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春元  王瑞军 《炼铁》2003,22(1):16-19
在实验室对包钢焦炭高温冶金性能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焦炭反 性(CRI)平均为25%-28%,反应后强度(CSR)平均在60%以上,根据包钢原料条件,加入KCO3,进行了抗碱试验,结果果如下:CRI增加了10%以上,CSR下降了15%,说明碱金属对焦炭溶损催化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
从焦炭试样的制备、检测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气体流量控制等方面,时焦炭反应性(CPJ)及反应后强度(CSR)检测方法进行了试验,分析了产生试验误差的各项因素,并提出了减少试验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焦炭反应性(CRI)及反应后强度(CSR)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从焦炭试样的制备、检测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气体流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试验,分析了产生试验误差的因素,并提出了减少试验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张竹明  朱子宗  杨雪峰  张昆华  赵先胜 《钢铁》2005,40(12):10-12,24
针对昆明钢铁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喷洒点向焦炭喷洒焦炭添加剂溶液后,在6号高炉(2000m^3)进行工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焦炭添加剂在试验期间,喷洒过焦炭添加剂溶液的焦炭反应性(CRI)较未喷洒焦炭添加剂溶液的CRI降低了3.13个百分点,CSR提高了4.72个百分点;与基准期相比,试验期间6号高炉的产量日平均提高66.69t,人炉焦比日平均降低5.21kg/t(铁),炉温波动幅度小,w([S])合格,生铁合格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5.
朱久发 《武钢技术》2002,40(2):54-57
1 前 言由新日铁公司提出的一种简易的焦炭反应后强度 (CSR)检验方法 ,已逐步在全世界得到采用。与此同时 ,在许多国家 ,尤其是在欧洲 ,对模拟高炉炉况及其对焦炭反应后强度的影响进行了重点研究。2 高炉操作与焦炭反应后强度的关系2 .1 高炉用焦炭的反应后强度焦炭反应后强度标准中的气化条件是反应时间恒定 2h ,在这种条件下 ,焦炭重量平均损失 2 5%~ 30 %。这种恒定反应时间的规定涉及焦炭反应指数 (CRI)与焦炭反应后强度 (CSR)两者的关系 (见图 1 )。图 1 CSR与CRI的关系 (R2 =0 .9)这不能通过高炉鲍氏反应来说…  相似文献   

6.
影响焦炭高温性能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源申 《炼铁》1994,13(6):33-37
根据已建立的焦炭反应性与气化反应速度之间的关系式,得出影响焦炭反应性和热强度的主要因素为:碱金属,温度,压务,焦炭灰分,焦炭显微组分以及焦炭与水的反应性。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分析了上述各因素对焦炭高温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炉大型化、喷吹煤粉比例提高、高炉焦比下降,高炉用焦炭与CO2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越来越受高炉操作者的重视。因此,炼焦煤中焦煤因其焦炭与CO2反应后强度高,销售价格不断提高,近来有消息称,国际炼焦煤销售商欲将炼焦煤的单种煤焦炭与CO2反应后强度作为定价参数。简要介绍《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试验方法》中国国家标准的来源,明确该试验方法是一规范性试验方法,因此,必须重视试验条件和各种影响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分析了国标试验方法变革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提出了商榷。  相似文献   

8.
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试验方法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试验条件进行优化,提高样品入炉温度、增加反应前炉子恒温时间、控制制备样品粒度、缩短反应后系统保护时间,可大大提高检测效率。精密度和准确度试验表明:该优化方案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9.
改善安钢焦炭热性能工业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焦化厂,模拟熄焦过程和焦炭转运过程,采用平面和立体喷洒方式向焦炭喷洒ZBS(焦炭改性剂)溶液。通过系列实验,探讨了ZBS与焦炭的作用机理,重点研究了其对焦炭反应性、反应后强度的影响。安钢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焦炭经ZBS溶液处理后,焦炭反应性(CRI)降低了5.50~7.85个百分点;焦炭反应后强度(CSR)提高了6.8~8.63个百分点;试验结果对指导安钢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杨杰康 《昆钢科技》1999,(1):27-30,26
本文主要对昆钢焦化厂生产的焦炭的反应性与反应后强度之间的关系及配煤比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1.
焦炭溶损反应起始温度对高炉碳素消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生产高炉冶炼参数,计算得到不同焦炭溶损反应起始温度下的高炉操作线,分析了焦炭溶损反应起始温度对高炉冶炼和技术经济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焦炭溶损反应起始温度对高炉操作参数有显著影响。随着焦炭溶损反应起始温度的降低,高炉还原剂消耗降低,炉顶煤气利用率提高,直接还原度降低。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焦炭中各显微光学组织在溶损反应中的反应行为,对不同条件下溶损反应前后焦炭的反射率及显微光学组织组成进行了分析。试验表明,焦炭的反射率指标及光学组织组成与焦炭的反应性CRI、反应后强度CSR之间存在比较好的相关性。焦炭的平均最大反射率[Rmax]和光学各向异性指数Φ越高,各向同性光学组织越少,其CRI越低,CSR越高。经过1 100 ℃溶损反应后,焦炭的[Rmax]提高,各向同性光学组织含量减少,各向异性光学组织含量增加,说明各向同性的反应性高于各向异性。溶损反应温度提高到1 300 ℃以后,焦炭中各向同性的溶损反应量分别为1 100 ℃时的1.07~3.00倍,而各向异性的溶损反应量分别为1 100 ℃的1.22~8.58倍,且热性能越好的焦炭各向异性反应量增加得越多。  相似文献   

