.并对五倍子诱导黑曲霉产生单宁酶进行了生物转化实验研究,开展了产酶条件优化实验,对酶反应转化的最适pH值、温度、反应时间、底物浓度等进行研究,得出了最佳培养条件和微生物酶法制备没食子酸的工艺,为开发五倍子的生物化工加工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单宁酸是一种较强的蛋白质沉淀剂。在酶法制备没食子酸的过程中,高浓度单宁酸会严重抑制单宁酶活性,因此很难直接利用单宁酸进行没食子酸的工业生产。为了解除单宁酸对单宁酶的抑制作用,研究建立了五倍子单宁酸同步提取-酶解工艺,反应90 min,同步提取-酶解工艺没食子酸浓度达到13.9 g/L,没食子酸生产效率明显高于同步提取-酸解工艺和五倍子单宁酸先提取后酶解工艺。对五倍子单宁酸同步提取-酶解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50、加酶量32 U/mL、pH6~7、温度50 ℃和提取时间75 min时,没食子酸产量和得率最大,分别达到15.4 g/L和76.8%。在最优条件下进行多次投料试验,没食子酸最终产量可提高至34.0 g/L。  相似文献   

3.
没食子酸在食品、化工和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相比传统化学法生产,酶法生产具有环境友好、副产物少的优点。本文利用前期开发的热稳定单宁酶Tan1,开发并优化塔拉单宁同步浸提-酶解工艺,实现没食子酸的高效酶法生产。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初步浸提-酶解条件为塔拉粉料液比1:30、反应温度60 ℃、加酶量4 mL和反应pH=5。在此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考察不同因素对浸提-酶解反应条件的影响,研究发现温度、pH和料液比是影响提取过程的主要因素。进而,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酶解方案为塔拉粉料液比1:40,反应温度65 ℃,pH=4,在此条件下没食子酸得率达到65.98%。此外还研究了在最佳浸提-酶解条件下的连续多次投料反应,结果表明在六次连续投料过程中,塔拉单宁均能被高效水解为没食子酸。此研究为塔拉单宁酶解生产没食子酸的工业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利用β-葡聚糖酶降解玉米秸秆中的β-葡聚糖,确定了酶浓度、pH、酶解时间以及温度等因素,并通过正交实验进行了优化.影响因素为:酶浓度>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酶解的最适条件:酶活25.86万U/g,pH值4.5,反应时间15 h,反应温度45℃.玉米秸秆的β-葡聚糖的降解率为41.96%.  相似文献   

5.
鸡骨蛋白肽酶解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鸡骨利用的新途径,以鸡骨渣为原料,开展了鸡骨蛋白肽酶解技术研究。研究了6种酶的酶解效果以及最适蛋白酶的酶用量、底物浓度、温度、pH和酶解时间对鸡骨蛋白水解度和短肽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Alcalase为最佳用酶,Alcalase水解鸡骨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酶用量为每克原料0.099 mkat、底物浓度4%、反应温度55℃、pH8.5、反应时间为120 min,在此条件下,鸡骨蛋白水解度为15.9%,短肽得率为61.81%。  相似文献   

6.
以水解度(DH)和肽得率为指标,分别考察温度、pH值、底物浓度、加酶量对碱性蛋白酶酶解雄蚕蛾蛋白制备功能性多肽的影响,通过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确定碱性蛋白酶酶解反应的最佳优化参数为:温度64.5℃、pH9.36、底物浓度4.46%、加酶量6660U/ml、反应时间300min。在此条件下,酶解液水解度达到21.65%、肽得率达到34.81%。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鳙鱼为原料,利用Mailard反应制备鱼味香精,文章较系统地研究了Mailard反应过程中温度、pH值、时间以及酶解液浓度对鱼味香精感官品质的影响。通过试验可知:反应温度、pH值、反应时间以及酶解液浓度均显著地影响鱼味香精感官品质(P≤0.05),其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115℃,反应pH值7.5,时间40 min,酶解液浓度为40%。  相似文献   

