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王克林 《西部皮革》2011,(15):18-21
日前,“中国真皮领先鞋王”吉尔达鞋业公司高调提出了“打造环保、健康鞋第一品牌”的“十二五”愿景,立刻在中国鞋业市场上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吉尔达三十年来专注做鞋,其创业之路可以说是整个中国鞋业发展的缩影,一直备受社会关注。未来,吉尔达将如何布局,去实现其“十二五”愿景一直是个谜,为了解开这个谜,本刊记者独家专访了吉尔达鞋业...  相似文献   

2.
许强 《四川皮革》2010,(22):14-14
日前,主题为“新健康主义”的吉尔达鞋业2011年春季订货会落下帷幕,订单金额较去年同期增长27.5%,以“新健康主义”做加法,吉尔达研制出的“升级A+型”纳米功能空调鞋最受全国客商的青睐,其“健康”元素成客商选择的亮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入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吉尔达鞋业公司在大力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同时,积极注册商标,实施商标维权行动,促进了吉尔达品牌在国际鞋业界知名度的提高,为吉尔达创建国际品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谭儒 《四川皮革》2010,(12):3-3
吉尔达鞋业公司董事长余进华:有句名言:“话,说了就算;事,定了就干。”这让我们想起了孔夫子说的“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这句话,保持言与行一致不仅是君子的基本标准,也是我们鞋企从业人员起码的道德准则。鞋业属于传统制造业,不是传媒,不是教育,不是策划业,不可能“一说了事”,做鞋、卖鞋不是谈判不是做文章,鞋子是一针一线缝出来的,也是一锤一锤敲出来的,不可能说说话鞋子就自动冒出来。  相似文献   

5.
资讯     
杜塞尔多夫鞋展吉尔达满载而归第99届杜塞尔多夫国际鞋展,于3月中旬在德国举行。吉尔达鞋业经过精心准备,在展会中备受新老朋友的青睐,成为展会上客户最活跃的展商之一,会后满载而归,成为吉尔达鞋业历年来参展成果最大的一次丰收之旅。由于处在欧洲中心位置,加上举办历史悠久等因素,德国杜塞尔多夫国际鞋展已发展成为目前欧洲最大的鞋业博览会,也是目前世界上顶级鞋业博览会之一。每年春夏各举办一届,共有13个展馆,每次参展人数有五万人之多。其中亚洲馆是最活跃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98“中国真皮鞋王”这一行业最高荣誉落户吉尔达,吉尔达人除了一份应有的欣喜之外,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压力。1997年,对吉尔达来说是非比寻常,意义深远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吉尔达产品除获“中国真皮鞋王”称号外,还被国内贸易部评为“全国市场十大畅销品牌”。吉尔达鞋业有限公司被评为浙江省最大鞋业生产企业,浙江省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最佳企业。面对眼前蓬勃发展的吉尔达,我们充满自豪,充满信心。公司现已具备现代化生产企业规模,有现代化标准厂房二座,占地面积近30000平方米,员工2500余人,具备日产15000双中高档真皮皮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随着中国入世步伐的临近 ,温州鞋业的一批龙头企业开始重视在国外注册商标。记者日前从长城鞋业有限公司获悉 ,该公司从1998年上半年开始先后在50多个国家注册统一商标并已在10个国家成功注册。此外 ,奥康鞋业和吉尔达鞋业在国外的商标注册起步也较早 ,已分别在40多个国家注册了自己的商标。据奥康集团一负责人介绍 ,为改变中国鞋在国际市场上低档形象 ,奥康集团决定向世界中高档鞋业市场进军。在国外注册商标有助于提高奥康的知名度 ,创建良好的品牌形象。吉尔达鞋业的王经理称 ,吉尔达通过在国外注册商标 ,达到抢占市场…  相似文献   

8.
1999年10月5日至8日,在“鞋城”温州又一次举办了鞋文化节(1992年曾举办过一次),声势浩大,场面壮观。不仅有中央和省市领导参加,还请来了2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38辆彩车招摇过市,展示温州50年来经济文化的巨大成就。其中长城、奥康、吉尔达等知名鞋企的彩车更是威风八面,尽显温州鞋业风彩。设在体育馆内外的近万平米的展厅,摆满了600余厂家的各式鞋品和鞋机鞋材等。在西贵宾厅展出的120多双中国历朝历代鞋品,向人们诉说了中国鞋的历史渊源和底蕴。荒古时代的“皱脸鞋”,春秋战国时期的“胡履”,秦汉的…  相似文献   

9.
在品牌林立的鞋类市场中,区域品牌如何才能在外来品牌和内地大品牌的围攻下脱颖而出?中小型鞋企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并取得长足的发展?作者以温州吉尔达品牌建设为例,对区域型鞋企做大做强及品牌化发展之路进行了深层思考,并从中诠释了吉尔达鞋业的成功经验对鞋业区域品牌实现强势突围的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媛 《西部皮革》2003,25(1):37-37
比起温州的很多鞋业厂商来说,“红蜻蜓”进入市场的时间并不是很好:1995年春,红蜻蜓集团刚刚创办时,温州鞋企已有4300余家,其中不乏如康奈、吉尔达、奥康等佼佼者,而全国鞋企则更多,像森达、富贵鸟等已经很有名气,可以说当时温州乃至全国的鞋业市场竞争是异常激烈的。 “这么激烈的市场竞争,没有点与众不同的东西是绝对竞争不过别人的”红蜻蜓集团董事长钱金波从一开始便感觉到了危机的存在。 1998年,红蜻蜓开始推行其“绿草地”专卖计划,这是一个低成本扩张  相似文献   

