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排污权交易为主体的环境政策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排污收费与排污权交易都是污染控制的经济政策,而排污权交易相对于排污收费制度有其自身的优点.本文探讨了三个问题:为何要建立以排污权交易为主体的污染控制政策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两种制度如何安排,怎样用排污收费来辅助加强排污权交易.  相似文献   

2.
排污收费与排污权交易都是污染控制的经济政策 ,而排污权交易相对于排污收费制度有其自身的优点。本文探讨了三个问题 :为何要建立以排污权交易为主体的污染控制政策体系 ,在这种体系下 ,两种制度如何安排 ,怎样用排污收费来辅助加强排污权交易。  相似文献   

3.
矿山开采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环境排污,其中又以污水污染较为严重。排污权交易制度将市场机制充分地运用于环境资源的配置,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通过排污权的交易,实现低成本治理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而比政府行政管制手段具有更大的优势。论证了我国可以在矿区实施排污权交易,并根据我国的国情,设计了包括立法、信息公示、监控系统、总量控制、排污权的初始分配和市场交易等6个方面的排污权交易制度,最后提出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总结湖南省排污权试点积累的经验,以期为湖南省乃至全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完善与实践提供参考,通过梳理湖南省排污权交易试点发展历程,对排污权管理、交易现状进行研究,对近年来排污权有偿使用、交易等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已建立了相对较完善的排污权交易基本制度和交易平台服务体系,形成了全省排污交易的市场体系,但在制度保障、管理模式、宏观调控、基础研究等方面存在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夯实制度基础、坚持市场原则和优化管理手段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物权法的视角看我国的排污权交易制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分析了排污权的性质,针对由此衍生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在我国的可行性给予了论证与说明,结合我国最新出台的《物权法》,说明了环境因素对传统法学的新挑战。从全新的视角对排污权做了定性,并且呼吁建立一种新的环境役权。  相似文献   

6.
排污权交易通常被认为是,运用市场手段以最小的社会成本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方法.本文主要通过实证分析方法,表明排污权交易制度存在着反效激励的缺陷,克服这些缺陷往往需要复杂的制度设计.结论部分给出了克服排污权交易反效激励缺陷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各界对环境的重视程度加强,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今时代发展主题之一,排污权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是绿色交易市场建设的重要手段,是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市场化机制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关键路径。排污权和碳排放权的交易制度具有管理相似、减排协同、范围交叉等方面的特点,二者的协同,将会极大地提高环境管理效能、降低实施成本、减少污染物排放。本文总结了碳排放权与排污权交易体系进行的可行性研究现状,并指出了两体系在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排污权和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协同的路径设计,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相关法规体系、推进监测机制协同、提出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和排污权交易环境协同效益评估的建议,为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和污染控制提出了一条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8.
正财政部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目前,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起草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已上报国办。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士表示,将尽快在国家层面出台规范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指导性文件。力争2年至3年在全国主要省(市)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对具备条件的省(市)均支持其开展试点,将  相似文献   

9.
基于产权理论的低碳经济政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国内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现状后,根据产权理论、排污权交易实践,提出中国要从完善初始配额分配制度、市场机制和法律制度方面发展碳权交易市场,以此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赵昉  段海峰 《中国矿业》2006,15(11):53-55
通过比较排污收费、环境税、补贴政策、排污权交易等经济政策的优劣,提出了对矿山排岩进行收费的设想;对经济增长理论提出新的见解,并依此建议采用“递进”费率制代替以往的固定费率制;除此之外,还针对矿山排岩的特点,提出了优先确定环境质量目标的原则,差别费率原则,费率的制定与矿山的地质采矿条件相结合的原则,费率调整与其它调整价格的手段相结合的原则,费率制定就高不就低、鼓励原材料进口而限制出口的原则,实行奖励费率、普通费率和惩罚费率相结合的原则。排岩收费费率的确定属于环境价值定价的范畴,环境定价基本原则在于实现既定的环境质量目标而不是片面地追求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