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对HEC土壤固化剂固化沙质土和水泥固化沙质土的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HEC土壤固化剂的固土效果和经济性能均优于水泥固化土,是一种值得在工程中推广应用的土壤固化材料。  相似文献   

2.
土壤固化剂的性能及固化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通过物理、化学及力学等试验方法,研究了GA土壤固化剂的性能。试验表明,在胶凝材料等掺量情况下,GA土壤固化剂固结粘土的能力优于水泥。同时探讨了GA土壤固化剂对土壤的固化机理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物理、化学及力学等试验方法,研究了GA土壤固化剂的性能试验表明,在胶凝材料等掺量情况下,GA土壤固化剂团结粘土的能力优于水泥.同时探讨了GA土壤固化剂对土壤的固化机理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不饱和聚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固化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不饱和聚酯在有机蒙脱土存在下的固化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不饱和聚酯预聚体双键在980cm^-1处、苯乙烯双键在912cm^-1处的特征吸收峰的谱带积分所得峰面积的计算,得到了不同反应时间不饱和聚酯和苯乙烯中双键的转化率.对相同条件下纯不饱和聚酯固化反应与不饱和聚酯/蒙脱土复合体系固化反应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由于蒙脱土的存在,使得固化反应在初期产生一定的诱导期.这表明蒙脱土对不饱和聚酯的固化反应有一定的阻聚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美国Base-Seal固化剂(BS-100型),对长春地区典型黏性土进行了固化处理,并对其加固土的路用性能进行了系统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种土壤加固剂作为一种新型的筑路材料应用于季冻区公路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以石灰为主要成分,通过掺入其它工业废渣类辅助胶凝材料,研制了一种高效膨胀土固化剂。对膨胀土固化剂的配比进行了优化,并对固化土的主要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配比优化后的固化剂固化膨胀土和普通的石灰固化土相比具有强度高,水稳性好,塑性和膨胀性低的特点,且固化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以黑龙江省松花江干流堤防采用高液限黏土作为筑堤材料为工程背景,在高液限黏土中按一定比例综合掺加细砂、水泥、石灰和粉煤灰等材料,通过直剪试验和渗透试验研究了3种配比固化土用于堤防填筑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固化土的黏聚力、内摩擦角和抗剪强度均明显优于素土;固化土的渗透系数均随压实度的增大而减小,但不同压实度范围内的固化土表现出不同的抗渗性能;养护龄期达到7 d后,增加养护龄期对减小渗透系数没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8.
海洋疏浚泥固化处理土基本力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针对海洋疏浚泥传统抛填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将疏浚泥进行固化处理后转化为土材料进行使用的方法 ,并对疏浚泥固化后作为土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进行了试验.通过对大亚湾海洋疏浚泥不同水泥掺加量和龄期的各种试验 ,得到了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水泥掺加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明确了固化土破坏应变随水泥掺加量呈乘幂减小的规 律,并对固化系数和最小水泥掺加量等参数的物理意义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简单的推求公式.结果表明,淤泥经固化处理 后能够满足作为普通填方土材料的需要,而且可以根据工程的需要设计出经济合理的固化方法,为实际工程的应用奠定 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粉煤灰贝利特水泥用作土壤固化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含水粘性土为对象,研究了活性贝利特水泥的固化处理效果及固化土的强度发展特性。结果表明,这种水不尼具有较普通水泥低的固化土强度发展速率,是一种良好的迟硬性土壤固化材,特别适用于高含水软弱粘性土的整体固化后再二次开挖的施工场合。  相似文献   

10.
HS软土固化剂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对在水泥中加入10%的固化素,复合而成的HS软土固化剂性能与水泥进行了以比研究,结果表明,HS固化土比水泥固化土强度高30%以上,HS固化土与水泥固化土强度均随固化剂(水泥与HS)掺量增加而增加,但HS固化土的强度增长率较大;HS固化土强度,在大于液限的高含水量区出现峰值。  相似文献   

