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聚丁二酸二醇酯(PBS)和无定形尼龙聚间(对)苯二甲酰已二胺(PA6IcoT)加入卧式反应釜中于260℃下进行熔融反应共混,利用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13)C-NMR)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其结品行为.结果表明:PBS和PA6IcoT物理共混时,PA6IcoT会阻碍PBS结晶,导致结晶活化能上升...  相似文献   

2.
考察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酰胺6(PTT/PA6)拉伸丝的形态,测试了其线密度、断裂强度、回潮率、热收缩率及卷曲性能,并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胺6(PET/PA6)拉伸丝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PTT/PA6拉伸丝横截面为橘瓣型,裂离后为三角形.PTT/PA6拉伸丝的断裂强度、断裂功和卷曲收缩率随纺丝速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针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酰胺6(PA6)共混后相容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以苯磺酸盐改性PET(CDP)和PA6为原料,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制备CDP/PA6共混物。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共混物分散相尺寸小、形状不规则,两相相容性远好于PET/PA6共混物。相容性改善机理为:CDP链中引入的苯磺酸基团是酯-酰胺交换反应的有效催化剂,其与PA6的酰胺键一步反应,快速生成聚酯/聚酰胺接枝共聚物,在短短几分钟内大大提高了聚酯与聚酰胺的相容性。当CDP/PA6共混物中CDP与PA6的质量分数相近时,聚酯与聚酰胺互相渗透程度大大提高,并形成双连续相。  相似文献   

4.
以己内酰胺和聚醚硅油为原料,通过熔融缩聚制备了PA6–聚醚硅油共聚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TG)分析对共聚物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了聚醚硅油用量对共聚物的抗静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醚硅油和PA6预聚体之间发生了酯化反应;共聚物热稳定性良好,起始热分解温度在380℃以上;聚醚硅油的加入降低了PA6的表面电阻率,达1×109Ω;聚醚硅油对PA6有一定的增韧作用。  相似文献   

5.
相容剂LLDPE-g-MAH的制备及其对LLDPE/PA6共混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的反应.采用正交实验方法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等对接枝反应的影响,优选出了接枝条件.将LIDPE-g-MAH作为一种增容剂加入到LLDPE/PA6共混体系中,考察了ILDPE/PA6共混体系中各相的相容性及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LLDPE-g-MAH能有效地增强LLDPE/PA6共混体系两相界面的相互作用,改善ILDPE和PA6的相容性,为效果较好的增容剂.  相似文献   

6.
采用聚偏氟乙烯(PVDF)对尼龙6(PA6)进行共混改性.通过采用不同的PVDF与PA6共混质量比例,研究了PA6/PVDF共混物的结构及性能.通过偏光显微镜和小角散射分析,发现PVDF的存在阻碍了PA6的结晶.通过拉伸试验发现,在PA6中加入PVDF使得PA6/PVDF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拉伸模量增加了.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发现,在拉伸前,PA6/PVDF共混物中只存在PVDF的α晶型,而拉伸后,α晶型消失了,与此同时出现PVDF的β晶型,由此得出,拉伸过程中PA6/PVDF共混物中PVDF分散相发生了由α晶型向β晶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了由PK(聚酮)和PA(尼龙-6)组成的高分子合金的结构以及它的耐冲击特性.用拉曼光谱分析了PK与PA的相互作用,分析了PK和PA分子链的运动性.  相似文献   

8.
以三聚氰胺、多聚甲醛和聚磷酸为原料,水为溶剂,合成了聚合型三聚氰胺聚磷酸盐(PMPP),确定了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对PMPP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和热失重分析。通过氧指数和力学性能测试考察了PMPP对尼龙6(PA6)阻燃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PMPP用于PA6,其阻燃性能、力学性能明显优于传统三聚氰胺聚磷酸盐。  相似文献   

9.
以聚己内酰胺(PA 6)为皮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芯层,PA 6与PET切片质量比(复合比)为50?50,通过复合纺丝生产2.85 dtex皮芯型PA 6/PET复合短纤维,探讨了复合纺丝和后加工的工艺条件对生产及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ET切片在预结晶温度165℃、主干燥温度160℃、干燥时间4 h...  相似文献   

10.
聚己内酰胺(PA 6)聚合装置反应过程及熔体保温用热需求大,采用天然气锅炉供热成本高,提出以硫磺制酸反应余热为PA 6聚合装置导热油加热热源的方案。对硫磺焚烧炉与蒸汽锅炉加热流程进行优化设计、增加备用天然气锅炉、对导热油炉加热系统和循环系统增加安全可靠性保障技术措施,实现了导热油系统的稳定运行,满足PA 6聚合装置的热负荷需求,并取得显著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1.
PA6纤维生产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聚己内酰胺(PA6)纤维及其单体己内酰胺(CPL)的国内外生产、消费现状。分析了国内PA6切片和纤维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并指出今后应大力开发CPL新技术和高附加值PA6纤维,提高PA6纤维在服用领域的比例。  相似文献   