11.
佚名 《西部皮革》2006,28(11):18-19
长期以来,我国鞋业出口主要靠“价格”和“数量”取胜,这种“数量规模型”的出口方式,使中国鞋业制造一直处在世界产业链的低端,利润微薄,并不断遭受贸易壁垒的冲击。如今,中国鞋企提高技术含量,创立自主品牌已经是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华夏天地     
“吉尔达”紧盯海外 中国十大真皮鞋王之一的温州吉尔达鞋业有限公司,1999年1至11月份,其销出各类皮鞋280万双,其中50%出口俄罗斯及东欧诸国,在内销、外销上打响了  相似文献   

13.
许强 《西部皮革》2011,33(1):19-23
温州鞋革行业是温州的十六大特产业之一,占据着温州市工业生产总值近四分之一的比重。作为"中国鞋都",有着辉煌的历史,而如今,在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内行业剧烈竞争下,加之产品、经营模式的"同质化"和产业集群内部存在的过度竞争现象,导致温州鞋业快速发展遇到了重重阻力,6000家鞋企只剩下2000余家,一些专家由此抛出了所谓的温州鞋业"衰退说",一时间,密云四起。本文作者通过对温州鞋业的调研后认为,尽管温州鞋业遭遇到了诸多发展瓶颈,但其前行态势不容置疑。本文以吉尔达鞋业为参照缩影,概述了温州鞋企可持续发展的六大优势。  相似文献   

14.
马善东 《西部皮革》2004,26(7):14-17
连续三届被中国皮革工业协会评定为“中国十大真皮鞋王”的吉尔达鞋业有限公司,在总经理余进华的带领下,从几个人的小作坊,发展到上千人的生产规模。十几年的风雨历程,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中国真皮鞋王、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中国民企500强等等,一项项荣誉桂冠陆续飞来,吉尔达喜事连连,一路辉煌一路高歌……如今的吉尔达又一次走上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5.
由康奈、奥康、吉尔达等三大中国鞋王为主力队员组成的温州鞋业军团,在第二届温蓉名优鞋展示会亮相受到广泛关注。 偌大的展览馆主大厅几乎被温州军团所包揽,三大鞋王在这里尽情展现各自魅力,时尚发布、模特表演、现场竞猜,吸引了一批批参观者,差点将整个大厅围得水泄不通。成都市市长助理朱志宏参观完温州的展位后,称赞温州鞋业在这次展示会上是独领风骚,远远走在成都同行业前头,让他在家门口领略了温州“中国鞋  相似文献   

16.
王宝才 《北京皮革》2002,(18):42-43
如果你要问.是谁在温州鞋声名狼藉之时第一个在国内打响温州品牌?是谁摘取了浙江省鞋业界第一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鞋业界是谁第一个拿到鞋业“诺贝尔”奖“中国真皮领先鞋王”?…告诉你吧.这个能拿下众多“第一”的鞋业就是“中国鞋都”的康奈。  相似文献   

17.
吉尔达作为温州一家较有特色的民营企业,多年来致力倡导“信用”,其飞快的发展速度是与该公司“方正、厚道、公平、诚信”的企业经营理念密不可分的。 一贯倡导并坚持诚信的吉尔达人充分认识到了诚信的巨大作用,早在2001年12月初,吉尔达鞋业有限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发起并承办了“信用经济与温州民营企业发展研讨会”,该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吉尔达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余进华在谈到信用这一话题时不无感慨地说:“温州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过程我是身临其境的。特  相似文献   

18.
在四月底举行的 2001年中国鞋都 (温州 )国际鞋类、皮革制品贸易展览会上,吉尔达公司的展位风光无限,国外贸易商频频光顾,贸易额达一百多万美元,其中成交额 80多万美元,意向合同 20多万美元。 对号称“看看温州新鞋子”的本次国际鞋展会,吉尔达公司非常重视。展厅布置尽显清新淡雅风味,推出的近 200个男女鞋款,都是最新设计的今年国际流行款式。男鞋经典时尚,凸现了男士尊贵、大度的气派;女鞋华丽清新,烘托出女性高雅、妩媚的魅力。时新的款样,精致的做工,充分展示了吉尔达“中国真皮鞋王”、“国家免检产品”的品质,俄罗斯、…  相似文献   

19.
王克林 《西部皮革》2007,29(9):25-26
中国鞋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的制鞋业已相当发达,在激烈竞争同时,东部鞋业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异常严峻的发展制约:工业用地紧缺,劳动力成本过高,人力资源供求不平衡等等。“东鞋西移”已然成为能够在保持中国鞋业优势的前提下,促进中国鞋业不断发展的重大战略。为了扩大“东鞋西移”战略实施的宣传力度,本刊自本期起特设《东鞋西移》栏目,着重报道东鞋西移实施进程,以推动鞋业西移的发展步伐。[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女鞋一直是温州鞋业难于启口的话题,也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如今惠特等温州知名鞋业已迅速进入女鞋开发领域,且以清新亮丽的面目出现在中国鞋业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