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7 毫秒
1.
电子束脱硫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电子束烟气脱硫技术从机理、流程、实验结果及经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采用此法脱硫效率达80%,脱氮效率10%。同时副产品可做肥料。与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相比,具有流程简单,设备费用低,应用范围广,占地面积小,不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通过对我国国情及硫资源状况分析,提出电子束脱硫技术在我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节水型可资源化活性焦烟气脱硫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艳  张鹏  刘静 《电力设备》2007,8(8):10-13
文章介绍了活性焦烟气脱硫的技术原理、流程、特点、经济性以及应用,此脱硫过程不消耗水,没有废水废渣排放,脱硫效率可达99%以上,脱氮效率可达70%。活性焦加热再生产生的高浓度SO2气体可用于生产多种副产品,可有效回收硫资源。根据我国国情及硫资源状况,活性焦烟气净化技术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燃煤火电厂在众多烟气脱硫技术中,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效率高,但缺点是设备复杂,投资费高,需要大规模的废水处理设备。电子束烟气处理技术提供了一个较好的选择方案。 电子束法的特点是能够同时脱硫、脱硝,效率分别高达90%和80%以上;设备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和维护,对锅炉负荷变动适应性好;全部干式流程,不需要排水处理设备;副产品可以作为肥料使用,不产生废弃物;投资费及运行成本低。 日本荏原公司(EBARA)于1970年率先开发了电子束烟气处理技术。目前,我国与日本合作建设的成都热电厂100MW机组电子束…  相似文献   

4.
电子束半干法烟气净化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汤宗慧  徐光 《华东电力》2003,31(8):9-10
介绍了电子束法烟气净化技术的特点及该技术在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对传统电子束法烟气净化技术及电子束半干法烟气净化技术在反应原理、工艺流程及脱硫脱硝效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最后介绍了该技术在中试装置上的实验效果 :脱硫率 95 %、脱硝率 2 0 %、逸氨 <5× 1 0 - 6 ,副产品成分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5.
成都电厂电子束烟气脱硫示范工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成都电厂电子束脱硫示范工程的主要设备构成、烟气处理流程和试验结果。该装置自动化程度较高,对烟气SO2浓度及烟气量变化有较好的适应性和负荷跟踪性,其脱硫率及脱硝率均超过80%及10%的设计值。试验结果表明,电子束法的综合经济性优于常规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6.
电子束烟气脱硫技术与中国的液氨及硫铵市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邰德荣 《中国电力》2000,33(2):56-60
概述电子束脱硫技术的发展及其技术特点,主要介绍电子速脱硫对液氨的要求,国内液氨生产状况及可能的供拟氨途径;我国土壤的缺硫现状、农作物对硫素养分的需求及脱硫副产品硫铵折国内市场。电子束脱硫为我国大量燃煤烟气综合利用开壁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成都电子电子束烟气脱硫示范工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邰德荣  韩宾兵 《中国电力》1998,31(11):42-47
介绍成都电厂电子束脱硫示范工程的主要设备构成,烟气处理流程和试验结果,该装置自动化程度较高,对烟气SO2浓度及烟气量变化有较好的适应性和负荷跟踪性,其脱硫率及脱硝率均超过80%及10%的设计值。试验结果表明,电子束法的综合经济性优于常规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8.
我国火电厂电子束法脱硫副产品工程应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晔 《电力设备》2002,3(2):30-33,44
简要论述了火电厂电子束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对电子束法脱硫副产品硫铵作为肥料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针对我国目前土壤缺硫和氮肥施用过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电子束法脱硫副产品工程综合利用的途径和前景。  相似文献   

9.
烟气脱硫技术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简介国内外已工业应用的主要烟气脱硫技术,如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炉内喷钙炉后增湿活化工艺和电子束照射法脱硫工艺等工艺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并对近年来国内外发展的烟气脱硫新工艺、新技术的原理及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最终展望了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对<电子束烟气脱硫若干问题探讨>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电子束烟气脱硫若干问题探讨》一文中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电子束脱硫技术已在成都电厂工业示范成功,并已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它可有效地脱除SO2等污染物,无二次污染;副产品硫铵能有效地和静电除尘器收集、改进后的系统与锅炉运行的同步率达95%以上,电力消耗进一步降低;脱硫后的烟气一般情况下无需再热,可直接排放。示范运行表明,电子束脱硫技术已基本成熟,并有较大的降低投资和运行费用潜力,在我国脱硫市场中已  相似文献   

