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俊  刘婷  石顺友 《广东化工》2014,41(23):43-45,56
润滑油基础油因加工工艺的不同使其在组成及相应的物理性质方面相差较大,基础油的运动粘度、粘度指数、密度等物性参数能反映出其组成的不同,同时这些物性参数也是影响基础油低温动力粘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文章通过研究不同工艺生产的基础油低温动力粘度(-15℃)随其组成及物性变化的规律,通过数据拟合法得出相应的函数关系式。结果表明,基础油的低温动力粘度与运动粘度、粘度指数和密度等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润滑油是石油产品的一大类,由石油高沸点馏分加工可得。虽然占石油产品的比例没有燃料油大,但是种类非常多,用途十分广泛。国外进口的原油及国内各大油田开采出的原油,酸值非常高且日趋明显。润滑油馏分油中的环烷酸对润滑油的使用性能具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增加其对设备的腐蚀性,降低了润滑油的品质,所以有必要对原料油进行脱酸研究,使精制油的酸值达标,并且其它指标也满足润滑油基础油的产品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3.
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异构脱蜡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和对比了国内外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异构脱蜡催化剂的特点和主要组成,概述了加氢异构脱蜡的反应机理,并指出了今后催化剂和工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我国润滑油基础油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我国润滑油以及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和市场状况,分析了国内润滑油市场发展趋势及其对基础油品种需求结构的影响,预测了我国基础油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不同来源的润滑油基础油在热、氧环境下的性能指标、结构变化以及氧化过程变化。通过采用赛波特色度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以及热重分析仪等仪器,对润滑油基础油的氧化行为进行系统的表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热、氧环境下,石油基基础油由于含有较多的环烷烃,其性能较易受到氧化影响而发生改变。合成基础油的性能同样会发生变化,但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因此,合成基础油可以使润滑油性能保持相对稳定,但与石油基基础油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梁健  韩宁  水琳 《当代石油石化》2004,12(11):27-29
介绍了加氢基础油——API Ⅱ/Ⅲ类油的理化性能及其对高档车用润滑油一些重要性能指标的影响,说明API Ⅱ/Ⅲ类油的合理使用在现代车用润滑油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酸性白土在润滑油白土精制过程中对油品的氧化机理。根据小型试验和工业生产数据,提出了真空脱氧是消除精制过程中油品氧化增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高温润滑油基础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的发展进程,系统阐述了适用于高温条件下的聚α-烯烃、硅油、有机酯和GTL润滑油基础油的研究状况;开发满足各类要求的合成油引起关注,并具有良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李德飞 《当代化工》2002,31(3):163-166
论述了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消费情况,分析了加氢工艺技术与传统工艺的区别。介绍了加氢处理、催化脱蜡和异构脱蜡3种加氢工艺的特点及其专利技术和应用情况。着重对异构脱蜡工艺进行了介绍,指出了发展异构脱蜡工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润滑油工艺发展及加氢润滑油基础油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润滑油工艺的发展对润滑油基础的影响,指出发展高档、环保、长效润滑油基础油是世界润滑油基础油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润滑油基础油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润滑油基础油为测定对象,讨论了SH/T0162《石油产品中碱性氮测定法》中存在的问题。考察了取样量、空白值、试剂及光线对碱性氮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取样量过多指示剂呈蓝色无法进行测试;不同生产厂家的试剂空白值不同,同一厂家的试剂空白值也会随试剂批号及时间而变化;不同来源的甲基紫指示剂也会影响碱性氮测定过程中滴定终点的判断;阴天及夜间进行碱性氮测试,会使测定值偏大甚至无法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12.
基础油加工工艺对比及技术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灵  瞿宾业 《化学工程师》2003,(5):43-44,64
对基础油的生产工艺:溶剂精制、溶剂脱蜡、补充精制工艺和加氢处理工艺分别进行分析,对采用不同工艺调制的中、高档润滑油油品的技术经济性进行对比,提出符合生产实际的基础油加工、生产及调制方案。  相似文献   

13.
在实验室自主研发了降浊点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金属含量、载体改性等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以异构脱蜡装置生产的高黏度润滑油基础油为原料进行催化活性评价,并对催化剂进行长周期寿命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催化剂可以大幅度降低高黏度润滑油的浊点并能长周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4.
采用LCH-28与WSQ-2两种脱氮剂分别时不同种类的润滑油基础油络合脱氮后,再用白土补充精制。实验结果表明,LCH-28的保硫脱氮效果明显优于WSQ-2。在实验室小试成功的基础上,将LCH-28脱氮剂在抚顺石油一厂进行了润滑油基础油精制的工业化试验,工业化试验结果表明,加工减二线糠醛精制油的最佳剂油质量比为1:(430~500),适宜的白土用量为原料总质量分数的1.0%;减三线的最佳剂油质量比为1:320,适宜的白土用量为原料总质量分数的1.45%;精制油收率提高了1.0%以上;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5.
在实验室小试催化剂的基础上,成功进行了异构脱蜡及补充精制催化剂工业放大。依托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40万t/a润滑油基础油装置,进行了自制异构脱蜡和补充精制催化剂的工业侧线试验,考察了液时体积空速、反应温度及反应压力等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液时体积空速为1.0~1.3 h-1、反应温度为320~335 ℃、反应压力为12 ~14.5 MPa、氢油体积比为590:1的工艺条件下,反应液收(液体产物的收率)>98%,比工业装置高3.4%,润滑油基础油总收率为76%,比工业装置高1%~2%,产品各项指标合格。侧线催化剂性能稳定,1 500 h运行过程中,反应温度仅提高1 ℃。催化剂整体性能与参比催化剂相当,侧线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6.
聚合反应对聚-α烯烃合成润滑油基础油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三氯化铝为催化剂生产新型的聚-α烯烃合成润滑油基础油,考察了温度、时间和压力对烯烃聚合反应的影响,得到了以三氯化铝为催化剂制备中、高黏度合成油适宜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7.
王斯晗  曹媛媛  刘通  孙恩浩  高晗  王鉴 《化工进展》2016,35(12):3907-3912
低黏度聚α-烯烃(PAO)合成技术主要为国外所垄断,国内少有研究报道。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文以1-癸烯为原料,在1L高压反应釜中进行聚合实验,考察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引发剂、反应时间对转化率及聚合产物组成分布的影响,并以优化后的工艺条件在200L低黏度PAO中试试验装置上进行中试放大试验。结果表明,在反应压力为0.2MPa、反应温度为20℃、催化剂加入量为850g、引发剂加入量685mL(与1-癸烯质量比为0.5%)、反应时间2h的条件下,转化率大于95%,产品关键组分三聚体和四聚体含量大于80%,反应放热量约为6.3×104kJ。以此条件获得的产品100℃运动黏度4.3mm2/s,黏度指数132,-40℃低温动力黏度2318 mm2/s,倾点-60℃,与国外产品主要性能指标相当。  相似文献   

18.
WSQ-2型脱氮剂应用于辽河环烷基润滑油基础油工业化生产,通过对反应温度、精制电压、混合器混合强度的调整,解决了影响脱氮装置长周期运行的问题;改善了润滑油的产品质量,达到了润滑油通用基础油标准中氧化安定性指标;精制油的收率大幅度提高,增加了改善润滑油质量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