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瑞士著名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以对建筑表皮的塑造闻名于世。本文通过分析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几个建筑作品的建筑表皮,总结出其建筑表皮的几个重要特征,为我国的建筑表皮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建筑作品以简洁的形体和丰富的表皮给人以独特的时尚感,这种时尚感的原创根源在于时装艺术。他们通过精妙的材料构思将时装艺术中的编织、图案以及面料再造翻译成了纯粹的建筑语言,赋予建筑表皮如服装面料般的艺术感染力。正是时装艺术的介入使其作品独具风范并彰显于同时代的建筑师当中,并为当代视觉文化语境下的建筑创作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鸟巢”设计为例,剖析其设计设计思路.并分析赫尔佐格与德梅隆在其作品中关于“表皮主义”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建筑表皮是近年在建筑界关注的热点,而托马斯·赫 尔佐格以及赫尔佐格&德梅隆是在这个方面很活跃的世界级建 筑师。文章试从建筑表皮设计的角度出发对他们的设计手法进 行比较分析。尽管他们设计的出发点,材料的运用,以及对建筑 艺术与技术侧重的不同,造就了他们设计手法的差异。但他们都 设计出了优秀的作品,实现了技术与艺术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在1988年完成的石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两位建筑师如何处理人文与非人文、框架和装饰、薄膜与图像间的复杂关系,并由此延伸至两位建筑师对于历史的批判性设计思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在1988年完成的石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两位建筑师如何处理人文与非人文、框架和装饰、薄膜与图像间的复杂关系,并由此延伸至两位建筑师对于历史的批判性设计思考。  相似文献   

7.
2001年已获得普利兹克大奖的赫尔佐格与德梅隆两位先生,在21世纪依然保持着锐意进取与大胆尝试的态度,佳作频出。泰特艺术中心、德国汉堡音乐厅、林肯路1111号停车场、巴塞尔展览中心等这些极具特色的21世纪建筑作品都体现了赫尔佐格与德梅隆高超的美学修养和对先进技术的理解与把控能力。将技术与形式二者完美结合是两位大师在建筑立面设计中最核心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8.
该文从对赫尔佐格与德梅隆两个建筑作品的分析出发,试图探讨城市因素对其建筑形式的影响及其对建筑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肖蕾 《建筑与环境》2009,3(2):163-166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极少主义建筑技术手段在不断地丰富。本文从极少主义建筑大师赫尔佐格与德梅隆的建筑创作入手,研究极少主义建筑的几种表皮处理手法,以期有助于极少主义建筑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陈永乐 《华中建筑》2008,26(11):24-28
该文从对赫尔佐格与德梅隆两个建筑作品的分析出发,试图探讨城市因素对其建筑形式的影响及其对建筑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从赫尔佐格&德·梅隆事务所的作品出发,对他们作品中呈现出的三方面特点加以分析,分别从混凝土、光和"编织"的表皮入手,深入探讨他们在作品中表现出的独特品质,为人们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作品做一种努力.  相似文献   

12.
金澜 《山西建筑》2009,35(26):9-10
以材料为线索剖析了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作品,介绍了其传统材料的非传统用法,阐述了自然元素和一些新技术在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作品中的运用,从而揭示了材料操作作为一种设计手法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曲静  赵宇 《建筑师》2007,(5):72-77
从纳帕山谷多明莱斯葡萄酒厂到伦敦拉班现代舞中心,从东京Prada旗舰店到德国埃伯斯沃德技术学院图书馆,赫尔佐格与德梅隆对于建筑表皮的探索从未停止过。在其新作德国勃兰登堡工业大学图书馆中,表皮成为他们“颠覆”传统的工具。他们用玻璃和丝网印刷技术,创造了一个轻灵,柔软的表皮,使坚硬的玻璃看似柔美的织物。正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这座凝聚了他们十年心血设计的美丽城堡为亟待复兴的前工业中心注入了生气。  相似文献   

14.
于矛  冯天舒 《新建筑》2011,(4):104-107
分析了瑞士建筑师组合赫尔佐格和德穆隆的几项大型工业建筑改造设计的建构手法。重点关注其在处理新旧结构、材料之间关系的开放态度以及建构理念,并论述了其改造设计中的建构手法对于建筑更新改造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建筑设计的关注背景下,与同为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的德国慕尼黑安联运动场相比较。以共时性的批评模式,对不同建筑文化体系之间的两个建筑作品比较,以同一个设计团队中设计的两个不同作品比较,在不同的建筑文化体系中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王彦辉 《华中建筑》2007,25(8):31-34
赫尔佐格与德梅隆设计的REHAB康复中心,一改他们对建筑表皮效果的极端追求,直面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回归建筑的功能、空间、与建构等基本问题,虽没有如其他代表作品般的眩目形象,却使人在静默中获得一种直达内心的诗意体验。  相似文献   

17.
邓耘园 《时代建筑》2014,(1):132-139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帕瑞什艺术馆是位于纽约长岛东端具有116年历史的帕瑞什艺术馆的新家,于2012年以一种返璞归真的状态呈现在人们眼前。文章通过对经济危机前后的两套建筑设计方案的比较,介绍了建筑师和业主在保持原有设计意象及空间品质的前提下,通过结构的模数化,构造的简化,传统材料的使用来达到降低工程成本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8.
传统材料和工艺是构成地方传统建筑的基本要素,也是现代建筑地域性设计的灵感源泉.本文分析了日本建筑师隈研吾对竹、木、纸、土、石、瓦6种传统材料和工艺的创新应用,总结其理念和方法,以期为我国传统材料和工艺的继承发展以及地域性建筑设计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已有建筑的结构材料分析总结与归纳出大空间设计时材料运用的可能性与灵活性。传统材料与现代大空间结构的碰撞也可以类比为技术与情感的相碰撞,建筑师通过传统材料在大空间结构中的运用创造出一种新的结构语汇,从而发掘其内在潜力。  相似文献   

20.
霍方方 《中外建筑》2014,(12):43-45
本土化就是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探索本土化的内涵,找出传统文化与自己个性的碰撞点,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这才是设计本土化的精髓所在。一批中、日建筑师对此发掘和探究,并且取得卓越的成果,在国际建筑行业引起巨大反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