8.
没食子酸及其衍生物是食品、医药等工业的一类重要原料。以黑曲霉B0201为菌种,以五倍子为原料,直接生料固体发酵法不能生成没食子酸,但是,先用生料固体发酵生产单宁酶,再用酶法制备没食子酸是可行的。研究表明,分两步制备没食子酸反应4h时,100mL单宁酶酶液中积累了0.77g没食子酸,建立了一种黑曲霉单宁酶两步法生产没食子酸的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9.
酶解丝素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研究首次探讨利用Alcalase酶解丝素蛋白制备高活性ACE抑制肽.以水解度为主要评价指标,研究了温度、浓度、pH、加酶量以及反应时间对酶解反应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水解度下的酶解产物与ACE体外抑制活性、肽得率和蛋白回收率的关系.确定了制备ACE抑制肽的最佳酶解反应DH值为17.12%,此时所得丝素蛋白肽的肽得率为50...  相似文献   

10.
以小麦为样品,利用酶联免疫法对芽孢杆菌降解酶降解小麦中呕吐毒素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降解酶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是影响降解酶降解DON的关键因素。在降解酶浓度50μg/mL、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18 h、pH 8.5的条件下,降解率为88.1%。  相似文献   

11.
响应面法优化玉米抗性淀粉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焕新  于博  金征宇 《食品科学》2011,32(22):11-15
研究普鲁兰酶法制备玉米抗性淀粉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加酶量对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优化玉米抗性淀粉制备工艺,建立各因素与抗性淀粉得率关系的数学回归模型。确定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为普鲁兰酶加酶量12.8ASPU/g、反应时间32h、反应温度46.2℃、pH5.0。在该制备条件下,抗性淀粉得率为46.2%。  相似文献   

12.
交联酶聚集体法制备单宁酶及固定化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联酶聚集体法(cross-linked enzyme aggregates,CLEAs)是一种新型的无载体酶固定化方法。使用该法固定化黑曲霉产单宁酶,制备无载体固定化单宁酶(Cross-linkedenzyme aggregates-tannase,CLEAs-TA),并对其制备条件、结构特征、酶学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优制备条件为单宁酶游离粗酶液在冰水浴中经80%的硫酸铵沉淀30min后,以1.5%戊二醛水溶液进行酶聚集体交联反应,可获得较高活性、较高稳定性的交联酶聚集体,酶活回收率达47.33%,对酯键水解作用的最适温度、最适pH值分别为50℃、4.5,与游离酶相比,表现更高的pH及温度稳定性,重复使用6次后,活力剩余32.86%,其良好的操作稳定性有利于没食子酸丙酯高效转化为没食子酸及广泛应用于水解茶饮料中单宁的反应。  相似文献   

13.
黄原胶降解酶酶学性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黄原胶降解菌(Paenibacillus lautus)XD2-8制备黄原胶降解酶,并对其酶学特性做了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该酶的最优酶促反应条件为:温度35℃、pH6.0、底物浓度5g/L;葡萄糖对该酶促反应具有抑制作用,且葡萄糖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14.
纤维素酶的CMC酶活测定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和分析了羧甲基纤维素酶(CMC酶)活性测定法的实验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对酶促反应时间、酶促反应温度、pH、测定波长、底物浓度、粗酶液和底物添加量六个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最后结合正交实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确定了纤维素酶活力测定的最佳条件组合.结果表明,在pH6.2、粗酶液和底物添加量各为2mL的情况下,影响纤维素酶活力测定的主次因素依次为酶促反应时间、酶促反应温度、测定波长和底物浓度.纤维素酶活力测定的最佳条件为:在酶促反应温度为40℃,pH6.2,底物浓度为10g/L,粗酶液和底物添加量各为2mL,酶促反应时间30min,测定波长为520nm.  相似文献   

