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炉炉身寿命是高炉中修的重要依据之一。目前在炉缸和炉底寿命延长的情况下,炉身寿命就成了高炉结构中最薄弱的环节。表1列出鞍钢四座高炉炉身寿命及结构特征。由表1可见,不同的高炉炉身寿命是很不一样的。最短的只有9个月(9高炉第三代),最长的可达13年零4月(4高炉第五代)。为何炉身寿命有如此大的差别呢?主要决定于高炉的工作制度和炉身结构。这二者如能好的结合,在炉身下部形成一层保护性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自从用了碳砖炉底,炉底寿命显著提高,高炉长寿的矛盾由炉底转移到炉身。一代役龄中,往往需要中修(炉身更换内衬和冷却设施)1~3次,炉身寿命成了高炉工作者主攻对象。现在国外在对冷却器材质和结构、内衬砖材质、冷却介质和冷却系统、炉顶装料装置、操作等方面进行改进后,密集式冷却板或冷却壁结构的炉身均已取得十年以上寿命的成果。近几年来,通过国内高炉工作者的努力,炉身寿命也在不断增加。随着高炉的强化和产量的增加,高炉炉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随着高炉容积的增大,操作上不断强化等,炉身寿命矛盾越来越突出地成为高炉工作者必须解决的课题之一。在解决高炉炉身结构的课题上,国外主要精力放在对价格昂贵的高级耐火内衬(诸如刚玉砖、氮化硅结合的或自结合的碳化硅砖等),以及支承这些内衬的结构研究工作上。国内大型高炉的动向似乎也在步其后尘,这难道是解决高炉炉身寿命的唯一出路吗?为此,作者撰文“试论无内衬的高炉炉身结构”。  相似文献   

4.
现代大型高炉,由于炉底采用炭砖与高铝砖综合结构,并设有炉底通风或通水装置,同时炉缸下部亦采用炭砖砌筑,因此,高炉内衬的薄弱环节继而转向炉身部分。从近几年来,国内一些炉子的炉身寿命较短可足证明。有的高炉炉身寿命之短已到惊人程度。如武钢2号高炉、鞍钢的4号高炉、7号高炉及太钢的3号高炉等等。本文根据武钢高炉三次大、中修的炉身寿命情  相似文献   

5.
武钢四座高炉(容积分别为1386,1436,1513,2516米~3)炉身寿命一般仅3~4年一代炉役中需要进行2—3次中修。因此炉身下部和炉腰是目前武钢高炉寿命短的关键部位。影响炉身寿命的原因很多,如原燃料条件、冷却结构和冷却方式、内衬材质、操作和维护等,且互相制约,本文侧重讨论结构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目前影响高炉一代工作年限的关键部位,已经转移到炉身下部。如何改进高炉炉身下部结构以满足高炉长寿的要求,已成为高炉工作者亟待解决的课题。梅山1,2号高炉容积均为1060米~3,分别于1970年8月和1971年5月投产,至今均已中修两次。第一代炉身寿命分别为8年和7年左右,第二代分别为3年半和5年左右。影响炉身寿命的因素很多,本文仅就梅山高炉炉身冷却结构的演变和使用情况作一介绍,并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7.
一、武钢高炉炉身的变革武钢高炉炉底由于采用了炭质材料,并与水冷的炉底结构配合,已经取得十年以上的寿命(见表1)。炉身的寿命一般仅3—5年(见表2)。故影响高炉长寿的部位已由炉底转移到炉身。  相似文献   

8.
《炼铁》1984,(3)
冶金部和中国金属学会于1984年6月5日至9日在武钢召开了大中型高炉炉身寿命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生产、科研、设计和高等院校32个单位的代表共80名.会议总结交流了建国以来各厂提高炉身寿命的经验和教训,分析了当前炉身寿命短的各种原因,并对今后延长炉身寿命提出了具体措施. 与会代表认为,自从高炉采用碳砖综合炉底以后,影响高炉寿命的薄弱环节已转移到炉身下部.目前高炉炉身寿命一般只有四年左右,它不仅因中修需要耗费巨额投资和大量人力、物力,而且严重影响生铁产量.为此,高炉炉身寿命过短已成为当前发展钢铁生产的突出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扼要介绍了近年来武钢高炉内衬破损调查的结果。根据这些结果,并结合生产实践,总结了延长炉身寿命的某些经验。重点分析炉身破损的原因。武钢高炉的碱负荷较高,锌负荷也高,这给高炉操作带来很多困难,也是武钢高炉内衬迅速侵蚀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操作实践证明,只要高炉操作制度合理,碱金属对高炉的有害影响是可以控制和减轻的,并可认为合理的高炉炉体结构是延长炉身寿命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一、武钢高炉炉身结构的变化目前,高炉炉身寿命特别是炉身下部及炉腰,已经成为大型高炉能否长期维持稳产高产的关键。在武钢,1970年之前各高炉基本上是按苏联五十年代的设计建造的。1970年以后,几座高炉利用大修或中修机会进行了结构改造。具体来说,武钢高炉炉身结构采用过以下几种类型。 1.于1958年首先建成投产1965年中修的一号高炉,采用了如图1右边所示的第一种结构。二、三号高炉建设也相继采用过这种设计。它的特点是:炉腰托圈以上设四层扁水箱,其上(炉身下部)为八层(二高炉大修  相似文献   

