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电厂的热力系统中,蒸汽凝液回收对发电水耗影响极大,IGCC电站化工岛广泛使用蒸汽作为工艺设备伴热,合理回收利用这部分凝液将很大程度上降低电厂水耗,进而更好地建立水平衡。介绍了国内首台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装置辅助蒸汽系统,以及蒸汽凝液系统存在的巨大浪费及改造方案,对凝液系统改造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针对洛阳石化精对苯二甲酸(简称PTA)装置蒸汽凝液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找出蒸汽凝液系统是pH值偏低导致腐蚀加剧的根本原因,通过分析和验证,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优化了蒸汽凝液系统pH值的控制,并创建一个凝液系统pH值监控体系,取得了较好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结合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乙烯厂乙烯装置新区凝液运行现状,对新区凝液系统进行评估,将新区凝液系统流程进行进一步优化改造,在凝液进入除氧器前增加一台低压凝液闪蒸罐,解决了制约锅炉除氧器液位平稳控制的问题,将凝液中汽液相彻底分离,消除凝液中汽液相混合物扰动除氧器液位控制的难题,同时合理利用了汽相部分蒸汽,消除了蒸汽能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4.
大唐内蒙古多伦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46万t/a煤制烯烃项目中,为了消除MTP装置中压、低压蒸汽凝液管网振动、凝液无法外送和能量利用不合理的问题,在原有流程的基础上,对蒸汽凝液回收系统进行整体工艺优化改造,将装置区内不同等级的蒸汽冷凝液全部回收并分级闪蒸,将凝液热能有效回收,既保证装置的稳定运行,又实现装置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5.
冯霄  刘永忠  段海涛  张涛 《化工学报》2006,57(8):1938-1942
水系统集成导致用水过程之间联系紧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为了改善系统柔性,可通过改进网络结构提高系统的柔性.对多杂质水回用网络系统的柔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用过程附加控制数和过程连接数同时表征多杂质水回用系统柔性的评价指标,建立了新鲜水耗量最小化、过程附加控制数优化和过程连接数优化的分步优化数学模型,并通过多杂质水网络实例研究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得到了具有最小新鲜水耗量、过程附加控制数和过程连接数均最小的水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6.
新乡永金煤制乙二醇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除氧水供应不足和蒸汽冷凝液回收不完全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经过技术论证,对装置凝液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使凝液得到了充分回收与优化利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辽阳石化芳烃厂PTA装置蒸汽凝液系统的工艺流程,对系统运行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蒸汽凝液系统存在管线频繁出现泄漏、脱氧罐pH值异常、排放罐排凝不畅,放空管线冬季结冰严重等情况。针对上述问题,对蒸汽凝液系统进行改造,确保装置的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8.
史春峰  邓春  冯霄 《化工进展》2014,(3):605-610
污水循环回用,提高污水的重复利用率,是实现节水优化的有效途径。再生后浓度是影响污水回用再生系统新鲜水用量、操作费用的关键因素。随着处理深度的增加,再生水的水质不断上升,可匹配的水阱增加,但污水的回用成本不断上涨,再生率也相应下降,可回用水量减少。本文提出双出口再生单元再生后浓度与再生率、回用成本关系的关联模型,并求解具体的案例说明具有双出口再生单元再生循环水网络的优化设计步骤。采用改进的问题表法,确定不同再生后浓度下具有双出口再生单元再生循环水网络的目标值。综合考虑新鲜水量和操作成本,确定最优再生后浓度,并对水网络进行优化。计算实例表明,本文建立的方法是可行的。工业实例分析,石化企业雨排水处理回收利用项目考虑了再生率与再生后浓度关系,比较两种方案的节水量,以便指导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孙海平 《广东化工》2014,41(22):134+138
本装置原设计蒸汽为1.0 Mpa,减温减压后为0.15 Mpa和0.45 Mpa,由于技改新增0.55 Mpa蒸汽,蒸汽使用量比设计值大了四倍,造成设计的凝液系统冷却器负荷过小,达不到冷却要求,以致凝液罐压力过高,部分凝液管线产生水击,无法返回至凝液罐,需要就地排放。通过对凝液回收系统进行改造,进入装置的蒸汽量和排出装置的凝液回收量基本一致,装置凝液完全回收,现场实现了零排放。  相似文献   

