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利用同步热分析仪对高硫石油焦(JL焦)、淮北煤(LY煤)以及淮北煤中掺配不同比例的JL焦混样在常压条件下进行CO2气化研究,并对气化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JL焦的气化反应活性远远低于LY煤,配入LY煤能够提高JL焦的气化反应性,降低活化能;1 150℃之前,转化率的实验值低于加权平均值,且与掺焦比例没有关系;1 150℃之后,转化率的实验值高于加权平均值,原因是LY煤灰中的矿物质对焦、煤混样的气化起到了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高硫石油焦利用率低的问题,选取两种典型高硫石油焦(JL、US)分别与AQ006煤掺配,考查了掺配两种焦的可磨性、灰熔融特性、黏温特性、CO2反应性,并进行了气化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两种石油焦具有低灰、低挥发分、高硫、高发热量等特点,且两种焦在不同掺配比例下,配煤的可磨性指数均高于80,是优质的粉煤气化配煤原料。AQ006煤分别掺配两种焦的灰熔融温度均高于1500℃,添加石灰石可有效降低掺配质量分数25%JL焦和US焦(焦∶煤=1∶3)的配煤灰熔融温度至1 400℃以下,且在石灰石质量添加量为6%时,两种掺配焦的高温灰渣黏度在2~25Pa.s的温度区间都高于200℃,满足Shell气化炉操作要求。与单独JL焦、US焦相比,配煤的CO2反应性显著提高。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掺配石油焦加助熔剂方案与中国石化安庆分公司Shell气化炉现用配煤方案相比,有效气产量增大,比氧耗和比煤耗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
5.
高硫石油焦及其后处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陆建刚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3,24(4):32-35
综述了高硫石油焦的特性、组成、应用及后处理技术 ,提出了有关高硫焦后加工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立窑用高硫石油焦代替部分烧成用煤煅烧熟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高硫石油焦是石化企业的一种副产品,由于含硫量较高,按石化企业标准及国标,当S>30%时,属于不合格品,通常除作为CBF锅炉燃料外,一般不能满足冶炼企业和其它工业锅炉对燃料的基本要求,而高硫石油焦通常含有的硫含量和高发热量对水泥熟料煅烧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通过对石油焦的特性研究及配煤炼焦试验,考察其对配煤黏结性能及焦炭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石油焦会引起煤的黏结指数下降,加入石油焦配煤炼焦会降低焦炭灰分,提高焦炭硫分,降低焦炭冷强度,提高焦炭热强度。 相似文献
12.
石油焦与煤粉燃烧性能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焦作为石油工业副产品,具有低灰分质量分数、高挥发分质量分数、高发热值等特点,但对其燃烧价值的利用还很不充分。文中利用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对石油焦及烟煤和无烟煤进行微观结构的研究,同时利用热重分析方法对其燃烧性能进行系统研究发现:石油焦的芳香片层堆砌结构与无烟煤接近,但其丰富的气孔结构又有利于改善其燃烧过程。无烟煤中加入石油焦后,着火点温度从527℃降低到482.6℃;总质量分数从71.95%提高到76.82%,其燃烧效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14.
石油焦混煤制浆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煤浆作为一种代油的洁净燃料,近年来在燃油大省广东得到了迅速发展,年产百万吨以上的水煤浆制备线陆续投产,煤炭需求量增长较快,制浆企业所受到的长途运输和煤炭市场放开后的价格上涨等不利影响较为突出。笔者充分认识到煤炭价格和供给的严峻形势,策划并组织了利用茂石化石油焦混煤制浆的科研项目,取得了成功,为电厂燃料供应、降低成本探索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5.
以石油焦与煤的混合燃料为研究对象,采用TG—DTG—DSC联用实验技术对混合试样进行了燃烧热重实验。分析了混烧特性曲线,计算了各个燃烧特性指数,并采用差减微分法Freeman—Carroll计算了燃烧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各混合试样均只出现一个位于高温区段的DTG曲线峰和方向向下的DSC曲线的热量释放峰,混合试样的燃烧过程主要是高温阶段焦炭的着火燃烧过程;混合试样s2,S3及S5热量释放相对较少且不集中,燃烧时间长且不完全;混合试样S4及S6的热量释放集中且时间短,燃烧释放的热量相对较多;烟煤含量最多的混合试样s6的着火特性、燃尽特性指数及综合燃烧特性参数均高于其它混合试样以及石油焦的各个相应值,且试样s6的可燃特性指数也大于石油焦的可燃特性指数;混合试样活化能均小于石油焦燃烧的活化能,混合试样比石油焦更易着火燃烧;只要石油焦与煤的混合比例适当,石油焦掺烧烟煤后的燃烧特性优于石油焦单独燃烧特性,此为解决石油焦难以单独燃烧利用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分析焦粉替代瘦煤回配技术的经济预算过程,从焦化专业技术方面细化投资预算,进而为该技术的实施提供数据基础和投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改善褐煤成浆性,使其满足水煤浆气化需求,利用石油焦配煤,煤油作为表面修饰剂,研究改性方式对褐煤成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石油焦具有较强的疏水性,添加石油焦配煤显著提高褐煤的成浆浓度,且成浆浓度与石油焦占干基固体颗粒质量分数α(α>10.0%)正相关;(2)添加占干基固体颗粒质量β的煤油表面修饰配煤混合颗粒可以增强颗粒疏水性,进一步提高煤焦浆浓度,黏度随β先减小后增大,β最佳值与α(α>10.0%)负相关;(3)添加微量石油焦(α<1.0%)煤油悬浮液修饰时,可以提高煤油修饰效果,降低煤焦浆黏度η,α最佳值与β正相关。 相似文献