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层状砂岩油藏主要表现为层间非均质性强,油水系统复杂等特点。此类油田在开发过程中主要表现出层间矛盾突出(储层物性、流体性质、压力分布状况等差异明显且相互制约),加之注采井网不完善,工作制度不合理等因素影响,生产过程容易形成优势渗流通道[1],整体注水开发效果变差。为改善注水开发效果,需要开展优势渗流通道的针对性研究,研究其展布规律,并加以抑制。本文以PB油田1S区块为例,展示优势通道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此研究为海上层状砂岩油田注水开发提供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南三东聚驱后井网加密三元试验区为例,利用取心井资料,一、二类油层新钻井测井解释资料,数值跟踪拟合结果,精细地质研究结果及聚驱后开发动态等资料,明确储量潜力部位,确定平面、厚层内部剩余油,深化萨南开发区南三区东部一类油层聚驱后开发潜力认识;分析优势渗流通道对开发效果的影响,试验区利用井网加密与三元驱结合驱油,并加强优势渗流通道治理,聚驱后开发见到一定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3.
优势渗流通道是影响非均相复合驱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重要因素。为了定量评价储层优势渗流通道发育情况,建立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优势渗流通道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不同注采方向优势渗流通道渗透率、喉道半径等参数,为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羊三木油田经过43年的注水开发,已经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伴随新钻井投入开发、老井补孔改层、注水井强化注水等措施,优势渗流通道逐步形成,优势渗流覆盖区域内水洗程度高,无效水循环严重,目前整个油田已经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为了实现老油田控水稳油,立足油田可持续发展,开展了以精细数值模拟研究为技术支撑的渗流场调控工作,建立了渗流场表征方法,形成了以渗流场调控为基础的"植、补、匀、改"精细注水模式。经过矿场的实践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羊三木油田注采对应率提高到92.6%,油层动用程度提高到80%,自然递减降低到负值。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封堵优势渗流通道,解决注入溶液窜流突进及沿优势渗流通道无效循环对改善油田开发效果以及达到控水稳油的目的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数值模拟示踪剂方法研究优势渗流通道的动态反映特征,筛选出影响和标志优势渗流通道存在的主要参数指标并分析其相关特性,制定基于油藏模拟的优势渗流通道判别标准和成果表征,实现定量识别优势渗流通道的方法,对油田开发控水提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锦16块试验区非均质性严重和长期注水开发形成优势渗流通道的特点,根据现场实际动态反应,结合储层特征,分析总结了制约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并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综合调控技术,有效改善了二元驱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巴喀油田西山窑组储层精细研究,裂缝是低孔特低渗性储集砂岩的主要渗流通道,裂缝的复杂分布特征严重影响了巴喀油田的开发效果,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和大地构造主应力方向,选取了岩心、薄片和成像测井等资料相对较完整的井,分析了研究区内裂缝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以及裂缝发育所形成的重点表征特征。研究表明该区砂岩储层中的裂缝主要为挤压应力下形成的剪切裂缝,其倾角多大于30°,走向则主要为NWW向和NNE向,另外局部地区还有NW向和NE向两组次要裂缝发育。受现今地应力影响,NWW和NW向裂缝开度大,为主要的渗流方向。受岩性、构造部位、层厚和沉积微相等不同的影响,裂缝的发育程度和发育特征差异很大。应根据裂缝的主渗流方向、砂体展布等特征来完善注采系统,进而改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8.
马春芳 《当代化工》2016,(6):1270-1272
中高渗透砂岩油田在高含水开发后期由于储层存在天然高渗透带,以及后期注入水长期对储层的冲刷,形成油水井间注水无效循环条带,即优势流场,降低开发效果,因此,研究优势流场的分布规律,划分低效无效循环条带,是此阶段油田开发调整阶段的重点,在目前优势流场分布规律的研究方法中,以定性或半定量法研究居多,笔者主要在储层精细地质建模、数模的前提下,通过油藏井间示踪剂数值模拟技术定量化进行优势流场的分布规律研究。  相似文献   