15.
为使灰色关联分析法在食品领域得到充分的应用,并为食品工业提供优质的大豆多肽资源。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酶解条件对大豆蛋白酶解的影响,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蛋白酶解过程模型。利用Alcalase碱性蛋白酶(4.4万U/g)对大豆低温豆粕进行酶解,制备大豆多肽。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反应体系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大豆脱脂豆粕添加量以及Alcalase碱性蛋白酶添加量的关联系数,得到各因素显著性大小为pH值温度底物浓度加酶量时间。经实验验证水解度与预测水解度基本一致,证明试验得出的结论可靠。其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体系pH值9.0,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3h,大豆脱脂豆粕添加量5%(m/V),Alcalase碱性蛋白酶的添加量1 500U/g,该条件下水解度为13.53%。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茶条槭叶没食子酸的提取技术,以确立其最佳提取工艺,以单宁酶耦联超声-微波协同提取为方法,60%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在提取时间、单宁酶添加量、微波功率、提取温度、料液比以及pH 值6 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没食子酸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离子交换树脂重结晶的方法进一步纯化没食子酸。以DPPH 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评价没食子酸和抗坏血酸(vitamin,VC)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茶条槭叶没食子酸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40 min、单宁酶添加量4.3%、料液比1∶60(g/mL)、微波功率520 W、提取温度60 ℃、pH7。在此条件下没食子酸得率为(26.25±0.41)%,与理论推测值26.64%接近,经纯化后没食子酸的纯度达到90%以上。在DPPH 和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中,茶条槭叶没食子酸的清除率均比VC 的清除率高。研究表明单宁酶耦联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法能够提高茶条槭叶没食子酸得率,茶条槭叶没食子酸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单宁酶全称是单宁酯酰水解酶(Tannase,EC3.1.1.20),它可以水解没食子酸单宁中的酯键和缩酚羧键,生成没食子酸和葡萄糖.主要来源于微生物,存在于细胞内和细胞外,目前研究得较多较为深入的是青霉和黑曲霉.本实验对五倍子生料固体发酵产单宁酶进行了研究,发酵条件的单因素优化后得到:初始水分含量80%,接种量1%,20%五倍子,温度30℃为最佳产酶条件.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对显著影响产单宁酶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因素进行优化,得到固体发酵黑曲霉诱变菌株最佳产单宁酶条件为:湿度80%、接种量1%、发酵温度33℃、五倍子含量15%.其中温度对黑曲霉产单宁酶酶活性的影响是显著的,并测得在此最佳发酵条件下产单宁酶活性达57.32U/gds.  相似文献   

18.
研究以低纯度的商品大豆异黄酮为原料,采用β-葡萄糖苷酶水解技术制备高纯度的大豆异黄酮甙元产品.比较系统地研究酶的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体系pH值、底物浓度等因素对酶水解效果的影响,最终得到酶水解制备工艺的最佳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分离纯化工艺制备大豆异黄酮甙元产品,其产品得率、异黄酮回收率和产品纯度分别为12.12%、77.16%和92.78%,分离纯化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9.
利用转谷氨酰胺酶提高谷朊粉乳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转谷氨酰胺酶是一种催化蛋白质分子交联酶类,利用其对谷朊粉乳化性进行改良,研究酶浓度、底物浓度、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谷朊粉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探索转谷氨酰胺酶酶解谷朊粉提高乳化性最佳反应条件。分析发现五个因素对谷朊粉乳化性影响由强到弱顺序为:pH值、谷朊粉浓度、温度、时间和酶浓度。最佳酶解条件为:谷朊粉浓度为6.0%,酶浓度1.0%,反应时间为1.0h,pH值为5.0,反应温度为45℃;此时谷朊粉乳化活性为84.9%,乳化稳定性为85.7%,比酶解前谷朊粉乳化性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中性蛋白酶对灵芝孢子粉进行水解提取灵芝孢子油,考察了酶解时pH值、温度、反应时间以及酶用量和终止酶解反应的pH值5个因素对油脂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酶用量为2000IU/g灵芝孢子、酶解pH7.5、温度60℃、反应时间1.0h是最佳酶解反应条件,然后以pH4.5终止酶解反应,油脂提取率达88.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