10.
丙烯酸及酯装置存在热水系统伴热管线堵塞、热量损失大、凝液水击、用能不够优化等问题,通过技术分析,对热水及凝液系统流程进行了优化及技术改造,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节约蒸汽用量,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针对熔融尿素装置开工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蒸汽冷凝液外送与确保正常的高压甲铵泵密封水泵进口压力及蒸汽冷凝液贮槽液位控制相互矛盾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方案实施后,达到了确保正常的密封水泵进口压力和有效回收生产系统蒸汽冷凝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SORALCHIN炼油厂化学水处理装置一级除盐系统原设计采用的是3台并列(2台运行1台备用)的一级反渗透工艺流程,单台反渗透装置采用三段膜处理技术。该装置2006年7月份投产,运行4个月后,反渗透膜元件出现严重结垢现象,三段甚至被盐垢堵死,无法稳定运行,产水水质较差等。炼厂于2008年7月开始对一级反渗透工艺流程进行二级改造,至2010年10月全部改造完成。2010年11月投入生产运行至2012年12月份,反渗透装置单台生产能力、系统综合除盐率、二级反渗透装置产水电导率、二氧化硅等各项指标都有了较大提高,同时也使得后续二级除盐系统混床的运行周期和周期产水量、产水水质大大提高,也使操作强度降低,保证了电站锅炉水汽品质合格。  相似文献   

13.
采用80℃左右的蒸汽冷凝水替代蒸汽作为液氯汽化的热源,再将换热后约40℃左右的该冷凝水作为锅炉补充水,充分利用了蒸汽冷凝水的热量,达到了降低蒸汽消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氯碱化工废水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氯碱生产各装置区废水及蒸汽冷凝液的综合利用情况。通过优化工艺设计最大程度实现了水资源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5.
凝结水处理混床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兴宝 《净水技术》2001,20(4):27-30
凝结水处理混床的应用使高参数、大容量火力发电机组的热力系统水汽品质得到了较充分的保证,但是,有时候有些混床投运后会出现炉水pH值下降,热力系统水汽品质长期不合格,机组启动初期混床不能及时投入运行等问题,影响了该技术的使用和发展,本文就这些有关问题进行综合性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马奎 《河北化工》2011,34(5):68-70
溴化锂制冷技术近年来在回收低品位热能方面应用广泛,但回收的低品位热能大多为蒸汽凝液或低压蒸汽,温度大多在90℃以上。介绍了利用溴化锂制冷机组回收78℃热水的应用情况及效果分析,并简要介绍了所引用机组在设计方面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7.
李一平  吴勇 《现代化工》2011,31(Z1):335-337
通过技术改造,将污水汽提装置净化水在常减压装置电脱盐注水、配剂用水工序使用,代替原设计新鲜水,装置新鲜水消耗大幅降低。减少使用新鲜水的同时降低了污水处理厂负荷和污水处理费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炼油企业节水减排的技术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炼油企业节水减排的有效途径与措施。一是充分利用循环水和蒸汽凝结水,节约新鲜水;二是提高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实现节水运行;三是重视污水处理与回用,减少污水排放;四是优化用水系统,提高用水效率;五是推行清洁工艺,从源头节水减排;六是依靠科学管理,落实节水工作。  相似文献   

19.
王斌 《大氮肥》2008,31(6):385-386
尿素装置和三聚氰胺系统联运后,三聚氰胺返回尿素的工艺碳铵液造成尿素系统水碳比增高,尿素转化率下降,中、低压系统负荷增加,蒸汽冷凝液系统超温超压。针对存在问题对尿素蒸汽冷凝液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后实现了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季皓  张迪 《广州化工》2012,40(16):181-182
液硫保温蒸汽冷凝水因含有蒸汽,又有漏硫磺的风险,我公司采用的方法是因地制宜的增加换热器回收系统,分别将一二期装置的液硫保温蒸汽冷凝水进行冷却回收,一期是将液硫大罐、精硫槽、界区内的液硫管道的冷凝水排放管进行汇总改造,保留原有的排空管不变,增加一只管道到换热器系统。总计每小时可以回收约7 t左右的冷凝水及一部分热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