9.
对于开发中后期的油田,构造、储层的精细解释研究,已成为主要研究目的,利用各种方法通过文南油田构造和储层的精细研究,准确刻画断层以及油气分布规律,从而指导油田开发,提高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于开发中后期的油田,构造、储层的精细解释研究及油藏经济效益评价,已成为主要研究目的,利用各种方法通过文72断块构造和储层的精细研究,准确刻画断层以及油气分布规律,从而指导油田开发,提高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1.
吴晓艳 《清洗世界》2022,38(3):161-162
注水开发是低渗油藏经济有效、成熟的能量补充方式,通过精细注水可提高水驱动用程度.针对低渗透油藏精细开发中存在的低渗储层水质要求高,沿程管网二次污染;注水压力差异大,管网和井筒匹配困难以及小孔喉渗流能力差,易污染堵塞等难点,全面做好"水"文章,通过注好水、注准水、注够水,初步形成了适合针对性的低渗油藏的精细注水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2.
裂缝提高了储层的渗透性,尤其在低渗透储层中,裂缝是油运移和流体渗流的主要通道,影响着油气分布及开发效果,对油气田勘探和开发方案的布置以及提高采收率有重要意义。裂缝的发育和分布受控于岩性、物性、岩层厚度以及构造变形、断层等因素。应用岩心统计、测井裂缝识别结果并结合物性、构造曲率与裂缝发育程度的关系、及与断层的关系等方法分析研究裂缝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3.
对于开发中后期的油田,构造、储层的精细解释研究及油藏经济效益评价,已成为主要研究目的,利用各种方法通过文72断块构造和储层的精细研究,准确刻画断层以及油气分布规律,从而指导油田开发,提高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4.
蒸汽驱开发是辽河稠油热采开发方式的主要组成部分,中深层稠油蒸汽驱开发典型区块齐40块工业化汽驱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并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动态监测系统,现场跟踪和数模证实,汽驱进入剥蚀调整阶段后,汽腔平面、纵向扩展不均~([1]),驱替效果差异大。本文立足通过取心井资料与动态监测相结合,量化汽驱驱替状况;通过单砂体追踪描述与沉积微相研究相结合,细化汽驱中后期调控部署潜力;同时通过井间地震连续性评价与注采连通系数创新,预测汽驱优势渗流通道位置及分布规律,有针对性开展储层评价,深化油藏认识,创新开发策略,研究认为,储层非均质性是制约汽驱扩展不均的主因,总结五种潜力目标,针对性调控,有利于该方式工业化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5.
扶余油田油藏经长期注水开发和井网的多次改造,开发后期形成了许多高渗流通道。这些高渗流通道的存在,导致注入水形成无效循环,无法起到有效驱油作用,严重影响了油藏注水开发效果。针对形成的优势渗流通道以及在生产中的表现,在认识优势通道形成机理基础上,形成了6种识别优势通道技术。通过扶余油田调剖现场应用6个区块55口井,验证符合率达85~90%。  相似文献   

16.
碳酸盐岩储层流体渗流规律与常规砂岩储层明显不同,此类储层开发过程中,存在生产井压力和产量下降快、采收率低等问题。为此,本文通过两相驱替实验分析了Sar油田储层岩心渗流规律、洗油效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当致密碳酸盐岩储层不存在裂缝时,储层水驱采收率仅有30%,而当存在一定裂缝时,由于储层平均渗透率增加,且存在基质和裂缝之间的渗吸作用,相比无裂缝油藏采收率可提高3%~10%,这表明,碳酸盐岩油藏在进行水驱开发时,存在一定裂缝的储层的水驱开发效果要优于不存在裂缝的碳酸盐岩储层。  相似文献   

17.
经过多年来的注水开发,姬塬油田主力油藏逐渐出现部分井出现出砂、结垢、粘土膨胀,有机质、沥青质沉积等导致地层渗流孔道堵塞严重,通过对多种储层改造措施的对比,目前酸化工艺是最有效,最便捷的储层改造方式,可有效改善油藏渗流通道,解除地层近井地带堵塞,提高单井产量。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庆杨余油层储层低孔、低渗、低饱和度的油藏物性特点及压后产量递减快的问题,为了降低地层油流的渗流阻力,增加地层导流能力、开展了低渗透扶余油层精细地质研究与压裂优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即以精细地质研究为基础,依据地质综合研究成果,对改造目的小层进行纵剖分析,根据不同砂体的展布特点、构造特点、断层发育特点及开发现状等,优化水力裂缝参数,形成与扶余油层匹配的压裂工艺。通过对比分析历年压裂改造效果,发现经过精细地质研究后设计的措施井改造效果良好。该技术手段为进一步提高特低渗透油藏单井改造效果提供了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已有的油藏描述方法不能满足油藏开发的当今需要,针对不同分区物性差异较大,不同分区非均质性差异较大的530井区八道湾组油藏更是如此。大量研究和油田开发经验,尤其是近年来水平井钻井活动更加清楚的揭示了油层横向的连通性比原来预料的要差得多,这也在储层注水开发过程中不断被证实,即油藏存在横向上优势渗流条带或称优势渗流通道而不是大面均匀驱替。油藏开发特别是注水开发,有时会出现强注强采现象,使得储层物性参数、流体性质和渗流特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利用物质流线技术进行四维流线数值模拟就成为研究530井区八道湾组油藏的唯一解决办法,既可以满足其不同分区非均质性差异较大的问题,也可以就J1b51层纵向上动用程度较高,但剖面动用不均的问题进行满足,同时对于砾岩油藏的剩余油饱和度变化分布以及物质流线四维分布都可以进行很好的计算与刻画。  相似文献   

20.
不同低渗透储层特征差异大,储层特征对渗流能力争开发效果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延长油田横山采油厂魏家楼区长6低渗透储层沉积特征、岩石特征、储层物性、孔隙结构特征的分析评价,研究了魏家楼区长6低渗透储层特征,并进行储层分类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