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目前,在我国东部油田原油综合含水平均已达到90%以上,三相分离器的腐蚀日趋加重,严重影响了生产的正常进行。在生产中发现三相分离器的腐蚀主要集中在分离器的底部、聚结板周向板材及焊缝处以及内构件的支撑、进油管线、出油管线和出水管线等部位。影响分离器腐蚀的因素有原油含水的成分、操作温度、内部结构及焊缝内部积砂等。 相似文献
3.
4.
油气分离器是油田生产中常用的油气分离设备。本文着重论述了卧式分离器的结构,油气分离原理以及油气分离器设计计算等几个方面的问题,介绍了一种油气分离器的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分离作用,分离效率,分离程度等角度出发,对两种得力分异式油水分离器及三种进出液装置进行了分析,对比,指出其利弊,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四、影响分离的因素前面探讨的理论性方程均是在理想条件下,而在实际分离过程中,是做不到理想状态的。相反地还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对方程进行必要的修正,使其与实际条件相符。下面研究影响分离效果的各种因素。1,密度差方程(7)表明通过量与密度差成正比例增加,即Q~△P,如果各相的密度一样,即P;一PP,那么在离心分离机中就不能被分离,当凸p—0时,则Q一O。那么在两种介质之间增大其密度差可能吗?就改进分离来说,通常做不到。可是有些情况例外。一个例子是石油从水中的分离。室温下,两种液体的密度约1000kg/m’…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为了研究旋流油水分离器的影响因素,优化其关键结构尺寸,获得最佳使用工况,开展了旋流分离器的油水分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进液口直径的增大,分离效率先增大后减小,圆锥段角度表现出同样的规律。随着排油口直径的增大,分离效率逐渐减小,圆柱段长度则表现出相反的规律。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分离效率先迅速增大后相对稳定,最后迅速降低。随着排量的增加,分离效率先基本稳定在最优值而后骤降。随着油水比和原油黏度的增大,分离效率呈现出先缓慢下降而后迅速下降的规律。在本试验条件下,旋流油水分离器最优的结构参数组合为进液口直径12 mm,排油口直径3 mm,圆锥段角度11°,圆柱段长度70 mm。优化后的旋流油水分离器的最佳工作压力为1.5~4.0 MPa,日处理量控制在45 m3以内,适用于油水比低于20%、原油黏度低于40 mPa·s的工况。研究结果可指导地面旋流油水分离器的设计及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12.
13.
14.
濮城油田高效三相分离器沉降脱水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相分离器采用单向进料,天然气预分离,活性水洗涤破乳,聚结板整流技术,提高了油,水,气分离的效率;根据“U”型管压力平衡原理,采用隔板结构,实现了油水界面平稳控制;利用油水界面调节装置,可根据油,水性质变化情况,把油水界面控制在合理位置,使分离器工作在最佳状态。该分离器处理能力为同等规格分离器的3倍以上。高油气比,高含水原油经一次沉降脱水,出口原油含水率低于0.5%,污水含油低于200mg/L。 相似文献
15.
分层注水管柱有效率低一直是困扰临盘油田开发生产的一大难题。针对这一现状,在分析油藏结构、施工工艺和现场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分层注水井管柱有效率的因素,阐述了封隔器、工艺操作、管枉自身及温度等制约分层注水管柱有效率提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17.
18.
大庆油田原油4 000×104t的稳产开发,主要是围绕以提高单井产能、控水增效和节能降耗等的实现为目标.采油工程就是要在这几个方面上加强技术配套、完善提高,分析确定技术发展主攻方向,并通过试验研究实现目标. 相似文献
19.
针对内部设有中心体的轴流式气-液旋流分离器,根据液滴在分离器内部旋流场的受力情况,建立分离器分离效率模型。实验发现,当液滴直径大于10 μm时,通过理论模型求得的液滴粒级分离效率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在一定气速范围内,减小导流叶片出口角、增加中心体直径以及减小排气管直径均能够提高分离效率,即对于一定结构的分离器,存在相应的临界气速能够使分离器的分离效率达到最大值,随气速继续增大,分离效率呈下降趋势。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分离器在不同工况下的设计准则,当气速高于临界气速时,为保证分离器分离效率,维持较低压降,设计导叶出口角为45°,中心体直径与筒体直径比为0.5,排气管直径与筒体直径比为0.85,分离器长度与筒体直径比为3。当入口气速低于临界气速时,可根据理论模型对分离器结构参数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钢管聚乙烯防腐涂层质量,延长管线钢管使用寿命,降低安全风险,从防腐层原材料性能、涂层施工表面处理和涂层厚度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试验分析,论证了影响聚乙烯防腐层性能的重要因素。结果表明,环氧粉末密度范围为0.1 g/cm3、挥发分含量不超过0.2%、基材表面处理粗糙度不低于Sa2.5、锚纹峰值控制在70 μm左右、灰尘度不超过1级及环氧涂层厚度不低于120 μm等影响因素的有效控制,将成为提高3LPE涂层优异防腐性能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