11.
砾石土防渗料-反滤料联合抗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防渗料在高水头作用下是否发生渗透破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置在其后的反滤料对防渗料的保护效果。利用自行改造的竖向渗透破坏仪,在大量砾石土防渗料和反滤料的竖向联合渗透破坏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防渗料砾石含量、干密度及反滤料的级配、干密度和厚度对防渗料与反滤料联合抗渗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了试验过程中初始临界坡降的出现机理和自滤反滤层的形成过程。研究表明,试样的初始临界坡降随防渗料和反滤料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随防渗料砾石含量、反滤料控制粒径D15的增大而减小,随反滤料厚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2.
渠道防渗效果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水法对无衬砌土渠和已衬砌渠道进行防渗效果对比试验,测试结果证明:无衬砌土渠渗漏损失较大,采用防渗措施后,渗漏损失可减少75%~95%,膜料作为柔性防渗体在防渗结构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寒山区强透水的地基上,按常规采用粘土铺盖,浆砌石、混凝土渠道防渗质量不易保证,设计中经方案比较,选用复合土工膜防渗铺董,防渗效果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长期渗流作用下,土体发生内部潜蚀常会诱发结构变形甚至破坏。利用自主研发的渗流装置开展砂土潜蚀试验,研究渗流作用下不同初始孔隙比粉土质砂的颗粒流失过程及潜蚀演变特征,并阐明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建立颗粒流失量随水力梯度和时间增长的预测模型,继而基于颗粒级配试验和三相关系推演,揭示粒度分布与孔隙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渗流作用易导致砂土内部细颗粒和砂粒流失并逐渐形成优势渗流通道,诱发砂土局部坍塌并在持续潜蚀后呈整体不均匀沉降变形,直至水压主要沿优势通道消散时,达到潜蚀稳定;初始孔隙比或密实度是影响土体潜蚀程度的主要内部因素,直接改变了颗粒移动的起动水力梯度、流失速率、累积总质量及土样沉降变形量,水力梯度增大会加快颗粒流失、通道形成和潜蚀稳定;建立的预测模型拟合度高,能较好地反映上述演化特征以及初始孔隙比和水力梯度对颗粒流失发展规律及稳定时间的影响;潜蚀对粉土质砂物理状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孔隙比总体增大而颗粒粒径的不均匀性降低。  相似文献   

15.
考虑起始水力梯度时饱和黏土的一维固结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考虑起始水力梯度的非Darcy渗流方程,修正了Terzaghi饱和黏土一维固结理论,并用有限体积法进行了求解.计算结果表明,只要起始水力梯度大于0,地基的固结速度就慢于Terzaghi固结理论值.而且除固结系数外,起始水力梯度,土层厚度以及上覆压力也都对地基的固结有显著影响.另外,还证实.当主固结完成时,地基中存在一定的残余孔隙水压力无法完全消散.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施工期尾水渠基础渗流场、渗流稳定以及渗流量等问题,选取电站尾水渠典型断面,建立尾水渠岩土体渗流的数学模型,结合电站尾水渠典型断面确定边界条件,利用伽辽金有限元方程进行数值计算,对尾水渠施工期渗流场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塑性混凝土防渗墙设计效果较好,渗流量的绝大部分通过防渗墙以下入渗,降低了孔隙水压力;在渗流出溢处水力坡降超出允许水力坡降,该处需采取工程措施,以免发生渗透破坏.这些成果可为施工期尾水渠安全运行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聚乙烯膜在渠道防渗试验工程中的应用。其中包括膜料的设计选择方法、施工铺设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并对其防渗效果进行对比测验,证明塑膜防渗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8.
广西水土流失特点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西水土流失的历史及现状综合分析后认为: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的生产活动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花岗岩和碳酸盐岩地区;水土流失的范围广,难题到轻,中等强度为主。应以预防为主,强化法治;因地制宜,分类治理为主要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通过计算水泥土挡土墙周围的渗流场,研究了墙侧水压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压力系数沿高程并非常数,且受到墙侧土层分布及其相对透水性、墙基土的透水性和下卧不透水层埋深等因素的严重影响.总体来说,考虑渗流时墙后的侧压力总小于不考虑渗流时的相应值,且当墙前的被动土压力系数较小时,考虑渗流时该侧的侧压力则大于不考虑渗流时的相应值,因此,这种情况有利于挡土墙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对梧桐河灌区引水干渠防渗衬砌进行了效益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渠道防渗经济效益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