11.
回旋波微波整流器实验测量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快回旋电子束波在谐振腔中共振吸收微波能量的原理,首次在我国自主研制成功回旋波整流器实验试品,输出功率接近3W,谐振腔、转换区和收集极的转换效率达到70%以上,工作性能稳定,负载过载时快速自我保护,并在过载消失时能快速自动恢复正常,工作.通过本实验的测试,证实了回旋波整流器设计制造的技术可行性,摸清、掌握了其中的关键技术,为进一步研制出1kW量级的器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陈奎续 《中国电力》2019,52(3):29-35
电袋复合除尘技术具有粉尘排放长期稳定、煤种适应性广、投资省、占地少、运行费用低等优点,近年来在中国燃煤电厂得到广泛应用。电袋复合除尘器协同脱除SO3的效率超过60%,喷射少量碱性吸附剂后,脱除效率可提高至80%以上;电袋复合除尘器脱除颗粒Hg的效率超过99%,对气态Hg和总Hg的脱除效率受到烟气Hg形态分布的影响,喷射吸附剂后可提高对气态Hg的脱除效率至90%以上。相比于其他污染物脱除设备,电袋复合除尘器在协同脱除SO3和Hg等污染物方面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3.
电子束深度氧化烟气净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亚冰  徐光  徐晓画  李江 《热力发电》2005,34(11):30-33
对传统电子束法、电子束半干法与电子束深度氧化法的反应原理、工艺流程进行了比较及分析.为验证电子束深度氧化烟气净化技术的可行性,在中试装置上进行了SO2吸收试验和电子束辐照氧化试验,结果表明,电子束深度氧化烟气净化技术能耗低,可靠性高,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烟气脱硫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高效绿色发电、减少汞污染的排放,按照国家环保部《关于开展燃煤电厂大气汞污染控制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国华三河电厂在汞污染物排放浓度测试基础上,开展飞灰基吸附剂喷射脱汞技术试验。通过试验,验证飞灰基吸附剂喷射脱汞技术是可行的,是一种高效脱汞技术,能够在现有环保设施(脱硫、脱硝、除尘)联合脱汞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烟气中汞排放浓度30%~50%,使综合脱除效率可达75%~90%,烟气中汞气体排放浓度远低于国家标准值,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我国洁净煤发电技术发展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敏 《中国电力》2000,33(1):12-15
洁净煤燃烧技术应随着中国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分阶段发展。文章从我国发展洁净煤技术的必要性出发,分析国内外洁煤发电技术现状及趋势,并对甸洁净煤发电技术的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6.
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在工作状态时要求精确的合轴,电子枪作为TEM电子光学系统主要部件之一,要求电子源必须与镜筒中整个电磁透镜系统严格合轴,否则会造成到达样品的电子束流减少,引入球差等不良影响。在操作中灯丝像的对称性是判断电子枪是否合轴的重要判据。研究了TDX-200透射电子显微镜灯丝像的调节过程,给出了透射电子显微镜灯丝像的具体调节步骤,并通过课题室透射电子显微镜TDX-200进行了实际验证。  相似文献   

17.
朱宁  王可  魏志轩 《电测与仪表》2005,42(5):47-48,43
进程可以被理解成活动的程序,每个进程是相互分离的实体,是CPU正在运行的一个特定程序。因为进程能处理同时发生的多个事件,所以它对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介绍通常只有一个CPU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如何让每个进程只能连续的运行很短的时间并使每个进程认为只有自己在运行的机理和一个设计时没有引入进程概念的实时嵌入式系统是非常危险的。  相似文献   

18.
高压电网长距离传输线路经常飘落缠绕风筝塑料等异物需要及时清理,而人工异物清除方法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激光具有发散角小、方向性高、高亮度的特点,是远距离非接触式电网异物清除的有效手段。为此在实验室搭建激光毁伤测试系统,测量典型电网异物清除阈值,依据测量结果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户外使用的固定焦距光束发射系统,系统由3片分离式球面镜片组成,成像质量达到衍射极限,结构简单紧凑,长度仅有272 mm,重量小于48 g。根据设计结果,通过优化设计光源到透镜的距离,可实现系统在20~200 m工作距离调整。最终,采用物理光学传播功能模拟系统实际的使用情况,系统在发射基模高斯光束时,在各工作距离下光斑直径均小于9 mm,达到异物清除阈值,可实现对各类电网异物的有效清除。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的光学薄膜制备用多离子束电子束系统。  相似文献   

20.
以燃用特高硫煤的300 MW机组中应用的旋汇耦合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为研究对象,对该类技术进行现场测试与评估。测试结果表明:燃煤硫分在5%左右时,脱硫系统的脱硫效率可稳定在99.70%~99.82%,SO2排放质量浓度在23.4~30.8 mg/m3,能够满足SO2超低排放小于35 mg/m3的要求;除尘效率在78.6%~87.8%,颗粒物排放质量浓度稳定在4.60~5.76 mg/m3,能够满足颗粒物超低排放浓度小于10 mg/m3的要求。与脱硫单塔双循环、双塔双循环系统技术改造方案相比,该类SO2超低排放技术的改造与运行费用均有比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