11.
锰铁高炉炉衬与普铁高炉一样,最易损坏的部位是炉腰与炉身,只是锰铁高炉的工作条件更为恶劣。为此,选择合理的炉身冷却结构是维护好炉型、保证锰铁高炉正常生产、延长高炉寿命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现将本厂100米~3锰铁高炉采用的三种炉身冷却结构型式简单介绍如下: 1.无炉衬高炉1号高炉曾学习阳泉钢铁厂经验,在炉龄后期采用了“无炉衬”结构,即拆除炉腰  相似文献   

12.
国内高炉自采用综合炉底以来,大高炉一代寿命普遍延长,据调查1963年至1980年的四十个炉代平均炉龄达到8年左右,与国外大高炉的寿命相当,但炉腰和炉身寿命相差较远.国外高炉一代寿命没有中修,而国内高炉一代寿命一般都进行一次到两次中修,实际上炉腰、炉身寿命只相当于国外高炉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因此,提高炉身下部和炉腰的寿命已成为延长我国高炉一代寿命的主要关键. 攀钢高炉是冶炼钒钛矿的大高炉,炉底采用风冷综合炉底过渡到全粘土砖炉底,并  相似文献   

13.
林成城  项钟庸 《宝钢技术》2009,(4):53-56,62
大型高炉边缘煤气流的稳定性和均匀性对高炉顺行影响较大,炉身结构直接影响上部炉料和气流分布。结合宝钢高炉生产实践和高炉炉身结构设计,探讨高炉不同炉身结构煤气流分布特点,以及炉身结构差异对煤气流影响原因;研究针对不同炉身结构的煤气流控制技术,探索优化高炉炉身结构设计对策,使高炉炉身设计结构与高炉下料和煤气流分布相协调。  相似文献   

14.
高炉是炼铁生产的主体,它的建设投资大,施工周期长。因而,高炉的寿命一直为炼铁工作者所重视。目前,决定高炉寿命的关键已从炉缸、炉底转移到炉身,特别是炉身下部已成为急待解决的关键部位。国内有些大高炉生产两年左右就因炉身损坏而被迫停产中修,以致一代高炉需要二至三次中修,这不仅需耗巨资,而且影响产量,造成双重经济损失。所以,国内外高炉工作者都在努力寻求延长炉身寿命的办法和措施,力争高炉炉体同步大修。  相似文献   

15.
近10年来,国内外高炉随着容积的扩大和冶炼强度的不断提高,炉体寿命有降低的趋势;国内高炉炉身寿命尚未达到8年,但一代炉役需中修1~2次,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国外高炉炉身寿命,因冷却形式、内衬材质、监控仪表以及操作和维护水平的不同,长者约11~12年,短者1~2年。如:日本六十年代高炉的平均寿命为5~6年,1980年平均寿命接近8年;君津3号高炉炉龄达到10年8个月。苏联高炉炉身寿命六十年代平均为3~3.4年。法国Solmar钢铁厂1、2号高炉炉身寿命仅10个月和25个月。据英国对33  相似文献   

16.
全国大中型高炉炉身寿命讨论会开得很好,很有成效。这次会议是对建国三十五年来高炉炉身寿命问题的一次系统总结。对延长我国高炉寿命,特别是炉身寿命具有重要意义。现在我扼要地讲儿点意见。一、思想上要充分认识解决炉身短寿问题的迫切性自从采用炭砖综合炉底并增加炉底冷却以来,炉底炉缸的寿命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而炉身下部寿命短的问题则突出了。随着炉容增大,操作上不断强化以及其它一些  相似文献   

17.
武钢1号高炉长寿炉身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美兰  赵忠仁 《钢铁》2003,38(1):5-7
武钢1号高炉经技术改造性大修,长寿炉身采用新技术,长寿炉身采用新技术,高炉炉身冷却采用软水闭路循环,选用新型冷却设备,内衬选用Sialon结合的SiC砖,Si3N4结合的SiC砖以及浸磷粘土砖,采用检测监视等手段,以延长炉身寿命,取消中修,实现高炉寿命15年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高炉的强化,加重了炉体设备和内衬的工作负荷。高炉炉底由于采用了炭质材料,并与水冷的炉底结构配合,已经取得十年以上的寿命。炉身的寿命一般为3~5年。据此,高炉的长寿矛盾已由炉底转移到炉身。高炉大修(含中修)前、后能耗较高。停炉和开炉要消耗大量能源。检修要耗费资金和劳动力。1982年武钢3~#高炉中修费用约1200万元。  相似文献   

19.
姜达 《钢铁》1986,(11)
随着高炉的容积增大,操作不断强化以及其它一些因素,延长炉身寿命越来越突出地成为高炉工作者的主攻对象之一。在解决高炉炉身结构的课题上,现在国外主要精力放在对价格昂贵的高级耐火内衬(如刚玉砖、氮化硅结合的或自结合的碳化硅砖……)及支承这些内衬的结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0.
大型高炉炉底采用炭砖——高铝砖综合炉底或全炭炉底并增加冷却设施,一代寿命已超过国家现在的要求。但炉体寿命的矛盾已转向炉身。炉身结构型式(包括内衬和冷却设备)几十年来是五花八门的,都在探索适合本单位的较好的结构型式。武钢高炉炉身结构型式的演变也属于这个范畴。1970年以前的是四十年代的设计型式,(见图1)即炉腰是四层冷却板,炉身下部是支梁式水箱;粘土砖质厚生内衬。这种结构型式不适应日益强化的大高炉生产,多数新炉子投产一年以后冷却设备就开始烧坏,内衬严重受侵。从下表可以看出,1965年二高炉大修时仅生产一年半,内衬只剩170毫米厚了,说明局部已基本无砖。一高炉第一代生产三年半炉身下部外壳产生严重变形,说明在这段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