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高压分散乳化,以氧化聚乙烯蜡为原料,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月桂基硫酸钠为乳化剂,丙三醇为助乳化剂,氢氧化钾为pH调节剂,制备氧化聚乙烯蜡微乳液。考察了乳化剂种类、乳化剂配比、乳化温度、搅拌速率对氧化聚乙烯蜡微乳液粒径分布、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温度为150℃、时间为50 min、搅拌速度为800 r/min、乳化剂为氧化聚乙烯蜡的3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月桂基硫酸钠的质量比为4∶1、助乳化剂为3%时,可制得固含为34%~36%,粒径为400~500 nm,黏度为30~80 mPa·s,半透明且在55℃下贮存90 d,4 000 r/min转速下进行离心10 min不出现分层、沉淀,稳定性良好的氧化聚乙烯蜡微乳液。  相似文献   

2.
分别采用经过相反转过程的水入蜡乳化法和直接将蜡加入水中进行乳化的蜡入水乳化法2种工艺制备蜡乳液,测试所得蜡乳液粒径及分布等性能,分析乳化剂选择及复配、乳化剂用量、蜡水质量比、搅拌速度、乳化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蜡乳液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采用相反转工艺,以乳化剂Span-80、Tween-80和助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组成乳化剂体系,在乳化剂的用量为蜡质量的20%、蜡水质量比为1∶5、乳化温度为90℃、搅拌速度大于1 500 r/min,乳化时间为40 min条件下,能够得到平均粒径小于100 nm的蜡乳液。透射电镜照片显示蜡乳液粒子形状为球形。  相似文献   

3.
以58#半精炼石蜡为原料,将Span-60、平平加O-20和PEG-100复配成复合乳化剂,制得不分层、流动性和分散性都较好的石蜡乳液。通过对比多组实验结果,得出该乳化剂最优方案:非离子型复合石蜡乳化剂HLB=9、各乳化剂配比为:Span-60=0.59、平平加O-20=0.077、PEG-100=0.333,乳化时温度保持在85℃,分3次加水,乳化时间为55 min。在此条件下制得的石蜡乳液,粘度是11.89 s,静置未分层,流动性好,分散性好,Zeta电位为21.8 mV。  相似文献   

4.
采用聚乙烯蜡对石蜡进行催化氧化改性,以得到的高硬度氧化蜡为原料制备乳化型地板上光蜡。对高硬度氧化蜡乳化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微乳液的配方组成以及乳化条件对制备微乳液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m(Tween-80)/m(Span-80)=8.5]和蜡的质量比为0.60,乳化时间为50 min,乳化温度为90-95℃,搅拌速度为1 200-1 500 r/min时可制得外观、光泽、成膜性等性能优良乳化型地板上光用蜡,与使用天然巴西棕榈蜡相比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5.
以聚甘油-2-二油酸酯、十聚甘油单月桂酸酯分别替代Span-80、Tween-80作为W/O、O/W乳化剂,以液体石蜡作为油相制备W/O/W多重乳液;以乳液的分层率作为乳液稳定程度的标准,探讨了乳化剂种类、乳化剂质量分数及油水体积比对W/O/W多重乳状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借用旋转流变仪对乳液流变性能进行测定,探讨脂肪醇(C_(m )H_(2m+1)OH,m=12,14,16,18和20)、高聚物(黄原胶、羟乙基纤维素、小核菌胶)对W/O/W多重乳液流变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的W/O/W多重乳液较优组成,初级乳液(W/O):聚甘油-2-二油酸酯质量分数为10%,V(液体石蜡)∶V(水)=?2∶1;W/O/W多重乳液:十聚甘油单月桂酸酯质量分数为6%,V(初级乳液)∶V(水)=9∶10,脂肪醇(十六醇)质量分数为2%,高聚物(黄原胶)质量分数为0.15%。  相似文献   

