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村镇木结构房屋震害及抗震技术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我国特别是云南省近几十年来历次大地震中村镇木结构房屋的震害总结,将此类结构在地震中易于受损的原因归纳为构件强度不足、节点连接弱、结构体系不稳定等九个方面。介绍了据此在《村庄与集镇建筑抗震技术规程》和《村镇建筑抗震构造图集》相关内容的编制中制定的应对措施,其目的是在不增加或少量增加造价的前提下,以简便易行的手段提高村镇木结构房屋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2.
根据玉树大地震现场考察结果,系统地介绍了砌体结构房屋在房屋结构体系、房屋墙体、圈梁和构造柱、楼梯、墙角、预制板楼盖、屋盖及突出屋面的屋顶间等附属构件的主要震害特征,为提高此类房屋防震减灾能力,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该地区限用底框结构,彻底改造生土房屋.(2)建筑平面应规则、立面无凸凹设计、抗震构造措施合理.(3)砌体...  相似文献   

3.
四川汶川8.0级地震都江堰周边村镇房屋震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后都江堰周边村镇房屋的震害情况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并对灾区的恢复重建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自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至今短短6年时间,我国西部地区相继发生了青海玉树7.1级地震(589人死亡),四川芦山7.0级地震(196人死亡)和云南鲁甸6.5级地震(617人死亡)。这三次中强地震给当地村镇都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本文结合这三次地震以及我国其他多次地震村镇自建房屋的震害调查,归纳了村镇房屋在抗震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简要解释了我国行业标准《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JGJ161—2008对村镇建筑抗震设防的主要技术措施,提出了提高村镇房屋抗震能力建设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5.
一、立项背景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不仅造成了大量农村房屋破坏与倒塌,也使城市中的多层砖混房屋和混凝土结构等现代建筑以及供水、供电等生命线工程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为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下达了“地震灾区工程震害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6.
陈斌 《工程质量》2014,(6):23-27
通过对西部40多个县区的村镇房屋抗震与节能现状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分析总结了西部地区村镇房屋的典型结构体系、震害特点及其在抗震设防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重点结合7.22岷县、漳县地震中乡村房屋的震害表现,给出了提高西部地区房屋抗震能力的若干建议。提出了将村镇建筑抗震与节能同步改造、通盘解决的方案,介绍了试验研究的主要结果。  相似文献   

7.
李兵  张云云 《江苏建筑》2012,(Z1):14-19,47
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0年玉树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中由于当地群众缺乏抗震意识,因此房屋倒塌破坏情况十分严重.文章从汶川玉树等地震震害分析、连云港市房屋现状调查、和新农村建设抗震的必要性三个方面阐述抗震的重要性,为连云港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江西九江地震房屋震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地震现场考察,介绍了江西九江5.7级地震造成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震害情况,研究了房屋的震害特征,对房屋破坏原因作了初步分析,总结了防御和减轻震害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9.
2019年6月17日,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MS6.0级地震及多次余震,对长宁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大量村镇建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对长宁地区进行了震害调查,从地震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两个方面,分析不同形式结构的震害特征和破坏原因。震害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此次地震中,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体结构震害较轻,但仍有少量木结构出现了倒塌,部分框架结构出现了吊顶、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的破坏;砌体结构则是当地村镇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由于缺乏正规的抗震设计和有效抗震构造措施,在此次地震中破坏最为严重,是导致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根据震害原因和四川省的具体情况,对村镇建筑的抗震加固、抗震构造措施、非结构构件抗震和地震次生灾害防治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提高村镇建筑抗震防灾能力,供我国城乡抗震韧性建设和评估参考。  相似文献   

10.
汇总了玉树地震有关建筑震害调查资料,根据建筑的结构类别和使用功能等,对建筑震害情况进行了初步统计,分析了建筑震害特点,建议玉树州在重建中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加强房屋抗震设计,加强抗震构造措施,加强规划选址及地基处理,注重房屋结构选型,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和技术指导,营造安居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土木混合承重农房抗震性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土地区传统生土墙木构架混合承重农房的现场调查和对历次地震震害资料的统计分析,肯定了该类建筑结构存在的地域合理性,同时也指出按传统工艺建造的土木混合承重房屋抗震性能方面的先天性不足,提出改进该类房屋抗震性能的有效措施,并通过算例对其抗震能力进行验算和评定。  相似文献   