12.
聚酰胺纤维     
20034092聚酞胺6生产技术和产品的开发Bergmann K.:Chemieal Fibers International 2001,5一,(5),p .3 38一3 40(英)Inventa一Fiseher公司开发的聚酞胺6(PA6)的生产丁_艺,强调了己内酞胺及其齐聚物的回收工艺。一种高性能PA6的生产表明改善了纺丝性能、熔融稳定性和应力/应变性能。同时在深色染色具有良好的色泽均一性。同样开发出一种有内在保护作用的永久性杀菌PA纤维。(汗兴华)聚己内酞胺新产品开发 20034093低介电常数报化聚酞胺纤维的溶液纺丝及形态控制Eashoo Mark…:J.Polym.Sei,PartB:Polym.Phys.1 997,35,(l),P.173一185…  相似文献   

13.
《塑料科技》2016,(12):88-91
综述了国内外在纳米改性聚己内酰胺(PA6)方面的相关研究,介绍了纳米添加剂对大直径PA6单丝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纳米添加剂改性PA6单丝时,不仅能够改善PA6的力学性能,而且还赋予PA6的其他功能,如:阻燃、抗菌、导电等。  相似文献   

14.
采用预聚+固相增黏的方法合成了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PA6T)的共聚物,研究了预聚温度和压力以及排水量对预聚物端基和颜色的影响,确定最佳的预聚条件为:预聚温度240℃,最终预聚物含水量为22.7%;确定了最佳的固相增黏条件为:增黏温度240℃,氮气流量0.20 mL/min。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1H NMR表征了预聚物和聚合物的结构。研究了PA6T/66、PA6T/66/6和PA6T/6共聚体系的热力学性质,发现相对于PA66盐,己内酰胺的共聚能更大程度地降低聚合物的熔点和结晶温度;研究了DSC测试过程中预聚物的增黏行为,发现预聚物在第一次升温过程中已经完成了增黏;研究了预聚物和聚合物的热失重,发现二者曲线的差别来源于预聚物在升温增黏过程中释放的小分子。  相似文献   

15.
《塑料科技》2016,(1):27-30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MXD6)及黏土的引入对聚酰胺6(PA6)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A6、PA6/黏土、PA6/MXD6和PA6/MXD6/黏土复合材料均为假塑性流体;在220~240℃之间,PA6及其复合材料的非牛顿指数为0.50~0.85。另外,加入黏土使得PA6和PA6/MXD6的黏度上升,非牛顿指数和黏流活化能下降;而加入MXD6则使得PA6、PA6/黏土的黏度下降,非牛顿指数和黏流活化能上升。  相似文献   

16.
用自制的以有机蒙脱土(OMMT)为核、聚苯乙烯为次外层、聚丙烯酰胺为外层的新型聚(苯乙烯-丙烯酰胺)/OMMT核壳结构,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含3 %(质量分数,下同)核壳结构的改性聚酰胺6(PA6)。研究了改性PA6的力学性能、加工流动性能、结晶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核壳结构改性PA6能明显提高材料的弯曲性能,其弯曲强度较纯PA6提高了1.44 %,弯曲模量提高了3.46 %;核壳结构对PA6的结晶有成核作用,材料的结晶温度提高了8.5 oC,结晶度提高了3.3 %;核壳结构改性PA6与纯PA6具有基本一致的热稳定行为;核壳结构还能有效提高PA6的加工流动性,其熔体流动速率是纯PA6的2.18倍。  相似文献   

17.
采用固体环氧树脂(EP)反应增容聚酰胺6/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A6/PBT)共混物。结果表明:EP的加入降低了共混物的界面张力,使分散相粒径明显细化;当PA6/PBT=80/20,EP含量为1~1.5份时,共混物的改性效果较好;当PA6用量少于30份或超过70份时,EP的加入可明显提高共混物的冲击性能和拉伸性能;随着EP的加入,共混物的流动性降低。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SEM、S—S曲线、DSC、WAXS以及密度梯度等测试技术,对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分别与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P(聚丙烯)和PA6(聚己内酰胺)共混熔纺成纤后的微观形态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SEM研究表明,PBT/PET=50/50和PBT/PA6=10/90时,其各自的PET相和PBT相就已分别在PBT基体和PA6基体中形成了原纤结构。PBT/PET共混物在整个共混组分比例范围内具有好的相容性;PBT/PA6属部分相容体系;PBT/PP属不相容体系。对于获得综合物性指标均有所改善的PBT/PA6共混纤维,PBT/PA6=10/90是一比较合适的量。  相似文献   

19.
使用热失重分析法(TGA)研究了聚酰胺酯(仪纶共聚酯)的热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仪纶共聚酯与常规半消光聚酯(PET)和聚己内酰胺(PA6)相比,其降解行为更接近PA6:在热降解反应初期其降解活化能略低,但在反应后期降解活化能较高;仪纶共聚酯中少量聚酰胺组分的引入,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聚酯的分子结构,导致其降解机理与PET差异较大,表现为单核粒子随机成核机理。  相似文献   

20.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聚丙烯(PP)/聚四氟乙烯(PTFE)/尼龙6(PA6)复合材料,研究了PA6对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耐刮擦性能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OM)等手段对聚丙烯(PP)复合材料的耐刮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均聚PP与共聚PP相比,显示出了优异的耐刮擦性;PA6增加了PP复合材料的模量和强度,从而改善了材料的耐刮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