6.
采用大分子乳化剂(A)与自制的小分子乳化剂(B)对环氧树脂进行乳化,制得水性环氧树脂乳液。考察了使用单一乳化剂和复合乳化剂对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粒径、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独使用大分子乳化剂或小分子乳化剂所制得的乳液粒径及稳定性均不及复合乳化剂,尤其在解决乳液离心稳定性方面,复合乳化剂性能更优;当w(复合乳化剂)=6%(相对于总质量而言),且m(A)∶m(B)=65∶35时,环氧树脂乳液的性能相对最佳,乳液的粒径达到最小为0.342μm;复合乳化剂的乳液所制得的水性环氧涂料,基本涂层性能和耐盐雾性能均优于单一乳化剂及市售产品。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用氧化改性聚乙烯蜡制备一种非离子型乳液的方法。在确定最佳乳化温度105℃条件下考查了乳化剂用量、乳化工艺、助剂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非离子乳化剂A、非离子乳化剂B助溶剂C和中和剂氢氧化钠分别为氧化改性聚乙烯蜡的25.15%,3.25%,1.6%和1.5%(w),乳化时间为20~30min,搅拌速度为1 000~1 400 r/min时,可以制取一种满足用作纺织柔软剂要求、固含量为20%、平均粒径小于0.1μm的蜡乳液。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压乳化法,以氧化聚乙烯(OPE)蜡为原料用单一乳化剂制备了淡黄色、半透明的非离子型OPE蜡微乳液.考察了非离子型乳化剂的用量和乳化压力对OPE蜡微乳液的乳胶粒子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乳化剂用量或增加乳化压力均有利于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形成粒径更小的OPE乳胶粒子.在乳化剂用量为OPE蜡的25%、助剂用量为乳化剂的5%,乳化时压力为(8.5±0.5)MPa时,可获得性能良好的非离子型OPE微乳液.  相似文献   

9.
采用机械搅拌的方法制备石蜡乳液。选用Span-80、Tween-80、平平加O-25和聚乙二醇为工业石蜡复配乳化剂,考察了乳化石蜡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乳化剂用量对乳液的分散性、稳定性、表面张力、色泽及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最佳工艺条件:HLB值9.99,乳化剂与石蜡的质量比0.32,乳化时间25 min,乳化温度80℃,搅拌速度600 r/min,乳化水用量为乳液质量的68%。在此最佳条件下,可制得表面张力低、分散性和稳定性好,均匀细腻的石蜡乳液,乳化颗粒的粒径分布较窄。  相似文献   

10.
阳离子蜡乳液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选用Span-60(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Tween-60(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和阳离子乳化剂A作为石蜡的乳化剂,考察了乳化剂的用量、乳化温度、乳化时间以及搅拌速度等因素对石蜡乳化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了制取阳离子蜡乳液的最佳工艺条件:乳化剂的用量为蜡用量的20%、乳化温度为85℃-90℃、乳化时间为50min,搅拌速度为300r/min时,可制得稳定的阳离子蜡乳液。  相似文献   

11.
纳米石蜡乳液的制备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反相乳化(EIP)法,以Span-20、Tween-20为复合乳化剂,其HLB值为10.5、浓度为8%,选择HMHEC/锂皂石为助乳化剂,制得稳定的水包油纳米石蜡乳液.所得纳米石蜡乳液滴为负电性,平均粒径在96~126nm之间,乳液粒径在5个月内无显著变化,具有好的长期稳定性,无机盐对其长期稳定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相反转法合成一种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四平 《应用化工》2014,(6):1061-1063
用环氧树脂E-44和表面活性剂OP-10合成水性环氧树脂乳化剂,然后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采用相反转法,将油包水状态环氧树脂转化成水包油状态的水性环氧树脂。探讨了乳化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对水性环氧树脂粒径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水性环氧树脂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以三乙醇胺为催化剂,乳化剂用量为20%时,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6 h。  相似文献   

13.
以正辛醇为原料,通过格尔伯特反应合成了羟值为 222 mgKOH/g的异构十六醇,以异构十六醇与 7个环氧乙烷加成,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异构十六醇聚氧乙烯醚 [C16H33O(CH2CH2O)7 H],最后与氨基磺酸反应制备了异构 .硫酸铵。最佳工艺条件为: n(醇醚) ∶n(氨基磺酸) =1∶1.35,反应温度 100 ℃,反应时间 3 h,尿素用量 3%(以总质量计)。测得其在n水溶液中的表面张力为 28.17 mN/m,CMC为 0.35 g/L,产品与液体石蜡混合后下层分出 10 mL水的平均所需时间 330 s。而市场同类进口产品的表面张力为 31.79 mN/m,CMC为 0.31 g/L,乳化性能 184 s。最后将该乳化剂应用于苯丙乳液,实验表明:碳链数 16、乙氧基加成数 7的乳化剂最适宜用于乳液聚合,其乳化剂用量为 0.45%,测得其粒径为 208.8 nm,吸水率为 10.09%。进口产品聚合的苯丙乳液粒径为 208.8 nm,吸水率 10.77%。  相似文献   