13.
摘要:为从微观颗粒尺度解析高炉风口回旋区动态演变及内部热化学行为,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 离散单元法(CFD-DEM)耦合方法对回旋区焦炭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首先验证了CFD-DEM模型的可用性与准确性;然后探究了回旋区形成及演变过程、焦炭颗粒燃烧行为及粒径分布和气相的温度及组分分布;最后考察了不同鼓风速率对回旋区大小、风口轴向气体温度与组分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回旋区的宽度和高度随着鼓风速率的增大而增加;鼓风速率的上升使气体高温区和化学反应区分布发生改变,即最高温度点和焦炭反应区均向焦炭床中心移动。  相似文献   

14.
选取了鞍钢化工总厂常用的4种炼焦煤和神木长焰煤为实验煤种,采用2kg室式实验焦炉分别对单种煤和配合煤在三种堆密度下炼焦,所得焦炭按GB1997-89测定其反应性(CRI)和反应后强度(CSR).旨在寻求不同堆密度炼焦对焦炭热性能和长焰煤对捣固炼焦焦炭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单种煤、配合煤炼焦的焦炭CRI都随着炼焦煤堆密度的增加而降低,CSR则提高;添加长焰煤炼焦对焦炭的CRI、CSR的总趋势是长焰煤配比越高则焦炭CRI越高,而CSR越低;但通过提高堆密度的方式炼焦,可以减小低阶煤对焦炭CRI和CSR的劣化.  相似文献   

15.
主要针对包钢高炉炉料冶金性能的特殊性,重点分析影响包钢高炉焦炭强度的原因,找出进一步降低高炉焦比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向焦炭表面喷洒钝化剂溶液可以改善焦炭热态强度.实验室研究了钝化剂溶液浓度和喷洒量两因素对焦炭反应性(CRI)、反应后强度(CSR)的影响规律.实验表明,钝化剂溶液浓度是主要影响因素,工业上实施该技术时,提高钝化剂溶液浓度就可以达到进一步改善焦炭热态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钱晖  谢威  夏杰  陈雁秋 《钢铁》2016,(12):15-19
通过控制偏光显微镜的起偏镜旋转角度可以实现焦炭气孔壁平均最大反射率Rˉmax和平均双反射率Rˉbi的自动测定。经回归分析发现,Rˉmax和焦炭反应性CRI,以及反应后强度CSR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达到-0.926和0.949。Rˉmax和焦炭机械强度DI 15015之间的相关性相对较弱,r为0.704。Rˉbi和焦炭各强度指标之间没有发现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为恢复炉况及探讨超大型高炉冶炼规律,对首钢京唐公司高炉进行了风口焦炭取样分析,研究了其入炉焦炭热强度与焦炭反应性、焦炭冷强度与焦炭耐磨强度之间的关系;探明了风口焦炭的粒度、劣化度及渣铁滞留量;探索了渣铁滞留量与渣铁体积、风口焦炭粒度、煤比及炉渣二元碱度的关系;分析了炉缸径向焦炭粒度分布、风口前高透气性区长度、炉缸透气性等;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高炉操作建议并得到应用。实践结果表明:风口焦炭取样分析可以作为高炉操作调整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首钢外购焦炭质量恶化后的高炉生产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思斌  王涛  李颖 《炼铁》2004,23(1):18-21
针对焦炭质量劣化的状况,高炉操作以活跃炉缸为主,从上下部调剂入手,采取疏导煤气、控制合理的实际风速和鼓风动能、缓解焦炭在高温区的粉化等措施,有效地改善了高炉的顺行状况,并逐步恢复高炉指标。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孔结构对高炉焦炭降解过程的影响,通过溶损-转鼓实验分析了不同溶损焦炭的孔结构分形特征和微观组织结构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考虑分形特征的物料破碎方程,分析了焦炭降解能耗与表面分形维数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考虑分形特征的功耗方程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冶金焦炭的降解过程中,焦炭降解能耗与分形维数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