12.
5.12汶川大地震中砌体结构房屋震害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5.12汶川大地震大量砌体结构房屋严重破坏和倒塌的调查分析,发现重灾区地震烈度大于或远大于房屋设防烈度是主要原因,其次还有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较差等原因,总结了砌体结构房屋设计施工的注意事项,可供工程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参考。  相似文献   

13.
赵西安 《建筑技术》2010,41(10):918-921
在青海玉树大地震中,建筑物遭受巨大损害,震害调查表明:玻璃固定窗破损程度与主体结构破坏情况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玻璃幕墙则基本完好,目前尚未发现幕墙受到严重震害的事例。  相似文献   

14.
地震损伤钢筋混凝土结构修复加固方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国葳  姜忻良 《工业建筑》2013,43(2):49-54,98
针对地震损伤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静力加载试验的方法,对不同配筋率的钢筋混凝土梁和不同轴压比作用下的柱进行了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加载试验,研究采用粘贴钢板、粘贴碳纤维布等方法加固修复损伤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效果。同时从安全可靠性、施工方便性和经济适用性方面对各种加固方法特点进行总结,通过对地震损伤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不同的加固方法进行试验研究,为实际地震损伤建筑加固修复工程及抗震加固工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为抗震鉴定、加固修复标准修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5.12汶川大地震不同地震烈度区域的钢筋混凝土框、排架房屋不同受损形式与程度的调查分析,发现地震烈度大于此类结构设防烈度1~2度及以上时大部分出现严重损坏,极少部分由于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较差等因素引起倒塌的现象,总结了此类结构设计施工的注意事项,可供灾区重建的工程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已有研究方法的不足,开展土–地铁车站结构静、动力耦合作用理论和计算方法的初步研究,建立土–地下结构静、动力耦合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物理力学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展一般场地上双层多跨大型地铁车站结构在静、动力耦合作用下的力学反应及其地震成灾机制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静、动力耦合作用下,双层多跨大型地铁车站结构构件出现地震震害的先后顺序为:中板与侧墙连接部位处的下表面、中柱顶底端、顶板与侧墙的连接部位下表面、底板侧跨中部上表面、顶板中跨与柱的连接部位上表面;(2) 中柱的顶、底端和侧墙的底部为抗震最不利的部位,当输入地震动强度较小时,这些部位只发生局部受拉或受压破坏,当输入地震动强度增强时,这些部位往往会发生受拉和受压破坏交替出现的严重破坏;(3) 具有脉冲特性的近场地震波更易造成地铁车站结构的动力损伤或地震破坏。  相似文献   

17.
蒋晓燕  谢建民 《建筑技术》2010,41(11):1032-1035
汶川地震后,西安的高层建筑业受到地震波影响,某高层建筑填充墙发生较大损坏,从地震能量、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等方面分析震害原因,提出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和施工的建议,并对抗震理论研究也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8.
地基-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基础隔震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层基础隔震框架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地基-结构相互作用效应对基础隔震结构隔震效果的影响。对考虑和不考虑SSI效应时隔震体系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的差异进行对比,并对地基-结构相互作用效应各组成因素对隔震后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地基-结构相互作用效应对基础隔震结构存在影响,在工程设计中,隔震结构不应忽略地基-结构相互作用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结合工程实例,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来避免膨胀土因胀缩效应对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确保建筑的安全和正常使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悬臂式挡土墙轻型、柔性的力学特点使其具有适应交替变形的优点,但对其高度有一定的限制。对如何既利用悬臂式挡墙较高的抗倾覆能力和抗滑特性,又能在充分利用墙后填土的自重的前提下提高其支挡的高度,提出了多级垛式悬臂式挡墙这一新结构,并对其进行了探索和讨论。从探索悬臂式挡墙新的构成形式出发,首次提出二级垛式悬臂式支挡结构,并通过数值分析研究其受力变形特点。根据模拟的施工工况,采用弹塑性本构模型并考虑能够反映土体与墙面相互作用的接触单元,分析了墙背变形和填土的受力。此外,通过其力学特点分析和青藏铁路试验段的变形测试结果,探讨其在多年冻土地区的应用,以期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