14.
具有良好稳定性的石蜡乳液的制备及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长军  刘勇  霍丹群  杨眉  法焕宝  傅深娜 《应用化工》2010,39(2):175-178,181
选用Span80、Tween80为石蜡复配乳化剂,采用O-D乳化法与PIT法相结合研究了乳化剂HLB值、乳化剂用量、乳化水加入方式及用量、乳化时间、乳化温度、搅拌方式及搅拌速度对石蜡乳液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乳化工艺条件为:复合乳化剂的HLB为10.5,复合乳化剂的用量(M乳化剂/M石蜡)为30%,乳化水用量(M水/M石蜡)为2.5,乳化时间30 min,乳化温度75℃,搅拌速度1 000 r/min。在该条件下可制得具有良好稳定性和分散性的石蜡乳液,粒径单分散性也较好。  相似文献   

15.
通过细乳液聚合法制备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FPA)乳液,采用红外光谱( FT-IR)、透射电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热重分析仪( TG)、扫描电镜和表面能谱( SEM-EDS)等对聚合物进行表征,并考察了乳化剂与助乳化剂的物质的量比,氟单体用量和超声时间对乳液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 6FA)、丙烯酸丁酯( BA)、苯乙烯( St)3种单体成功聚合,乳化剂与助乳化剂的物质的量比为 1.5∶1,超声时间为 60 min,氟单体用量为 10%时,乳液粒径最小且分布较窄,表面张力从 45.028 mN/m降至 33.399 mN/m,且乳胶膜粗糙度增加,热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16.
成功地合成了一系列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乳液,固含量约为30%(wt)。研究了乳化剂SDS/OP-10比例、引发剂KPS用量、单体投料比例对乳胶粒子大小及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阴离子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用量对乳胶粒子的粒径影响较大,粒径从59 nm至100 nm,粒度分布(PDI)变化不大;引发剂用量和单体比例对乳胶粒子影响较小,其中单体比例对乳胶粒子的大小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水为囊芯,以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PET)为囊壁,采用乳液-溶剂蒸发法合成一种水溶性囊芯的微胶囊,微胶囊表面光滑,粒径分布窄,平均粒径约100μm。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光学显微镜(OM)表征微胶囊的表面形貌特征,粒径及其分布。实验结果表明,乳化剂浓度和芯/壁比例等对PET微胶囊大小和粒径分布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高固含量(不挥发物质量分数≥50%)丙烯酸酯乳液。采用红外光谱(FT-IR)、激光粒度仪(LPA)、透射电镜(TEM)等检测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乳化剂的用量及复配比、引发剂、交联剂以及核单体中软单体含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软﹑硬单体发生了共聚反应;乳液粒径分布较窄,核层聚合时适当加入少量BA,乳液的稳定性能明显提高,复合乳化剂m(SDS)∶m(OP-10)为2∶1且质量分数为3%,引发剂KPS质量分数为0.5%,交联剂EGDMA质量分数为2%时可制得性能较好的乳液。  相似文献   

19.
高固含量石蜡乳液乳化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暴军萍  李凤艳  赵天波 《应用化工》2009,38(7):1025-1029,1045
解决了目前石蜡乳液在固含量高时制备困难和产品流动性差的问题。采用均匀设计与调优软件进行乳化剂配方的设计和实验结果的优化,考察了表面活性剂间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Span-80 22.2%,Tween-80 20.7%,OP-10 31.4%,稳定剂19.8%,十二烷基硫酸钠5.9%(共占乳液总质量的6%),可使固含量为50%的石蜡乳液在3000 r/min的转速下离心30 min不分层。常温下,乳液的表观粘度为370~630 mPa.s。  相似文献   

20.
吴畏  曹元桂 《广州化工》2013,(22):105-107
为探讨溶剂挥发法制备毒死蜱微胶囊剂的工艺条件,本研究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囊壁材料,二氯甲烷为溶剂,水为连续相讨论芯材与壁材比、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乳化剂浓度以及剪切乳化速度对毒死蜱微胶囊剂成囊的影响。研究结果证明成囊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室温条件下,以二氯甲烷溶解毒死蜱,芯材与壁材的比(w/w)为1∶2,有机相与水相的比(v/v)为15∶105~20∶100,以1.5%羟乙基纤维素(MW:20000)为乳化剂,有机相和水相混合后在15000 r/min下高速剪切乳化分散6 min,在室温下搅拌直至二氯甲烷完全挥发。在此条件下所得毒死蜱微胶囊剂呈球形,平均粒径约为8.5~8.8μm,包覆率在94.52%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